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钙钾镁肥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度的改良作用

来源 :土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硅钙钾镁肥阻控土壤酸化的效果和作用,采用连续4 a的硅钙钾镁肥田间定位试验,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750、1 125、1 500和1 875 kg?hm-2硅钙钾镁肥对稻田土壤剖面pH、电导率(EC)、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酸碱缓冲容量和碱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降低了0~30 cm土壤pH,导致土壤酸化,酸化率为2.88 kmol?hm-2?a-1;与之相反,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土壤pH,较CK处理在0~15 cm和15~30 cm分别提高了1.22~1.58和0.35~0.64个pH单位,并产生大量碱,在0~30 cm达到了9.93~13.82 kmol?hm-2?a-1,其中0~15 cm占80%。与CK处理相比,硅钙钾镁肥能显著增加0~30 cm土壤EC、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及0~15 cm交换性K+,减少0~30 cm交换性酸,特别是交换性Al3+。土壤交换性酸消耗量中硅钙钾镁肥释放的交换性盐基和相应碱贡献了104.3%,是交换性酸减少的主要途径。总之,多次大量施用硅钙钾镁肥在显著提高0~30 cm交换性Ca2+、Mg2+和0~15 cm交换性K+含量的同时,有效改良了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稻田土壤酸性,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释放的Ca2+、Mg2+盐基离子和碱是土壤酸化阻控的主要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引入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方法作为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 ,旨在为医疗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方法选择西部某省会城市一大型三甲医院,在2012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探讨城
高中全部化学是以门捷列夫周期律为基础的,因此这个重要理论教材在化学课程中必须占有适当的位置,以便遵循这种科学精神和系统进行研究各种化学事实。大纲中规定在讲各族非
危重症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的第一步须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本文从危重症患者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及其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我国危重症患者营养风险筛
在服装的设计学习中离不开对纺织面料的了解,高中生在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时,要对服装不可缺少的纺织面料进行全面的认知。本文以作者的一点理解,简述了其面料的发展过
转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阐述了转喻的本质,并运用Fauconn ier提出的空间映射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