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今老将军15岁参加革命活动,18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被派往前苏联深造,获医学副博士学位。他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我军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卫生勤务学专家、医学教育家。
涂通今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涂坊乡,祖辈务农,他从小就下地劳动,砍柴、放牛、牧羊。他参加革命以后,先后两次到过江西,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他紧张学习和战斗的身影。
在兴国上红军卫校
涂通今1932年参加红军后,在福建军区四都医院学看护。这年10月,他被选送到设在江西兴国茶岭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我军自己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1931年冬创办于江西于都,1932年迁到兴国茶岭,涂通今是该校招收的第二批学员之一(这一批学员共30人)。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的基本知识,决心用学到的本领为红军战士、为革命事业服务。1933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从卫校毕业,到瑞金红军总卫生部报到,被分配到红一军团第三师八团卫生队任医生。他1933年5月1日在卫校加入共青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
在苏区反“围剿”时,涂通今参加了江西寻乌、福建武平、江西黎川与硝石间等战斗。在保卫中央苏区北大门的严酷斗争中,他初步掌握了战场救护技术和如何做好战时的卫生工作。
红军长征开始后,涂通今先是在九军团兵站医院一所当主治医生,后调军团卫生所当所长。他与战友们一起,边行军,边做战场抢救、疾病预防等工作,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陕北。
一次奇特的灭疥战
长征结束后,涂通今先后任过医务主任、主治医生、医务科长等职。1942年,他从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任延安和平医院外科主治医生。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3年冬季,担任党中央和军委总部警卫任务的第386旅,有80%的干部战士染上了疥疮。患此疮的人,患部奇痒,坐立不安,彻夜难眠,尤其是疥疮发脓,既痒又疼,行动困难。这使指战员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严重影响了部队训练、生产和警卫任务。为此,陕甘宁边区及晋绥联防军卫生部特派涂通今、肖志功负责消灭此患。涂通今等到达该旅后,仔细地了解了情况,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提出并实施了治疗该病的一系列土办法:首先派人去延安联防军卫生部联系治疗疥疮必用的硫磺;没有凡士林配制硫磺软膏,就用猪油甚至面糊代替;患者擦药前须洗澡但无澡盆,就砍伐大树锯成段,挖空树心代替澡盆;对患者的棉衣棉被消毒没有蒸笼,就用石头砌起烧柴炉灶,安上大锅,用柳条编成高高的圆筒安在大锅周围,抹上泥巴凉干就成为特大的蒸笼。然后对1500多名患者分批进行治疗:在暖暖的阳光下,燃烧起一堆堆篝火,每批200—300人,大家先把脱下的衣服及棉被装进蒸笼蒸,然后在医生统一的口令下,往身上11个部位涂擦药膏,洗澡后把皮肤擦拭干净,取出蒸笼里已经消毒的衣服,回到已消毒过的床铺上,这就是一个疗程。经过2—3个疗程,疥疮就能治愈。这种奇特的灭疥疗法受到联防军卫生部的表彰,灭疥经验曾普及西北战场,并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部队还对此出版过专册。
呕心沥血办教育
1949年初,涂通今随第四野战军南下中南。5月,南昌解放,他从武汉被派到南昌接收原“中正医学院”,将该院与中南军区医务学校合并为华中医学院,他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中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南昌“中正医学院”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学院先后搬迁9次,师生员工疲于奔命;加上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学院教师生活困难。但尽管这样,许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专家,仍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坚持教学,学院也先后外聘湘雅、协和、中山、上海和南京几个学院的教授来校讲学。南昌解放前夕,学院多数教职员工还自动组织起来维护学院秩序。涂通今到职后,通过调查了解,召开了党委会,统一院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认真做好安定人心的工作,使学院工作很快走上正常轨道。在这个基础上他积极采取措施,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搞好教学工作:
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文教机关采取“团结稳定”、“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培养卫生干部的方针。妥善安排原院长王子王干为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招贤纳士,网罗人才,聘任省卫生厅副厅长邱倬、南昌结核病院院长齐同瑞等为内科学教授;慎重处理学员参军问题;扩大招生名额和附属医院床位;调整教学体制,建立本科、专科和轮训三种不同学制。通过这些办法,教育引导大家学习、继承井冈山革命传统和科学管理方法,努力为新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主动争取地方党政军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华中医学院隶属中南军区领导,但涂通今在稳定师生情绪、学员参军以及动员抗美援朝等各个重要时期,都主动邀请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负责人陈奇涵、邵式平等作动员报告,争取他们的领导和关心,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重视教学质量。在学院党代表大会上,涂通今明确提出了“教育为主,学生工作第一”的办学方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抓好讲课、实习、备课、预讲等环节,建立课代表制度;提倡院领导亲自任教,他自己就讲授了《医学史》。
实施开门办学。由涂通今提议,1950年初,学院组织了大型展览会,向社会介绍医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次展览共接待南昌市党、政、军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群众5万多人,普及了医学知识,扩大了学院影响,引起了地方乃至中央卫生部门的重视。
加强学院的基本建设。修建了教员和学生宿舍楼,建起了图书馆、试验楼和医院放射科,使学院的教学与生活条件大大得到改善。
在近两年时间里,涂通今带领院党委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学院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为后来学院改为中南军区医学院、第六军医大学合并为第七军医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神经外科
1951年8月,涂通今遵照中央军委的决定赴苏留学。他学的是神经外科,就读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涂通今十分珍惜这次留学的机会,学习刻苦,成果显著,先后在苏联《神经外科问题》杂志发表两篇有关三叉神经的学术论文,他的导师列·柯里沙很满意。1955年7月他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苏联医学科学院授予他医学副博士学位。
1956年3月,涂通今学成回国,出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在总后党委的支持下,四医大建立了全军神经外科培训中心,他亲自编写讲义并授课,几年间培训人数达100多人,他们后来大都成为各军区、各军兵种神经外科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同时,四医大建立了我军第一个综合性的有40张床位的神经外科,收治全国各地转来的病人。由于在治疗重型颅脑外科方面成绩突出,四医大神经外科被总后党委誉为红旗单位。
为了普及推广神经外科手术,涂通今主译了前苏联《神经外科手术学》。1973年,他组织编写并亲自审定了我国第一本自编的神经外科参考书——《实用神经外科学》。1987—1990年,他又组织编写了《急症神经外科学》,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协助国家卫生部老部长钱信忠完成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两部巨著的编写工作。为了我国的神经外科、军事医学的建设和发展,涂通今竭尽全力,作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给他题词:“奉献育新人,桃李布三军”。
抗震救灾立功勋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伤亡人数达70多万。在此紧急关头,涂通今作为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和意见。他冒着余震的危险,坚持在帐篷值班,及时了解各医疗队的工作情况,迅速解决他们请领的药品和器材,研究伤员抢救和卫生防疫中遇到的问题。当地震灾区蚊蝇密度增加,传染病有可能暴发流行之时,他与贺诚部长同军事医学科学院桂绍忠院长商量,提出使用飞机喷撒杀虫剂,再辅以中小型超微量喷雾器人工喷撒灭杀蚊蝇的方法。这个方案被中央防震救灾指挥部采纳,取得了明显效果,创造了“大灾之年无大疫”的奇迹。
1964年,涂通今任四医大校长,同时晋升为少将军衔。1978年,涂通今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83年改任副兵团职顾问。他离职休养后,根据自己多年革命和医务生涯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将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著作精选、整理成92篇70万字的《涂通今医学文集》,2000年10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涂老现已90高龄,仍然担任中华医学学会理事、神经外科学会名誉顾问、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四医大名誉教授、宣武医院和304医院的顾问等10多个职务,他愿意把有生之年献给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为我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