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潮汕方言歌谣是潮汕劳动人民抒发情感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潮汕最原始的民歌、说唱文学,可念可唱,有简单的旋律曲调。本文从潮汕方言歌谣的形成与发展;唐、宋、明清时期宫廷音乐进入潮汕、融入民间,促使潮州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潮州音乐对潮汕方言歌谣“歌”的影响三大方面,对潮汕方言歌谣歌唱性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潮汕方言歌谣 潮州音乐 发展过程 歌唱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30-02
一、潮汕方言歌谣形成与发展中“歌”的遗迹
潮汕方言歌谣属于民歌类艺术形式。民歌是人类最早的说唱文学,当人类有了简单的思维和语言,民歌大概便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民歌是民间的流动文学,题材大多是来自现实生活,一物一事,一思一念,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爱、有所憎、有所愁、有所恶、有所乐等,可随口而唱、随时而歌”。[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主体部分实际上是古代歌谣选萃,收录的主要是黄河流域诸国的民歌作品,小部分及于汉水流域,而南方的荆楚吴越等地却空缺。《楚辞》中的《九歌》有一种解释:是因为当时“南蛮鴂舌之音”得不到中原人士的理解,因而也得不到他们的欣赏,因此未能收录。从晋代左思《吴都赋》中记录的“荆艳(艳,歌曲名)楚舞,吴歈(歈,即歌)越吟”来看,我国南部的声歌乐舞还是很发达的。后来秦始皇平定南越,遂令戊南海士兵,与百越蛮女成婚,建立家室,同时还徙中原之民至百越地,与之杂处,从此,中原移民进入潮汕大地。[2]到了唐、宋时期,又因为战乱,除朝廷派官兵南下平叛镇压后守护外,又有大量的移民进入。潮汕的三次中原大移民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文化,音乐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清时代,中国民歌进入大活跃大繁荣的时期。在此之前,周代“采诗”、汉设“乐府”,是为了“觀民情,美教化”和供统治阶层观赏娱乐之需要,并不能真正认识到民间歌谣的价值。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中国封建经济母体中生产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人民有了更多的娱乐需求。在民歌领域,以冯梦龙编的《挂枝儿》《山歌》为标志,大规模收集整理民歌成了文人的一种时尚。清代采编民歌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正是在明清这段时期,潮汕有关文献中才开始有了一些关于民间歌谣的记述。如林大钦《吾乡》诗:“粤歌鲁酒春相问,藩篱剖析话情真”里的“歌”就是“本地民歌”,这是在日常生活及邻里交往中,老百姓唱歌谣的写照。
综上所述,潮汕方言歌谣在潮汕大地早就存在,秦汉至南北朝有越地《越人歌》的记载;唐朝有敦煌千佛洞的“词文”;宋朝有“陶真”;明朝有“词话”;唐至宋期间的汉族、畲族、疍族歌谣的民间传唱以及明清时期的歌谣。
二、潮州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中原移民的三次南下大迁徙,在中原人带来古文化的同时,古音乐也随即进入。
唐代,陈元光平定南蛮,采用“乐、武治化”政策,提倡在军队中设乐。如《龙湖集·漳州新城秋宴》中写道:“……琥珀杯方酌,鲛绡席未尘。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过,婆娑庙武神。会知冥漠处,百怪恼精魂。”诗中描绘宴席上乐音伴歌舞,足见当时中原音乐已在军中盛行。他还推行以歌舞音乐文化,抚慰化解民心的政策,不仅地方官员要执行,而且老百姓也要歌舞起来,从此唐代的歌、舞、乐及大曲形态进入潮汕大地。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潮州建开元寺,佛教音乐开始盛行,韩愈入潮也带来了佛教音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庙堂音乐。
宋代,宫廷音乐也流入潮汕大地,潮阳的笛套古乐即来源于宋代宫廷音乐。南宋末年,文天祥、陆秀夫率义军来到潮州护国勤王,宋室衣冠文物随官员家属入潮,不少随军家属都在潮州落户,隐姓埋名,陆秀夫的后裔就隐居在潮阳县陆厝围,从此,宋代的笛套古乐就落户潮汕地区。潮汕也曾经出现一种祭孔的大成乐,由民间乐工演奏,这是当时儒学文化所提倡的礼乐,是宋代大晟府教坊音乐,原名叫“大晟乐”,也是当时宗庙祭奠用之雅乐,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第三代音乐形态。
由此可见,从商周、秦汉、唐宋到明清,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的王朝宫廷音乐慢慢地进入潮汕大地,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
三、潮州音乐对潮汕方言歌谣“歌”的影响
随着潮汕移民进入、不同民族融合、中原音乐传播,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富足,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浓烈,潮汕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逐步丰富起来,民间的歌谣也伴随着各个朝代宫廷音乐的进入自然而然地被乐化。
唐代,潮汕已有多种音乐形式存在,百姓已十分爱好音乐。林有佃先生在《潮州讲唱文学初探》一文中提到:“佛教也在潮州一带盛行,随之变文也在潮州盛行起来。”所谓变文,即变佛经本文为通俗文字。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逐渐形成。但由于伴奏的曲调很简单,起伏不大,所以老百姓唱歌谣即使没有用乐器伴奏,念起来也还是像唱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说歌谣是“我歌且谣”“可念可唱”。宝卷近变文,都是和尚说经而又不限于说经,形式上又多七言韵文和散韵结合;潮汕方言歌谣也有很多是七言韵文;再者,当时潮州方言也已经形成,潮州方言的形成是音乐潮化的种子[4]。潮州方言是八声调,单字发音和词组发音声调又有变化,因此,如果抒发情感、带着感情色彩朗读歌谣,听起来也是很有起伏感的,带着简单的旋律线条。因此,潮汕方言歌谣的“歌”应该有简单曲调,有些歌谣可能只需四五个音,有些甚至只有两三个音而已,这跟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宫廷音乐很类似。
宋代,民间俗乐蓬勃发展,称得上是社会音乐的主流。百乐兴起,娱乐场所由宫廷为主转移到以“瓦舍”“勾栏”为主,“耍闹去处,通宵不辍”。社会音乐生活十分丰富,有民间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其中说唱音乐十分发达,以筝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弹词说唱音乐也开始在潮州流行。潮州音乐志载:潮州二四谱来源于唐代十三弦铮,以铮为主奏的五声调保留了宋朝宫廷音乐的特色。而潮州铮的历史,也可以再向前推移,古筝大师曹正教授认为:“大概在中原文化传入百粤时代(秦王朝统一中国时期),铮已由陕西传入潮州地区。直至今天,潮州人还有把铮称为“秦铮”的习惯[6]。以筝为主要乐器伴奏的弹词说唱是潮汕方言歌谣的一种表现形态,这种弹唱在潮州演变为七字句曲文,以弹唱故事或唱四季词的形式为主,称为“女乐”。由铮伴奏的弹词说唱可进一步证明,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就是沿用宋朝的宫廷五声调式,是潮州的二四谱。
明清时期,潮汕的音乐文化更是空前繁盛,说唱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陈坤《岭南杂事诗钞》:“春风吹遍绿秧针,喜恰农情布种深。鼓打冬冬歌缓缓,何须更唱解包心。”这是写潮州春农时,农民们一边擂鼓,一边插秧歌唱的景象。又如元宵节游乐活动中的歌谣:“正月十三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古人陈迹,迎神街巷,琼箫画鼓,象板银笙,迓奏于灯月光辉之下,谓之游春。”歌谣中提到善歌者、银笙就是有人唱歌谣,有锣鼓和弦乐相伴以调协节奏。由此求证,潮汕方言歌谣是有一定的节奏、旋律相伴的,而这些旋律均取材于潮州音乐,大部分也是唐宋传下来的音乐曲调。疍族歌谣也是有音乐相伴的,如郑昌时《韩江竹枝词》:“东西弦管暮纷纷,蛮粤新腔取次闻。不隔墙根衣带水,马头歌调送行云”,诗中的弦管指的就是用弦乐、管乐相伴唱歌谣。畲族的歌谣音乐性更强,畲族歌谣体式多为重章叠句、往复重沓的结构。
综上所述,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性凸显,是由中国历代的宫廷音乐慢慢进入潮汕大地,在老百姓的劳动、生产、娱乐过程中不断被吸收、融入、提炼,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简单的旋律,有一定的歌唱性,受潮州音乐二四谱的影响,应该隶属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该曲调特征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奎信.潮州歌册[M].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1.
[2]陈训先.潮汕先民探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林有钿.潮州民间文学浅论[M].汕头:潮州文化局文化创作基金会,1992.
[4]郑志伟.潮乐文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5][7]林朝虹,林伦伦.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M].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2012.
[6]吴兆明.潮州古筝音乐入门[M].潮州: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潮州文献室藏,1996.
关键词:潮汕方言歌谣 潮州音乐 发展过程 歌唱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30-02
一、潮汕方言歌谣形成与发展中“歌”的遗迹
潮汕方言歌谣属于民歌类艺术形式。民歌是人类最早的说唱文学,当人类有了简单的思维和语言,民歌大概便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民歌是民间的流动文学,题材大多是来自现实生活,一物一事,一思一念,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爱、有所憎、有所愁、有所恶、有所乐等,可随口而唱、随时而歌”。[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主体部分实际上是古代歌谣选萃,收录的主要是黄河流域诸国的民歌作品,小部分及于汉水流域,而南方的荆楚吴越等地却空缺。《楚辞》中的《九歌》有一种解释:是因为当时“南蛮鴂舌之音”得不到中原人士的理解,因而也得不到他们的欣赏,因此未能收录。从晋代左思《吴都赋》中记录的“荆艳(艳,歌曲名)楚舞,吴歈(歈,即歌)越吟”来看,我国南部的声歌乐舞还是很发达的。后来秦始皇平定南越,遂令戊南海士兵,与百越蛮女成婚,建立家室,同时还徙中原之民至百越地,与之杂处,从此,中原移民进入潮汕大地。[2]到了唐、宋时期,又因为战乱,除朝廷派官兵南下平叛镇压后守护外,又有大量的移民进入。潮汕的三次中原大移民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文化,音乐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清时代,中国民歌进入大活跃大繁荣的时期。在此之前,周代“采诗”、汉设“乐府”,是为了“觀民情,美教化”和供统治阶层观赏娱乐之需要,并不能真正认识到民间歌谣的价值。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中国封建经济母体中生产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人民有了更多的娱乐需求。在民歌领域,以冯梦龙编的《挂枝儿》《山歌》为标志,大规模收集整理民歌成了文人的一种时尚。清代采编民歌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正是在明清这段时期,潮汕有关文献中才开始有了一些关于民间歌谣的记述。如林大钦《吾乡》诗:“粤歌鲁酒春相问,藩篱剖析话情真”里的“歌”就是“本地民歌”,这是在日常生活及邻里交往中,老百姓唱歌谣的写照。
综上所述,潮汕方言歌谣在潮汕大地早就存在,秦汉至南北朝有越地《越人歌》的记载;唐朝有敦煌千佛洞的“词文”;宋朝有“陶真”;明朝有“词话”;唐至宋期间的汉族、畲族、疍族歌谣的民间传唱以及明清时期的歌谣。
二、潮州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中原移民的三次南下大迁徙,在中原人带来古文化的同时,古音乐也随即进入。
唐代,陈元光平定南蛮,采用“乐、武治化”政策,提倡在军队中设乐。如《龙湖集·漳州新城秋宴》中写道:“……琥珀杯方酌,鲛绡席未尘。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过,婆娑庙武神。会知冥漠处,百怪恼精魂。”诗中描绘宴席上乐音伴歌舞,足见当时中原音乐已在军中盛行。他还推行以歌舞音乐文化,抚慰化解民心的政策,不仅地方官员要执行,而且老百姓也要歌舞起来,从此唐代的歌、舞、乐及大曲形态进入潮汕大地。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潮州建开元寺,佛教音乐开始盛行,韩愈入潮也带来了佛教音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庙堂音乐。
宋代,宫廷音乐也流入潮汕大地,潮阳的笛套古乐即来源于宋代宫廷音乐。南宋末年,文天祥、陆秀夫率义军来到潮州护国勤王,宋室衣冠文物随官员家属入潮,不少随军家属都在潮州落户,隐姓埋名,陆秀夫的后裔就隐居在潮阳县陆厝围,从此,宋代的笛套古乐就落户潮汕地区。潮汕也曾经出现一种祭孔的大成乐,由民间乐工演奏,这是当时儒学文化所提倡的礼乐,是宋代大晟府教坊音乐,原名叫“大晟乐”,也是当时宗庙祭奠用之雅乐,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第三代音乐形态。
由此可见,从商周、秦汉、唐宋到明清,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的王朝宫廷音乐慢慢地进入潮汕大地,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
三、潮州音乐对潮汕方言歌谣“歌”的影响
随着潮汕移民进入、不同民族融合、中原音乐传播,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富足,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浓烈,潮汕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逐步丰富起来,民间的歌谣也伴随着各个朝代宫廷音乐的进入自然而然地被乐化。
唐代,潮汕已有多种音乐形式存在,百姓已十分爱好音乐。林有佃先生在《潮州讲唱文学初探》一文中提到:“佛教也在潮州一带盛行,随之变文也在潮州盛行起来。”所谓变文,即变佛经本文为通俗文字。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逐渐形成。但由于伴奏的曲调很简单,起伏不大,所以老百姓唱歌谣即使没有用乐器伴奏,念起来也还是像唱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说歌谣是“我歌且谣”“可念可唱”。宝卷近变文,都是和尚说经而又不限于说经,形式上又多七言韵文和散韵结合;潮汕方言歌谣也有很多是七言韵文;再者,当时潮州方言也已经形成,潮州方言的形成是音乐潮化的种子[4]。潮州方言是八声调,单字发音和词组发音声调又有变化,因此,如果抒发情感、带着感情色彩朗读歌谣,听起来也是很有起伏感的,带着简单的旋律线条。因此,潮汕方言歌谣的“歌”应该有简单曲调,有些歌谣可能只需四五个音,有些甚至只有两三个音而已,这跟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宫廷音乐很类似。
宋代,民间俗乐蓬勃发展,称得上是社会音乐的主流。百乐兴起,娱乐场所由宫廷为主转移到以“瓦舍”“勾栏”为主,“耍闹去处,通宵不辍”。社会音乐生活十分丰富,有民间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其中说唱音乐十分发达,以筝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弹词说唱音乐也开始在潮州流行。潮州音乐志载:潮州二四谱来源于唐代十三弦铮,以铮为主奏的五声调保留了宋朝宫廷音乐的特色。而潮州铮的历史,也可以再向前推移,古筝大师曹正教授认为:“大概在中原文化传入百粤时代(秦王朝统一中国时期),铮已由陕西传入潮州地区。直至今天,潮州人还有把铮称为“秦铮”的习惯[6]。以筝为主要乐器伴奏的弹词说唱是潮汕方言歌谣的一种表现形态,这种弹唱在潮州演变为七字句曲文,以弹唱故事或唱四季词的形式为主,称为“女乐”。由铮伴奏的弹词说唱可进一步证明,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就是沿用宋朝的宫廷五声调式,是潮州的二四谱。
明清时期,潮汕的音乐文化更是空前繁盛,说唱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陈坤《岭南杂事诗钞》:“春风吹遍绿秧针,喜恰农情布种深。鼓打冬冬歌缓缓,何须更唱解包心。”这是写潮州春农时,农民们一边擂鼓,一边插秧歌唱的景象。又如元宵节游乐活动中的歌谣:“正月十三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古人陈迹,迎神街巷,琼箫画鼓,象板银笙,迓奏于灯月光辉之下,谓之游春。”歌谣中提到善歌者、银笙就是有人唱歌谣,有锣鼓和弦乐相伴以调协节奏。由此求证,潮汕方言歌谣是有一定的节奏、旋律相伴的,而这些旋律均取材于潮州音乐,大部分也是唐宋传下来的音乐曲调。疍族歌谣也是有音乐相伴的,如郑昌时《韩江竹枝词》:“东西弦管暮纷纷,蛮粤新腔取次闻。不隔墙根衣带水,马头歌调送行云”,诗中的弦管指的就是用弦乐、管乐相伴唱歌谣。畲族的歌谣音乐性更强,畲族歌谣体式多为重章叠句、往复重沓的结构。
综上所述,潮汕方言歌谣“歌”的旋律性凸显,是由中国历代的宫廷音乐慢慢进入潮汕大地,在老百姓的劳动、生产、娱乐过程中不断被吸收、融入、提炼,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简单的旋律,有一定的歌唱性,受潮州音乐二四谱的影响,应该隶属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该曲调特征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奎信.潮州歌册[M].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1.
[2]陈训先.潮汕先民探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林有钿.潮州民间文学浅论[M].汕头:潮州文化局文化创作基金会,1992.
[4]郑志伟.潮乐文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5][7]林朝虹,林伦伦.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M].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2012.
[6]吴兆明.潮州古筝音乐入门[M].潮州: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潮州文献室藏,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