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在亲身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数学。这意味着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而利用学具又是学生动手实践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学应不断给学生提供使用学具的机会,以学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1 利用学具,创设情境,提供创新机会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的运算应用于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务,而不能把逻辑运算扩展到抽象概念中。为此应努力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他们观察所及的事物或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利用学具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出示一个漂亮的纸盒,问:阿凡提大叔想做这样一个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的宝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先求出各个面的面积再相加。但是怎么求呢?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及时点出表面积的概念,再在学生急于知道到底该怎么办的情况下,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模型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解决方法。首先让学生把图形剪下沿红线折起来,成为一个长方体,标明长、宽、高。然后引导学生把长方体打开,用笔在图上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并数数小方格,看相对的两个面是否相等,再观察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那条楞,讨论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学生此时再来回答阿凡提大叔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 利用学具,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形象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在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中的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模型,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能否找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后很快地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得到启示,动手将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等分后圆柱体的形状变了,但体积没变。拼摆后圆柱体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底面积×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学具使教师单一的操作演示转化为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猜想,进行探索知识,创造性学习。小学生的具体思维占优势,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时,行为的动机才是自愿的,行为的过程才是自由的,行为的结果才是独创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学生已有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因此,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操作,去探究,尝试把梯形转化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根据这些关系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在操作中积极动脑,大胆创造。有的旋转、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剪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解形,有的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这些方法都成功地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是难点。教师组织学生把手中准备好的饮料盒上的商标纸剪下来,动手拼一拼,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下。有的学生沿着圆柱侧面上的一条高剪开,展平后得到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斜着剪开展平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没有剪刀撕开后展开,得到一个不规则图形。这时教师启发后两种做法的同学,能不能再进一步操作,把他们变成长方形呢?学生又纷纷动手,通过割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剪拼割补把不规则图形,也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归纳出: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获得结论的做法,不是把学生局限在一种方法上,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具应用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听、说、拼、插、摆、移,从而使学生主动、轻松地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在学具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总之,让学生开放性地进行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 利用学具,创设情境,提供创新机会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的运算应用于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务,而不能把逻辑运算扩展到抽象概念中。为此应努力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他们观察所及的事物或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利用学具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出示一个漂亮的纸盒,问:阿凡提大叔想做这样一个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的宝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先求出各个面的面积再相加。但是怎么求呢?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及时点出表面积的概念,再在学生急于知道到底该怎么办的情况下,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模型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解决方法。首先让学生把图形剪下沿红线折起来,成为一个长方体,标明长、宽、高。然后引导学生把长方体打开,用笔在图上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并数数小方格,看相对的两个面是否相等,再观察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那条楞,讨论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学生此时再来回答阿凡提大叔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 利用学具,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形象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在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中的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模型,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能否找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后很快地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得到启示,动手将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等分后圆柱体的形状变了,但体积没变。拼摆后圆柱体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底面积×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学具使教师单一的操作演示转化为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猜想,进行探索知识,创造性学习。小学生的具体思维占优势,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时,行为的动机才是自愿的,行为的过程才是自由的,行为的结果才是独创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学生已有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因此,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操作,去探究,尝试把梯形转化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根据这些关系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在操作中积极动脑,大胆创造。有的旋转、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剪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解形,有的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这些方法都成功地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是难点。教师组织学生把手中准备好的饮料盒上的商标纸剪下来,动手拼一拼,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下。有的学生沿着圆柱侧面上的一条高剪开,展平后得到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斜着剪开展平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没有剪刀撕开后展开,得到一个不规则图形。这时教师启发后两种做法的同学,能不能再进一步操作,把他们变成长方形呢?学生又纷纷动手,通过割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剪拼割补把不规则图形,也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归纳出: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获得结论的做法,不是把学生局限在一种方法上,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具应用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听、说、拼、插、摆、移,从而使学生主动、轻松地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在学具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总之,让学生开放性地进行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