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参差不齐,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奏效并且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教学质量;合作互助;因材施教;小组合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76-02
一、问题的提出
本学期,由于所任教的10级两个班的人数都将近50人,刚开始上课,就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45分钟的学习,体验课堂上学习的快乐是很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大多数学生只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教师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开口,否则不能达到和人进行交流的目的。此外,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学生没有什么压力,不用担心被老师点到名,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听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容易走神。几乎每个班都有经常“躲”在前排同学后面睡觉的学生。控制课堂秩序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针对10级目前的状况,开展好英语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学好英语就成为本学期教师研究的首要任务。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困难,本人采用了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样全班58人被分成14个学习小组,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就变成了由十四个学习小组构成的班级了。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课堂中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能使学生和日常生活中的伙伴无拘无束地、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地交流英语,做到人人参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小组长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课堂45分钟最大限度地还给了学生。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由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于是小组教学法应运而生。《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根据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根据教育学集体动力理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也不要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和紧张,同学间互勉、互助、互爱、合作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这种情感和学生的学业是成正比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小组合作学习新单词。学习新单词时,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千差万别,在规定的时间内,肯定有部分学生还不能掌握所有单词的读音。而且教师在课堂上检查每位同学读单词,会占用很多宝贵的课上时间。组长这时候就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小组成员围着课桌坐成一圈。组长负责教会本组其他成员,并检查每位成员的朗读。各小组准备就绪后,教师只要任意抽查组内的一名成员,即可以掌握全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学习单词用法时,每个小组负责寻找课文里一个自然段的生词。组长负责将本组成员所找的生词集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通过查字典和讨论,找出它们的读音、用法和例句,并将它们写在纸上,每组约有三、四个词。各小组准备就绪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与展示。代表们把写着生词、音标的纸放在投影仪下,简单解释发音和词义。在整个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单词的学习活动,有的同学负责查字典,有的负责解释,有的负责记录,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在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习对话。对话是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比如,学习小组成员必须通过对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按角色分组,好差生搭配,上台表演。例如:在学习BookIUnit2时,曾设计这样一个话题:某外企单位的人事主管来学校招聘,其他三位同学参加面试。在安排角色时,让A层同学担任人事主管,让B层和C层同学扮演不同应聘者的角色。每个小组经过大约十分钟的准备后,进行表演。结果在“人事主管”的引导下,“应聘者”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了很多问题。面试情景热烈而真实,A层同学展示了他们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C层同学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也积极参与了小组活动。虽然他们说的英语句子不多,但这种小组对话活动让基础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找回了自信,他们在群体活动中分享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在学习Unit3时,让学生读超市促销宣传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Ben要去超市购物,他在哪天购物最划算?提出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始活动。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然后形成发言提纲,再由小组的组长提出小组意见和结论: ①Ben wants to buy…②Its original price is…yuan. But it is on sale on …③It’s … yuan on that day.It’s…yuan cheaper in all.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在讨论中,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容器,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拿出最合理的方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锻炼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成为语言实践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监控。因为小组活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习惯听别人讲,不发表个人意见;或者有些学生干脆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时候教师就要耐心启发、给予帮助。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是课堂学习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要想搞好小组活动,决不能简单地按照座位划分小组,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合理差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求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通常是一名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问题,可以互相交流,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同时,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的群体,他们面对的不再只是教师,而且还有同学。这样的组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1.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上课模式不再是过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场面,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为有利,他们英语基础较差,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且非常自卑,不敢回答问题,通过小组学习,他们平时不敢向老师提的问题在同学面前提出,并由同学帮助解决。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编对话、做调查、猜谜语、记者采访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
2.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个人贡献和小组成绩两种考核方式。小组成员肩负着共同的目标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义务为小组作贡献,每个人必须依赖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与支持,这就唤起了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小组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目前,我们英语教学的现状就是学生基础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过多。这种状况无法改变,对于我们这些任课教师来说只能去主动适应这种现状,努力寻求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高质高效地完成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学习外语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的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协作中解决问题,把各种观点、各种资料汇集起来,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和谐的小组中各显其能,激发了他们交往学习的潜能,在互相协作中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表现机会,教师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组合和分工,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既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克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对课堂活动难以把控的弊端。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以此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和教为学服务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玮玮.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关键词:教学质量;合作互助;因材施教;小组合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76-02
一、问题的提出
本学期,由于所任教的10级两个班的人数都将近50人,刚开始上课,就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45分钟的学习,体验课堂上学习的快乐是很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大多数学生只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教师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开口,否则不能达到和人进行交流的目的。此外,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学生没有什么压力,不用担心被老师点到名,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听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容易走神。几乎每个班都有经常“躲”在前排同学后面睡觉的学生。控制课堂秩序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针对10级目前的状况,开展好英语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学好英语就成为本学期教师研究的首要任务。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困难,本人采用了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样全班58人被分成14个学习小组,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就变成了由十四个学习小组构成的班级了。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课堂中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能使学生和日常生活中的伙伴无拘无束地、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地交流英语,做到人人参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小组长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课堂45分钟最大限度地还给了学生。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由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于是小组教学法应运而生。《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根据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根据教育学集体动力理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也不要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和紧张,同学间互勉、互助、互爱、合作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这种情感和学生的学业是成正比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小组合作学习新单词。学习新单词时,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千差万别,在规定的时间内,肯定有部分学生还不能掌握所有单词的读音。而且教师在课堂上检查每位同学读单词,会占用很多宝贵的课上时间。组长这时候就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小组成员围着课桌坐成一圈。组长负责教会本组其他成员,并检查每位成员的朗读。各小组准备就绪后,教师只要任意抽查组内的一名成员,即可以掌握全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学习单词用法时,每个小组负责寻找课文里一个自然段的生词。组长负责将本组成员所找的生词集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通过查字典和讨论,找出它们的读音、用法和例句,并将它们写在纸上,每组约有三、四个词。各小组准备就绪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与展示。代表们把写着生词、音标的纸放在投影仪下,简单解释发音和词义。在整个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单词的学习活动,有的同学负责查字典,有的负责解释,有的负责记录,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在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习对话。对话是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比如,学习小组成员必须通过对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按角色分组,好差生搭配,上台表演。例如:在学习BookIUnit2时,曾设计这样一个话题:某外企单位的人事主管来学校招聘,其他三位同学参加面试。在安排角色时,让A层同学担任人事主管,让B层和C层同学扮演不同应聘者的角色。每个小组经过大约十分钟的准备后,进行表演。结果在“人事主管”的引导下,“应聘者”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了很多问题。面试情景热烈而真实,A层同学展示了他们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C层同学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也积极参与了小组活动。虽然他们说的英语句子不多,但这种小组对话活动让基础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找回了自信,他们在群体活动中分享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在学习Unit3时,让学生读超市促销宣传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Ben要去超市购物,他在哪天购物最划算?提出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始活动。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然后形成发言提纲,再由小组的组长提出小组意见和结论: ①Ben wants to buy…②Its original price is…yuan. But it is on sale on …③It’s … yuan on that day.It’s…yuan cheaper in all.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在讨论中,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容器,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拿出最合理的方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锻炼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成为语言实践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监控。因为小组活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习惯听别人讲,不发表个人意见;或者有些学生干脆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时候教师就要耐心启发、给予帮助。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是课堂学习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要想搞好小组活动,决不能简单地按照座位划分小组,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合理差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求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通常是一名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问题,可以互相交流,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同时,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的群体,他们面对的不再只是教师,而且还有同学。这样的组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1.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上课模式不再是过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场面,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为有利,他们英语基础较差,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且非常自卑,不敢回答问题,通过小组学习,他们平时不敢向老师提的问题在同学面前提出,并由同学帮助解决。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编对话、做调查、猜谜语、记者采访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
2.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个人贡献和小组成绩两种考核方式。小组成员肩负着共同的目标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义务为小组作贡献,每个人必须依赖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与支持,这就唤起了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小组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目前,我们英语教学的现状就是学生基础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过多。这种状况无法改变,对于我们这些任课教师来说只能去主动适应这种现状,努力寻求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高质高效地完成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学习外语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的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协作中解决问题,把各种观点、各种资料汇集起来,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和谐的小组中各显其能,激发了他们交往学习的潜能,在互相协作中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表现机会,教师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组合和分工,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既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克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对课堂活动难以把控的弊端。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以此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和教为学服务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玮玮.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