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y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论语》中孔子与弟子曾皙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精神文化尚处于萌发阶段的时代,在暮春时节能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已经是一件让人感觉惬意快乐的事情了。可见“咏唱”也就是诵读,是一件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事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强化阅读意识的培养。
  一、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诸如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挖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阿Q正传》篇幅较长,有的学生略读一遍,只等上课时教师讲解。可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节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
  阅读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不同风格特征的作品,那种音韵美和情感美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
  二、阅读应该广泛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反映新知识、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网络信息技术更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学生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首先要扩大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尚缺少兴趣、没有形成习惯的今天,这样的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更必不可少。
  当然,我们不鼓励盲目阅读课外读物,扩大的课外阅读内容应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阅读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同时,阅读应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这就可以保证对扩大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保障。
  三、阅读要强化研究
  我们探讨研究性阅读问题,是阅读教学本身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研究性阅读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研究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研究要获得结果,是离不开研究过程的。学生研读能力的提高,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学生在研读时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便是阅读的理解、评赏、分析、综合和对言语的操练过程,这也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的过程,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读书研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研究性阅读正是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四、阅读要淡化功利性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做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要写出佳作,除了必要的技巧外,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为基础。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读物的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要急于让学生的阅读转化为成果,在没有负担的阅读中,学生更容易入乎其内,心无旁骛,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
  同时,阅读不能盲目追求量的增加,应提倡“重复阅读”,因为阅读是一种间接认识,是学生体验社会和人生的学习活动。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总要打上个体经验的色彩,而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调查,全面分析了高台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已成为新世纪理科教育改革中极为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化学教育作为理科教育的分支,有着培养科学家和提高公民人文素质的双重责任。本文探讨了化学教育与人文素质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化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又粗浅地论及了对化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的方式方法的几点分析,以期为化学教育在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的实践中提供指导。  关键词:化学;教育;素质培养    一、化学教育
最近,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只占 21%;视作业为学习负担的学生占 68%;另有 11%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与学生交谈,我们得知教师的作业布置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调,形式枯燥。英语作业的布置无外乎“背,抄,听,练”等模式。英语作业对于学生而言已失去了趣味
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本文主要对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