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目标教学实践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othy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应该围绕着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是从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本着向课堂要效率的原则进行的教学变革,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让课堂教学组织更为多样性,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识记,让单一及零散的知识点变得有规则,促进学习知识点的模块化学习,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以致用的能力,当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师应该转变理念,善于创新,以及提升教师运用教材服务于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立德树人;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效果;创新
  一、让单元整体目标下话题凸显语境
  译林版《英语》教材和其它教材有着较大的区别,《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着鲜明的话题,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从话题本身出发,对单元进行解构与重构,重要建构出适宜学生实际的一个个小话题,让教材单元中的话题与一个个小话题即统一又有区别,凸显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进行My Friends课题单元安排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习得知识,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最关键的培养学生的热情,对这门学科产生热情才能更好的学习。先让学生听一段英语对话或让学生自由结组展开对话任务,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扮演内容中的任意角色,“What’s that?”,“It’s a rabbit. It’s mine.”,“I see. Why is it jumping?”等,这段对话与动物有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观察学生们的内心情感,知道哪个是重点哪个是次重点,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围绕自身兴致展开学习,实现高效率课堂目的。语感是小学英语语境教学的核心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大量短文,展现其主导地位,例如齐读、朗读、分角色阅读等,通过这类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熟悉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热情,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通过语境教学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好奇心,将所学知识加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加强学生们的理解,如老师在传授知识点时,首先会说“What are we doing now?”,随后可以让学生来回答,也可以在课件里选择少量图片,如“The duck is swimming.”等,增设语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借助动作与老师的诠释,深入了解这类知识点,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归整,找出其中的规律,老师在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成练习题,让学生们完成,借助英语语境教学,学生可以迅速区分完成时与过去时。另外,还可通过情境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和单词,用唱歌或编写记忆口诀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把星期、月份,Monday,Tuesday,Thursday等词汇整理好,随后在歌曲里加入这些词汇,使学生更好的发音,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和理解,对此情境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接受知识,还能让学生加深记忆。
  二、创新单元整体目标下的评价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眼于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习得知识与技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促进学生持续的学习与发展,是任课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评价学生什么内容、如何评价学生等问题,同时,不应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重生活化的评价。对于常规的学科评价方式,往往是学生达成了一定的任务目标,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与奖励,这体现出较强的分科评价特征,而实际上,评价可以面向生活,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充分地激励学生。例如,在完成几个单元学科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可以为学生们在教室或操场上举行一个派对,在派对上,只允许用英语交流,同时完成一定的任务,而任务的内容是结合前期学习的单元知识点设置的,在学生喜爱的派对上,学生会很自然地学习,同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小学英语教师作为派对中的主持人(裁判)能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够很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再如,在进行口语的学习与训练时,在教师与学生的口语对话结束后,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学生自评与师评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掌握水平,针对不足之处,及时作出调整及自我训练。
  三、总结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成育人目标,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思想。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厘清单元教学思路,解决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偏离的问题,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学科学习,依然需要学生兴趣的支撑,如何通过评价,调动学生较高的学习热情,是每位任课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建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J].文教资料,2018(20):229-230.
  [2]武雯晴.师生协同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02.
  [3]曹竹青.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用语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李欣.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逐渐深化的趋势下,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顺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潮流,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增强我国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帮助学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除了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概念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
期刊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这几年,学习过程就如同东风拂面,收获颇多,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漾起层层绿意。  一、课前设计——有“结构”意识,开发“育人价值”  在新基础的研究里提出“长程、结构化育人”,因此对教材的研读要细致,尤其是开发教材知识关系形态中的育人资源,使知识呈现出整体的结构态。  (1)加强课前的“预设”。设计《认识图形》一课时,第一,要保持孩子们的好奇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将带领学生顺利地走进轻松作文的殿堂。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激趣 生活 快乐 主动  “习作激趣”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原动力。要把“兴趣”这位老师请来,“扫障”是
期刊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高中生物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的目标的要求,下面是我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关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的几点经验归纳与大家分享,请于指点。  一、 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材料,掌握实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基础  学生熟悉了仪器得使用原理、使用起来就会目的性,就容易培养实验能力,反之就难。例如,如果学生低倍镜
期刊
新时代的到来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的时代需要的是思维发散性的人才,而英语阅读的训练不仅帮助他们掌握一门交际的语言,还帮助他们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虽然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直都没有减弱,但是它却一直都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学生词汇量不够、英语语法没掌握,都成为了阅读课教学拖拉的理由。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我们应该主动改变之前的观念,让英语阅读的教学变得
期刊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更加符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以此來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课堂教学策略的完善给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因此,本文将以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为基础,谈一谈应该怎样把自主课堂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顾名思义,自主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基本框架为:学生主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初中化学,学生在学习了生物、地理、自然等学科后,进一步接触动手实验,通过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还可以在实验操作中进一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更易于渗透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同时,核
期刊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越来越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逐步深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实现“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数学是高中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系统性、抽象性强,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科学的过程为主线,贯穿于
期刊
我很平凡。每天早晨,沐浴着阳光的我走向学生,开始了又一段充满了挑战与快乐的征程。我始终相信:用阳光般的情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就一定会有智慧之光生生不息地闪现;用爱心去润泽学生,他们总会回报我们阳光与幸福;以高尚的师德支撑爱的事业,就会如同火炬,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1)“偏爱”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家创立的,发起于19世纪30年代,最早應用于心理学科,后来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引入教育领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使原本冷冰冰、死沉沉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仿佛一颗小火星儿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对激发孩子们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