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动损伤不仅会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系统性造成破坏,同时会对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得到提升,越野滑雪运动员必须实现对运动损伤的避免,这对竞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造成越野滑雪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预防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提升会受到运动损伤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其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减少甚至避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可促使整体的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促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越野滑雪运动员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损伤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以便于在训练以及比赛中促使自身的保护意识以及保护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损伤程度与趋势损伤特征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
在实际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划分时可将运动能力丧失程度作为主要依据,轻度损伤、中度损伤以及重度损伤就是其划分结果。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是运动员损伤的两种主要性质,在实际对其进行区分时注意损伤发病缓急和慢性损伤作为区分依据。根据相关调查与统计显示,大多数越野滑雪运动员损伤病程都属于急性损伤,只有少部分运动员为慢性损伤,也就是说急性损伤的人数远远超过慢性损伤人员。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时期特征
日常训练、赛前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比赛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时期,按照所占比例大小对其进行排列后取得结果第一名为日常技术训练,最后为比赛,中间依次为赛前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冬季到来后就会将训练场地移到室外,低温环境以及大量的运动代谢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赛较为集中,赛前集训次数较多以及训练强度较大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冬季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出现任何一点失误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腰部、膝关节、肩关节以及背部等都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按照比例来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部,其次是各种关节,最后是背部以及大腿部。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一)技术动作不规范
技术动作不规范是导致越野滑雪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协同配合是越野滑雪运动员使用各种技术的基础与前提,身体部分肌肉以及关节过度的弯曲与牵拉现象都是由于错误的技术动作而出现,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体结构功能特点与运动力学原理出现被违背的现象,这也会加大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无论是多优秀的越野滑雪运动员都会在不正确的技术要领下出现运动损伤,因此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意识的规范。
(二)肌肉力量不足
运动员良好的力量素质对越野滑雪运动中的各项技术与战术的发挥有支撑作用,同时可在根本上对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的提升进行保障。越野滑雪运动员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自身的技术以及肌肉力量实现有机结合必须对自身的力量素质进行有意识的提升。运动员的全部力量需要在雪板与雪面接触的一瞬间实现向前滑进能量的转换。疲劳、动作稳定性下降以及技术动作变形等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运动员肌肉力量不足所导致。
在实际进行训练或者比赛时间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关节、韧带以及肌肉组织都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最终发生运动损伤现象。在實际对力量素质训练内容进行安排时需要将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技术动作的发力特点作为主要依据,这也是教练员在实际进行训练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三、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必须保障训练的科学性,训练效果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最大化。这也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促使运动员实现对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或减少。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个别性原则是在实际进行训练时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系统性原则:越野滑雪训练的各个环节、过程和内容都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越野滑雪专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都有特殊的结构程序和内部联系,只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训练,才能取得训练效果,不断提高越野滑雪技术水平。教练员在指导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要科学划分训练阶段和训练周期,做到目标明确,注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训练负荷的有机联系,提高阶段训练的实效性。增加训练负荷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大幅度提高运动量,避免运动员因训练负荷过大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和过度疲劳出现运动损伤。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训练原则对于越野滑雪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至关重要。根据越野滑雪运动的竞技特点,在运动员的技能提高阶段、训练后期和竞赛期多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效果会比较明显。要注重运动员身体运动机能的均衡发展,提高与越野滑雪竞技能力相关的系统和器官的力量、耐力以及柔韧素质,增强这些部位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要时刻关注运动员各运动系统和器官的负荷量,避免单一训练方法和特定动作的长时间、高强度反复训练,防止运动员因局部负担过重而导致运动损伤。
(二)提高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质量
在训练和比赛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越野滑雪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能力,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高质量的准备活动通常是运动员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先决条件。
(三)其他注意事项
要重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后的放松和恢复,做到劳逸结合,及时的消除运动疲劳,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出现运动损伤;要强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运动员能够掌握一些预防损伤的知识和手段;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水平,提高教练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要安排一些专项的体能训练和强化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机体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教练员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发掘适合越野滑雪运动员健康发展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不断完善训练机制,不断夯实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光,杨翠敏.越野滑雪运动训练中常见问题与防治措施[J].冰雪运动,2015,37(4):26-28.
[2]曲东海.越野滑雪运动员灵活性、柔韧性和稳定性训练方法的创新——功能性运动测试(FMS)在训练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2013(5):10-15.
(作者单位: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预防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提升会受到运动损伤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其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减少甚至避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可促使整体的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促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越野滑雪运动员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损伤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以便于在训练以及比赛中促使自身的保护意识以及保护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损伤程度与趋势损伤特征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
在实际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划分时可将运动能力丧失程度作为主要依据,轻度损伤、中度损伤以及重度损伤就是其划分结果。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是运动员损伤的两种主要性质,在实际对其进行区分时注意损伤发病缓急和慢性损伤作为区分依据。根据相关调查与统计显示,大多数越野滑雪运动员损伤病程都属于急性损伤,只有少部分运动员为慢性损伤,也就是说急性损伤的人数远远超过慢性损伤人员。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时期特征
日常训练、赛前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比赛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时期,按照所占比例大小对其进行排列后取得结果第一名为日常技术训练,最后为比赛,中间依次为赛前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冬季到来后就会将训练场地移到室外,低温环境以及大量的运动代谢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赛较为集中,赛前集训次数较多以及训练强度较大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冬季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出现任何一点失误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腰部、膝关节、肩关节以及背部等都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按照比例来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部,其次是各种关节,最后是背部以及大腿部。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一)技术动作不规范
技术动作不规范是导致越野滑雪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协同配合是越野滑雪运动员使用各种技术的基础与前提,身体部分肌肉以及关节过度的弯曲与牵拉现象都是由于错误的技术动作而出现,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体结构功能特点与运动力学原理出现被违背的现象,这也会加大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无论是多优秀的越野滑雪运动员都会在不正确的技术要领下出现运动损伤,因此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意识的规范。
(二)肌肉力量不足
运动员良好的力量素质对越野滑雪运动中的各项技术与战术的发挥有支撑作用,同时可在根本上对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的提升进行保障。越野滑雪运动员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自身的技术以及肌肉力量实现有机结合必须对自身的力量素质进行有意识的提升。运动员的全部力量需要在雪板与雪面接触的一瞬间实现向前滑进能量的转换。疲劳、动作稳定性下降以及技术动作变形等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运动员肌肉力量不足所导致。
在实际进行训练或者比赛时间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关节、韧带以及肌肉组织都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最终发生运动损伤现象。在實际对力量素质训练内容进行安排时需要将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技术动作的发力特点作为主要依据,这也是教练员在实际进行训练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三、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必须保障训练的科学性,训练效果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最大化。这也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促使运动员实现对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或减少。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个别性原则是在实际进行训练时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系统性原则:越野滑雪训练的各个环节、过程和内容都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越野滑雪专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都有特殊的结构程序和内部联系,只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训练,才能取得训练效果,不断提高越野滑雪技术水平。教练员在指导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要科学划分训练阶段和训练周期,做到目标明确,注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训练负荷的有机联系,提高阶段训练的实效性。增加训练负荷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大幅度提高运动量,避免运动员因训练负荷过大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和过度疲劳出现运动损伤。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训练原则对于越野滑雪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至关重要。根据越野滑雪运动的竞技特点,在运动员的技能提高阶段、训练后期和竞赛期多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效果会比较明显。要注重运动员身体运动机能的均衡发展,提高与越野滑雪竞技能力相关的系统和器官的力量、耐力以及柔韧素质,增强这些部位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要时刻关注运动员各运动系统和器官的负荷量,避免单一训练方法和特定动作的长时间、高强度反复训练,防止运动员因局部负担过重而导致运动损伤。
(二)提高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质量
在训练和比赛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越野滑雪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能力,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高质量的准备活动通常是运动员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先决条件。
(三)其他注意事项
要重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后的放松和恢复,做到劳逸结合,及时的消除运动疲劳,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出现运动损伤;要强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运动员能够掌握一些预防损伤的知识和手段;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水平,提高教练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要安排一些专项的体能训练和强化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机体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教练员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发掘适合越野滑雪运动员健康发展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不断完善训练机制,不断夯实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光,杨翠敏.越野滑雪运动训练中常见问题与防治措施[J].冰雪运动,2015,37(4):26-28.
[2]曲东海.越野滑雪运动员灵活性、柔韧性和稳定性训练方法的创新——功能性运动测试(FMS)在训练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2013(5):10-15.
(作者单位: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