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种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在增加数量的同时要更严格的为质量把关,而工程检测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工程质量检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解决方法;提高人员素质
引言: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好的建筑会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质量是评判一个建筑好坏的基石,所以建筑业必须以质量为本。在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影响着与之相关的众多企业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国民生产总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导致因工程质量不过关而引发的事故屡屡发生。在一次次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规模由小到大,结构由简到繁,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已经形成。从只能检验简单的砂石、水泥、砖瓦、钢材发展到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实现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质的飞越。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生产的产品质量,经常会设立一系列的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被称为第一方实验室,但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分额很小。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国政策鼓励将这种试验室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该机构享受政府良好的政策保护,但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保护,使人员服务意识差,技术水平低,检测效率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这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特有的,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或多或少的在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政府职能。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投资大、耗时长、影响广、涉及行业多、从业人员多,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后果事小,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事大,在此前提下,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的总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不仅正开展的工程建设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骇人听闻的垮楼塌桥的质量安全事故,就连已完工的建筑也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有关部门已高度重视有关工程质量的各种问题。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具体实施
建筑工程质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国民生活,仅从保障人民生活的角度出发,国家建筑行业也必须制定相关的国标,省标,行标来规范建筑行业,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未经正规程序建成的和使用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及如何鉴定和处理有质量问题的建筑,国家还专门出台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使解决该类问题时有据可依。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地基承载力观测、深基坑工程监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抗震性检测、建筑结构可靠性的鉴定与评估、楼板厚度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钢筋保护层检测、后锚构件的抗拔试验、钢管混凝土的超声测缺试验、结构性能荷载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等。
4.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支持
建筑行业虽具有特殊性,但在某些方面與与其他行业也有着相似性,如检测过程,在符合相关的国标、省标、行标的前提下,还必须有高端的技术支持,否则,我们所说的质量控制也将成为空谈。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曾由于技术落后而无法有效检测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建筑原料氯离子含量等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检测或虽进行了检测,却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建筑主体。现阶段,先进技术及新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使用,专业人员技能的提高,已经使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值的同时也减少了对主体的破坏。例如钢筋配置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凿开混凝土,耗时费力,如今使用新型的钢筋探测仪便能轻松解决。混凝土强度检测,之前一直沿用的是抽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从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值,对结构本身破坏较大,因此,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如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红外成像法,这些无损检测方法本就具有显著优点,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被不断完善和修正,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5.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对工程施工的启示
施工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系统的把质量落到实处,使质量管理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了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奖罚措施》。具体地说,要保证建筑质量,必须抓好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即以下两个方面: (1.)在材料质量管理上,对进场材料的性能、数量、规格、类型、物态、生产日期以及配件等资料需进行详细的核对,无异同方可进场。如有不符,一经确认,必须马上予以退回。(2.)在工序质量管理上,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及部位必须进行跟踪检测。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应高度重视,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要确保其准确性。同时,在质量检测员保证技术交底全面的情况下,进行工序的施工。
6.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6.1 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自身素质
质量控制人员是质量控制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只有质控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质控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鱼龙混杂,就竣工时工程质量来看,很多质量问题都是由于监管不力,大多数的质控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都不过关。没有务实的专业精神,相应的质控经验也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必须通过技能培训、职业再教育等手段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6.2 改善质量控制的工作条件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第一,要配置专业的质控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第二,领导层要支持和重视质控工作。第三,各方积极配合,团结协作。
6.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1)对检测人员也应加强监督检查,调动起工作严谨性;(2)对监管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提高自身职业素养。(3)监督管理施工过程的人员应不断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提高监督效能。
7.结语
质量好比建筑工程的心脏,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谈。建筑系统是一个整体,仅凭某个人,某个单位是无法保证质量的,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需要建筑行业,施工部门,监督部门,施工质量检测业的默契配合,共同协作。本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为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辉.建筑安全.工程检测行业现状与改革建设,2008,02.
[2]牛铮铮,张有恒.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状和发展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7,03.
[3]吴红梅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众科技,2005,0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解决方法;提高人员素质
引言: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好的建筑会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质量是评判一个建筑好坏的基石,所以建筑业必须以质量为本。在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影响着与之相关的众多企业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国民生产总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导致因工程质量不过关而引发的事故屡屡发生。在一次次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规模由小到大,结构由简到繁,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已经形成。从只能检验简单的砂石、水泥、砖瓦、钢材发展到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实现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质的飞越。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生产的产品质量,经常会设立一系列的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被称为第一方实验室,但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分额很小。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国政策鼓励将这种试验室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该机构享受政府良好的政策保护,但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保护,使人员服务意识差,技术水平低,检测效率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这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特有的,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或多或少的在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政府职能。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投资大、耗时长、影响广、涉及行业多、从业人员多,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后果事小,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事大,在此前提下,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的总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不仅正开展的工程建设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骇人听闻的垮楼塌桥的质量安全事故,就连已完工的建筑也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有关部门已高度重视有关工程质量的各种问题。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具体实施
建筑工程质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国民生活,仅从保障人民生活的角度出发,国家建筑行业也必须制定相关的国标,省标,行标来规范建筑行业,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未经正规程序建成的和使用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及如何鉴定和处理有质量问题的建筑,国家还专门出台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使解决该类问题时有据可依。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地基承载力观测、深基坑工程监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抗震性检测、建筑结构可靠性的鉴定与评估、楼板厚度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钢筋保护层检测、后锚构件的抗拔试验、钢管混凝土的超声测缺试验、结构性能荷载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等。
4.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支持
建筑行业虽具有特殊性,但在某些方面與与其他行业也有着相似性,如检测过程,在符合相关的国标、省标、行标的前提下,还必须有高端的技术支持,否则,我们所说的质量控制也将成为空谈。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曾由于技术落后而无法有效检测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建筑原料氯离子含量等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检测或虽进行了检测,却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建筑主体。现阶段,先进技术及新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使用,专业人员技能的提高,已经使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值的同时也减少了对主体的破坏。例如钢筋配置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凿开混凝土,耗时费力,如今使用新型的钢筋探测仪便能轻松解决。混凝土强度检测,之前一直沿用的是抽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从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值,对结构本身破坏较大,因此,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如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红外成像法,这些无损检测方法本就具有显著优点,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被不断完善和修正,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5.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对工程施工的启示
施工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系统的把质量落到实处,使质量管理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了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奖罚措施》。具体地说,要保证建筑质量,必须抓好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即以下两个方面: (1.)在材料质量管理上,对进场材料的性能、数量、规格、类型、物态、生产日期以及配件等资料需进行详细的核对,无异同方可进场。如有不符,一经确认,必须马上予以退回。(2.)在工序质量管理上,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及部位必须进行跟踪检测。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应高度重视,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要确保其准确性。同时,在质量检测员保证技术交底全面的情况下,进行工序的施工。
6.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6.1 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自身素质
质量控制人员是质量控制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只有质控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质控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鱼龙混杂,就竣工时工程质量来看,很多质量问题都是由于监管不力,大多数的质控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都不过关。没有务实的专业精神,相应的质控经验也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必须通过技能培训、职业再教育等手段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6.2 改善质量控制的工作条件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第一,要配置专业的质控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第二,领导层要支持和重视质控工作。第三,各方积极配合,团结协作。
6.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1)对检测人员也应加强监督检查,调动起工作严谨性;(2)对监管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提高自身职业素养。(3)监督管理施工过程的人员应不断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提高监督效能。
7.结语
质量好比建筑工程的心脏,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谈。建筑系统是一个整体,仅凭某个人,某个单位是无法保证质量的,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需要建筑行业,施工部门,监督部门,施工质量检测业的默契配合,共同协作。本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为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辉.建筑安全.工程检测行业现状与改革建设,2008,02.
[2]牛铮铮,张有恒.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状和发展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7,03.
[3]吴红梅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众科技,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