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地质条件的改变,我国地质探测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地质找矿工作也在不断的深入。在最近几十年的找矿工作开展过程中,地表出露和矿床大多数都已经被开采,因此寻找隐藏在深部的矿床就成为了当前全球范围内地质学家面临的重要难题。下面本文就以云南某铜镍硫化矿床的找矿方向及成矿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在该矿区建立一套完善的找矿方法,并且对该矿区进行成矿预测,更好的推动当地金属矿藏的高效率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矿藏资源开采和找矿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铜镍矿 多种方法找矿 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578.2+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219-2
随着我国地质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地质找矿方法也不断在更新和发展变化,地球化学家开始研究能够探测更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式。当前地球电化学探测方式就是能够在地表后曾覆盖区域寻找隐藏金属矿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寻找隐秘矿藏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种探测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寻找效果。
1矿区地质情况
1.1矿区地质特征
第一,地层。该矿区的地层主要是以下元古界化隆变质岩为主,地层分为多个地层结构。在下元古界地层组要是有三个层次的地层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有鲁满山组、关藏沟组以及智尕昂组。这三个地层结构是分层次存在的,其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比如智尕昂组的岩石特征主要就是以石英岩、石英片岩等组成,在其的不同岩石分层段,也存在不同的岩石组成,如果对其进行上下中三层划分,则会发现下层主要是石英岩、石英片岩等组成,上层主要是均质混合岩等组成,中层是有混合岩、斜长角山片岩等组成。那么对于另外两个地层组也是如此,不同地层组的岩石成分组成不同,而同一个地层组内部的上中下地层区域岩石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1所示就是该矿区元古界地层的岩石结构分布情况。
在该矿区内除了上述提到的元古界地层外,还有第三系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第三系地层是该矿区的主要表露地层,厚度大约是100米-120米之间,地层的上下部结构中所含的岩石组成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上部地层结构主要是由石膏碎屑岩石组成,而下部却主要是由砾砂岩混合粗砂岩组成,因此在第三系地层探测和开采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存在不同的分层地质结构。第四系地层是覆盖于第三系地层的部分位置,覆盖厚度大约是四十米左右,在该地层的地质岩石分层情况不太显著,主要是有砾石层组成。
第二,构造。该矿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地质构造形态、规模等都可以划分为多个层级,同时该处矿藏的断裂情况也发生较多,因为地层构造大多数是褶皱,因此在地质作用下褶皱容易引发断裂,而断裂的频繁发生,使得该矿区的褶皱情况更加变得复杂多样。
第三,岩浆层。在该矿区内岩浆活动经常出现,岩浆在空间分布也比较广泛,大多数都是以花岗岩、基性岩石组成,基岩通常情况下出现于钻孔孔内,而只有极少数的岩石是出现于褶皱位置,再加上其独特的构造分布,使得岩浆层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情况下是以北西—南东的方向为主要分布方向。
1.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特征主要是通过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研究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物形成阶段的矿物顺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在该矿区主要有有两个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就是I号矿体和II号矿体。I号矿体由于受到断层碎带的影响和控制,和岩层产状稍微的斜交,出现了中间向着四周变薄的情况,同时再加上自身矿体上窄下宽的分枝复合现象,使得矿体形成了一个半掩盖的矿体。II号矿体地表由于工程控制等影响,矿体是比较小的,长度大约只有三十米,宽度不超过10米,其矿体高度也不超过2500米,同时该矿体是上厚下薄的矿体结构,形成了一个楔形结构。
I号矿体主要是有镍矿物组成,在已经探测的成分含量中包括紫硫镍铁矿、含镍绿泥石、镍华等多种矿物成分组成,同时在寻找过程中还发现了镍黄铁矿、针硫镍矿、黄铁矿、褐铁矿、自然铜等,该矿体的镍品位较高,但是其矿物分布比较复杂,大多数都是以硫化物分布存在,比如在黄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0.40%,镍黄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0.52%,紫硫镍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19.6%,针硫镍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1.42%,含镍绿泥石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2.18%等。
2找矿方法
2.1地电提取测量法
这种找矿方法组要是地下岩石中的离子动态平衡状态为主实施的一种找矿方法,在寻找矿物成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这种电化学溶解作用,通过对其在电流持续作用下形成的积累进行变化研究,从而能够寻找到变化规律,就可以对隐藏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在找矿过程中,采用的这种找矿方法,需要在特定的找矿条件下完成,通常情况下选择的离子收集器是碳棒组成,对其大小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找矿条件进行合理确定,同时对泡塑和滤纸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将其作为接收电极,然后在另一端利用导线引出,使用9伏特的干电池作为本次研究使用的直流电源。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按照既定的研究步骤执行找矿操作,选择需要探测的地质地段结构剖面,通常剖面长度的选择在500米-1000米之间。然后沿着剖面位置选择检测地点,一般间距控制在一百米左右。然后在测量位置挖坑,深度为三十米左右,之后将离子接收器放入坑内,在距离大约0.3米的位置放置酸性提取溶液,对酸性提取液放置好后用土填埋,然后将直流电源和正负极和离子接收器连接,形成完整的通路。两天后,取出离子接收器,在提取研究过程中,需要现将其装入到提取电极中,之后提取工作完成,就可以从离子接收器中取出载体物质作为样品,晾干处理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研究。
2.2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这种测量方法是针对土壤饱和水条件下实施的一种找矿方式,在一个惰性电导体放置到电解液中,然后从导体一端到另一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化学反应发生,电子就通过导体能够从矿体底部流行矿体顶部位置,这样整个矿体底部就形成了一个正电带,矿体顶部就形成了一个负电带。
在找矿过程中,采用的这种找矿方法,需要在特定的找矿条件下完成,选择土壤样品,然后晾干,选取一克放入到10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仪器搅拌后静置半分钟,测定其电导率,之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当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试验,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探测结果,同时也能够将由于偶然误差所测量的结果进行剔除,提高了该找矿方法探测的准确性。如下表2所示是多次测量电导率的试验结果图:
3找矿模式建立
在找矿模式建立过程中,当前应用成果较好的就是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综合找矿模式来进行找矿研究和探测。这种找矿模式主要是对找矿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在综合找矿过程中,由于可以选择在矿体地质条件、成矿环境都比较好的位置进行成矿探测,如果该位置有矿体存在时,就可以利用这种综合找矿方式进行探测研究,针对矿体上存在的强弱不同异常特征,从而利用这种特殊的、综合的找矿方式来对该矿区进行有效探测。
4成矿靶区预测
在对该矿区的靶区进行探测和预测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依据该矿区的规模大小、强弱变化、以及特殊的地质部位特征和地质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综合异常靶区,包括地球电化学异常靶区和构造成矿异常靶区。
5结束语
青海拉水峡铜镍矿矿区的地质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形成找矿模式中显示地球电化学存在异常,在该矿区我们发现了青海拉水峡铜镍矿有四个地球电化学镍和铜的异常地带,这说明青海拉水峡铜镍矿的这些异常地带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要想更好的完成该矿区的找矿方法研究,必须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找矿方式,从而完成该矿区的成矿预测,更好的推动当地金属矿藏的高效率发展。
[关键词]铜镍矿 多种方法找矿 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578.2+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219-2
随着我国地质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地质找矿方法也不断在更新和发展变化,地球化学家开始研究能够探测更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式。当前地球电化学探测方式就是能够在地表后曾覆盖区域寻找隐藏金属矿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寻找隐秘矿藏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种探测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寻找效果。
1矿区地质情况
1.1矿区地质特征
第一,地层。该矿区的地层主要是以下元古界化隆变质岩为主,地层分为多个地层结构。在下元古界地层组要是有三个层次的地层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有鲁满山组、关藏沟组以及智尕昂组。这三个地层结构是分层次存在的,其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比如智尕昂组的岩石特征主要就是以石英岩、石英片岩等组成,在其的不同岩石分层段,也存在不同的岩石组成,如果对其进行上下中三层划分,则会发现下层主要是石英岩、石英片岩等组成,上层主要是均质混合岩等组成,中层是有混合岩、斜长角山片岩等组成。那么对于另外两个地层组也是如此,不同地层组的岩石成分组成不同,而同一个地层组内部的上中下地层区域岩石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1所示就是该矿区元古界地层的岩石结构分布情况。
在该矿区内除了上述提到的元古界地层外,还有第三系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第三系地层是该矿区的主要表露地层,厚度大约是100米-120米之间,地层的上下部结构中所含的岩石组成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上部地层结构主要是由石膏碎屑岩石组成,而下部却主要是由砾砂岩混合粗砂岩组成,因此在第三系地层探测和开采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存在不同的分层地质结构。第四系地层是覆盖于第三系地层的部分位置,覆盖厚度大约是四十米左右,在该地层的地质岩石分层情况不太显著,主要是有砾石层组成。
第二,构造。该矿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地质构造形态、规模等都可以划分为多个层级,同时该处矿藏的断裂情况也发生较多,因为地层构造大多数是褶皱,因此在地质作用下褶皱容易引发断裂,而断裂的频繁发生,使得该矿区的褶皱情况更加变得复杂多样。
第三,岩浆层。在该矿区内岩浆活动经常出现,岩浆在空间分布也比较广泛,大多数都是以花岗岩、基性岩石组成,基岩通常情况下出现于钻孔孔内,而只有极少数的岩石是出现于褶皱位置,再加上其独特的构造分布,使得岩浆层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情况下是以北西—南东的方向为主要分布方向。
1.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特征主要是通过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研究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物形成阶段的矿物顺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在该矿区主要有有两个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就是I号矿体和II号矿体。I号矿体由于受到断层碎带的影响和控制,和岩层产状稍微的斜交,出现了中间向着四周变薄的情况,同时再加上自身矿体上窄下宽的分枝复合现象,使得矿体形成了一个半掩盖的矿体。II号矿体地表由于工程控制等影响,矿体是比较小的,长度大约只有三十米,宽度不超过10米,其矿体高度也不超过2500米,同时该矿体是上厚下薄的矿体结构,形成了一个楔形结构。
I号矿体主要是有镍矿物组成,在已经探测的成分含量中包括紫硫镍铁矿、含镍绿泥石、镍华等多种矿物成分组成,同时在寻找过程中还发现了镍黄铁矿、针硫镍矿、黄铁矿、褐铁矿、自然铜等,该矿体的镍品位较高,但是其矿物分布比较复杂,大多数都是以硫化物分布存在,比如在黄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0.40%,镍黄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0.52%,紫硫镍铁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19.6%,针硫镍矿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1.42%,含镍绿泥石中含有镍元素含量为2.18%等。
2找矿方法
2.1地电提取测量法
这种找矿方法组要是地下岩石中的离子动态平衡状态为主实施的一种找矿方法,在寻找矿物成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这种电化学溶解作用,通过对其在电流持续作用下形成的积累进行变化研究,从而能够寻找到变化规律,就可以对隐藏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在找矿过程中,采用的这种找矿方法,需要在特定的找矿条件下完成,通常情况下选择的离子收集器是碳棒组成,对其大小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找矿条件进行合理确定,同时对泡塑和滤纸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将其作为接收电极,然后在另一端利用导线引出,使用9伏特的干电池作为本次研究使用的直流电源。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按照既定的研究步骤执行找矿操作,选择需要探测的地质地段结构剖面,通常剖面长度的选择在500米-1000米之间。然后沿着剖面位置选择检测地点,一般间距控制在一百米左右。然后在测量位置挖坑,深度为三十米左右,之后将离子接收器放入坑内,在距离大约0.3米的位置放置酸性提取溶液,对酸性提取液放置好后用土填埋,然后将直流电源和正负极和离子接收器连接,形成完整的通路。两天后,取出离子接收器,在提取研究过程中,需要现将其装入到提取电极中,之后提取工作完成,就可以从离子接收器中取出载体物质作为样品,晾干处理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研究。
2.2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这种测量方法是针对土壤饱和水条件下实施的一种找矿方式,在一个惰性电导体放置到电解液中,然后从导体一端到另一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化学反应发生,电子就通过导体能够从矿体底部流行矿体顶部位置,这样整个矿体底部就形成了一个正电带,矿体顶部就形成了一个负电带。
在找矿过程中,采用的这种找矿方法,需要在特定的找矿条件下完成,选择土壤样品,然后晾干,选取一克放入到10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仪器搅拌后静置半分钟,测定其电导率,之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当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试验,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探测结果,同时也能够将由于偶然误差所测量的结果进行剔除,提高了该找矿方法探测的准确性。如下表2所示是多次测量电导率的试验结果图:
3找矿模式建立
在找矿模式建立过程中,当前应用成果较好的就是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综合找矿模式来进行找矿研究和探测。这种找矿模式主要是对找矿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在综合找矿过程中,由于可以选择在矿体地质条件、成矿环境都比较好的位置进行成矿探测,如果该位置有矿体存在时,就可以利用这种综合找矿方式进行探测研究,针对矿体上存在的强弱不同异常特征,从而利用这种特殊的、综合的找矿方式来对该矿区进行有效探测。
4成矿靶区预测
在对该矿区的靶区进行探测和预测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依据该矿区的规模大小、强弱变化、以及特殊的地质部位特征和地质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综合异常靶区,包括地球电化学异常靶区和构造成矿异常靶区。
5结束语
青海拉水峡铜镍矿矿区的地质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形成找矿模式中显示地球电化学存在异常,在该矿区我们发现了青海拉水峡铜镍矿有四个地球电化学镍和铜的异常地带,这说明青海拉水峡铜镍矿的这些异常地带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要想更好的完成该矿区的找矿方法研究,必须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找矿方式,从而完成该矿区的成矿预测,更好的推动当地金属矿藏的高效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