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色游戏是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由内心动机引起自主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分工合作,发展社会性的活动。相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游戏更加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今年我们中班的大集游戏就成为了我们新的挑战。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幼儿园处于延庆区永宁镇的古街中,幼儿生活在其中,对古街中的热闹的大集景象更是耳濡目染,深有感触。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体验农村的民风民俗,结合当地的活资源,我们开展了“娃娃大集”主题活动。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大集游戏
一是中班幼儿活动水平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
二是幼儿游戏水平极大提高,需要不断地拓展游戏空间。
三是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发展,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四是幼儿同伴交往需求与能力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性氛围。
五是幼儿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空间。
六是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
七是幼儿操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丰富的探索环境。
八是幼儿活动持久性的增加,需要在活动时间上给以合理的保证。
基于以上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了,因此幼儿的互动范围也大大地扩展,活动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中班幼儿由于其能力也比以前略有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好动,而且探索的欲望更为强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符合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它是具体的、时刻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开展了“逛大集”的主题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大集的活动让幼儿会探索,会思考,会游戏,会交往,会正确使用文明语言,会自主与主动地游戏,这是开设大集活动的最终目的。
为幼儿自主探索提供机会
大集上要卖什么?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把永宁大集上的东西拿到娃娃大集上来是利用了地方资源,体现了自然资源在教育中的价值。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老师想当然的一些想法,幼儿在游戏中对于我们老师预设好的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就拿我们班卖的蔬菜干来说吧,每次开大集都无人问津,突然有一天,一个小朋友问:“这是什么?能吃吗?”我们班鑫伊说:“这是茄子干,不能吃,要煮熟了才能吃。”一句话小朋友转身就走了。通过几次的观察我思考,这些跟我们的幼儿发生了哪些关系?是不是尊重了幼儿兴趣这一基本原则呢?其实,不然!于是教师与幼儿再次讨论,小朋友到底想买什么东西?我们班的幼儿走到各个班级进行调查,通过对小朋友的调查发现,小朋友们最想买的就是棉花糖、冰糖葫芦、冰棍、玩具……听完幼儿的调查,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与他们一同调整货物。经过调整后,我们班遵从幼儿的意愿,开始卖幼儿喜欢的冰棍、果干和剪纸等物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从教师的兴趣转移到幼儿的兴趣,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问题引领,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确定了卖什么后接踵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如怎样卖东西?货物从哪里来?没有钱怎么办?冰棍怎么做等等。幼儿发现问题后,我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们班在制作冰棍的过程中,幼儿就尝试解决了许多问题。如解决用酸奶直接做的冰棍不容易取出、冰棍冻好后先拿出来放一会再用手来回晃动冰棍就取出来了的问题,在卖冰棍时先拿出一部分,其他放冰箱里,卖完再拿。也可以在冰棍箱里放上冰块,这样就不会化了。这些好的方法都是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无论是模仿、同化式的学习,还是重新讨论,幼儿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细细品来:开展角色游戏前提是给予幼儿一个宽松的游戏氛围,尊重幼儿的选择,产生的游戏主题才会富有童趣,具有闪亮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幼儿的背后,做他们的支持者、帮助者,游戏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最后要做个睿智的观察者,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和幼儿一起创新,游戏才能永远进行下去。
娃娃大集活动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我们和幼儿一起开设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娃娃大集。在大集游戏中他们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人,他们自己决定游戏怎么玩、从哪里进货、从哪里挣钱、怎样卖东西和买什么东西。在这种真实的大集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在买卖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发展了,他们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愿意交往。在使用钱币的过程中幼儿的运算能力发展了,他们在大集游戏中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和其他游戏规则,体会游戏的重要性,并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并且幼儿能用绘画、 捏泥、手工制作、剪纸等多种方式進行创作,将创作的作品融入大集游戏中。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也会不断地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大集游戏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幼儿园)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大集游戏
一是中班幼儿活动水平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
二是幼儿游戏水平极大提高,需要不断地拓展游戏空间。
三是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发展,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四是幼儿同伴交往需求与能力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性氛围。
五是幼儿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空间。
六是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
七是幼儿操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丰富的探索环境。
八是幼儿活动持久性的增加,需要在活动时间上给以合理的保证。
基于以上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了,因此幼儿的互动范围也大大地扩展,活动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中班幼儿由于其能力也比以前略有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好动,而且探索的欲望更为强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符合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它是具体的、时刻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开展了“逛大集”的主题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大集的活动让幼儿会探索,会思考,会游戏,会交往,会正确使用文明语言,会自主与主动地游戏,这是开设大集活动的最终目的。
为幼儿自主探索提供机会
大集上要卖什么?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把永宁大集上的东西拿到娃娃大集上来是利用了地方资源,体现了自然资源在教育中的价值。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老师想当然的一些想法,幼儿在游戏中对于我们老师预设好的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就拿我们班卖的蔬菜干来说吧,每次开大集都无人问津,突然有一天,一个小朋友问:“这是什么?能吃吗?”我们班鑫伊说:“这是茄子干,不能吃,要煮熟了才能吃。”一句话小朋友转身就走了。通过几次的观察我思考,这些跟我们的幼儿发生了哪些关系?是不是尊重了幼儿兴趣这一基本原则呢?其实,不然!于是教师与幼儿再次讨论,小朋友到底想买什么东西?我们班的幼儿走到各个班级进行调查,通过对小朋友的调查发现,小朋友们最想买的就是棉花糖、冰糖葫芦、冰棍、玩具……听完幼儿的调查,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与他们一同调整货物。经过调整后,我们班遵从幼儿的意愿,开始卖幼儿喜欢的冰棍、果干和剪纸等物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从教师的兴趣转移到幼儿的兴趣,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问题引领,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确定了卖什么后接踵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如怎样卖东西?货物从哪里来?没有钱怎么办?冰棍怎么做等等。幼儿发现问题后,我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们班在制作冰棍的过程中,幼儿就尝试解决了许多问题。如解决用酸奶直接做的冰棍不容易取出、冰棍冻好后先拿出来放一会再用手来回晃动冰棍就取出来了的问题,在卖冰棍时先拿出一部分,其他放冰箱里,卖完再拿。也可以在冰棍箱里放上冰块,这样就不会化了。这些好的方法都是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无论是模仿、同化式的学习,还是重新讨论,幼儿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细细品来:开展角色游戏前提是给予幼儿一个宽松的游戏氛围,尊重幼儿的选择,产生的游戏主题才会富有童趣,具有闪亮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幼儿的背后,做他们的支持者、帮助者,游戏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最后要做个睿智的观察者,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和幼儿一起创新,游戏才能永远进行下去。
娃娃大集活动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我们和幼儿一起开设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娃娃大集。在大集游戏中他们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人,他们自己决定游戏怎么玩、从哪里进货、从哪里挣钱、怎样卖东西和买什么东西。在这种真实的大集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在买卖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发展了,他们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愿意交往。在使用钱币的过程中幼儿的运算能力发展了,他们在大集游戏中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和其他游戏规则,体会游戏的重要性,并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并且幼儿能用绘画、 捏泥、手工制作、剪纸等多种方式進行创作,将创作的作品融入大集游戏中。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也会不断地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大集游戏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