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又是一个暖冬,北京的春天仿佛又加快了行进的脚步。在一个暖风吹拂的冬日、“两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宝启。
孙宝启生于农村,挨过饿,从小立下“亩产小麦一千斤,天天可以吃白面”的理想。两度失学之后,最终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学子。孙宝启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录取为教育部第一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在法国雷恩国立高等农学院遗传与植物改良专业和雷恩第一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孙宝启学成归国后,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20余项;开展小麦遗传改良研究,育成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新品系)12个;对国际上通用的小麦抗白粉病鉴定的接种塔法进行改进;开展种子和品种宏观管理研究,提出种子生产小循环概念;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和著作82篇(部),多部论著获奖。1998年10月起,出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主管科技、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等十几项工作。
作为学者型的领导,孙宝启对农业及科技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绿色中国:您在种子管理和科技领域方面颇有建树,您的论文《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国种子行业的新概念》曾在1997年的国际种业学术讨论会上获大会最高奖——犁铧奖。在科技方面,您还打算为种子行业做点什么?
孙宝启:种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研究领域。如果种子权控制在别人手里,肯定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麻烦。最近我们正在推动中关村一个庞大的种业项目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关村建立一个以种业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将来要把它建成一个国内领先的种子科技、种业信息基地,国内外许多著名种子企业会入驻其中。它首先是一个研发基地,同时还是信息中心,是一个成果转化、种业物流和信息流、科技流相结合的基地。作为区政府的一名行政领导,我希望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动我国种业的发展。
绿色中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您如何看待自己肩上的责任?
孙宝启:对我而言,“政协委员”这个称号不仅仅是荣誉,还是责任。政协是个大舞台,我要利用好这个舞台,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一些工作。如果说以前我主要考虑海淀区的事,那么现在,就要站在全北京、全中国这样一盘棋上考虑问题。在市政协会上我提了一个提案,而且在全国政协会上我还会再提。这个提案就是《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数据库的建议》,建议由市政府有关领导出面协调,由统计部门牵头,众多有关部门(工商、国税、地税、财政、计委、外经贸委等)参加,推动全市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该数据库一旦建立起来,将有利于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对企业基本信息的一次性采集,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将能够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方便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制定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绿色中国:您怎样看待科研工作和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
孙宝启:我有过挨饿的童年,那时常想:要是一亩地能长出一千斤小麦,天天都能吃白面该多好。所以,后来从念大学到攻读博士学位,我的专业都是小麦品种的改良。对于专业,我的感情是很深的,也愿意为这个行业贡献一生。所以,后来虽然转做行政领导,我在学术上仍然留了一个“尾巴”——每年招收一个博士研究生。这也是党和政府支持党外人士的一个方面,即支持专业人士搞研究,发挥专长。
绿色中国:您在海淀区里主管十几块工作,怎么还有时间进行研究指导学生?
孙宝启:我一般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指导学生做课题。现在“三农”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能在探索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植物品种,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努力,就是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多做贡献。虽然累一些,但毕竟这是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我自己无非是牺牲一些休息时间。
绿色中国:您是怎样从一位科研工作者转变成为行政管理工作者的?
孙宝启:从政对于我来说是十分偶然的。走上区行政领导岗位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于我本人而言,这比单纯做学术工作更能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当然,我不是说做学术贡献就小,而是指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学术工作主要是个体劳动,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课题小组。而政府则是一个很大的集体,你要学会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下属的关系等。所以,必须学会做人的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做学者、做老师转变到做行政领导,对我个人、对我的整个知识结构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必须去学更多更新的东西。来到海淀区政府以后,我要求自己要比在学校时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多读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我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读书1小时,晚上工作结束得再晚也要坚持。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在基层,不乏理论水平很高、实践经验很丰富的领导。三是深入基层去学习,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放矢地去帮助他们,从而推动你所负责的工作。
绿色中国:您是主管科技的,那么,在科技方面,您认为海淀区在整个北京市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孙宝启:在18个区县里,海淀区以教育、科技、文化为突出特色。在海淀这个行政区域内,集中了我国各个领域的知名学府,还有以科学院为代表的众多的科研机构。但是,这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是国家的,怎样才能让它们成为海淀区的优势呢?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么一个结合点。这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海淀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整合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海淀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海淀区的创新机制的建设。不管是国家级、市级还是区级单位,海淀区政府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它们的发展服好务,并且使得技术成果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好的转化。这样,它们在发展学术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和带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区甚至整个北京市的发展。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在软环境方面,推出“三绿工程”,即“绿色通道”、“绿卡”、“绿色行动计划”。前者是给一切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便利,由专门的办公机构为它们办理各种手续;其次是给在海淀区的企业家发放“绿卡”,包括提供健康方面的咨询和帮助,提供优惠购房政策,帮助其解决户口进京问题,子女上学享受海淀居民待遇等;后者是推出一系列措施,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设和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便企业家能把全部精力都用于锻造企业。
孙宝启生于农村,挨过饿,从小立下“亩产小麦一千斤,天天可以吃白面”的理想。两度失学之后,最终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学子。孙宝启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录取为教育部第一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在法国雷恩国立高等农学院遗传与植物改良专业和雷恩第一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孙宝启学成归国后,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20余项;开展小麦遗传改良研究,育成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新品系)12个;对国际上通用的小麦抗白粉病鉴定的接种塔法进行改进;开展种子和品种宏观管理研究,提出种子生产小循环概念;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和著作82篇(部),多部论著获奖。1998年10月起,出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主管科技、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等十几项工作。
作为学者型的领导,孙宝启对农业及科技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绿色中国:您在种子管理和科技领域方面颇有建树,您的论文《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国种子行业的新概念》曾在1997年的国际种业学术讨论会上获大会最高奖——犁铧奖。在科技方面,您还打算为种子行业做点什么?
孙宝启:种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研究领域。如果种子权控制在别人手里,肯定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麻烦。最近我们正在推动中关村一个庞大的种业项目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关村建立一个以种业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将来要把它建成一个国内领先的种子科技、种业信息基地,国内外许多著名种子企业会入驻其中。它首先是一个研发基地,同时还是信息中心,是一个成果转化、种业物流和信息流、科技流相结合的基地。作为区政府的一名行政领导,我希望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动我国种业的发展。
绿色中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您如何看待自己肩上的责任?
孙宝启:对我而言,“政协委员”这个称号不仅仅是荣誉,还是责任。政协是个大舞台,我要利用好这个舞台,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一些工作。如果说以前我主要考虑海淀区的事,那么现在,就要站在全北京、全中国这样一盘棋上考虑问题。在市政协会上我提了一个提案,而且在全国政协会上我还会再提。这个提案就是《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数据库的建议》,建议由市政府有关领导出面协调,由统计部门牵头,众多有关部门(工商、国税、地税、财政、计委、外经贸委等)参加,推动全市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该数据库一旦建立起来,将有利于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对企业基本信息的一次性采集,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将能够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方便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制定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绿色中国:您怎样看待科研工作和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
孙宝启:我有过挨饿的童年,那时常想:要是一亩地能长出一千斤小麦,天天都能吃白面该多好。所以,后来从念大学到攻读博士学位,我的专业都是小麦品种的改良。对于专业,我的感情是很深的,也愿意为这个行业贡献一生。所以,后来虽然转做行政领导,我在学术上仍然留了一个“尾巴”——每年招收一个博士研究生。这也是党和政府支持党外人士的一个方面,即支持专业人士搞研究,发挥专长。
绿色中国:您在海淀区里主管十几块工作,怎么还有时间进行研究指导学生?
孙宝启:我一般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指导学生做课题。现在“三农”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能在探索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植物品种,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努力,就是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多做贡献。虽然累一些,但毕竟这是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我自己无非是牺牲一些休息时间。
绿色中国:您是怎样从一位科研工作者转变成为行政管理工作者的?
孙宝启:从政对于我来说是十分偶然的。走上区行政领导岗位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于我本人而言,这比单纯做学术工作更能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当然,我不是说做学术贡献就小,而是指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学术工作主要是个体劳动,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课题小组。而政府则是一个很大的集体,你要学会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下属的关系等。所以,必须学会做人的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做学者、做老师转变到做行政领导,对我个人、对我的整个知识结构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必须去学更多更新的东西。来到海淀区政府以后,我要求自己要比在学校时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多读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我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读书1小时,晚上工作结束得再晚也要坚持。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在基层,不乏理论水平很高、实践经验很丰富的领导。三是深入基层去学习,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放矢地去帮助他们,从而推动你所负责的工作。
绿色中国:您是主管科技的,那么,在科技方面,您认为海淀区在整个北京市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孙宝启:在18个区县里,海淀区以教育、科技、文化为突出特色。在海淀这个行政区域内,集中了我国各个领域的知名学府,还有以科学院为代表的众多的科研机构。但是,这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是国家的,怎样才能让它们成为海淀区的优势呢?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么一个结合点。这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海淀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整合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海淀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海淀区的创新机制的建设。不管是国家级、市级还是区级单位,海淀区政府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它们的发展服好务,并且使得技术成果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好的转化。这样,它们在发展学术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和带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区甚至整个北京市的发展。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在软环境方面,推出“三绿工程”,即“绿色通道”、“绿卡”、“绿色行动计划”。前者是给一切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便利,由专门的办公机构为它们办理各种手续;其次是给在海淀区的企业家发放“绿卡”,包括提供健康方面的咨询和帮助,提供优惠购房政策,帮助其解决户口进京问题,子女上学享受海淀居民待遇等;后者是推出一系列措施,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设和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便企业家能把全部精力都用于锻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