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感觉培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有“可遇不可求”;“妙手偶得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说。而艺术教学有“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理性可教,感觉不可教”之意。艺术难,艺术教育更难,两难加在一起难以想象!通常理解艺术就是技术,从根本上讲是不懂艺术规律造成的;放弃学生素质的提高,注重短期效益,简单从事,这是不懂艺术教学的表现。
  艺术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重点是训练感觉。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建立在观察能力的高低和深入程度上的,观察多少就能画多少或者欣赏多少,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感觉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觉训练的层面上。感觉是直觉和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心灵和感觉挂钩,艺术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如果说感觉培养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对于感觉和心理的理解力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就是美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
  一、感觉培养的心理结构
  感觉是第一性的,但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有良好天赋,必须加上后天的严格训练,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基础训练的第一关就是训练头脑,也就是把感觉到的东西放在理性上进行思考,这叫“练心”。美术技能的培养,伴随感觉的心理变化也同时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化。具体是:尝试期、研究期、表现期、再尝试期。它也沿着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教学经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加工形象的过程,最后达到随意表现的境界。学生在技法训练逐渐熟练的时候就会有退步的现象,必须有新的尝试期,重新开始再经过研究期,到达表现期。
  二、感觉培养的整体规律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里提到的“格式塔”心理、“完形”的概念,就是指形体的整体感觉理论。他说“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的结构,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失去对整体的控制,大师也好,初学者也罢,结局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整体难于把握的原因在于:作画必须从局部开始落笔,在注意局部细节的同时很难考虑到整体,不经过训练是不可能在从事局部工作的时候以大局为重的。通过感觉训练可以提高心理同时注意力,同时注意到多种造型因素。思维训练的内容:(1)概括;(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3)充分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逐渐提高感觉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感觉的敏锐性。
  三、感觉培养中的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在感觉物象结构中体现。结构的概念:一方面指物体解剖结构另一方而指物象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我把它解释为特殊形状的体积。“特殊”包含着形体特定的穿插连接关系;包含着物体内在和外在共同形态的总体感觉。美术语言水平的提高分四个阶段,是学画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一条线散步;第二阶段:两条线法;第三阶段:结构线法;第四阶段:整体变形法。这四阶段中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始了写实的进程,很容易走向模仿表面东西的邪路,以从对象抄袭一大堆东西为荣,津津乐道,那就玩完了。应该引导学生重视结构,表面的东西必须和内在的东西结合起来理解和画,这对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四、感觉培养的高效教学模式
  感觉与心智认知规律规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作品感觉出发,通过基本的心智认知,从中悟出作品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作品的某些地方打动了你。打动你的因素越多感悟越深入。因此看来鉴赏也好,创作也好,都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多路径的过程。
  多路径地感悟作品,也就是感悟作品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评价作品了,就像我们评价刚认识的某人一样,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那么“日久见人心”的提示,让我们认识到作品的评价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作品的评价基础上,内心深深触动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出手”,而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创作的冲动产生了。经过最初级的手舞足蹈,继而产生简单动手的愿望:形式和材料都可以简单化,需要的是表达,因此非专业班学生也有创作的愿望,我们应该用简单的材料和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心灵的梦想,这就是“作”的过程。美术学科教学中,只要抓住模式中关键“作”的环节,特别强调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活动链就能使教学紧扣学生心理认知和艺术审美实践的主线,使教学落到实处。
  五、感觉培养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世界观、信念、抱负、需要、动机、态度、知、情、意、行,以及气质、个性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艺术风格取向,直接影响到艺术表现。经过长期修炼,形成“修养”,渗透到艺术的取材、主体、观察、体验、画法等方方面面。
  (责任编校:宾定波)
其他文献
舆论调查,这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沟通、传导公共意见和社会舆情的专业活动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自199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的《公众调查》版第一期与读者见面以来,以舆论
变电站PT二次电压自动切换装置是保证变电站二次电压与一次系统运行方式一致的重要设备,可在倒闸操作时实现电压同步切换,关系到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常运行,而电压的非正常
摘要:在当今科技发达、高度全球化的信息社会中,人们在职场工作时必须不断自我调整及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组织和个人为?维持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竞争的优势,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图书馆员身为知识的基石、知识提供者、知识传播渠道、知识师、知识组织者、知识产生及出版者,以及知识伙伴与倡导者,应该有新的思维,新的思考模式。透过各种途径,充实新知学习新技能,方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提升服务的质量。  关键
电力电缆设备由于其自身优势,配电网中电缆化率越来越高。电缆设备的在线监测显得越发重要。信阳供电公司目前运维工作中使用的局部放电测量仪为Ultra TEV Plus+TM,它能在中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大多数媒介也认识到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却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方法,难以形成持续报道和集中报道.为此,分析研究近年来我国媒介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