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小吟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榆树,大约都生在北方吧,南方虽然有,在我的印象里,感觉是比较少见的。
  在我的家乡,有小小的榆树林,有零星的榆树,或者散布在村落的小院里,或在大路上,或者田野上。
  印象中,它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很坚硬,很顽强。
  看到它的叶子,我总忍不住想笑,那细细的、密密的纹路,就像小老头(年龄还小但过早出现皱纹的)额头上的皱纹一样。那叶子本来想长成圆形的,谁知道什么原因就把它定格成椭圆形的了。但是,它还做出一副努力的样子,想向圆形发展。
  这份努力的样子,很像人第一次吹小号鼓着腮帮子但吹不出声音的表情。
  不过,那叶子好像始终都是墨绿色的,极少见它嫩绿的色彩。若不是那很小的躯干,细小的枝条给人提示,这还是一株很年幼的榆树,它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幼小过、年轻过一样。
  但对孩子们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它的榆钱儿了。
  二
  榆钱儿,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但又俗不可耐的名字。
  当那嫩绿的榆钱儿挂满树枝的时候,那整株的榆树都显得容光焕发。好像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到来一样,喜气洋洋。
  它动,或者不动,都掩饰不住那份喜悦。动的时候,似乎有笑声,不动的时候,像是在微笑。
  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我相信,那种欢乐是它们发自内心的。
  小时候,我抓住枝条往下拽,大把大把地捋下榆钱儿,就往嘴里塞。那种滑腻腻的感觉妙不可言,香里带着甜,甜里透着香,这是纯正的大自然的味道。
  许许多多的乡亲,把榆钱儿采摘回家,拌上面,蒸了吃。它既是蔬菜,又可以当主食,再辅之于各种佐料,的确算是一种美味。
  但和生的榆钱儿相比,我更喜欢生吃的味道。
  也许,榆钱儿的形状,太像古代小小的钱币了吧,所以,人们才给它取了这个名字。我说它俗不可耐,其实也有一点赞美的意思在里面,就是它很有生活的情味。
  若是从童话的角度看,它又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在童话中,我们喜欢把植物的叶子比作森林币,而榆钱儿就更是森林币中含金量最高的币种了。
  似乎,树上隐藏着无数个小精灵,它们手持榆钱儿购物、交换、生活,那就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浪漫世界了。
  世俗的人类,是不相信另外一个世界存在的。但孩子们相信,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的区别,这也是成人在很多时候不能理解儿童的快乐的原因所在。
  三
  在弯弯曲曲、细小狭窄的山路上行走,朋友突然兴奋地喊道:“看,豹榆!”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豹榆这个名字,所以,很困惑地问朋友这两个字怎么写。汉语很丰富,音是音,义是义,只有二者相结合,你才能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
  顺着朋友的手指,我辨认了半天,才认出了豹榆。这山上的植物很茂密,茂密得几乎看不见阳光,很湿润,也许是植物们太密集、水分太充足,但又很难能见到阳光的缘故,所以那种高大粗壮的植物很难能见到。
  当我确定了豹榆之后,忍不住拽住一根细枝,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这豹榆的叶子和普通榆树的叶子一模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表皮。
  豹榆的表皮,像是豹子——金钱豹——身上的斑纹一样。就好像普通的榆树的表皮被人用刀子刮去了一样,直接裸露出来黄色的肉质。
  人的审美趣味很奇怪,对于喜欢的东西,总会赋予一种美的特质,比如这豹榆。如果不喜欢,那么就会比作癞痢头,像人脑袋上的头癣。
  豹榆的斑纹,大小的形状虽然各异,但颜色的深浅是有区别的,就像江南的雨在墙壁上留下的痕迹,时间的长短是能够区分出来的。否则,连成一片,颜色一致,那就和豹榆的美称不相吻合了。
  豹榆曲曲弯弯的,似乎很难能长得粗壮高大,但它如同悄无声息地在深山里潜行的豹子一样,似乎随时都可以腾空而起,扑向猎物。
  想到此,我感到脖子一阵发凉。
  四
  在内蒙,我的心像被熊熊的烈火点燃一般。视野开阔,无边无际,被城市挤压得小小的、扭曲变形的心,顿时也变得像大地,像大海一样。
  想拥抱天上的白云,想拥抱大地上的草原。
  但是……很快,我被另一种风景深深地吸引了,狂野的激情被遏制住了,就像一只巨大的野兽发现了新的猎物,放弃了原来的猎物。
  远处,一人多高的树,犹如路旁的风景槐一样,但它们就像假的一样,如同一根被风干的棍子,大小和高低都差不多,而在它们的上面,却开着无数金黄的花朵。那些细小的花朵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又形成了一朵硕大的花瓣。
  那种金黄色,艳丽,像是深秋的银杏树叶。
  那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没有人知道,小车里的每个人都很茫然,都很困惑。
  我很虔诚,但往往会被人视为谦虚。一个充满好奇的人,或者说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非常容易满足,非常容易感恩,非常容易感动和感激。任何一个小小的疑惑被攻破,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当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的时候,我很难能转移注意力。我固执地问每一个熟悉的人,哪怕刚刚认识三秒钟,也要问人家那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
  没有人知道,这只能更强烈地激起我的好奇心。
  最后,终于有人告诉我了:那是榆树!
  榆树?榆树……怎么会?
  当我真正走近它的时候,我笑了,那叶子,分明就是榆树啊。如果远观,那些叶子就像是花朵。只有走近了,才能知道它是叶子。
  这是嫁接出来的榆树。其实,本来依照常识就可以判断出这些是嫁接出来的树。那些齐刷刷大小相同的树干,怎么可能是自然的形状自然的属性呢?但是,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很少启动我们常识和经验的功能。
  我想到了孩子们……但愿他们不被规范和嫁接。只要向着天空向着太阳生长的方向不变,越是自然越是保持天性就越美!
其他文献
国庆节,表妹团团一家来小胖家玩,小胖得意地问团团:“上次我帮你改的错别字作业过关了吧?”rn“过了过了!老师还夸我了呢!”团团眼睛闪闪发亮,“哥哥你的那个同学真厉害,那几
期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本文以江苏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修正的“钻石模型”对江苏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
(1)  这是一个流浪的故事,不,不是一个关于流浪的故事,而是一个故事流浪的故事!  同学你听懂了吗?还是我越解释越迷糊了?  让我从头说起吧,话说有一天我去河边散步,忽然听见一男童声音从道旁草丛传来:“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遥远的城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她名叫……”声音突然停止,片刻又从头念起。  如此重复几次,我想他可能太小还不认得后面的字,忍不住发声:“小朋友你需要姐姐帮忙念故事吗?”  声音
★原来的作文★rn亲爱的爸爸妈妈:rn你们在昆明过得好吗?有没有生病啊?昆明的天气怎么样?我在豹子箐过得非常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所以有点想家,在夜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英格兰南部一个村子和大片丘陵地带之间,有这样一间小农舍.农舍里住着一个牧羊人,还住着他的妻子和他们一个很小的儿子.rn这牧羊人一天一天——在一年的有些
期刊
我的手举了起来,又放了下去.rn“还有谁?”班会课上,老师统计竞选中队委的名单.不少同学自信地举起了手,但我犹豫着:参不参加呢?选不上,多丢人啊!就算选上了,还得帮班级做事,
期刊
1  瓢虫喜欢一棵树上的  一枚绿叶  心里想着做它的小纽扣应该  不错  风吹来时  绿叶集体发出了邀请  瓢虫犹豫着  飞走了  2  瓢虫想送给它心爱的绿叶  一颗星星  嘀咕了半天  它送给了每枚绿叶一颗星星  ——这样  这样,它的心思  不会被看破吧  3  有一天  瓢虫看见蝴蝶有一颗露珠  蜜蜂有一颗露珠  蜻蜓也有一颗露珠  是那枚绿叶送的  可是,那枚绿叶  从没有表示过要把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