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邯郸市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解决我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保增长和促转型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大的、持续性的动力支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邯郸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产业机构
邯郸作为一个传统工业集中、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城市,如何把保增长和促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值得认真探讨。
一、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易受政策冲击的主导产业增速放缓。2011年,我市传统的支柱产业钢铁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17.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8.6%,同比仅增长了8.2%,低于全市水平7.5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增长8.5百分点。(2)本地大型企业寻求最佳发展扩张目的地选择第三地,尤其是建筑企业最为明显。由于我市建筑企业发展遭遇资金瓶颈,大中型企业本身不多,这种趋势导致全市建筑企业格局变化较大。(3)服务业发展纵向比较快,横向比落后。纵向比,五年基本翻一番左右;横向比,沧州已超过邯郸20亿元。我市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秦皇岛、承德,也低于全省、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同时也反映了邯郸城市化发展滞后。
二、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彰。我市经济结构偏重,在目前限制产能的情况下弊端凸显,加剧了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在经济增长稳定性、持续性和协调性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数据显示,1995年我市轻重工业比重比为3:7,2011年,上升为1:5.9;近似霍夫曼比率为0.17。可见,我市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重工业化趋势明显。(2)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投资拉动和政府推动。我市投资1995~2011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3.4%,这说明我市经济目前的增长基本是靠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实现的,属于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要素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3)处于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圈外围,政策红利缺乏。在整个国家层面上,邯郸处于天津港口经济的边缘地带。在区域层面,邯郸与以郑州、西安、青岛等区域性大城市为主的区域经济圈距离也较远,无法分享这些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4)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弱化。我市新一轮经济增长是由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的。钢铁产业链条短,资源转化增值率低。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钢铁行业增加值61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48.6%;但同期提供的利潤7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9.5%,低于增加值9.1个百分点;税收3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0.8%,低于增加值17.8个百分点。(5)定位资源型城市制约经济发展转型的成效。邯郸被国家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煤炭、电力是国家布局的重点。导致的问题是,一是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二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压力大;三是存在区域、城乡一体化的诸多体制障碍;四是我市城市布局显得过于分散,聚集效益差;五是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三、对策建议
(1)脱胎换骨:率先实现产业升级的新突破。邯郸产业要想从“斯密增长”和“库兹尼茨增长”转向依靠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熊彼特增长”,就要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促进制造业集聚集度明显上升,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跻身国际市场的成功企业。(2)借力上位:打造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是打造与天津、济南和青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与省、铁道部的沟通,积极筹划天津-邯郸客运专线建设,邯郸-青岛客运专线的建设,争取邯郸-济南铁路客运线早日开通。在完善交通体系的同时,对不同产品、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接轨策略,钢铁、环保、汽车及其零部件、金融业等相关行业,与天津接轨;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与北京接轨;白色家电、物流等行业与青岛接轨。(3)内强素质:积极推进县域综合配套改革。笔者认为,根据我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采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要鼓励有条件的强县如涉县、大名、魏县等向次中心城市转变,紧密“1+6”,强力带动小城镇的发展。(4)动态均衡: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失衡。邯郸市的乡镇分为三类:一是对于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进驻的乡镇如更乐等,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加工和服务业;二是对于有风景、文化积淀的城镇如广府等,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行业;三是有成规模工业或商业的乡镇如小寨等,将工业或商业做大做强,产业延伸;四是数量最多的农业乡镇,成立农协或农会组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走集约化、产业化之路,进一步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5)政策引导: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一要加大教育投入;二要下大力气,运用法制规范经济发展环境;三要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四要启动民间投资。
【关键词】邯郸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产业机构
邯郸作为一个传统工业集中、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城市,如何把保增长和促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值得认真探讨。
一、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易受政策冲击的主导产业增速放缓。2011年,我市传统的支柱产业钢铁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17.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8.6%,同比仅增长了8.2%,低于全市水平7.5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增长8.5百分点。(2)本地大型企业寻求最佳发展扩张目的地选择第三地,尤其是建筑企业最为明显。由于我市建筑企业发展遭遇资金瓶颈,大中型企业本身不多,这种趋势导致全市建筑企业格局变化较大。(3)服务业发展纵向比较快,横向比落后。纵向比,五年基本翻一番左右;横向比,沧州已超过邯郸20亿元。我市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秦皇岛、承德,也低于全省、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同时也反映了邯郸城市化发展滞后。
二、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彰。我市经济结构偏重,在目前限制产能的情况下弊端凸显,加剧了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在经济增长稳定性、持续性和协调性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数据显示,1995年我市轻重工业比重比为3:7,2011年,上升为1:5.9;近似霍夫曼比率为0.17。可见,我市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重工业化趋势明显。(2)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投资拉动和政府推动。我市投资1995~2011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3.4%,这说明我市经济目前的增长基本是靠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实现的,属于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要素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3)处于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圈外围,政策红利缺乏。在整个国家层面上,邯郸处于天津港口经济的边缘地带。在区域层面,邯郸与以郑州、西安、青岛等区域性大城市为主的区域经济圈距离也较远,无法分享这些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4)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弱化。我市新一轮经济增长是由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的。钢铁产业链条短,资源转化增值率低。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钢铁行业增加值61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48.6%;但同期提供的利潤7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9.5%,低于增加值9.1个百分点;税收3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0.8%,低于增加值17.8个百分点。(5)定位资源型城市制约经济发展转型的成效。邯郸被国家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煤炭、电力是国家布局的重点。导致的问题是,一是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二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压力大;三是存在区域、城乡一体化的诸多体制障碍;四是我市城市布局显得过于分散,聚集效益差;五是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三、对策建议
(1)脱胎换骨:率先实现产业升级的新突破。邯郸产业要想从“斯密增长”和“库兹尼茨增长”转向依靠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熊彼特增长”,就要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促进制造业集聚集度明显上升,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跻身国际市场的成功企业。(2)借力上位:打造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是打造与天津、济南和青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与省、铁道部的沟通,积极筹划天津-邯郸客运专线建设,邯郸-青岛客运专线的建设,争取邯郸-济南铁路客运线早日开通。在完善交通体系的同时,对不同产品、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接轨策略,钢铁、环保、汽车及其零部件、金融业等相关行业,与天津接轨;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与北京接轨;白色家电、物流等行业与青岛接轨。(3)内强素质:积极推进县域综合配套改革。笔者认为,根据我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采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要鼓励有条件的强县如涉县、大名、魏县等向次中心城市转变,紧密“1+6”,强力带动小城镇的发展。(4)动态均衡: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失衡。邯郸市的乡镇分为三类:一是对于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进驻的乡镇如更乐等,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加工和服务业;二是对于有风景、文化积淀的城镇如广府等,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行业;三是有成规模工业或商业的乡镇如小寨等,将工业或商业做大做强,产业延伸;四是数量最多的农业乡镇,成立农协或农会组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走集约化、产业化之路,进一步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5)政策引导: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一要加大教育投入;二要下大力气,运用法制规范经济发展环境;三要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四要启动民间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