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45-01
基层社科联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涵盖范围广、集聚人才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它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因为一些原因,部分基层社科联未能借助优势充分挖掘出自身应有的潜能,特别是研究能力偏弱。如何提升基层社科联的研究能力,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基层社科联研究能力呈现弱势及原因分析
(一)“发育不全”。
1、社科联组织机构不完整。一些基层社科联没有完整的组织机构、相应的科室和人员。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聘用的一些热爱社科相关领域、热衷于社科研究事业的人士,但工作人员的职责边界不清晰。
2、社科研究阵地匮乏。不少基层社科联社科研究的基地与平台建设没有起步或者刚起步,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社科研究体系,在承担研究项目、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缺乏载体,不能履行社科研究的基本职能。
3、社科联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团管理松散。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规范社会团体行为的单行法,未形成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社科联管理社团缺乏法律依据。有的基层社科联也没有制定任何规章制度,对社团管理基本上属于“放羊式”,各个社团“各自为政”。许多社团多年不进行换届选举,社团的会员管理等方面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二)“气血不足”。即社科联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社科类社团的独立性差。他们不能自由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受制于相关的行政机关,开展活动要办的手续相当繁琐。有的虽然也能成功组织开展一些学术交流研讨会,但基本限于经验交流,档次低,学术水平普遍不高。
2、社科联缺乏新鲜的“血液”。很多青年学者不愿加入研究队伍,更不愿兼职从事社科研究工作。青年学者在本单位是脊梁,工作任务繁重,客观上精力有限。主观上,得不到任何好处,他们没有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力。因此,基层社科研究发展后劲不足。
(三)“腰包干瘪”。发展经费匮乏、来源不足,甚至每年组织举办一般学术研讨活动的经费都很难筹集,这是制约基层社科联发展壮大的瓶颈因素。他们的经费来源无外乎几个渠道:
1、靠财政拨款,但数额有限。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摊子大,要用钱的地方多,撒到社科联的就只有点“毛毛雨”了,解决不了问题。
2、会员缴纳的会费。这个也很少,而且还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才有这种可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会员是不交会费的。
3、挂靠单位资助。
总之,筹资方式单一、经费奇缺是普遍现象。加上一些基层社科联没有建立起适宜的经费运行机制,财务管理非常混乱,真正用到“刀刃上”的费用就打折了。
(四)“不善借力”。
基层社科联在研究理论的高度上,不及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在针对实际问题具体施策等问题上,又不及乡镇政府等部门、社团组织,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有的基层社科联不积极作为,有点“自暴自弃”,不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提高研究成效。
二、提升基层社科联研究能力的路径
(一)完善组织机构,打造高水平的社科研究队伍。
1、强化组织建设,搭建研究平台。一是设置相关的组织机构。对于基层社科联来说,最起码应设置综合办公室、理论研究部、社科普及部、学会部、组织联络中心、杂志社等科室,配备相关人员。区(县)编办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二是培育发展乡镇基层社科研究基地。以乡镇文化站、乡镇社科普及站为依托,建立社科研究基地,加强指导。比如,可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三是强化基层社科联内部管理。制定完善会员管理制度、学术交流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财金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制度,以制度管人、管钱,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制定专门的法律,明确社科类社团的职能作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权限等,规范社科类社团的行为。
2、吸收新鲜“血液”,充实社科研究队伍。基层社科队伍应由几个部分组成:一是本地社科研究者。由基层社科联出面,以区(县)人力社保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按所学专业、所在行业、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把热衷社科研究事业、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纳入本地社科研究者数据库,这是基层社科研究的核心力量。二是省级高校的专家、学者。可以采用聘请的方式,作为基层社科研究团队的名誉顾问,建立专家学者库。三是社会人士。对有志于社科研究事业的社会人士,也应囊括其中,作为基层社科队伍的有益补充。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快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
(二)搭建平台,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1、科学制定社科研究规划,出台调研项目指南。一是邀请专家、学者制定长期和短期社科研究规划,避免盲目性。二是出台近期调研项目指南。让各种社团把本行业、本片区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焦点、实际难题、网络热点等集中起来上交社科联。社科联据此制定课题研究指南,确定社科研究方向。
2、搭建平台,善借“东风”,提升研究档次。积极探索建立区(县)领导、党政部门、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平台,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性研究的关系。上可以“借鸡下蛋”,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优势,下可以利用乡镇干部熟悉地方情况、经验丰富等优势,对地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同时,科学回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消除意识形态“雾霾”,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本地报社、电视台、下属各社团等联手,开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中青年社科论坛、周末大讲堂等活动,营造热爱社科研究的氛围。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与周边区(县)兄弟社科联联谊,共同举办或者轮流举办高质量的社科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切磋技艺。
(三)多渠道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建立激励机制。
1、多渠道解决基层社科联科研经费问题。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支付力度。基层社科联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融洽关系,以实绩让政府增加科研经费。成立社科类社团发展基金会,将其归入每年的财政预算里。二是争取社会捐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社科类社团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捐赠的激情。打好“乡情牌”,积极和本地在外的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工程老板、商人等)联络,让他们注资,分享科研转化效益。三是鼓励各种社团出资。
2、出台激励政策,发挥社科资金的引领作用。一是资助科研项目。每个科研项目列出具体要求、评估验收标准、经费标准等,可以项目打包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中标者签订合同。项目完毕按照合同对承办社团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借贷和奖励。这是郑也夫教授的观点,即科研费用采取借贷的方式。项目结束,主管部门交由同行专家匿名评审验收合格,就注销借款。如等级为“优”,则另外给予一定奖励。如验收不合格,借贷人须偿还借款本息。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四)推动载体建设,打造品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1、推动载体建设。一是编辑区(县)社科杂志。比如开办《社科论坛》、《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刊载社科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二是开办区(县)社科网站。刊载社科研究动态与社科研究信息等,指导社科研究工作。三是编辑出版社科学术著作。四是汇编出版社科理论文集和人文社科类系列丛书。
2、打造品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基层社科联要开动脑筋,集众智,拿出看家本领,打造独具特色的社科研究品牌。既扩大基层社科研究影响力,也缩短时间,让科研成果得以及时转化。
基层社科联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涵盖范围广、集聚人才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它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因为一些原因,部分基层社科联未能借助优势充分挖掘出自身应有的潜能,特别是研究能力偏弱。如何提升基层社科联的研究能力,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基层社科联研究能力呈现弱势及原因分析
(一)“发育不全”。
1、社科联组织机构不完整。一些基层社科联没有完整的组织机构、相应的科室和人员。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聘用的一些热爱社科相关领域、热衷于社科研究事业的人士,但工作人员的职责边界不清晰。
2、社科研究阵地匮乏。不少基层社科联社科研究的基地与平台建设没有起步或者刚起步,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社科研究体系,在承担研究项目、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缺乏载体,不能履行社科研究的基本职能。
3、社科联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团管理松散。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规范社会团体行为的单行法,未形成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社科联管理社团缺乏法律依据。有的基层社科联也没有制定任何规章制度,对社团管理基本上属于“放羊式”,各个社团“各自为政”。许多社团多年不进行换届选举,社团的会员管理等方面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二)“气血不足”。即社科联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社科类社团的独立性差。他们不能自由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受制于相关的行政机关,开展活动要办的手续相当繁琐。有的虽然也能成功组织开展一些学术交流研讨会,但基本限于经验交流,档次低,学术水平普遍不高。
2、社科联缺乏新鲜的“血液”。很多青年学者不愿加入研究队伍,更不愿兼职从事社科研究工作。青年学者在本单位是脊梁,工作任务繁重,客观上精力有限。主观上,得不到任何好处,他们没有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力。因此,基层社科研究发展后劲不足。
(三)“腰包干瘪”。发展经费匮乏、来源不足,甚至每年组织举办一般学术研讨活动的经费都很难筹集,这是制约基层社科联发展壮大的瓶颈因素。他们的经费来源无外乎几个渠道:
1、靠财政拨款,但数额有限。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摊子大,要用钱的地方多,撒到社科联的就只有点“毛毛雨”了,解决不了问题。
2、会员缴纳的会费。这个也很少,而且还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才有这种可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会员是不交会费的。
3、挂靠单位资助。
总之,筹资方式单一、经费奇缺是普遍现象。加上一些基层社科联没有建立起适宜的经费运行机制,财务管理非常混乱,真正用到“刀刃上”的费用就打折了。
(四)“不善借力”。
基层社科联在研究理论的高度上,不及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在针对实际问题具体施策等问题上,又不及乡镇政府等部门、社团组织,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有的基层社科联不积极作为,有点“自暴自弃”,不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提高研究成效。
二、提升基层社科联研究能力的路径
(一)完善组织机构,打造高水平的社科研究队伍。
1、强化组织建设,搭建研究平台。一是设置相关的组织机构。对于基层社科联来说,最起码应设置综合办公室、理论研究部、社科普及部、学会部、组织联络中心、杂志社等科室,配备相关人员。区(县)编办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二是培育发展乡镇基层社科研究基地。以乡镇文化站、乡镇社科普及站为依托,建立社科研究基地,加强指导。比如,可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三是强化基层社科联内部管理。制定完善会员管理制度、学术交流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财金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制度,以制度管人、管钱,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制定专门的法律,明确社科类社团的职能作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权限等,规范社科类社团的行为。
2、吸收新鲜“血液”,充实社科研究队伍。基层社科队伍应由几个部分组成:一是本地社科研究者。由基层社科联出面,以区(县)人力社保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按所学专业、所在行业、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把热衷社科研究事业、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纳入本地社科研究者数据库,这是基层社科研究的核心力量。二是省级高校的专家、学者。可以采用聘请的方式,作为基层社科研究团队的名誉顾问,建立专家学者库。三是社会人士。对有志于社科研究事业的社会人士,也应囊括其中,作为基层社科队伍的有益补充。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快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
(二)搭建平台,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1、科学制定社科研究规划,出台调研项目指南。一是邀请专家、学者制定长期和短期社科研究规划,避免盲目性。二是出台近期调研项目指南。让各种社团把本行业、本片区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焦点、实际难题、网络热点等集中起来上交社科联。社科联据此制定课题研究指南,确定社科研究方向。
2、搭建平台,善借“东风”,提升研究档次。积极探索建立区(县)领导、党政部门、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平台,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性研究的关系。上可以“借鸡下蛋”,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优势,下可以利用乡镇干部熟悉地方情况、经验丰富等优势,对地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同时,科学回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消除意识形态“雾霾”,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本地报社、电视台、下属各社团等联手,开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中青年社科论坛、周末大讲堂等活动,营造热爱社科研究的氛围。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与周边区(县)兄弟社科联联谊,共同举办或者轮流举办高质量的社科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切磋技艺。
(三)多渠道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建立激励机制。
1、多渠道解决基层社科联科研经费问题。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支付力度。基层社科联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融洽关系,以实绩让政府增加科研经费。成立社科类社团发展基金会,将其归入每年的财政预算里。二是争取社会捐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社科类社团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捐赠的激情。打好“乡情牌”,积极和本地在外的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工程老板、商人等)联络,让他们注资,分享科研转化效益。三是鼓励各种社团出资。
2、出台激励政策,发挥社科资金的引领作用。一是资助科研项目。每个科研项目列出具体要求、评估验收标准、经费标准等,可以项目打包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中标者签订合同。项目完毕按照合同对承办社团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借贷和奖励。这是郑也夫教授的观点,即科研费用采取借贷的方式。项目结束,主管部门交由同行专家匿名评审验收合格,就注销借款。如等级为“优”,则另外给予一定奖励。如验收不合格,借贷人须偿还借款本息。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四)推动载体建设,打造品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1、推动载体建设。一是编辑区(县)社科杂志。比如开办《社科论坛》、《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刊载社科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二是开办区(县)社科网站。刊载社科研究动态与社科研究信息等,指导社科研究工作。三是编辑出版社科学术著作。四是汇编出版社科理论文集和人文社科类系列丛书。
2、打造品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基层社科联要开动脑筋,集众智,拿出看家本领,打造独具特色的社科研究品牌。既扩大基层社科研究影响力,也缩短时间,让科研成果得以及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