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眼眶滑车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研究眼眶滑车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413例眼眶滑车根据有无钙化分组进行观察,127例行MPR与VR。

结果

滑车均双侧对称,位置固定,附着于眶内侧壁前上方,与上斜肌反折肌腱连成一体。无钙化组325例,呈软组织密度;钙化组88例,占21.31%(88/413),单侧钙化39例,双侧49例,双侧钙化大小形状可不一致。

结论

MSCT显示眼眶滑车的解剖特点极具特征,对滑车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对唐山市眼科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25例眼睑肿物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结果良性病变272例,占83.69%(272/325),前三位为皮内痣,脂溢性角化病,肉芽肿性炎症。恶性病变50例,占15.39%(50/325),前三位为基底细胞癌,基底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癌前病变3例,占0.92%(3/325),均为光化性角化病。结论眼睑肿
期刊
目的探讨内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采用手术治疗的内斜视A征38例,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对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者行上斜肌减弱术,反之则行内直肌后徙并上移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眼位、斜视度和临床特征的变化。结果38例内斜视A征患者中,上斜肌功能亢进34例64只眼,行上斜肌减弱术后60只眼上斜肌亢进消失;术后眼位恢复至正位
期刊
目的探讨对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同时,在显微镜下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的疗效。方法对1998~2013年在施行的上睑下垂矫正术同时矫正内眦赘皮的病例56例。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25例,额肌悬吊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31例。用改良新月形去皮法矫正眉部型內眦赘皮;皮肤-肌肉双层成形术法矫正眦距不远者的睑部型、睑板型內眦赘皮;Y-V成形术法合并內眦韧带折叠或缩短术矫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行肠外营养;观察组(2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体重(BW)、血清总蛋白(TP)和血清白蛋白(Alb)在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保持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