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工程材料之一,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各种质量通病。本文结合公路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如何预防和处治混凝土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关健词:混凝土,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is the widest rang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one, but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f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lax, very easy to cause the concrete to produce all sorts of quality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problems, on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ment of concrete quali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concrete, the common faul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公路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影响公路整体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大问题。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项目比较多,混凝土构造物在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于这些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外在美观,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本文将对混凝土比较常见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具体探讨。
1混凝土裂缝问题
1.1原因分析
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形式之一,路面裂缝通常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破碎板以及交叉性裂缝等。裂缝可分为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两种,干缩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在固结过程中或者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下,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体积产生干缩。而内部的湿度变化却相对较小,所以内部收缩变形也相对小些,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变形会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因此,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形成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的养护质量有关,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该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养护。如果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不能够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过快蒸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收缩变形裂缝。
1.2预防措施
针对裂缝问题应该以防为主,首先应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和配制,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选择合理的水泥型号、集料和外加剂;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水泥、水的投放,保证计量精准,并控制好水泥的水灰比;混凝土在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速度和振捣时间;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覆盖养生,并保证养生的时间。
1.3处理措施
如果裂缝不深,可先将松散的混凝土凿除,对裂缝冲洗干净,然后使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密实。如果裂缝较深,需要先清除内部杂物,然后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对裂缝采取灌细石混凝土的方法,或者对表面进行封闭,然后对裂缝内部进行压浆处理。
2混凝土麻面问题
2.1原因分析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缺浆、凹坑、麻点以及水纹印等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较为粗糙。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比较粗糙,或者模板表面在使用之前没有进行清理,也可能是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部分混凝土粘连在模板上面,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外观质量问题;模板在使用之前没有进行湿润处理,导致模板将混凝土的水分吸收,使混凝土水分丧失过快,进而产生麻面问题;另外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如果搅拌不均匀或者水灰比过大,使混凝土出现泌水问题,渗出的水分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与模板之间,在自然蒸发以后便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些水纹印记,尤其是混凝土浇筑的最上层,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在振捣过程中,如果振捣不密实,使大量的小气泡没有及时排出,停留在模板的表面上形成许多小麻点;还可能因为模板存在板缝、模板隔离层的涂刷不均匀、拆模的时间过早或者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导致拆模有部分混凝土被粘连在模板上。
2.2预防措施
混凝土在施工时,应该将模板清洗干净,表面不能存在干硬的水泥等杂物。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洒水湿润,模板之间的缝隙可以用腻子进行封堵;模板的隔离剂应该使用长效隔离剂,涂刷时要均匀;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要均匀,且要振捣到位,保证气泡全部排出。
2.3处治措施
对于混凝土的麻面问题,如果表面需要粉刷的,可以不用处理,如果表面不需要粉刷,可对麻面部位进行浇水,当表面湿润后,可用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抹平压光处理。
3混凝土蜂窝
3.1原因分析
混凝土的蜂窝病害表现为气泡状空洞和局部的砂浆不饱满形成的空洞。产生混凝土蜂窝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在浇筑时没有分层浇筑,或者分层太厚、振捣不到位或者振捣时间不够等,致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不充分;另外混凝土搅拌时,搅拌不均匀,一些大粒径的骨料没有被水泥完全包裹,进而形成骨料之间的空洞;采用分层浇筑时,如果前一层的混凝土没有振捣平实,或者浇筑后层时没有对底层表面松动的石子及时清除,导致两层之间的衔接不好,就会出现蜂窝问题;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计量没有掌握好、搅拌下料不当或者搅拌时间不够等原因,也会造成混凝土蜂窝问题。
3.2预防措施
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好配合比,尽量使各种材料的计量精准,保证好搅拌质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当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时,时间的间隔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该将模板缝处理严实,浇筑过程中全程观察浇筑情况。
3.3处治措施
对于小的蜂窝,可先进行冲刷,表面干净以后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和压实处理;对于较大的蜂窝,则应该凿去表面的松散砂粒,并冲洗干净,支模使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处理完成以后,表面进行压浆处理。
4混凝土缝隙或者夹层问题
4.1产生的原因
在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平或者垂直的松散的混凝土夹层,随着夹层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中,对施工缝和变形裂缝的处理不当,或者在对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和薄膜去除时,没能将软弱的混凝土层一并去除;未能将混凝土施工缝的锯屑、泥土等杂物清除彻底;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过高且没有设置串筒和溜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 混凝土在分层浇筑的时候,分层之间浇筑的时间间隔太长,或者上下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同,致使上下层混凝土的衔接不好,出现夹层问题。
4.2预防措施
施工时应该认真处理好施工缝问题,及时将接缝处的锯屑和泥土等杂物清除。当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高于2m时,需要设置串筒或者溜槽。在混凝土接缝处进行浇筑时,应该浇筑50~100mm厚度的原配合比砂浆,并保证振捣到位;进行分层浇筑时,时间的间隔不能太长,要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后层混凝土,并且要振捣密实。
4.3处理措施
处理时先观察缝隙与夹层的深度,如果深较浅,可以先将表面松散的混凝土凿除,然后冲洗干净以后,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来填补密实;如果混凝土缝隙的夹层比较深,可以先将混凝土的松散部分清除,并将内部的杂物去除,并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然后支模,并灌入细石混凝土或者将表面进行封闭以后,采取压浆的处理措施。
5结论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以外,混凝土还容易出现露筋、缺棱掉角以及强度不够、均匀性差等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除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以注意以外。还应该根据具体病害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来科学处治。公路工程的管理部门除了要加强施工时的质量管理外,还应该注重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尽量保证公路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殷义明.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J] .青海科技.2011年第3期.104~106.
[2]李萍,毛彩凤.水泥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第4期.265.
[3]石丹凤.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12月第36期.127~128.
关健词:混凝土,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is the widest rang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one, but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f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lax, very easy to cause the concrete to produce all sorts of quality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problems, on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ment of concrete quali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concrete, the common faul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公路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影响公路整体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大问题。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项目比较多,混凝土构造物在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于这些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外在美观,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本文将对混凝土比较常见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具体探讨。
1混凝土裂缝问题
1.1原因分析
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形式之一,路面裂缝通常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破碎板以及交叉性裂缝等。裂缝可分为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两种,干缩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在固结过程中或者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下,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体积产生干缩。而内部的湿度变化却相对较小,所以内部收缩变形也相对小些,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变形会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因此,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形成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的养护质量有关,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该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养护。如果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不能够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过快蒸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收缩变形裂缝。
1.2预防措施
针对裂缝问题应该以防为主,首先应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和配制,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选择合理的水泥型号、集料和外加剂;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水泥、水的投放,保证计量精准,并控制好水泥的水灰比;混凝土在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速度和振捣时间;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覆盖养生,并保证养生的时间。
1.3处理措施
如果裂缝不深,可先将松散的混凝土凿除,对裂缝冲洗干净,然后使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密实。如果裂缝较深,需要先清除内部杂物,然后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对裂缝采取灌细石混凝土的方法,或者对表面进行封闭,然后对裂缝内部进行压浆处理。
2混凝土麻面问题
2.1原因分析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缺浆、凹坑、麻点以及水纹印等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较为粗糙。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比较粗糙,或者模板表面在使用之前没有进行清理,也可能是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部分混凝土粘连在模板上面,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外观质量问题;模板在使用之前没有进行湿润处理,导致模板将混凝土的水分吸收,使混凝土水分丧失过快,进而产生麻面问题;另外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如果搅拌不均匀或者水灰比过大,使混凝土出现泌水问题,渗出的水分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与模板之间,在自然蒸发以后便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些水纹印记,尤其是混凝土浇筑的最上层,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在振捣过程中,如果振捣不密实,使大量的小气泡没有及时排出,停留在模板的表面上形成许多小麻点;还可能因为模板存在板缝、模板隔离层的涂刷不均匀、拆模的时间过早或者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导致拆模有部分混凝土被粘连在模板上。
2.2预防措施
混凝土在施工时,应该将模板清洗干净,表面不能存在干硬的水泥等杂物。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洒水湿润,模板之间的缝隙可以用腻子进行封堵;模板的隔离剂应该使用长效隔离剂,涂刷时要均匀;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要均匀,且要振捣到位,保证气泡全部排出。
2.3处治措施
对于混凝土的麻面问题,如果表面需要粉刷的,可以不用处理,如果表面不需要粉刷,可对麻面部位进行浇水,当表面湿润后,可用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抹平压光处理。
3混凝土蜂窝
3.1原因分析
混凝土的蜂窝病害表现为气泡状空洞和局部的砂浆不饱满形成的空洞。产生混凝土蜂窝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在浇筑时没有分层浇筑,或者分层太厚、振捣不到位或者振捣时间不够等,致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不充分;另外混凝土搅拌时,搅拌不均匀,一些大粒径的骨料没有被水泥完全包裹,进而形成骨料之间的空洞;采用分层浇筑时,如果前一层的混凝土没有振捣平实,或者浇筑后层时没有对底层表面松动的石子及时清除,导致两层之间的衔接不好,就会出现蜂窝问题;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计量没有掌握好、搅拌下料不当或者搅拌时间不够等原因,也会造成混凝土蜂窝问题。
3.2预防措施
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好配合比,尽量使各种材料的计量精准,保证好搅拌质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当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时,时间的间隔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该将模板缝处理严实,浇筑过程中全程观察浇筑情况。
3.3处治措施
对于小的蜂窝,可先进行冲刷,表面干净以后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和压实处理;对于较大的蜂窝,则应该凿去表面的松散砂粒,并冲洗干净,支模使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处理完成以后,表面进行压浆处理。
4混凝土缝隙或者夹层问题
4.1产生的原因
在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平或者垂直的松散的混凝土夹层,随着夹层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中,对施工缝和变形裂缝的处理不当,或者在对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和薄膜去除时,没能将软弱的混凝土层一并去除;未能将混凝土施工缝的锯屑、泥土等杂物清除彻底;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过高且没有设置串筒和溜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 混凝土在分层浇筑的时候,分层之间浇筑的时间间隔太长,或者上下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同,致使上下层混凝土的衔接不好,出现夹层问题。
4.2预防措施
施工时应该认真处理好施工缝问题,及时将接缝处的锯屑和泥土等杂物清除。当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高于2m时,需要设置串筒或者溜槽。在混凝土接缝处进行浇筑时,应该浇筑50~100mm厚度的原配合比砂浆,并保证振捣到位;进行分层浇筑时,时间的间隔不能太长,要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后层混凝土,并且要振捣密实。
4.3处理措施
处理时先观察缝隙与夹层的深度,如果深较浅,可以先将表面松散的混凝土凿除,然后冲洗干净以后,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来填补密实;如果混凝土缝隙的夹层比较深,可以先将混凝土的松散部分清除,并将内部的杂物去除,并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然后支模,并灌入细石混凝土或者将表面进行封闭以后,采取压浆的处理措施。
5结论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以外,混凝土还容易出现露筋、缺棱掉角以及强度不够、均匀性差等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除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以注意以外。还应该根据具体病害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来科学处治。公路工程的管理部门除了要加强施工时的质量管理外,还应该注重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尽量保证公路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殷义明.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J] .青海科技.2011年第3期.104~106.
[2]李萍,毛彩凤.水泥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第4期.265.
[3]石丹凤.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12月第36期.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