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创设影视情境突出重点,合作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创设角色情境解决疑难,引入竞争情境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灌输实现知识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尤为突出,而学生主体地位被习惯性忽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些老师不乏满腹经纶,但讲起课来语调平淡,整节课变成教师自始至终的“一言堂”,而讲台下的学生显得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无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以至于出现学生“人在课堂里,心在课堂外”的现象。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体现了新形势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和质疑等正常的心理需求,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创设人性化的教学情境等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师努力研究的方向。现以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第三课《“军事天才”拿破仑》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导课:创设问题情境,编纂生动的读白吸引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研究的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本课中我们充分利用课前导言:“在法国大革命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小小的炮兵上尉登上了法国历史舞台,并从此以叱咤风云的毅力统治法国乃至欧洲几十年,这个人是谁?这个传奇人物留下了那些值得思考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疑案?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探讨一下这个传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吧。”通过这段精心编纂出读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他们急切寻找下文答案,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二、授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教师点拨,使学生了解了拿破仑传奇的一生,得出拿破仑的生活轨迹:炮兵上尉—土伦战役中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华和超凡的军事才能—雾月政变,登上法国历史舞台—《拿破仑法典》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内外战争,打败反法联盟,保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引向欧洲,并给被占领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滑铁卢惨败,退出历史舞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读、说、写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突出重点:创设影视情境,使抽象的材料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与事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多感官,使本来抽象的材料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味。本课中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奥斯特里茨战役》,使学生了解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以少胜多成功战例;播放《拿破仑法典》,并配合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伟大的历史意义。认识到这部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重点的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难点突破:对于本课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采用了创设角色情境的方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我们面前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区的广大人民。”接着问:“这四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大家真正站在各自角度,根据各自利益进行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妙语如珠,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的不同态度正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一)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抗击反法联盟挽救民族危亡,具有正义性;(二)横扫欧洲,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给受侵略各国人民带来灾难。”这样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为理性阶段,启发了学生思维,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史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忽然提出问题:拿破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从他的一生中似乎产生了一点朦朦胧胧的感悟。于是我采用了创设物具情境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图片:有身着炮兵服装的拿破仑、土伦战役、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拿破仑参观鲁昂一家工厂、《拿破仑法典》、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兵败俄国、滑铁卢战役等,通过创设这一物具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仿佛置身于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时代”,配以教师的讲解、点拨,学生的思维快速转动起来,认识到:勤奋、果敢、把握机遇能使人成功,梦想成真;傲慢、狂妄独断专行导致失败,遗憾终生。
  五、知识巩固:引入竞争情境。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地引入竞争情境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本课的知识巩固阶段我先给学生一段复习时间,然后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知识体系分为若干个知识点,采用每人必答、小组必答、风险抢答的方式,增强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改变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促进知识的迁移,揭示真实的学习情境。
  通过这样的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落实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克服了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漠视学生的情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的弊病,调动学生思维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释放学生压力,促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不断给历史教学注入更新的、更持久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高等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越来越多,计算机机房建设在如今的高等院校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计算机机房作为高等院校授课的场所被逐渐普及。而机房在日常使用中又与机房管理员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机房上课的时候离不开机房管理员。文章就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机房、管理员、授课教师相互之间的关系浅谈机房管理员在计算机日常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机房管理 计算机教学 教学
摘 要: 项目教学法被中职学校广泛应用,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FLASH动画制作教学实践中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的并不是最终的学习效果,更多的是让学生积极探索,完成整个项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本文根据目前中职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分析,阐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动
摘 要: 学习任务单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学习任务单”对巩固教学内容的帮助及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学习任务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任务单 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摘 要: 课堂教学的问题化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系列有效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发散的能力,使学生对课程内容透彻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教学活动,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其前提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关键词: “问题化设计”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我所任教的高中《思想政治
摘 要: 在传统初中政治课程中,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一切以分数为目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如今在新课改的实施条件下,如何改善政治教学方法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理念的研究,提出具体有效的方法增强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一、探析如今初中政治的教学情况  1.传统模式缺乏新意。  从目前看,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有待改变。政
摘 要: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重视历史创新教育,传统的以书本的纯文字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创新教学的需求,书本中的纯文字也在不断被各式各样的历史图片代表。历史图片不但可直观反映出真实的历史,而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究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历史图片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运用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