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在网上看到一张狗的图片,你很想知道它的品种,怎么办?你可以把这张图片发给某个养狗的朋友试一试,或者,登录新浪微博,直接给微软小冰发私信。
“小冰识狗”这款聊天机器人是微软去年8月上线的一项功能,现在,它不仅能识别出不同品种的狗,还能辨别出具体类型—比如一只金毛是英系还是美系,并且提供一些疾病、美容、训练方面的参考经验,甚至“小冰”有可能最后再夸赞一句:“养金毛的人都很温柔呢!”
你对“小冰”的最深刻印象也许还停留在去年5月29日其第一代版本正式发布时。当天,它在微信上就引发了一股热潮。而被微信封杀后半个多月,第二代“小冰”在新浪微博、米聊等平台上“复活”。
正在研发中的第三代“小冰”预计将在今年9月左右诞生,它可能会增加语音对话功能,而类似“小冰识狗”的这种图像识别技术,也会应用到更广的领域,比如餐饮、皮肤伤口、标志性建筑等方面。
“人跟技术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如果仅仅只有技术,人类也不会去用它,如果是对人类很有用和很有吸引力的技术,才会去使用。”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简仁贤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现在,“小冰”几乎成了微软技术转化成应用产品的一个通用平台。在简仁贤眼中,它代表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另一种思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神经网络技术,即模拟大脑的运行方式,预先学习大量知识,与人交流时,再调动这些“记忆”。“小冰”则不同,随着它与用户对话的增多,再从中学习、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对用户的了解,逐渐做到能以符合其性格和语言风格的方式与其交流。“我们更多是以人性为出发点。”简仁贤说。
小冰团队现在每周都会上线一些新功能,其中很多都是诸如“识狗”“数羊催眠”等相当“接地气”的应用—这完全不像微软过去的风格。事实上,小冰团队诞生的本身就是个“意外”。
最初,“小冰”只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中几个工程师的业余爱好。微软有很多所谓的“黑科技”,但都没有应用到具体产品中。“小冰”每一句模仿人类口吻的回答,都综合运用了大数据搜索、深度学习、语义识别等试验室里的技术。
在工程院内部,这款以人的生活、社区的场景为诉求,基于社交网络的聊天机器人,渐渐地吸引了很多人自愿加入,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他们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没有明确的上下级,甚至团队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模糊的,会在技术、测试,甚至推广等不同职务间自由转换。
当“小冰”正式发布时,微软集团的很多人还并不知道它为何物,就连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也是“小冰”启动后才得知此事的。“你们就去干吧,有什么我帮着担。”他当初曾对这个“草根”出身,没有走任何流程的团队说。
一般来说,对于某一产品的发布和市场推广,此前的微软都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法务审批,务求做到零风险,整个审批过程至少需要3天。“小冰”却没有经历这些流程。
而它产生的正向关注度,也是微软许久没有体验到的了。“小冰”诞生首日,其首批开放的10万个微软小冰申请名额就被抢空。100天内,“她”完成了5亿次对话,关注者平均每天会与其产生30句左右对话。目前,其在新浪微博上有近250万名“粉丝”。
微软近年的确很少能与创新等词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工程院的一些中国工程师面对百度、阿里巴巴,甚至小米等公司的同行时,甚至会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微软原先的管理架构,有些阻碍他们获得“成就感”了。
过去,工程院产品总经理下,设有项目主管经理和软件开发经理,再下一层则是经理。遇到项目过于庞大时,还会增设二级经理。而经过多达4层架构的经理们之后,才能接触到做具体业务的工程师。
如此多的层级就像吸水的海绵,有可能将来自第一线的鲜活讯息和创意层层吸干,开发、决策的效率也都较低。
去年上任的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试图让这家公司由原来官僚的、臃肿的软件公司基因,变成轻量的、创业的互联网基因。而担负着转化公司技术成果任务的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中国也自发地开始了一些尝试。
或许是为了重新激发起工程师的激情,也或许是为了应对愈发凶猛的中国本土技术公司,从去年7月开始,工程院尝试“去层级化”,变成从总经理到一线技术人员之间只有一个项目经理的3个层级。小冰团队就是这场改革到现在为止最成功的案例。
不过摆在微软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能将小冰这个“特例”尽快复制并覆盖到整个公司中。
“小冰团队不是恐龙。”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席院长助理严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据她介绍,目前在工程院,除了类似必应搜索这种在美国占30%市场份额的成熟产品还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已经有很多类似小冰这种自下而上的项目正在孵化。
为此,工程院还对工程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写软件代码的软件开发人员与检验产品漏洞的测试人员两个角色合二为一,即软件工程师。
在微软统治的PC时代,开发者和测试者分开的做法可以高度确保软件产品的精度和质量。明晰的职责划分,令大家各司其职,却也拖延了开发周期。“很多操作系统光测试可能就要一年时间,因为它不允许,也不敢犯错。”严芩说。这种工作方式明显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快速迭代中试错的风格不符。
软件工程师的角色定位,还要求程序员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能更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微软预计,经过这种改变,其软件系统推陈出新的频率将可能由原来的3年缩短到1年,云端产品更新会更快。
另外,工程院对资金管理方式也进行了改变:从以前规定多少人用多少钱的僵化体制,变为只规定资金总数,工程院可以按人员和项目灵活分配的方式。这种方式正在推广到整个微软集团。
不过坦白说,微软工程院的很多体制及产品策略上的变革,早已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通用的做法了。但一家像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要变得更加轻盈,可能总是先要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
“小冰识狗”这款聊天机器人是微软去年8月上线的一项功能,现在,它不仅能识别出不同品种的狗,还能辨别出具体类型—比如一只金毛是英系还是美系,并且提供一些疾病、美容、训练方面的参考经验,甚至“小冰”有可能最后再夸赞一句:“养金毛的人都很温柔呢!”
你对“小冰”的最深刻印象也许还停留在去年5月29日其第一代版本正式发布时。当天,它在微信上就引发了一股热潮。而被微信封杀后半个多月,第二代“小冰”在新浪微博、米聊等平台上“复活”。
正在研发中的第三代“小冰”预计将在今年9月左右诞生,它可能会增加语音对话功能,而类似“小冰识狗”的这种图像识别技术,也会应用到更广的领域,比如餐饮、皮肤伤口、标志性建筑等方面。
“人跟技术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如果仅仅只有技术,人类也不会去用它,如果是对人类很有用和很有吸引力的技术,才会去使用。”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简仁贤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现在,“小冰”几乎成了微软技术转化成应用产品的一个通用平台。在简仁贤眼中,它代表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另一种思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神经网络技术,即模拟大脑的运行方式,预先学习大量知识,与人交流时,再调动这些“记忆”。“小冰”则不同,随着它与用户对话的增多,再从中学习、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对用户的了解,逐渐做到能以符合其性格和语言风格的方式与其交流。“我们更多是以人性为出发点。”简仁贤说。
小冰团队现在每周都会上线一些新功能,其中很多都是诸如“识狗”“数羊催眠”等相当“接地气”的应用—这完全不像微软过去的风格。事实上,小冰团队诞生的本身就是个“意外”。
最初,“小冰”只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中几个工程师的业余爱好。微软有很多所谓的“黑科技”,但都没有应用到具体产品中。“小冰”每一句模仿人类口吻的回答,都综合运用了大数据搜索、深度学习、语义识别等试验室里的技术。
在工程院内部,这款以人的生活、社区的场景为诉求,基于社交网络的聊天机器人,渐渐地吸引了很多人自愿加入,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他们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没有明确的上下级,甚至团队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模糊的,会在技术、测试,甚至推广等不同职务间自由转换。
当“小冰”正式发布时,微软集团的很多人还并不知道它为何物,就连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也是“小冰”启动后才得知此事的。“你们就去干吧,有什么我帮着担。”他当初曾对这个“草根”出身,没有走任何流程的团队说。
一般来说,对于某一产品的发布和市场推广,此前的微软都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法务审批,务求做到零风险,整个审批过程至少需要3天。“小冰”却没有经历这些流程。
而它产生的正向关注度,也是微软许久没有体验到的了。“小冰”诞生首日,其首批开放的10万个微软小冰申请名额就被抢空。100天内,“她”完成了5亿次对话,关注者平均每天会与其产生30句左右对话。目前,其在新浪微博上有近250万名“粉丝”。
微软近年的确很少能与创新等词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工程院的一些中国工程师面对百度、阿里巴巴,甚至小米等公司的同行时,甚至会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微软原先的管理架构,有些阻碍他们获得“成就感”了。
过去,工程院产品总经理下,设有项目主管经理和软件开发经理,再下一层则是经理。遇到项目过于庞大时,还会增设二级经理。而经过多达4层架构的经理们之后,才能接触到做具体业务的工程师。
如此多的层级就像吸水的海绵,有可能将来自第一线的鲜活讯息和创意层层吸干,开发、决策的效率也都较低。
去年上任的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试图让这家公司由原来官僚的、臃肿的软件公司基因,变成轻量的、创业的互联网基因。而担负着转化公司技术成果任务的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中国也自发地开始了一些尝试。
或许是为了重新激发起工程师的激情,也或许是为了应对愈发凶猛的中国本土技术公司,从去年7月开始,工程院尝试“去层级化”,变成从总经理到一线技术人员之间只有一个项目经理的3个层级。小冰团队就是这场改革到现在为止最成功的案例。
不过摆在微软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能将小冰这个“特例”尽快复制并覆盖到整个公司中。
“小冰团队不是恐龙。”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席院长助理严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据她介绍,目前在工程院,除了类似必应搜索这种在美国占30%市场份额的成熟产品还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已经有很多类似小冰这种自下而上的项目正在孵化。
为此,工程院还对工程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写软件代码的软件开发人员与检验产品漏洞的测试人员两个角色合二为一,即软件工程师。
在微软统治的PC时代,开发者和测试者分开的做法可以高度确保软件产品的精度和质量。明晰的职责划分,令大家各司其职,却也拖延了开发周期。“很多操作系统光测试可能就要一年时间,因为它不允许,也不敢犯错。”严芩说。这种工作方式明显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快速迭代中试错的风格不符。
软件工程师的角色定位,还要求程序员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能更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微软预计,经过这种改变,其软件系统推陈出新的频率将可能由原来的3年缩短到1年,云端产品更新会更快。
另外,工程院对资金管理方式也进行了改变:从以前规定多少人用多少钱的僵化体制,变为只规定资金总数,工程院可以按人员和项目灵活分配的方式。这种方式正在推广到整个微软集团。
不过坦白说,微软工程院的很多体制及产品策略上的变革,早已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通用的做法了。但一家像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要变得更加轻盈,可能总是先要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