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群文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探析小学语文群诗阅读教学策略意义深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构建支架、群诗对比等教学策略,以有效开展以一带多的群诗阅读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诗阅读;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27-01
群文阅读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发展方式。群诗阅读作为其一类别,既丰富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还有效实现了课内外古诗词资源的整合,有益于培养学生灵活开放、举一反三的思维。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鉴赏和感悟。探析小学语文群诗阅读教学策略意义深远。
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为例,探析小学语文1+x模式的群诗阅读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研究。
1.创设情境.寄折柳之思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在古诗词教学中尤为重要。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告别小学生涯,有很多的感慨要表达,教师创设情境,开展以“送别”为议题的群诗阅读,通过对送别诗的鉴赏,带领学生切身处地的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
课前播放学生六年来生活点滴的音乐相册,在教学《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可采用对话导入,“六月是离别的季节,分别之后,我们可以怎样联系呢?交通不便的古代,古人是用什么方式传达离别之情的呢?”把情感寓于生活化叙述、提问之中,感染学生,引人人思。
2.放手激勤.入离别之境
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解读诗词,而以抄笔记的形式代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构成。因此,教师在“初读人境”环节只提供学习步骤,出示相关要求和朗读目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词和解读。三个步骤分别是知诗人、明背景;解诗题、说题意;看注释、解诗意。
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初读能力考查中,教师以连续问答的形式检查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请你先朗读一遍这首词,词人王观的家乡在哪?他此时身在何处?请你解释诗题。请你翻译上阕,请你翻译下阕。”同时根据方位板书地点:如皋、越州、浙东。通过学生的翻译,理清词意,自然进入离别之境。尝试是一个过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有些简单的问题他们自然会解决。教师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放手,恰恰给了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锤炼。
3.构建支架,品送别之情
古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其中意象和意境是鉴赏品读的要素。教师可以构建古诗词学习的支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发展独立鉴赏的能力。在“研学后教”理念下,提炼出研学问题一:“词人是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从抒情方式入手,启示学生“寻景物、展想象”,通过寻找景物、品读景物及其特点,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
(1)图片支架。在品读赏析中,学生从上阙找到景物“水”“山”,教师适时展示山和水的动态图,及时扩大了想象空间。课堂上,即有学生描述“含情脉脉的眼神”,“仿佛能看到诗人眼里强忍的泪水在打滚”等画面。图片的支架作用激发了学生诗意的想象。
(2)问题支架。在“山是眉峰聚”一句,采用问答形式,“眉毛是一笔画过去的,山怎么像眉峰呢?”學生通过质疑和动作演示,自然感受到是浓浓的离愁聚集在一起了。
(3)地图支架。初读环节根据方位板书三个地点,适时补充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家乡即在友人目的地附近,却欲归不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词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友人的真切祝福。
(4)范例总结。一首短词,经过抒情方式的加工,竟读出百般滋味。出示微课“古诗词的抒情方式”作总结,通过生动的视频再次回顾了古诗词鉴赏的步骤,举一反三,巩固学生的鉴赏能力。
4.群诗对比.悟分别之意
对比阅读是群诗阅读中有意义的建构。设置研学问题二“比较阅读古诗词,哪些关键词句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送别诗在选取景物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引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四首诗,分配到各个小组鉴赏。在提到“江水”时,可适当补充“面对江水,李自送别时感觉孤独,而后,他因囚禁得到赦免回家乡,心情又是不同的,请齐读《早发自帝城》,千里远的江陵他觉得一天就可以到达,这轻舟一下子就漂过了万重山,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愉悦的。”
5.巧设练笔,抒离愁之怀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适时给创造学生表达情感的机会。如创设情境,“假如明天就要毕业分别,你有怎样的感受?用学到的方法,写毕业赠言。”紧贴学情,关联生活,在诗词阅读的体验中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群诗阅读的方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研究群诗阅读的教学策略,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位一线老师的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瑜,体验学习:关注学生生命在场的学习方式[D].扬州大学,2011.
[2]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张锦枫.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诗阅读;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27-01
群文阅读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发展方式。群诗阅读作为其一类别,既丰富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还有效实现了课内外古诗词资源的整合,有益于培养学生灵活开放、举一反三的思维。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鉴赏和感悟。探析小学语文群诗阅读教学策略意义深远。
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为例,探析小学语文1+x模式的群诗阅读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研究。
1.创设情境.寄折柳之思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在古诗词教学中尤为重要。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告别小学生涯,有很多的感慨要表达,教师创设情境,开展以“送别”为议题的群诗阅读,通过对送别诗的鉴赏,带领学生切身处地的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
课前播放学生六年来生活点滴的音乐相册,在教学《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可采用对话导入,“六月是离别的季节,分别之后,我们可以怎样联系呢?交通不便的古代,古人是用什么方式传达离别之情的呢?”把情感寓于生活化叙述、提问之中,感染学生,引人人思。
2.放手激勤.入离别之境
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解读诗词,而以抄笔记的形式代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构成。因此,教师在“初读人境”环节只提供学习步骤,出示相关要求和朗读目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词和解读。三个步骤分别是知诗人、明背景;解诗题、说题意;看注释、解诗意。
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初读能力考查中,教师以连续问答的形式检查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请你先朗读一遍这首词,词人王观的家乡在哪?他此时身在何处?请你解释诗题。请你翻译上阕,请你翻译下阕。”同时根据方位板书地点:如皋、越州、浙东。通过学生的翻译,理清词意,自然进入离别之境。尝试是一个过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有些简单的问题他们自然会解决。教师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放手,恰恰给了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锤炼。
3.构建支架,品送别之情
古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其中意象和意境是鉴赏品读的要素。教师可以构建古诗词学习的支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发展独立鉴赏的能力。在“研学后教”理念下,提炼出研学问题一:“词人是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从抒情方式入手,启示学生“寻景物、展想象”,通过寻找景物、品读景物及其特点,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
(1)图片支架。在品读赏析中,学生从上阙找到景物“水”“山”,教师适时展示山和水的动态图,及时扩大了想象空间。课堂上,即有学生描述“含情脉脉的眼神”,“仿佛能看到诗人眼里强忍的泪水在打滚”等画面。图片的支架作用激发了学生诗意的想象。
(2)问题支架。在“山是眉峰聚”一句,采用问答形式,“眉毛是一笔画过去的,山怎么像眉峰呢?”學生通过质疑和动作演示,自然感受到是浓浓的离愁聚集在一起了。
(3)地图支架。初读环节根据方位板书三个地点,适时补充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家乡即在友人目的地附近,却欲归不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词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友人的真切祝福。
(4)范例总结。一首短词,经过抒情方式的加工,竟读出百般滋味。出示微课“古诗词的抒情方式”作总结,通过生动的视频再次回顾了古诗词鉴赏的步骤,举一反三,巩固学生的鉴赏能力。
4.群诗对比.悟分别之意
对比阅读是群诗阅读中有意义的建构。设置研学问题二“比较阅读古诗词,哪些关键词句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送别诗在选取景物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引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四首诗,分配到各个小组鉴赏。在提到“江水”时,可适当补充“面对江水,李自送别时感觉孤独,而后,他因囚禁得到赦免回家乡,心情又是不同的,请齐读《早发自帝城》,千里远的江陵他觉得一天就可以到达,这轻舟一下子就漂过了万重山,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愉悦的。”
5.巧设练笔,抒离愁之怀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适时给创造学生表达情感的机会。如创设情境,“假如明天就要毕业分别,你有怎样的感受?用学到的方法,写毕业赠言。”紧贴学情,关联生活,在诗词阅读的体验中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群诗阅读的方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研究群诗阅读的教学策略,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位一线老师的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瑜,体验学习:关注学生生命在场的学习方式[D].扬州大学,2011.
[2]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张锦枫.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