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诱导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维生素D(VitD)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以及诱导NO释放的可能信号途径。

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不同浓度VitD(0 mmol/L、0.01 mmol/L、0.10 mmol/L、1.00 mmol/L、10.00 mmol/L)一起培养60 min;与1.00 mmol/L VitD分别培养不同的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加入VitD受体(VDR)激动剂(ZK191784)或拮抗剂(ZK159222)培养60 min。NO荧光探针检测试剂盒(DAF-FM D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O水平。HUVEC和VitD一起培养,加入VDR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分别培养60 min,Western blot测定小窝蛋白(Caveolin-1)和内皮型NO合酶(eNOS)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结果

VitD浓度依赖性增加内皮细胞NO的生成,在浓度为1.0 mmol/L作用60 min产生最大效应。VDR激动剂或拮抗剂预处理内皮细胞可增加或抑制VitD诱导NO生成。VitD和VDR激动剂保持Caveolin-1在正常的低磷酸化水平,增加eNOS的磷酸化水平,而VDR拮抗剂增加Caveolin-1磷酸化,降低eNOS的磷酸化水平。

结论

VitD能通过VDR明显诱导内皮细胞NO生成。VitD与VDR相互作用维持Caveolin-1的低磷酸化水平,导致eNOS激活,NO生成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FA)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雌雄不限的SD大鼠5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1组、给药2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后所有大鼠在相同条件下饲养11周,分别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比(W/V)、管壁厚与管外径比(T/D)。结果1.模型组的mPAP[(2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受体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迁移和细胞骨架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受体信号途径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应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检测整合素β1抗体对CTGF促进PASMC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整合素β1抗体对CTGF促进PASMC迁移的影响;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