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班级网络空间、家校路路通、网上家长学校等沟通的新载体,成为当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又一主要趋势,为家长打开了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大门。
一、网络速递,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内容。
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近期学习的内容,我们创建制作了班级网络空间,经常更新,为家长了解孩子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方便。比如我班的洲洲小朋友,他的妈妈在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每天早早离开家门,当她回到家时,小洲洲早已进入梦乡,但她上班午休、双休日时,便可通过班级网络空间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孩子没学会的儿歌就帮他巩固加强。这样一来洲洲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每一首儿歌他都记得很牢,每一首歌曲他都唱得很准。每次请洲洲在集体面前表演时,他一改以前的胆小害羞,总是用响亮的声音,自信地表现他的本领。
二、网络快照,家长浏览孩子精彩瞬间。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使得大家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交流空间。我们常利用数码相机,抓拍幼儿生活学习中的瞬间镜头,并及时将这些照片处理好,传到班级网络空间上,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浏览孩子们在园活动的精彩瞬间。如我们班的明明小朋友,他的父母都在美国工作学习,平时都由外公外婆接送照顾,网上交流就为远在美国的家长提供了方便。这样一来,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一些优缺点,也有助于家庭的同步教育。
三、网络信息,激活强大的家长资源。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我们利用网络这一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配合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如我们在《轱辘轱辘》主题活动中,在班级的公告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明天每位幼儿带一辆车来园,我们将要进行“车轮转转转”运动会。只见第二天,有的幼儿骑来了自行车,有的幼儿开来了小汽车,有的幼儿则带来了妞妞车、滑板车……有了这么丰富的活动素材,孩子们在“车轮转转转”的活动中,玩得热火朝天,不仅认识了各种车辆的外形特征,还个个都参与了骑车、开车比赛,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体会到了与人分享的快乐!
四、网络空间,建立孩子个人成长日记。
现在的家长大多素质高,教育观念新,他们不再满足于家长园地、家长学校等单向的家园联系方式,而转向主动与教师沟通、联系、共商育儿对策的发展趋势。
利用空余时间,教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宝宝个人网页,如今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幼儿拥有了个人网页,孩子们的网页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通过这些网页了解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如李泽洲小朋友的个人网页上,妈妈每天帮洲洲写日记,有一段日记这样写道:“ 小的时候总是妈妈奶奶帮我洗碗,现在我长大了,上学了,可以自已独立做事了。今晚,我包揽了全家的碗筷,穿上围裙,卷起袖子,洗呀洗,抹呀抹,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的,妈妈奶奶都表扬了我,说我就像一个大人样。”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的洲洲在家却这么能干。
又如:葛诗嘉小朋友的妈妈,她平时不上班,孩子上幼儿园了,她也就空了。她主动向我了解有关幼儿个人网页的建立程序,还买了各种书籍在家学习如何制作个人网页,在网页贴上孩子从小到大的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候的嘉嘉,她还把嘉嘉睡觉时喜欢咬手指头的坏习惯在网上发贴,让有经验的妈妈帮助解决。我班强强的妈妈的是医生,她建议看到孩子咬手指急在心里,但是眼睛要装做没看见,转移她的注意,让她做一些别的事情,如画画、拍球……让孩子自然忘记吸吮手指。
五、网络互动,架起家园友谊桥梁。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队伍是幼儿教育潜在的、重要师资力量。网络教育资源辅助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获取更多家庭教育经验和方法,提供有效的互动平台供家长交流学习。许多家长遇到了问题在网上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这些有心的家长们利用网络,既宣扬了自己的教育优势又吸收了别人的教育经验。
自从班级网络空间开通以来,我感觉我们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家长公开半日活动后,家长会主动将自已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发在网上,春季到了家长在网络空间上发了《春季小儿护理四注意》等帖子,节日里家长给我们传来阵阵祝福……在网络这一无形的空间中,我们与家长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友谊桥梁!班级网络空间的建设为幼儿园与家庭搭建了互动的新桥梁,使家园之间更充分、准确、及时、详尽地交流,真正实现了“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班级网络空间让我们多了一丝牵挂、一份期盼、一种责任,更为家园联系打开了另一扇窗,走出了另一条路,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富有生机。
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应用于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使其与传统家庭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其出发点与归宿点是通过优化措施帮助家长获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拓展家庭中儿童学习的途径;同时构建信息化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环境,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帮助家长拓展幼儿学习的途径,促进家庭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构建学习型幼儿家庭。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2]谢幼如,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专题研讨会报告《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2003年.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改善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8.
[4]林琳.学前教育研究[M].湖南长沙学前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
一、网络速递,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内容。
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近期学习的内容,我们创建制作了班级网络空间,经常更新,为家长了解孩子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方便。比如我班的洲洲小朋友,他的妈妈在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每天早早离开家门,当她回到家时,小洲洲早已进入梦乡,但她上班午休、双休日时,便可通过班级网络空间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孩子没学会的儿歌就帮他巩固加强。这样一来洲洲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每一首儿歌他都记得很牢,每一首歌曲他都唱得很准。每次请洲洲在集体面前表演时,他一改以前的胆小害羞,总是用响亮的声音,自信地表现他的本领。
二、网络快照,家长浏览孩子精彩瞬间。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使得大家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交流空间。我们常利用数码相机,抓拍幼儿生活学习中的瞬间镜头,并及时将这些照片处理好,传到班级网络空间上,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浏览孩子们在园活动的精彩瞬间。如我们班的明明小朋友,他的父母都在美国工作学习,平时都由外公外婆接送照顾,网上交流就为远在美国的家长提供了方便。这样一来,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一些优缺点,也有助于家庭的同步教育。
三、网络信息,激活强大的家长资源。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我们利用网络这一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配合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如我们在《轱辘轱辘》主题活动中,在班级的公告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明天每位幼儿带一辆车来园,我们将要进行“车轮转转转”运动会。只见第二天,有的幼儿骑来了自行车,有的幼儿开来了小汽车,有的幼儿则带来了妞妞车、滑板车……有了这么丰富的活动素材,孩子们在“车轮转转转”的活动中,玩得热火朝天,不仅认识了各种车辆的外形特征,还个个都参与了骑车、开车比赛,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体会到了与人分享的快乐!
四、网络空间,建立孩子个人成长日记。
现在的家长大多素质高,教育观念新,他们不再满足于家长园地、家长学校等单向的家园联系方式,而转向主动与教师沟通、联系、共商育儿对策的发展趋势。
利用空余时间,教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宝宝个人网页,如今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幼儿拥有了个人网页,孩子们的网页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通过这些网页了解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如李泽洲小朋友的个人网页上,妈妈每天帮洲洲写日记,有一段日记这样写道:“ 小的时候总是妈妈奶奶帮我洗碗,现在我长大了,上学了,可以自已独立做事了。今晚,我包揽了全家的碗筷,穿上围裙,卷起袖子,洗呀洗,抹呀抹,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的,妈妈奶奶都表扬了我,说我就像一个大人样。”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的洲洲在家却这么能干。
又如:葛诗嘉小朋友的妈妈,她平时不上班,孩子上幼儿园了,她也就空了。她主动向我了解有关幼儿个人网页的建立程序,还买了各种书籍在家学习如何制作个人网页,在网页贴上孩子从小到大的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候的嘉嘉,她还把嘉嘉睡觉时喜欢咬手指头的坏习惯在网上发贴,让有经验的妈妈帮助解决。我班强强的妈妈的是医生,她建议看到孩子咬手指急在心里,但是眼睛要装做没看见,转移她的注意,让她做一些别的事情,如画画、拍球……让孩子自然忘记吸吮手指。
五、网络互动,架起家园友谊桥梁。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队伍是幼儿教育潜在的、重要师资力量。网络教育资源辅助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获取更多家庭教育经验和方法,提供有效的互动平台供家长交流学习。许多家长遇到了问题在网上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这些有心的家长们利用网络,既宣扬了自己的教育优势又吸收了别人的教育经验。
自从班级网络空间开通以来,我感觉我们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家长公开半日活动后,家长会主动将自已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发在网上,春季到了家长在网络空间上发了《春季小儿护理四注意》等帖子,节日里家长给我们传来阵阵祝福……在网络这一无形的空间中,我们与家长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友谊桥梁!班级网络空间的建设为幼儿园与家庭搭建了互动的新桥梁,使家园之间更充分、准确、及时、详尽地交流,真正实现了“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班级网络空间让我们多了一丝牵挂、一份期盼、一种责任,更为家园联系打开了另一扇窗,走出了另一条路,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富有生机。
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应用于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使其与传统家庭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其出发点与归宿点是通过优化措施帮助家长获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拓展家庭中儿童学习的途径;同时构建信息化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环境,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帮助家长拓展幼儿学习的途径,促进家庭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构建学习型幼儿家庭。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2]谢幼如,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专题研讨会报告《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2003年.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改善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8.
[4]林琳.学前教育研究[M].湖南长沙学前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