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那么,如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榜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解放教育思想,开放教学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因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贝尔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作为教师,还应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和知识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经验,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借助教材这个载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确实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激活他们的脑细胞,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地开发。同时,要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做练习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发散、逆反、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三、课堂上加大创新力度
1.进行教材的再创造。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启智、培养能力的载体,我们的教学既要忠实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并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展现给学生设置问题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发展、去竞争、去创造。
2.进行教法的再改革。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创新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无处不蕴藏着可点燃的创造火种,只要我们勇做创新之人,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就能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1)巧设导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言是否生动、直观、有趣,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言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主动迅速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恰当、生动、直观、有趣地设置导言,把学生引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为探究新知作好孕伏。
(2)循循善诱,精心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这样启发提问:“‘公’是什么意思?最少几个才能称为公有的?你认为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学生自己能总结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注重操作,主动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人的知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练出来的,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唯一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实验。
(4)使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形声兼具、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优点,使用电教手段,不仅具有以上优点,而且还能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鼓励质疑问难,保持创新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探求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关键所在,抓住知识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方法,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榜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解放教育思想,开放教学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因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贝尔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作为教师,还应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和知识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经验,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借助教材这个载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确实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激活他们的脑细胞,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地开发。同时,要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做练习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发散、逆反、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三、课堂上加大创新力度
1.进行教材的再创造。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启智、培养能力的载体,我们的教学既要忠实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并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展现给学生设置问题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发展、去竞争、去创造。
2.进行教法的再改革。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创新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无处不蕴藏着可点燃的创造火种,只要我们勇做创新之人,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就能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1)巧设导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言是否生动、直观、有趣,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言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主动迅速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恰当、生动、直观、有趣地设置导言,把学生引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为探究新知作好孕伏。
(2)循循善诱,精心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这样启发提问:“‘公’是什么意思?最少几个才能称为公有的?你认为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学生自己能总结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注重操作,主动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人的知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练出来的,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唯一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实验。
(4)使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形声兼具、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优点,使用电教手段,不仅具有以上优点,而且还能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鼓励质疑问难,保持创新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探求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关键所在,抓住知识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方法,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