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双减政策在小学领域里的逐步深入,小学科学为了适应这种减负的教学环境,也需要做出自身的转型。小学科学的体系比较庞大,以及内容比较丰富的特点,让教师落实小学科学的政策举步维艰。如何减少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持原有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是现在我们还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两大部分入手,层层深入地介绍小学科学现如今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落实减负增效任务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双减环境;减负增效;小学科学;实施策略
尽管家长和教师都意识到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紧迫性,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但是大家还是不能很好地落实好这个政策对学生的益处。很多人甚至对减负增效这一环节的实施失去了希望,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这个政策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听讲以及主动自觉地完成相关课业任务。
一、现如今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状况
科学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了解常识和启发心智的学科。小学生通过了解科学课本上有趣的实验以及奇妙的现象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况且它还包含了诸多门学科的知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等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时和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学会自己在科学课本里面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接受新的世界观,同时教师可以删减课本中陈旧的内容,换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的科学观能够与时俱进。正是由于科学课本内容的复杂性给教师减负教学带来了教学挑战,让减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除了要在讲授的知识内容下一番功夫,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利用课本的科学知识来自主探究课本以外的内容。
二、小学科学落实减负政策的具体措施
1.通过比喻转变形象来理解概念,从而减少概念任务的实施
科学的概念现在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无法理解的,是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科学概念符号都不清楚。而教师想要让学生来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就要使用打比方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另一种形象来了解原本课本的知识概念。以前抽象深奥的科学概念变成了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点,他们能够用教师教给他们的科学知识来读懂课本上的知识点。这些概念通过这些形象比喻能被教师讲解的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够有长久的记忆。这样的概念理解就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各样的概念。
比如:科学课本上存在电阻的概念,抽象而复杂,是学生上初高中以后才能接触到的知识要素,现在教师对学生讲解这些深奥的知识,晦涩难懂。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的关系就是这一部分的重中之中,小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就会感到茫然,失去学习的兴趣。若教师打个比喻,让这个电阻与横截面之间关系的知识就可以变得亲切自然。例如:教师可以说导线截面积的大小,决定该导线的电阻大小,横截面积越小,导线的电阻就越大,就像很多行人通过一个窄窄的路,会产生拥挤,造成交通崩溃问题的原理一样,学生就能一下豁然开朗。而当路边宽敞了,行人就不会形成拥挤。
2.用有趣的教学方案代替课文讲述,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教师在进行不同班级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来灵活的搭配各种教学内容,从而创造一个最适宜学生学习科学的氛围。学生通过教师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有进行实验的喜悦开心并能收获满满的科学知识。比如: 杠杆原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成一个吸引人心的教学小实验。这些小的教学方案能够减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压力,从而达到减负的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两支铅笔,一块橡皮。教师让学生把一支铅笔横放在另一支铅笔之下,就像跷跷板一样。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个结构,来翘起一边的橡皮就完成了整个杠杆原理实验。这个实验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实验来了解杠杆的威力,并且学生也间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接受新的力学观念。
3.注重小组合作共同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
学生进行一个实验只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教师可以适当地分组,让学生一起用智慧破解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只有集齐了多人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够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真谛。比如:在进行测量一个物体重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一位同学负责观察水位刻度的变化,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数据,一位同学负责操作实验,各自互相配合来完成整个科学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实验中来,有科学参与感,这样每个小组在最后探索知识的环节,就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寻找科学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要用积极地态度来对待减负制度下的教学改革,让教学效果更加完美。学生减轻了学习科学的负担,才能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效率。教师、學生双方的共同配合,才能完美地落实好减负在小学科学课堂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成,林新堤.中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04).
[2]钟伟东.关于初中科学“轻负高效”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
[3]高隆芳,胡红梅.自然分材教学“减负增效”路径初探[J1.基础教育,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