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收听人群的扩张,随着电子数码产品对收音机功能的关注和扩展,广播媒体在迎来又一个春天的同时,节目竞争也日趋激烈。
广播节目的竞争比的就是好听、有用,那么,地方电台的新闻节目如何能在竞争中领先呢?尤其是广播与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竞争,拼什么呢?
拼“新”,广播显然拼不过网站、微博;拼新闻影响力,又不如报纸;拼感受,更拼不过电视,电视画面一出来,什么感觉都有了。广播新闻节目要取胜,不能靠别的,只有依靠个性的评论在广播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实现“一样的新闻素材,不一样的烹饪方法,一样的信息资源,不一样的品鉴角度”。同样的新闻事件,如何让广播新闻节目展示出评论的魅力呢?答案就是评论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一、要传递主持人自己的观点
评论必须是自己媒体甚至是主持人自己的评论。如今许多电台广播新闻节目的评论环节多数是请专家来讲,或者主持人读别人写的评论。这两者都不是最佳选择,电台需要培养自己的评论员。因为专家不一定适合广播,很多专家会写不会说,少部分能写又能说的专家,身价自然很高,不利于广播的快捷运作,不如培养主持人成长为专家。至于主持人读别人写的评论这一常用手法,更是有很多的弊端。“别人写的评论,主持人自己不理解,说出来难免肤浅,水过鸭背。最佳的选择是主持人讲自己的观点,讲自己的心声。
二、新闻评论节目要有传播个性思维的意识
新闻节目或者新闻评论传播的内容是什么?首先是新闻,但是故事十句八句讲清楚,评论更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三五句话,点到为止。观点上,不一定要全面,但是一定要准确;不一定要高屋建瓴,要独到、深刻;不一定符合通俗的道理,但一定要体现另类的思维。在节目的实践操作中,编辑和主持人要勇敢地把第一思维否定掉,用自己的第二思维去思考,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去解读新闻。这是评论品质的一种保障。
以郑州电台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评论为例:医疗机构免费收治的白血病儿童,社会各界积极爱心捐助。我们在充分肯定这种爱心的同时提出,不仅要倡议社会捐钱,救一时之急,还要提醒社会个体未雨绸缪,备不时之需,更要呼吁社会完善大病救助机制。针对学雷锋日多支服务队扎堆进入福利院的事,我们评论:是谁把学雷锋的活动变得如此庸俗?是社会变了?新闻评论节目最终实现了更丰富的资料、更多维的角度、更深刻的思辨、更新锐的观点、更流畅的表达,也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形成。
三、节目语言和主持人要有个性
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要好听。最基本的标准是短小精悍,一语到位,风格独到,个性张扬,辛辣却不乏中肯,轻松却能一针见血。归纳为两个字就是“个性”。
点评的语言直接体现栏目的个性,在思路新颖的前提下,幽默犀利的语言更能体现个性。优秀新闻节目主持人如央视白岩松、水均益等,对新闻事件的点评观点独到、逻辑推理严密、语言精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以郑州新闻广播的节目为例:评论个别单位个别人爱好勾心斗角,可以幽默地评论说:人家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单位太厉害,他们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说到有人为了求爱,不惜制造英雄救美的假象,幽默的评论为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有危险要救,没有危险制造危险也要救;关注经营诚信犀利的评论:做生意不能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不能付钱之前,捧你做上帝,收钱之后,推你下地狱,等等,这类语言都给听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最好妙语连珠,机智幽默的谈吐,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用成语、古诗词、名言、警句也能给人启迪。总而言之,深厚的知识素养也是凸显主持人个性的一种方式。
评论有人考研成功抛弃自己妻子的新闻时,可以运用一连串的成语比如,“说这样的人用过河拆桥、焚琴煮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评价都觉得用词过于雅致,应该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样简洁明快的语言,体现了主持人的思想深度、文字功底及语言驾驭能力。
除了语言,每一条点评,都要有一个兴奋点,或思想、或语言、或形式、或者通过音效烘托效果。令听众有意想不到的听觉享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于意料之外,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节目内容要有贴近性
广播新闻评论贴近性表现在选材的贴近上,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贴近百姓的事展开的:市树的评选,招聘会的火爆,足球场内外的激情,交通拥堵的解决,非机动车的违章等等。
评论的贴近不仅是说我们身边的新闻,还包括用大众的思维评说本地的新闻,用我们特色的生活场景解读天下新闻。
以郑州电台新闻评论节目为例:说到某件事情影响大,就说如同少林功夫一样名扬天下,形容人心情好,就好比吃着烩面听豫剧,真得劲。
广播新闻评论贴近性还体现在用平民视角发表百姓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而是像朋友之间在侃在聊在说在议论,甚至恰到好处地冒出几句本地方言。这些本土化特色使得节目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新闻评论最终要有独特的视角,有个性的语言,用平等的心态倾听和交流,力争将主持人培养成为杂家。听众给出的评价是,主持人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内容集中,主题鲜明,语言或机智诙谐,或儒雅大气,或稳重老练,或活泼清纯。再加上短小精悍,听得明白,值得回味,会心一笑,酣畅淋漓。另外,进一步稳定受众群,增强贴近性,增强新闻评述个性,去俗求雅,提升栏目的文化品位,提升品牌形象,深化节目品质,力争用新闻评论节目打造新闻节目的另一个高峰。
(作者单位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节目的竞争比的就是好听、有用,那么,地方电台的新闻节目如何能在竞争中领先呢?尤其是广播与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竞争,拼什么呢?
拼“新”,广播显然拼不过网站、微博;拼新闻影响力,又不如报纸;拼感受,更拼不过电视,电视画面一出来,什么感觉都有了。广播新闻节目要取胜,不能靠别的,只有依靠个性的评论在广播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实现“一样的新闻素材,不一样的烹饪方法,一样的信息资源,不一样的品鉴角度”。同样的新闻事件,如何让广播新闻节目展示出评论的魅力呢?答案就是评论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一、要传递主持人自己的观点
评论必须是自己媒体甚至是主持人自己的评论。如今许多电台广播新闻节目的评论环节多数是请专家来讲,或者主持人读别人写的评论。这两者都不是最佳选择,电台需要培养自己的评论员。因为专家不一定适合广播,很多专家会写不会说,少部分能写又能说的专家,身价自然很高,不利于广播的快捷运作,不如培养主持人成长为专家。至于主持人读别人写的评论这一常用手法,更是有很多的弊端。“别人写的评论,主持人自己不理解,说出来难免肤浅,水过鸭背。最佳的选择是主持人讲自己的观点,讲自己的心声。
二、新闻评论节目要有传播个性思维的意识
新闻节目或者新闻评论传播的内容是什么?首先是新闻,但是故事十句八句讲清楚,评论更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三五句话,点到为止。观点上,不一定要全面,但是一定要准确;不一定要高屋建瓴,要独到、深刻;不一定符合通俗的道理,但一定要体现另类的思维。在节目的实践操作中,编辑和主持人要勇敢地把第一思维否定掉,用自己的第二思维去思考,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去解读新闻。这是评论品质的一种保障。
以郑州电台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评论为例:医疗机构免费收治的白血病儿童,社会各界积极爱心捐助。我们在充分肯定这种爱心的同时提出,不仅要倡议社会捐钱,救一时之急,还要提醒社会个体未雨绸缪,备不时之需,更要呼吁社会完善大病救助机制。针对学雷锋日多支服务队扎堆进入福利院的事,我们评论:是谁把学雷锋的活动变得如此庸俗?是社会变了?新闻评论节目最终实现了更丰富的资料、更多维的角度、更深刻的思辨、更新锐的观点、更流畅的表达,也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形成。
三、节目语言和主持人要有个性
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要好听。最基本的标准是短小精悍,一语到位,风格独到,个性张扬,辛辣却不乏中肯,轻松却能一针见血。归纳为两个字就是“个性”。
点评的语言直接体现栏目的个性,在思路新颖的前提下,幽默犀利的语言更能体现个性。优秀新闻节目主持人如央视白岩松、水均益等,对新闻事件的点评观点独到、逻辑推理严密、语言精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以郑州新闻广播的节目为例:评论个别单位个别人爱好勾心斗角,可以幽默地评论说:人家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单位太厉害,他们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说到有人为了求爱,不惜制造英雄救美的假象,幽默的评论为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有危险要救,没有危险制造危险也要救;关注经营诚信犀利的评论:做生意不能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不能付钱之前,捧你做上帝,收钱之后,推你下地狱,等等,这类语言都给听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最好妙语连珠,机智幽默的谈吐,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用成语、古诗词、名言、警句也能给人启迪。总而言之,深厚的知识素养也是凸显主持人个性的一种方式。
评论有人考研成功抛弃自己妻子的新闻时,可以运用一连串的成语比如,“说这样的人用过河拆桥、焚琴煮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评价都觉得用词过于雅致,应该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样简洁明快的语言,体现了主持人的思想深度、文字功底及语言驾驭能力。
除了语言,每一条点评,都要有一个兴奋点,或思想、或语言、或形式、或者通过音效烘托效果。令听众有意想不到的听觉享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于意料之外,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节目内容要有贴近性
广播新闻评论贴近性表现在选材的贴近上,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贴近百姓的事展开的:市树的评选,招聘会的火爆,足球场内外的激情,交通拥堵的解决,非机动车的违章等等。
评论的贴近不仅是说我们身边的新闻,还包括用大众的思维评说本地的新闻,用我们特色的生活场景解读天下新闻。
以郑州电台新闻评论节目为例:说到某件事情影响大,就说如同少林功夫一样名扬天下,形容人心情好,就好比吃着烩面听豫剧,真得劲。
广播新闻评论贴近性还体现在用平民视角发表百姓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而是像朋友之间在侃在聊在说在议论,甚至恰到好处地冒出几句本地方言。这些本土化特色使得节目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新闻评论最终要有独特的视角,有个性的语言,用平等的心态倾听和交流,力争将主持人培养成为杂家。听众给出的评价是,主持人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内容集中,主题鲜明,语言或机智诙谐,或儒雅大气,或稳重老练,或活泼清纯。再加上短小精悍,听得明白,值得回味,会心一笑,酣畅淋漓。另外,进一步稳定受众群,增强贴近性,增强新闻评述个性,去俗求雅,提升栏目的文化品位,提升品牌形象,深化节目品质,力争用新闻评论节目打造新闻节目的另一个高峰。
(作者单位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