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个星期,我听了几节比赛课,教学内容是香港作家黄蒙田的散文《竹林深处人家》。
  课堂中,教师的确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课堂中多媒体画面展示一应俱全,我也为参赛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而赞叹,为教师环环相扣的教学而折服,为教师无懈可击的教学语言而心醉。不错,课堂确实精彩,但总觉得精彩的是教师,显露的是教师的才华,为听课者津津乐道的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可是,课堂中缺少了朗读。这样作者要表现的竹林特点:多、高大茂密、深如海洋,还有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等都只能由老师来灌输,学生就更无法理解景色描写的方法:定位观察法和移步换景法,更无法体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美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朗读是教学散文不可缺少的方法,朗读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文字本身的意思,又可以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蕴藉美和形象美。下面便是我对语文课朗读的看法:
  一、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相反,没有朗读的课堂,经常是“满堂灌”“满堂问”,课堂气氛的沉闷可想而知。朗读有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曾经让学生试着朗读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结果,学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能脱口而出里面的一些好句子。由此可见,朗读是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翰墨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更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加入的庞大的头脑活动历程。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光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明确,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作为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构造语言的能力。这些能力作用于语言上,学生一定会话说得趋于简明、流通、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他的口头表达本事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本事前进这一点。因此,如果对精致的文章重复地朗读,就会增强对语言范例的敏感和鉴别本事。
  三、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于一篇文章,有感情地朗读,遍数多了,文章的意思在朗读中就清楚明白了,可见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
  四、朗读启真,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在教学中,我曾经让学生对九年级上册的重点课文或精彩片段进行反复朗读,例如朗读《白杨礼赞》和《茶馆》。朗读中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用不同的语速和语调读,体会文中精美的语言及人物的性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了语速、语气的变化,不仅加深理解课文蕴涵,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智力也得到开启。这样,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解释词语、分析句子,甚至讨论文章中心思想了。
  五、朗读欣赏,组织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在教《背影》一课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文章好的地方?为什么说它好?学生说“父亲为我买橘子”这部分写得好。因为“蹒跚”“攀”“缩”“倾”这些词用得贴切,突出了父亲的爱。这时,我就说“我认为这里可以这样读……你们的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出了“父爱”,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读。这种通过朗读欣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到高潮时,学生情绪高涨,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较好地把握朗读,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以车代步”的作用。总之,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朱熹也曾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课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是一篇具有科学理性和文化精神相统一的典范文章,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演进进行教育的优秀范文,它完全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和目标。  《数学与文化》一文从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导”是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过程。教师必须对学生重新认识,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真正理解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 学习 主人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迫切要求,也是时代的需
期刊
【摘 要】课堂情景的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课堂教学情景的预设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在课堂中,教师创设的开放、自主的情景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下面根据一则教学案例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 鉴赏课 情景创设 教学目标  一、前言  本文是根据一节高中美术鉴赏课为实例,对情
期刊
【摘 要】在永威学习期间,感触到,永威学校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了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在学校管理上,实行了“教书育人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在教学管理上,实行“赛课制”和“四清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全部使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育方式上,注重于“洗脑”和发挥表率作用。以上这些是都值得学习,是实现名校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如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
期刊
【摘 要】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良好品质。  【关键词】椭圆 几何定义 圆锥曲线定义 再创造 创设问题 情境 实践与思考
期刊
等效平衡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进行了重点探析,主要从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和指导仿编三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境 师生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所处年龄正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期。而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凭借。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抓住这一时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扎实地训练,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中,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而作文在语文的考试之中占有的比重非常高。写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取得,也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的获得。下文中笔者将就如何做好写作素材的选取进行方法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作文 写作素材 提高方法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学生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道路并且突围出来,才能提高高中作文的写作水平的同时也才能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建设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校本课程应注重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建立学科与教师间的横向交流机制,形成丰富的课程形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正确处理教学中欣赏与创作的关系,使校本课程成为初中美术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校本课程 地域特色 教学理念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