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在上臂和手部手术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改良; 肌间沟阻滞; 臂丛神经麻醉; 效果; 临床观察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常因组织效果不佳而改为全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1]。为了简化麻醉操作方法,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在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基础上,参考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缺点,对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148例上臂和手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74例患者,ASA Ⅰ~Ⅱ级,其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14~62岁,平均(36.7±7.4)岁。对照组74例患者,ASA Ⅰ~Ⅱ级,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13~61岁,平均(36.2±8.1)岁。两组患者均排除影响麻醉效果的基础性疾病,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改良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以锁骨中点上方2 cm处,颈外静脉内侧,前、中斜角肌肌间沟间为穿刺点(比传统肌间沟阻滞穿刺点低1~1.5 cm)。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大约进针2 cm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或异物感,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2.2 对照组 沿肌间沟向下,于锁骨上约3 cm处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3 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尺神经、挠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完全被阻滞。良:仅有1~2支神经未被阻滞。差:需要辅助应用其他镇静或麻醉药物完成手术者。无效: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方可完成手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完全阻滞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间沟阻滞的定位以第6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的交点为穿刺点。此处臂丛神经分为上、中干和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下干,故在此点阻滞尺神经阻滞效果差。尽管注药时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肌肉间使药液向下扩散,弥补尺神经阻滞,但尺神经阻滞仍不满意,尺神经阻滞不全又影响运动阻滞。锁骨上接近法为锁骨上缘中点1 cm处,颈外静脉外侧进针,而且进针方向为向内,向后及向脚端,而此处臂丛神经在解剖上已分为内、外及后束枝,在第1肋骨上寻找异感后推药,往往很难将尺、挠、正中、腋和肌皮神经完全阻滞,且有容易产生气胸或不慎使多量局麻药阻滞到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等弊病存在。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法,穿刺点较锁骨上进针法高且又较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低,此处从组织解剖学位置来看,正是臂丛神经的上、中、下干分股组合为内、外、后束枝的汇合处,各神经干、股、束的解剖位置集中,同时由于局麻药的扩散作用,故能较完善地阻滞臂丛神经[2,3]。
参考文献
[1] 杨建平,张亮,吕志全,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718例效果分析.重庆医学,2001,39(15):2087-2088.
[2] 杨立明,黄礼堂.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可行性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0,30(6):84-85.
[3] 张猛.0.5%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11):84-85.
(收稿日期:2010-11-05)
(本文编辑:郎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改良; 肌间沟阻滞; 臂丛神经麻醉; 效果; 临床观察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常因组织效果不佳而改为全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1]。为了简化麻醉操作方法,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在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基础上,参考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缺点,对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148例上臂和手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74例患者,ASA Ⅰ~Ⅱ级,其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14~62岁,平均(36.7±7.4)岁。对照组74例患者,ASA Ⅰ~Ⅱ级,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13~61岁,平均(36.2±8.1)岁。两组患者均排除影响麻醉效果的基础性疾病,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改良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以锁骨中点上方2 cm处,颈外静脉内侧,前、中斜角肌肌间沟间为穿刺点(比传统肌间沟阻滞穿刺点低1~1.5 cm)。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大约进针2 cm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或异物感,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2.2 对照组 沿肌间沟向下,于锁骨上约3 cm处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3 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尺神经、挠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完全被阻滞。良:仅有1~2支神经未被阻滞。差:需要辅助应用其他镇静或麻醉药物完成手术者。无效: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方可完成手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完全阻滞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间沟阻滞的定位以第6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的交点为穿刺点。此处臂丛神经分为上、中干和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下干,故在此点阻滞尺神经阻滞效果差。尽管注药时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肌肉间使药液向下扩散,弥补尺神经阻滞,但尺神经阻滞仍不满意,尺神经阻滞不全又影响运动阻滞。锁骨上接近法为锁骨上缘中点1 cm处,颈外静脉外侧进针,而且进针方向为向内,向后及向脚端,而此处臂丛神经在解剖上已分为内、外及后束枝,在第1肋骨上寻找异感后推药,往往很难将尺、挠、正中、腋和肌皮神经完全阻滞,且有容易产生气胸或不慎使多量局麻药阻滞到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等弊病存在。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法,穿刺点较锁骨上进针法高且又较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低,此处从组织解剖学位置来看,正是臂丛神经的上、中、下干分股组合为内、外、后束枝的汇合处,各神经干、股、束的解剖位置集中,同时由于局麻药的扩散作用,故能较完善地阻滞臂丛神经[2,3]。
参考文献
[1] 杨建平,张亮,吕志全,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718例效果分析.重庆医学,2001,39(15):2087-2088.
[2] 杨立明,黄礼堂.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可行性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0,30(6):84-85.
[3] 张猛.0.5%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11):84-85.
(收稿日期:2010-11-05)
(本文编辑:郎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