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雎》作为我国较早的一首经典情诗一直以来备受国人的喜爱,历代学者对其中“雎鸠”这一意象是何物种的考据也一直热此不疲。迄今为止已有“王雎说”、“鱼鹰说”、“布谷说”、“杜鹃说”、“鸳鸯说”等诸多说法。面对莫衷一是的诸多学说,笔者选择占居主导地位的“鱼鹰说”略作简述,并试图从雎鸠前后的“关关”、“在河之洲”出发试析鱼鹰一说的可信性
关键词:雎鸠;鱼鹰;关关;在河之洲
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自孔子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后,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华民族较早见诸文字的经典情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仅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释义和理解问题就令人煞费思量,其中有关雎鸠的类别属性问题尤以为最。对其注释界说先后有了“王雎说”、“鱼鹰说”、“布谷说”、“杜鹃说”、“鸳鸯说”等莫衷一是。文章从雎鸠前后的“关关”、“在河之洲”出发试析鱼鹰一说的可信性,不足之处望列为方家批评指正。
一、雎鸠鱼鹰说简述
关于雎鸠的描述,早在西晋陆机与郭璞就有了论断。陆机在他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道“雎鸠大小如鸠,深目,目上骨露出,幽州人谓之鹭。”①郭璞则言“雎鸠,王鸠,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诸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②,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鹗,雕类也,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鱼鹰”,郭璞笔下雎鸠当为鱼鹰无疑。至于宋人,王铚在他的《默记》中写道“见所谓鱼鹰者飞翔水际,问小吏。曰:‘此关雎也。’仲修令探取其窠观之,皆一窠二室,盖雌雄各异居也。仲修且叹:‘村落犹呼曰关雎,学者不复辨矣。’”③大抵受大学者闻一多先生《说鱼》一文④的启发,始自孙作云,以“食鱼·求偶”说破译雎鸠行动开启了鱼鹰一说的先例。孙先生在其《诗经恋歌发微》中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第四章开头说:“当初男女欢会在河滨、祓禊在河滨,因此把这些带现实性的东西变成打情骂俏的隐语,以后就完全变成一种套词,一说到恋爱,一说到结婚,就把它用上了。”⑤而后此风盛行,赵国华、张启成、刘毓庆等相关专家學者都持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观点。直至去年11月23日,李盛虎先生就重庆涪陵三峡库区出土一精美的东汉青铜雎鸠杖首,还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明确指出“鱼鹰属于雎鸠,也就是诗经中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⑥以上总总所列都是古今学者对雎鸠一物的些许考证,虽未详尽罗列,但管中窥豹,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鱼鹰一说得到较大认可可见一斑,然而该种说法真的可信吗,笔者以为不然。
二、雎鸠鱼鹰说质疑
雎鸠到底是何物种的争议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不妨暂且搁议,先从已取得普遍性认同的“关关”下手或许能探究出雎鸠的属性,退一步说即使不能究其根本也能排除一些干扰的诸如“鱼鹰说”的说法。东汉经学大事郑玄认为“关关”是模拟鸟鸣的象声词,此后历代学者都遵循这种解释,如《鲁诗》:“关关,音声和也。”《毛传》:“关关,和声也。”《广韵》:“二鸟和鸣”。《玉篇》:“关关,和鸣也。”宋朝朱熹在其《诗集传》说:“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程俊英《诗经注析》说:“关关,形容水鸟雌雄和鸣的象声词”。⑦台湾学者糜文开、裴普贤《诗经欣赏与研究》认为,“关关”是“河洲上一对水鸟咕咕的和鸣声”。⑧《辞海》释“关关”是“鸟相和鸣声”。⑨诸家之说虽有小异,但大体相同,“关关”为“雎鸠”所发之声当确信无疑。因此,从关关之声中我们可以得出“雎鸠”是好鸣的亦或是说雎鸠之声是人所常听的。
上文中提到诸多学者认为雎鸠为鱼鹰,其实如果对鱼鹰(俗称鸬鹚)的习性有所了解当不致有此误。中国南方多饲养鸬鹚来帮助捕鱼,笔者生于南方、长于农村,曾于河间摸虾捉蟹嬉戏间长时间接触过此物。鸬鹚很少鸣叫,除繁殖期或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诗经所取意象当为生活中常见物象,因此,少鸣的鸬鹚当不符合此一条件。何况,鸬鹚之声与黄鹂之音相差甚远,从审美角度出发,也不宜选此充当甜美爱情诗的意象。再者“鱼鹰”为猛禽。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水捕鱼时常潜近猎物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甚至它们还会采用合群围攻战术,攻击性可见一斑。《关雎》一诗描写的是男女子情爱,《毛传》云:“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何谓“挚而有别”郑《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⑩与诗中之“好逑”、“寤寐求之”、“琴瑟”、“钟鼓”等字眼正遥相呼应。所以鱼鹰虽有雌雄,但是以此猛禽和鸣来比喻温柔的爱情,实有伤和谐恩爱的气氛。最后,诗中雎鸠作为爱情的象征意象,类似于鸳鸯成双成对,“窈窕淑女”更强调女性的美好。由此推断,这首诗中的雎鸠很可能是色彩较雄性更为艳丽的雌性鸟类生物。观鸬鹚羽色,无论雄雌,其一身黑色为主色调的羽饰实在是难以称的上艳丽漂亮。以上总总为“雎鸠”鱼鹰说一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洲”字暗示出雎鸠的生活习性,和作品中描写的场景、情境相吻合,它至少应具备下列要件:一是环水或傍水;二是土质松软;三是植被多为丛生、水生植物,如荆棘、芦苇之属。鸟类的栖息、繁衍;四是要周围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好养活自己,养育后代。因为沙洲上不可能长高大树木,所以,决定了在其上做窝的鸟类,不可能是大型鸟类(在地上做窝的候鸟,不在此列);既在水中或水边,且草木茂密,食物来源自然是充足而多样。而且,这种鸟应是一种常见的鸟。这种鸟在水中的陆地上而不是在水中,而根据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记载,普通鸬鹚一般栖息于河边岩石和树枝上;观南方渔家驯养之鸬鹚在下河捕鱼之前亦多栖于竹筏之上。此为雎鸠为鱼鹰之说又一疑处。
再从故事发生的地点分析来看。先秦、秦汉人习惯将鄂尔多斯以下流经诸夏境内之黄河分别称作西河、南河、东河,如《礼记·王制》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孟子·万章》亦称“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黄河既能以“某河”分段名之,“河”理所当然由专名演化为一般泛指。“州”字在有的版本中也作“洲”字,但是在《说文解字》中却没有“洲”字。所以,《关雎》中应该是“州”字而不是“洲”字。“州”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像河流,中间像水中的陆地。小篆字形像两个“川”字相重合。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水中可居者曰州,周违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之。”清段玉裁注:“州,本州渚字。引申之乃为九州。俗乃别制州字而小大分系矣。”上面的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州”是指水中高于水面的陆地;其二,水中的州,不止一处,有若干处;其三,“洲”是后起字,洲即是州。有了“洲”字后,人们便把大处称为“州”,小处称为“洲”。在《诗经》中只有两次提到了“州”字,另外一首是描写淮河的《小雅·鼓钟》。可见在《诗经》的时代,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而黄河正是当时人们的首选。 既然“在河之洲”的河为黄河流域,也就是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方。鱼鹰在北方为候鸟,北方温暖的季节有鱼鹰活动,但黄河中下游两岸绝非鱼鹰的栖息地。鱼鹰潜水捕鱼靠的是敏捷的身手,圆锥形带钩的嘴巴以及敏锐听力的帮助。在昏暗的水下,鱼鹰一般看不清猎物。黄河之水自古泥沙过半,浑浊不堪,泾渭分明和黄河千年一清之说非今人创造,实有渊源。《诗经·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较之黄土高原其他支流含沙量要低,黄河的水质由此可见一斑。河鱼虽美,鱼鹰虽有“天听”之助,也只能徒然长叹。鱼鹰黄河潜水追鱼,恐怕只有等到黄河澄清之日,而“俟河之清”的亘古悲叹,注定了鱼鹰黄河追鱼永无可能实现,因此,雎鸠认为鱼鹰的观点有待商榷。
雎鸠既不是鱼鹰,那有没有可能为其他鸟类呢?就目前我们所查到的注释还有白胸苦恶鸟、东方大苇莺、赤麻鸭、凤头。?輥?輯?訛吴佳翼先生根据宋朝朱熹所著的《诗经集传》“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耦而不相乱,耦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輥?輰?訛,认为雎鸠应该为凤头,吴先生以诗意入手,所得之凤头又合乎古书中雎鸠诸多特点,笔者一时深以为然。但雎鸠到底为何物种还有待能人志士进一步探讨。
注释:
①(吴)陆现撰,(清)丁晏校:《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古经解汇函本,1935年一1938年版。
②郭璞(尔雅郭注》,见郝璐行:(尔雅郭注义疏》下之五释鸟第十七。
③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⑤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第二版第五章[M].中华书局,1979。
⑥李盛虎.《三峡库区出土的青铜雎鸠杖首》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23日第008版。
⑦程俊美,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⑧糜文开,裴普贤.诗经欣赏与研究第三卷[M].台北:三民书局,1981。
⑨夏征农,陈至立.《辞海》(彩图本)第153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⑩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輥?輯?訛时培建《雎鸠可能是什么鸟》辞书研究2011年第二期。
?輥?輰?訛朱熹《诗经集传)(诗·周南·关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阮 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5]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8]刘毓庆.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M].北京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张小杰,硕士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雎鸠;鱼鹰;关关;在河之洲
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自孔子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后,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华民族较早见诸文字的经典情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仅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释义和理解问题就令人煞费思量,其中有关雎鸠的类别属性问题尤以为最。对其注释界说先后有了“王雎说”、“鱼鹰说”、“布谷说”、“杜鹃说”、“鸳鸯说”等莫衷一是。文章从雎鸠前后的“关关”、“在河之洲”出发试析鱼鹰一说的可信性,不足之处望列为方家批评指正。
一、雎鸠鱼鹰说简述
关于雎鸠的描述,早在西晋陆机与郭璞就有了论断。陆机在他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道“雎鸠大小如鸠,深目,目上骨露出,幽州人谓之鹭。”①郭璞则言“雎鸠,王鸠,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诸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②,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鹗,雕类也,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鱼鹰”,郭璞笔下雎鸠当为鱼鹰无疑。至于宋人,王铚在他的《默记》中写道“见所谓鱼鹰者飞翔水际,问小吏。曰:‘此关雎也。’仲修令探取其窠观之,皆一窠二室,盖雌雄各异居也。仲修且叹:‘村落犹呼曰关雎,学者不复辨矣。’”③大抵受大学者闻一多先生《说鱼》一文④的启发,始自孙作云,以“食鱼·求偶”说破译雎鸠行动开启了鱼鹰一说的先例。孙先生在其《诗经恋歌发微》中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第四章开头说:“当初男女欢会在河滨、祓禊在河滨,因此把这些带现实性的东西变成打情骂俏的隐语,以后就完全变成一种套词,一说到恋爱,一说到结婚,就把它用上了。”⑤而后此风盛行,赵国华、张启成、刘毓庆等相关专家學者都持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观点。直至去年11月23日,李盛虎先生就重庆涪陵三峡库区出土一精美的东汉青铜雎鸠杖首,还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明确指出“鱼鹰属于雎鸠,也就是诗经中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⑥以上总总所列都是古今学者对雎鸠一物的些许考证,虽未详尽罗列,但管中窥豹,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鱼鹰一说得到较大认可可见一斑,然而该种说法真的可信吗,笔者以为不然。
二、雎鸠鱼鹰说质疑
雎鸠到底是何物种的争议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不妨暂且搁议,先从已取得普遍性认同的“关关”下手或许能探究出雎鸠的属性,退一步说即使不能究其根本也能排除一些干扰的诸如“鱼鹰说”的说法。东汉经学大事郑玄认为“关关”是模拟鸟鸣的象声词,此后历代学者都遵循这种解释,如《鲁诗》:“关关,音声和也。”《毛传》:“关关,和声也。”《广韵》:“二鸟和鸣”。《玉篇》:“关关,和鸣也。”宋朝朱熹在其《诗集传》说:“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程俊英《诗经注析》说:“关关,形容水鸟雌雄和鸣的象声词”。⑦台湾学者糜文开、裴普贤《诗经欣赏与研究》认为,“关关”是“河洲上一对水鸟咕咕的和鸣声”。⑧《辞海》释“关关”是“鸟相和鸣声”。⑨诸家之说虽有小异,但大体相同,“关关”为“雎鸠”所发之声当确信无疑。因此,从关关之声中我们可以得出“雎鸠”是好鸣的亦或是说雎鸠之声是人所常听的。
上文中提到诸多学者认为雎鸠为鱼鹰,其实如果对鱼鹰(俗称鸬鹚)的习性有所了解当不致有此误。中国南方多饲养鸬鹚来帮助捕鱼,笔者生于南方、长于农村,曾于河间摸虾捉蟹嬉戏间长时间接触过此物。鸬鹚很少鸣叫,除繁殖期或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诗经所取意象当为生活中常见物象,因此,少鸣的鸬鹚当不符合此一条件。何况,鸬鹚之声与黄鹂之音相差甚远,从审美角度出发,也不宜选此充当甜美爱情诗的意象。再者“鱼鹰”为猛禽。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水捕鱼时常潜近猎物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甚至它们还会采用合群围攻战术,攻击性可见一斑。《关雎》一诗描写的是男女子情爱,《毛传》云:“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何谓“挚而有别”郑《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⑩与诗中之“好逑”、“寤寐求之”、“琴瑟”、“钟鼓”等字眼正遥相呼应。所以鱼鹰虽有雌雄,但是以此猛禽和鸣来比喻温柔的爱情,实有伤和谐恩爱的气氛。最后,诗中雎鸠作为爱情的象征意象,类似于鸳鸯成双成对,“窈窕淑女”更强调女性的美好。由此推断,这首诗中的雎鸠很可能是色彩较雄性更为艳丽的雌性鸟类生物。观鸬鹚羽色,无论雄雌,其一身黑色为主色调的羽饰实在是难以称的上艳丽漂亮。以上总总为“雎鸠”鱼鹰说一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洲”字暗示出雎鸠的生活习性,和作品中描写的场景、情境相吻合,它至少应具备下列要件:一是环水或傍水;二是土质松软;三是植被多为丛生、水生植物,如荆棘、芦苇之属。鸟类的栖息、繁衍;四是要周围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好养活自己,养育后代。因为沙洲上不可能长高大树木,所以,决定了在其上做窝的鸟类,不可能是大型鸟类(在地上做窝的候鸟,不在此列);既在水中或水边,且草木茂密,食物来源自然是充足而多样。而且,这种鸟应是一种常见的鸟。这种鸟在水中的陆地上而不是在水中,而根据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记载,普通鸬鹚一般栖息于河边岩石和树枝上;观南方渔家驯养之鸬鹚在下河捕鱼之前亦多栖于竹筏之上。此为雎鸠为鱼鹰之说又一疑处。
再从故事发生的地点分析来看。先秦、秦汉人习惯将鄂尔多斯以下流经诸夏境内之黄河分别称作西河、南河、东河,如《礼记·王制》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孟子·万章》亦称“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黄河既能以“某河”分段名之,“河”理所当然由专名演化为一般泛指。“州”字在有的版本中也作“洲”字,但是在《说文解字》中却没有“洲”字。所以,《关雎》中应该是“州”字而不是“洲”字。“州”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像河流,中间像水中的陆地。小篆字形像两个“川”字相重合。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水中可居者曰州,周违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之。”清段玉裁注:“州,本州渚字。引申之乃为九州。俗乃别制州字而小大分系矣。”上面的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州”是指水中高于水面的陆地;其二,水中的州,不止一处,有若干处;其三,“洲”是后起字,洲即是州。有了“洲”字后,人们便把大处称为“州”,小处称为“洲”。在《诗经》中只有两次提到了“州”字,另外一首是描写淮河的《小雅·鼓钟》。可见在《诗经》的时代,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而黄河正是当时人们的首选。 既然“在河之洲”的河为黄河流域,也就是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方。鱼鹰在北方为候鸟,北方温暖的季节有鱼鹰活动,但黄河中下游两岸绝非鱼鹰的栖息地。鱼鹰潜水捕鱼靠的是敏捷的身手,圆锥形带钩的嘴巴以及敏锐听力的帮助。在昏暗的水下,鱼鹰一般看不清猎物。黄河之水自古泥沙过半,浑浊不堪,泾渭分明和黄河千年一清之说非今人创造,实有渊源。《诗经·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较之黄土高原其他支流含沙量要低,黄河的水质由此可见一斑。河鱼虽美,鱼鹰虽有“天听”之助,也只能徒然长叹。鱼鹰黄河潜水追鱼,恐怕只有等到黄河澄清之日,而“俟河之清”的亘古悲叹,注定了鱼鹰黄河追鱼永无可能实现,因此,雎鸠认为鱼鹰的观点有待商榷。
雎鸠既不是鱼鹰,那有没有可能为其他鸟类呢?就目前我们所查到的注释还有白胸苦恶鸟、东方大苇莺、赤麻鸭、凤头。?輥?輯?訛吴佳翼先生根据宋朝朱熹所著的《诗经集传》“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耦而不相乱,耦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輥?輰?訛,认为雎鸠应该为凤头,吴先生以诗意入手,所得之凤头又合乎古书中雎鸠诸多特点,笔者一时深以为然。但雎鸠到底为何物种还有待能人志士进一步探讨。
注释:
①(吴)陆现撰,(清)丁晏校:《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古经解汇函本,1935年一1938年版。
②郭璞(尔雅郭注》,见郝璐行:(尔雅郭注义疏》下之五释鸟第十七。
③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⑤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第二版第五章[M].中华书局,1979。
⑥李盛虎.《三峡库区出土的青铜雎鸠杖首》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23日第008版。
⑦程俊美,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⑧糜文开,裴普贤.诗经欣赏与研究第三卷[M].台北:三民书局,1981。
⑨夏征农,陈至立.《辞海》(彩图本)第153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⑩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輥?輯?訛时培建《雎鸠可能是什么鸟》辞书研究2011年第二期。
?輥?輰?訛朱熹《诗经集传)(诗·周南·关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阮 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5]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8]刘毓庆.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M].北京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张小杰,硕士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