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探析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等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张,通过对阶级制度的分析及对资本社会社会发展的预言,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建构福利国家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福利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概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较多关注于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较少直接对福利制度作出分析。“但在他们一些的著作中,诸如有关改善工人生活状况,改善社会福利政策的主张,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福利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认识和批判,关于未来理想社会中建立社会福利的设想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
  马克思主义福利观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福利政策的批判、对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划和未来福利的构想三个维度。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必然要灭亡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福利只是国家用来帮助资产阶级迷惑工人阶级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工人阶级经过长期斗争的产物,它起到的是缓和劳资矛盾、延缓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的作用。在承认工人阶级能从国家福利等制度获得好处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所谓公平的福利性质。其次,马克思在对全部社会产品进行划分和扣除时,确实强调了维持劳动者简单再生等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为预防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而用来保险的后备获保险基金”、“为丧失劳动能力者建立的基金等,简言之,就是属于所谓官方济贫的费用”是必要的;“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后,也是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再次,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同样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福利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中,马克思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将自由、正义等视为永恒的真理,人们生活在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与剥削的社会里,在分配领域则是按需分配,人人都能够平等、幸福地生活。这种设计实质上表明了未来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均能够幸福生活的福利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特征
  1、福利价值观:公平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真正福利实现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2、福利起点:需要视角
  马克思福利观强调从需要视角出发建立家庭及社会福利。马克思认为,只要人存在,就有家庭存在,社会就要为其服务,人就需要基本的生存权,家庭需要基本的发展权。从社会关系层次看,人的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一环,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从社会发展层次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是主题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家庭及社会福利政策就其本质来讲,是解决人的需要问题。马克思曾经批评旧唯物主义由于忽视人的需要而导致对人的忽视。他指出,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动力,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而人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3、福利目标:促进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的意义是满足人群的需要,从社会组织的层面去探讨满足人群需要的问题,其所关心的课题是资本主义怎样去忽略需要,及社会主义怎样去真正满足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家庭及个人必定要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及资源创造和分配模式(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安排)下才可真正满足其需要。换句话说,即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才能真正达到福利的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革命途径去建立,并提出了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与家庭的所得是根据其能力及工作表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所得的分配便会根据个人与家庭的能力及需要而定。马克思坚持,假若要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首先要把生产工具集服务分配机制社会化,然后再建立一个以公众所有制为原则的合作性社会。
  4、福利资金:生产扣除
  马克思认为,不管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险基金最终都来源于社会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为了补偿灾害和以外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利润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为此,社会福利基金需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应付不幸的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应从其中扣除,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的费用包括:如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同时,马克思等认为,社会福利基金的扣除在经济上是必要的,至于扣除多少,应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但是这些扣除公平原则无论如何是不能计算的。即社会福利规模取决于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量和社会福利保障物品的可供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资本论》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
期刊
过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比较陌生,他们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山高皇帝远’,课改只适合大城市,农村改什么呢!现如今,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城镇波及到乡村。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转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年龄稍长些的教师,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距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期刊
【摘要】铜笔画的创作是一个画家个性的显现,所表现的题材是这个画家对客观事物理解与认识的过程。由于钢笔笔尖的锐度这一独具的特点,使得钢笔画在表现力上具有独到之处。它所能展现的、表达的、刻画的“黑与白世界的深度”是其他画种难以达到的。钢笔画创作,是对自然的一种领悟,是传达某种理念和情感的形式语言。  【关键词】钢笔画 艺术创作观念  绘画创作是一个艺术家必然要通过的门槛,这就像一个女孩长大了要结婚做母
期刊
【摘要】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单独的表现、以示众人,而且还能相互渗透、交融,展示出磅礴的气势。篆书和篆刻艺术以其独有的金石之气与中国画相融合创造出别有韵味的中国画风。  【关键词】中国画 篆书 篆刻艺术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而篆书却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专属古朴典雅,近于写实性的绘画,篆书美是书法、绘画的统一。唐代的篆书家李阳冰在《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中说:“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
期刊
一、导入新课多样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成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讲授有关“音乐的速度”时,可以介绍击剑运动,在击剑中有刚柔结合,快慢结合。然后类比马路上各种车辆行进有不同速度,那么音乐作品根据不同主题也有其不同的速度,引入新课题。接着欣赏管弦乐《骡子》、《乌龟》的片段,然后板书“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速度”,并介绍作品中常有广板
期刊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从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在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使竞技体育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学者型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小说代表作。它是一部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人性虚伪、心理灰暗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本文将从语言的三个方面,即“妙趣横生的修辞艺术”、“幽默的讽刺语言,“深刻的心理刻画”,来分析《围城》小说中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关键词】《围城》语言艺术性审美性  美籍华人夏志清曾称赞在《围城》小说中有很多幽默和讽刺,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本人认为,在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充足时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比较难。记得本人在教出《捞铁牛》这篇课文时,也曾试图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开始,课堂气氛很活跃,可不到五分钟,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生怕学生搞乱课堂纪律,情不自禁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