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之谜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陈逸伟
  夜复一夜,斗转星移,宇宙之舞似乎亘古未变。然而,直到最近,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的答案:宇宙究竟始于何时?
  
  电话引出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要从1962年讲起,并且要从电话讲起。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宇宙的年龄同电话有什么关系?别着急,让我们慢慢道来。
  那一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称“美国电信”)的一颗通讯卫星上了天,它也是第一颗真正连接了全球通信网络的通信卫星。不过,既然是第一颗,就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其中之一是:由这颗卫星传输的呼叫总是带有恼人的“嘶嘶”声。“美国电信”的工程师们当时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卫星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方式上,这种方式运用了一种被称为“微波”的能量。
  电话机是十分简单的机器,所有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根据发话或受话的要求,把声波转换成电子脉冲,或者把电子脉冲转变成声波。而通信卫星则进了一步,就是把电子脉冲转变成微波和无线电波这两种光的形式。
  光有多种形式,我们最熟悉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可见光,比如彩虹的七色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之所以会有色彩之分,只是因为光的波长不同。紫光的波长最短,红光的波长在可见光中最大,所以可见光的波段到了红光就中止了。波长比可见光大的光是红外线,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受到它的热度,物体发出的热就是红外线。波长比红外线大的光是微波,而无线电波则是波长最大的光。微波和无线电波都能穿越地球的大气层,在太空中穿行,所以它们都被用在了卫星通信上。
  事实上,夜空中的一切物体都随时在以微波和无线电波的形式放出能量。所以,我们既可以利用可见光来为银河系拍照,也可以在无线电波段为银河系“摄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利用无线电和微波探测太空的科学——射电天文学诞生了。
  1964年,应“美国电信”贝尔实验室的请求,美国射电天文学权威罗伯特·威尔逊和阿诺·彭齐亚斯前来检查全球首颗通信卫星在传送电话时出现“嘶嘶”噪声的原因。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把科学探案的目标放在接收通信卫星信号的巨型天线上。为了测试这部天线的性能,他们将天线指向通信卫星信号根本不能覆盖的太空,以为这样天线就收不到信号。然而大大出乎他们预料的是,天线竟然接收到了一种微弱的微波信号,而这一信号显然是来自空旷的太空。
  “这肯定不对劲!”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想。“一定是从别的什么地方发出的微波‘迷路’走到了这里。”为了查找原因,他俩甚至爬到了天线的顶端,去赶跑在那里筑巢的一对鸽子,又将掉进天线装置内部的鸽粪清除掉,因为鸽粪也是可能的微波源。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那种“嘶嘶”的噪声却并未被消除。更奇怪的是,无论将天线指向天空中的何处,都会接收到那种微弱的微波信号。难道是地面信号源在“作祟”?经检查之后,这一可能性也被排除了。这下子,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就更加迷惑了:信号源究竟在哪里呢?
  威尔逊和彭齐亚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奇怪的微波噪声却很符合一种看起来非常极端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者是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组物理学家,他们当时正试图证明:整个宇宙都是在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年前的一次能量大爆发中诞生的。普林斯顿专家组的领头羊罗伯特·迪克有一种直觉:爆发产生的一部分能量至今依然能够被探察到,这些能量的表现形式就是太空中微弱的微波噪声。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感,迪克请组里的年轻博士后戴维·威尔金森利用余暇组装一部小型天线。正在这个时候,迪克就接到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打来的电话。接完电话,迪克感到一阵狂喜,因为他认为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已经取得了宇宙学有史以来最大的发现,自己对“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这一推论由此得到证明!
  所谓“大爆炸”,是指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所有能量都是在一瞬间诞生的。真奇妙啊!仅仅一次大爆炸,就胀满了整个宇宙!其后,随着宇宙的膨胀,那次大爆炸之光的波长被拉得越来越长,终于从可见光变成红外线,又从红外线转变成微弱的微波,并充满天空。而威尔逊和彭齐亚斯用天线探察到的“奇怪”微波,其实正是那次“大爆炸”的余晖,后来被命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正是威尔逊和彭齐亚斯的这一伟大发现让宇宙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虽然这一重大发现来得有些偶然、有些幸运,但是威尔逊和彭齐亚斯还是当之无愧地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奖。
  现在已经知道,要想探察“大爆炸”的痕迹,其实一点都不难,只需找来一台手动转换频道、具有兔耳式天线的老式电视机,扭动频道开关,指向两个台之间,屏幕上一定会出现雪花状的光斑,扬声器则会发出噪声,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当地的“迷失”的无线电波,但也有大约1%的“雪花”和噪声来自“大爆炸”所产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早期宇宙的面孔
  
  “大爆炸”的发现无疑是非常重大的,不过,从这一大发现的取得开始,恼人的问题就接踵而至。根据“大爆炸”理论,正是“大爆炸”创生了宇宙中的一切,包括物质和能量。在现在的宇宙中,物质都被压缩成团,构成了由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星系组成的网状结构,各个星系之间空空如也。可是,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所看见的“大爆炸”的微波余晖却并未显示出任何结构。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大爆炸”的微波余晖在天空中分布得十分均匀,也就是说到处都一样。如此来看,由“大爆炸”演变而来的宇宙也应该是均匀分布的,就像是没有形状的雾一样。人们自然要问:现在的宇宙为什么不是一团雾,而是充斥着一堆一堆的东西——星系、恒星和行星?
  或许是早期的宇宙并不像今天看上去那么单调、无形,或许是早期宇宙中包含着一些“天体种子”——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的质点,在引力作用下,它们能够吸附足够多的物质,最终壮大、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结构。宇宙学家们推测,在“大爆炸”过后的微波余晖中,早期宇宙中那些密度较大的区域应该显示成一些亮点。于是,他们开始寻找这样的亮点。
  可是,在长达30年的寻找中,他们却没能找到这样的亮点,仿佛宇宙只是一张巨大的白纸,上面什么也没写。在“大爆炸”的微波余晖背景上,看不出有任何隆起,因此就没有任何星系,也就不应该有地球和人类。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大爆炸”,也许谜底仍旧隐藏在“大爆炸”过后的微波余晖中。最终,宇宙学家们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谜题。为此,美国宇航局把一颗名为“宇宙背景探索者”的卫星发射到地球大气层以外,专门在看似完全一样的宇宙微波辐射背景(余晖)中寻找亮点。
  “宇宙背景探索者”发射于1989年。按照计划,它在近地轨道中待了两年的时间,在天空中的数十万个点上观测来自“大爆炸”的能量——微波噪声。在积累了足够的数据之后,“宇宙背景探索者”发现宇宙的微波 余晖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亮点。在一般人看来这不足为奇,但是对天文学家来说这可是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他们终于看见了早期宇宙的面孔,而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毕竟,他们已为此等待了30多年!
  
  暗中进行的竞赛
  
  在“宇宙背景探索者”拍摄的图像上,那些蓝色区域都是在早期宇宙中物质密度稍大的地方。正是在这些区域后来出现了星系和星球,其中包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就是说,我们已知的宇宙正是从“大爆炸”这一“大灾难”中演变而来的。不过,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宇宙背景探索者”所拍摄的图像很模糊。打个比方,这就好比通过一幅图像你能看出一张人脸,但绝对看不出这个人有多大年龄。也就是说,“宇宙背景探索者”拍摄的图像根本不能揭示在早期宇宙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再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们看见了地球和地球上的海洋及大陆,却不知道这些海洋和大陆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地球上还有山脉、大峡谷和极帽。
  在宇宙的微波背景中,隐藏着有关宇宙的许多奥秘的谜底,比如:宇宙的年龄有多大?宇宙由什么构成?宇宙中有多少个原子?宇宙的膨胀速度有多快?然而,仅凭“宇宙背景探索者”所取得的数据,上面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无法作答。而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大爆炸”的微波余晖进行精度高得多的拍照。为此,美国宇航局建造了“宇宙背景探索者”的继任者——WMAP卫星。
  WMAP卫星的全称是“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其中的威尔金森指的是戴维·威尔金森,他是普林斯顿专家组中指挥搜寻“大爆炸”余晖工作的负责人之一。WMAP卫星有20个角,它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来收集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微波。WMAP卫星上还装有最先进的电子仪器,能把探测器收集到的微弱信号转换成细节非常清晰的图像。
  WMAP卫星的建造始于1996年。然而,这项工程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不是这里出了故障就是那里有了毛病。直到7年之后,这颗卫星才开始取得探测数据。正是因为这项工程拖得实在太久,才给了像托尼·里赫这样的独立观测者以机会。这些野心勃勃的独立观测者一直想打破美国宇航局在重大天文发现方面的垄断地位。
  托尼是从1999年开始自己的工作的。由于他深知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根本无法与美国宇航局相比,所以决定集中精力去观测几小块天空,希望抓拍到能精确反映“大爆炸”余晖细节的图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托尼和他的小组制造了一个被称为“宇宙背景成像仪”的装置,这个装置看上去就像是一排共13个巨大的罐头盒,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高精度的天线阵,能够拍摄托尼所需的清晰度很高的图像。不过,要想获得如此高的精度,就得付出代价。是什么代价呢?
  地球大气层中有许多水蒸气。为了清楚地观测宇宙的微波背景,就必须避开这些水蒸气。为此,要么必须到大气层以外的太空中去观测,要么必须到地球上那些地势很高的地方去观测。因为到太空中去观测的代价很昂贵,所以托尼等人选择了安第斯山上一个海拔5200多米的山顶观测点。这里严重缺氧,雪大风狂,气候变化无常。科学家在这里工作必须戴上氧气面罩,一连数日的暴风雪常常会逼得马达停止工作,而由这些马达提供动力的射电望远镜这时就无法运作,这种状况常常会持续数日。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山巅,托尼等人要想修复马达,根本无法指望山下派人来帮忙。不过,就算这样,他们同WMAP卫星工作组的人员相比也算是很幸运的。毕竟,要是WMAP卫星在太空中出了哪怕最小的故障,比如只是一颗螺丝钉松了,要想拧紧它所需付出的代价不知道有多么高昂,因为必须派人或机器人到太空去拧紧它。所以,在把卫星送入太空之前,必须对每一个环节千检查万复核,确保万无一失。
  组装WMAP卫星的最后一道障碍,是建造那个巨大的真空舱。建造此舱的目的,就是模拟寒冷而无空气的太空。研究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让WMAP卫星在这个真空舱里飞行,以确保它在严酷的太空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与此同时,托尼等人的辛苦观测也在继续进行。他们的工作进度非常缓慢,至少要经过50个寒冷的夜晚,才能对很小一块天空拍摄出一张有用的图像。
  在经过了5年的准备工作之后,WMAP卫星终于成功发射升空了,但它要飞行3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离地1 60万公里的日地(太阳和地球)第二拉格朗日点,也称L2。在L2,太阳和地球的联合引力作用能将卫星固定在既定轨道上。在这个位置上,WMAP卫星的防护层能挡住来自太阳或地球的微波辐射,即所谓的“辐射污染”。不过,要想到达L2,卫星必须采取极为复杂的飞行轨道。
  WMAP卫星的导向系统表现完美。然而,这颗卫星到达指定地点之后,还需要经过整整一年时间才能开始取得观测结果。而这正是托尼等人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在美国宇航局的WMAP卫星开始获得观测结果之前,他们就要力争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以便领先一步取得重大发现。
  托尼等人成功了。他们取得的图像清晰度比“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高100倍以上。图像上的亮点是温度较高的区域,也是物质密度较大的区域。更令人激动的是,这些亮点的分布情况和当今宇宙的结构状况完全吻合。这就意味着,早期宇宙同当代宇宙之间的关联已被找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肯定:经过数十亿年乃至上百亿年漫长的岁月,宇宙初期那些“明亮的点”最终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一簇簇星系,其中包含着数不清的像太阳这样的星球。
  而到2003年2月,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WMAP卫星也已观测了天空中超过200万个不同的点。最终,在距“大爆炸”的微弱余晖首次被探测到近40年之后,WMAP卫星向地球发回了一张精度极高的漂亮照片,上面既有“山峰”,又有“峡谷”,而这些“山峰”就是刚刚出世的宇宙中的物质集中地。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大爆炸”之后38万年时宇宙的样子。
  在WMAP卫星拍摄的图像上,“山峰”是温度高的区域,这些地方最终演变成了非常密集的星系群,而“峡谷”最终则变成了空旷的太空。通过这幅图像,宇宙学家了解了在宇宙诞生之初所发生的几乎一切故事,知道了今天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来历。
  WMAP卫星的观测结果告诉我们,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运用WMAP卫星提供的数据,使我们对宇宙起源的认识逼近了宇宙的起点,那日寸的宇宙十分渺小,比一粒珍珠还要小得多。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我们仍然还不清楚,目前最好的猜测是:一种被称为“大膨胀”的事件引发了一种速度极快的超级扩张效应,宇宙因此长大了无数倍。但正如大膨胀来得很突然一样,它停止得也很快,从而留下了一个致密、炽热、狂暴的宇宙。宇宙空间被一种奇异的微粒占满,这种微粒就是一般物质的前身。宇宙中所有的光线都被囚禁在宇宙这个“大球”里,荡来荡去试图逃离,而那些奇异的微粒也在这个“大球”里弹来跳去。在这两 种作用下,宇宙又开始膨胀。
  随着膨胀的继续,宇宙逐渐冷却下来。到“大爆炸”过后38万年时,宇宙的温度降到了能够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原子的地步。这时,最原始的“雾”散开了,来自“大爆炸”的光线终获自由,形成了WMAP卫星所捕捉到的那幅图像——这就是婴儿期的宇宙肖像。
   WMAP卫星的最大发现,就是诞生之初的宇宙竟然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只包含最简单的原子,其中大多数是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的氢原子,另有少量的氦原子。而生命需要更复杂的原子,比如碳原子、氧原子和铁原子等,假如早期宇宙中不存在这些原子,那么也就没有今天的你、我和其他一切生命。
  
  恒星是超级炼金师
  
  最近,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的模拟显示,早期宇宙充满了不断翻滚着的巨大氢云。这些氢云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开始坍缩,其中心区域密度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恒星。首批恒星都是氢巨星,它们都比太阳大不止100倍。不过,这些巨无霸恒星都很短命,其寿命最多也只有200万年到300万年。随着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巨无霸恒星就灰飞烟灭,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超新星”。
  正是在这样的大灾难中,宇宙开始积聚构筑生命大厦的砖头。事实上,宇宙中所有质量比氢原子和氦原子大的原子都是由恒星锻造出来的。恒星真是耐人寻味的东西,相对于人类而言,
  它们的寿命是
  如此之长久,堪称永恒。恒星更是“超级炼金师”,因为它们拥有把轻质元素转变成重质元素的奇妙本领,它们之所以会光芒万丈,就是因为它们在此过程中获取了足够的能量。以太阳为例,其“胚胎”的成分中,氢就占到了大约70%,氦也占到了28%。
  在恒星的核心部分,温度极高,压力极大,氢原子“被迫”聚合成氦原子。这一聚变过程中会释放出极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恒星会发光、发热的原因。在恒星的一生中,有90%的时间耗在了把氢聚变为氦。氢最终被耗尽之后,恒星开始把氦聚变成更重的元素。当氦被耗尽之后,它所聚变成的元素又聚变成更重的元素。就这样,恒星的体积缩得越来越小,温度却越来越高。一旦找到新的燃料,恒星就会把它烧尽。
  3个氦原子可以聚合成1个碳原子。向碳原子再添加1个氦原子,就得到氧原子。就这样,恒星便造出了一系列越来越重的元素,包括氮、硫、氩和氯等,其中碳最为关键,因为它是“生命配方”中最基本的成分。恒星聚合出碳以后,又聚合出硫、氩、氯、钾、钙、钪等,并且聚合的速度越来越快。其间,在35亿摄氏度的极度高温下,硅开始燃烧,造出钛、钒、铬、镁、钴、镍和铁等元素。其中,铁是终点,是无法逾越的屏障,聚变至此再也无法进行下去,而灾难也即将来临,因为此时恒星的外部仍在辐射,而恒星的核心却已没有燃料可用。
  当一颗恒星积累的铁太多之时,也就到了恒星寿终正寝之时。此时,恒星的内核坍缩,接着又反弹。这种过程开始时速度缓慢,接下来越来越快。恒星在激波之中越发躁动不安,最终,恒星发生大爆炸,成为超新星。一次超新星爆炸的亮度,相当于40亿个太阳的总亮度。可以想像,超新星爆发是多么壮观、多么可怕的景象!正因为超新星爆发的能量是如此巨大,所以就连“铁屏障”也被打破,铁原子最终被聚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的其他一切元素,包括铜、锌、镓、锗、砷、锆、铌、钼、锝、锶、铑……
  
  “造物之柱”的启示
  
  可以说,我们都是星尘:我们体内的碳、血液中的铁、骨骼中的钙……总之,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种元素,都起源于恒星。不过,事实又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恒星最多也只能产生由重元素组成的尘埃。为了创建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宇宙就必须找到一种途径,从而将那些生命所需的“好东西”集中在一起。这里,我们不妨借用熬汤来说明。
  一锅好汤最离不开的是什么?是水。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而最早的恒星就是生产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工厂。熬汤也离不开热能,而恒星有很多热能。在首批恒星死亡后留下的宇宙“大汤罐”里,新的恒星诞生了,它们为“生命配方”提供了第二批配料。随着宇宙“大汤”熬得越来越久,“汤”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有滋有味。
  经过数十亿年的熬制,这罐“宇宙大汤”才算基本熬好。这时,它才终于满足了地球“生命配方”所需的一切要素。也就是说,是一代又一代恒星前赴后继地燃尽自己、壮烈“牺牲”,才一次又一次地为“宇宙大汤”添“香”加“味”,直到这罐浓汤终于能够满足生命的需要。
  也许你要问:凭什么能肯定“生命配方”就是这样得到满足的呢?这是因为上面的过程就发生在地球的隔壁,就发生在银河系中,就发生在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到的天鹰星云的图像中,这幅图像或许算得上是迄今为止最有名的天文照片。这张天鹰星云照片也被称为“造物之柱图”。当初它被“哈勃”首次传回地球时,科学家一见到它就惊呆了。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照片,但就连他们当时也不知道这张照片将会告诉他们什么。
  现已清楚,“造物之柱图”中显示的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产房”,那里正在孕育新的恒星。可别小看照片中那些小小的斑点,它们每一个都比整个太阳系大好几倍。至少在其中一些斑点中,包含着年轻的恒星,它们最终将变成像太阳一样的“成熟恒星”,在它们周围则会形成新的星系,其中一些也许很像我们的太阳系。 从现在起再过45亿年,或许其中一些行星上也会出现“人”,它们也会像我们今天这样仰望星空,思考自己究竟从哪里来。这种可能性肯定是存在的,因为天鹰星云的条件与太阳系的条件接近,天鹰星云中也包含着太阳能够制造的碳、氮、氧等元素,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生命,或者至少可能允许生命出现的条件,在宇宙中是否普遍地存在?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欢迎生命”的宇宙中?或者,是否宇宙中的其他上千亿个星系都是空旷、苍凉、了无生机的荒漠?
  
  我们是宇宙之子
  
  整体而言,宇宙中出现生命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正是这个奥秘,把美国天文学家桑拉·弗博引到了位于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桑拉认为,虽然地球上的生命种子远在45亿年前就已经播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问一问这个问题:4 5亿年前,这样的生命种子在其他星系里是否也大量存在?甚至,是否在比这更早的时候,生命种子就已经在其他星系里存在?
  桑拉把凯克望远镜视为一部时间机器,因为它能看见遥远的过去,这是由于在遥远的过去发生的事件景象所发出的光线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举个例子,太阳光线要经过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此时所见的太阳就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假如从某个星系发出的光线要经过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那么我们此时所见到的这个星系其实只是它50亿年前的样子。
  凯克望远镜的直径达10米多,它能捕捉到从遥远的星系传到地球的光线,这些光线所反映出的星系比太阳系还要古老。不过,只是看见它们还远远不够,桑拉 更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桑拉借助于一种叫做“光谱仪”的设备。
  桑拉所使用的光谱仪是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光谱仪,它一次能接收来自多达150个星系的光线,其中每个星系的光线都被分别隔离在一张金属片上的一个小洞里。接着,光谱仪将这种不可见光分解为可见光谱,即从紫色到蓝色的七彩颜色。
  在星系的光谱图上,排列着一系列或明或暗的线条,它们的排列模式就反映了光线是由哪些元素所发出的,即这个星系中存在哪些元素,以及其中哪些元素的数量最多。由此,科学家就能知道这罐“星系大汤”是否已经“熬”好,是否已经为行星和生命的诞生创造了足够的条件。
  桑拉和她的队伍计划检验65000个星系的光学“指纹”——光谱,查明其中的重元素含量,从而推测这些星系对生命的“支持率”有多高。他们已经发现,在一些星系中存在大量的氧,其中有一个星系距离地球50亿光年。也就是说,他们看见了50亿年前从这个星系发出的光线,因而也就知道了50亿年前这个星系中存在哪些元素和这些元素的含量。由于太阳系也是在大约50亿年前形成的,所以,如果这两者所含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相同或者很相近,那么这前一个星系也就可能拥有与太阳系一样的“生命配方”。换句话说,这前一个星系中就可能存在外星人。
  桑拉和她的队伍制订了一个为期十年的探测计划,但是仅在这个计划期的前两年里,他们就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富含“生命元素”的星系,这让他们得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结论:宇宙中可能还存在许多和太阳系相似的星系,所以生命很可能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中。尽管仍无证据表明宇宙中除地球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存在生命,但桑拉等人的探测结果至少已证实:生命(确切地说,是我们所熟知的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在整个宇宙中都普遍地存在。
  确凿的科学证据证明:从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之时起,恒星、星系和重元素的形成就从未停止过,所以太阳(确切地说,是类似太阳的恒星)、地球(确切地说,是类似地球的行星)和生命也可能层出不穷。
  在几乎整个的人类历史中,天宇都可望而不可及。对我们的祖先来说,天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巨大、美丽而又死气沉沉的神秘地带。但是现在,宇宙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最早是来自地球之外很远的地方,地球上出现生命也绝非偶然。事实上,生命是宇宙140亿年演化的必然结果,我们是宇宙之子。这,就是宇宙学家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发现,也就是我们在这里向你讲述的宇宙起源故事的最根本要点。
其他文献
编译 魏明  你见过翅膀长达1米的蜻蜓吗?你知道身长1米的蝎子和蜈蚣吗?你听说过腿长达50厘米的蜘蛛吗?肯定没有。不过,这些巨大的虫子在3亿年前的地球上的确存在过。你自然要问:那时怎么会有体形如此庞大的昆虫呢?    巨虫的时代    如果此刻你正置身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的原始丛林中,或许翅膀长达1米的蜻蜓正在你的头上四处翻飞,地上还有身长5米的巨型两栖爬行动物正从你身边缓缓爬过。同时,你还得小心提
期刊
编译 叶曦  20世纪初,美国纽约,随着大量贫困移民的涌入,贫民窟不断增加,传染病肆虐,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儿童被诸如腹泻之类的肠道疾病夺去生命。除此以外,肺结核、百日咳和白喉也在纽约大肆流行。  相比之下,位于长岛的牡蛎湾俨然是另外一个世界,这里是纽约富人们的度假胜地。但是突然间,这个权贵们的乐土也变得脆弱不堪。一个富豪家中出现了致命的疾病——伤寒。伤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然而,这种本应只
期刊
编译/方陵生  我们能够在瞬间将熟悉的朋友认出来,无论看到的是正面脸形,还是侧面轮廓,水或仅仅只是一个背影;我们能够区别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和一万种不同的气味;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哪怕一根羽毛掠过我们的皮肤。这一切做起来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就能感知世间万物。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所有的感觉来自大脑    我们通过各种感觉感知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
期刊
编译/纪晓梦  哈蕾不仅仅是一个“老淑女”,据传它还是达尔文的宠物。本文揭示了关于它的过去的一些真相。    哈蕾,最近刚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澳大利亚动物园里度过了自己173岁的生日。不过哈蕾的名气可远不止于此,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哈蕾这只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巨型海龟,是多年前被达尔文带离家乡,并在“猎犬号”考察船上一直被达尔文当作宠物饲养的那只海龟,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它一直陪伴着达尔文。也就是说哈蕾或
期刊
我想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念头由来已久了。记得我在三十多年前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心里那是一个欣喜,可看到文友们都在创作大部头,心里便萌发了创作长篇小说的念头,为此曾专程请教过文坛大家,就长篇的结构、人物、语言做过探讨,还阅读了一批国内外的工业题材小说,后来我躲到一家工厂招待所,拉拉杂杂写了一两万字,但繁重的行政工作还是让我放弃了创作。  当我的工作又一次与企业有了直接关联,创作长篇的想法竟强烈起来。我想
期刊
长篇小说《群山呼啸》书写从晚清到抗战半个多世纪大别山地区革命历史进程的波诡云谲和艰难复杂。小说的结构没有采用线性的情节故事,而是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的团块状叙事。一方面凸显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带动了故事,“爷爷”贺文贤和“大伯”贺廷勇两代革命者最后在抗战的時代形势下历史地合在了一起,完成了精神信仰的汇聚。另一方面,章节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排列的,而是随着人物故事和情节的变化交叉、往复、重叠或有意并
期刊
《春山谣》借回忆者视角讲述了一段青春故事,借儿童视角引出了一段青春歌谣,又借人类学视角将一段青春岁月还原成广阔的生活场景。三种视角相互交织,构建了一部完整的青春主题小说。我们不妨回到故事起点——春山小学的孩子们扭着秧歌舞,迎接上海知青以部队的整齐阵容出现在村路口。这个秧歌舞迎知青的场景,既是儿童视角与知青视角的最初交集,也是人类学视角的第一次试探发微,将一派热烈的民间狂欢引向历史深处的革命记忆。众
期刊
东西长篇《回响》是一部推理和心理齐头并进的小说,奇数章写案件,写与夏冰清被杀有关的推理和侦破过程;偶数章写感情,以侦破负责人冉咚咚和教授慕达夫的情感纠葛为中心。两条线的人物在推理和心理活动中产生互文关系,于是便有了“回响”。具体的写作方法上,强大又具体的细节,复式交叉的结构方式以及精准的文学语言,使小说具有了極高的艺术品格。东西以极端化的方式将人的情感和人性最深层的模糊样貌呈现出来,他找到了潜藏在
期刊
“金枝”作为书名显然富有诗意,似乎也暗示着某种鲜妍美好。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書名背后却晃动着那么多的阴影和苦痛。谁是“金枝玉叶”?谁的“金枝玉叶”?这部小说写了一大群人物,写了一群女性,至少三代女性。同出于周家,但是她们的命运、性格如此迥异。  诗人奥登曾说:“一本书具有文学价值的标志之一是,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阅读。”我想《金枝》是这样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中读出现代历史巨变给传统家庭伦
期刊
《艺术家们》这部小说的结尾是非常动人的。楚云天的妻子隋意从国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见到在院子里的那把老藤椅上等了很久的楚云天。“她坐下來,望着他有些苍老而憔悴的脸,半天才说:‘我把昨天给你带回来了。’一种被谅解和宽恕的感动把他紧紧又温暖地拥抱了起来,他的眼角闪出细碎的光。他说:‘你给我带回来的,还有明天。’”一直深爱着她的亲人的回答,可以解读为——我与你昨日共度,我还将与你余生共度。这种爱人之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