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住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患者10例,年龄26~38岁,平均32岁,腹壁纵切口8例,横切口2例,急诊剖宫产8例,择期剖宫产2例,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7年,多数在术后0.5~3年内发病。
  症状:腹壁切口处出现疼痛性肿块,月经前或月经期肿块增大,胀痛明显,可呈渐性加重,月经结束后肿块缩小,疼痛逐渐减轻缓解,经后3~7天局部疼痛消失,具有典型的周期性。
  体征:检查发现切口包块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韧或呈实性,活动度差,术前检查测量病灶最大直径为1~6.0cm,触痛,以经期明显,病灶表浅,经期局部皮肤呈紫蓝色。
  
  结 果
  
  辅助检查:本组10例均行腹部彩色B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欠清晰,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频谱。7例行腹壁肿块穿刺作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不同分化程度的腺上皮和成簇的菱形间质细胞。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时间、手术方法及范围:1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除范围,切缘距肿块2~3cm。术中见病灶向下侵及腹直肌,未累及腹膜,切除病灶。10例由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部位内膜异位症的时间平均为38个月。术后切口I期愈合。
  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红细胞、炎症细胞。
  术后用药:10例术后继续服用米非司酮,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22天,12.5mg/(次·日),连续3~6个月,8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 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文献报导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随着剖宫产术的广泛应用,普遍认为手术简单易掌握,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手术步骤越做越简便,子宫下段切口越切越高,增加手术并发症。多数医院实行一次性手术布单,而切开腹壁后不再保护切口,切开子宫下段同时破膜,吸净羊水同时只求快速娩出胎儿,常规进行宫腔擦拭和大量冲洗,选择较高的子宫下段切口,切口全层缝合,增加了子宫内膜的损伤和造成直接种植机会。多数手术医生注意到进入宫腔的敷料做到一次性应用,但缝合子宫的针、可吸收线、器械、术者手套重复使用均可将子宫内膜带到切口处,造成子宫内膜种植,形成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只要详细询问病史,抓住切口疼痛及切口下结节与月经关系密切这一特征即可诊断。但应注意与切口部位感染、异物或转移性瘤结节等疾病相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能力,加之反复周期性出血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因此病程越长,病变侵及范围越广、越深、甚至侵及腹膜,故应早确诊,及时手术,同时切除异位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以避再复发。
  预防:①首先应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应用,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是减少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关键;②手术医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剖宫产术,不要片面追求速度及切口的外表,更重要是要想到如何提高手术的质量及良好的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③用纱布保护好切口创面,尽量减少宫腔内的血液污染切口,尤其是取出胎盘或胎膜后,要及时更换无菌手套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④剖宫产时胎盘娩出后要迅速吸净血液,缝合伤口;⑤接触宫腔的纱布或器械不要接触手术切口部位,器械更换或洗干净后再使用;⑥缝合腹壁切口前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⑦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早产时,除保护好腹壁切口外,术毕要仔细清洗,避免子宫内膜组织的种植。
  
  参考文献
  1 方善德,主编.外妇科再次手术学.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诊断性腹穿在诊断急腹症上的价值。方法:回顾2004~2006年行诊断性腹穿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128例腹穿患者,阳性率65.62%。结论:诊断性腹穿在急腹症的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急腹症 诊断性腹穿    资料与方法    本文共收集我院3年来行诊断性腹穿128例,男86例,女42例;年龄8~73岁;腹部外伤37例,各种急腹症91例,其中手术治疗113例。  穿刺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男87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3.48∶1。年龄2~74岁,平均32.8岁。入院时间1~14小时,平均5小时,中位时间11小时。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7例,高空坠落或撞击伤18例,斗殴伤13例,其他伤14例。损伤情况:合并其他部位损伤24例,其中颅脑损伤6例,胸部损伤9例(合并血气胸5例),四肢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8例创伤性膈疝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后24小时确诊11例,术前确诊12例,90%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剖胸术23例,胸腹联合探查3例,2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亡,治愈25例。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漏诊,胸腹部X线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首选,早诊断、及时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急腹症合并腹部肿块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对10年间70例急腹症合并腹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合并腹部肿块病情急、重,危险因素增加,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愈后较好。本组70例除1例胃癌晚期患者死亡外,均治愈。结论:急腹症合并腹部肿块,诊断必须迅速准确,治疗以手术为主。  关键词 急腹症 腹部肿块    资料与方法    10年间70例急腹症合并腹部肿块中,阑尾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板间开窗潜行式扩大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性地行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结果:优29例,良15例,可8例。结论:有选择性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开窗 减压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8月收治5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7例,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68例,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术后尿潴留12例,阴囊积液5例。术后5~7天出院,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期刊
摘 要 对86例胫腓骨骨折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在修复其他脏器损伤时可一并完成,使骨折早期得到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固定,早期活动产生的动力性轴向应力促进骨愈合和骨组织结构的重建,符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 骨愈合    资料与方法    1997年5月~2005年9月收治8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及部分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男5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开展电视腹腔镜下各类手术行硬膜外麻醉203例,男78例,女125例,年龄20~71岁,其中60岁以上21例,70岁以上1例。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8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6例,窦性心动过缓11例,ST-T改变8例),合并其他疾病者33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5例,慢支肺气肿4例)。手术时间30~120分钟者195例,120分钟以上者8例。  麻醉与监测:麻醉前30分钟常规肌注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149例(181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男61例,女88例;年龄40~84岁,平均57岁;右膝71例,左膝46例,双膝32例。临床表现:膝关节反复疼痛、晨僵、行走时关节疼痛加重、关节肿胀、压痛、行动受限。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对疼痛缓解不明显, X线检查表现为骨质疏松、硬化、骨赘形成、游离体、关节间隙变窄。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仰卧位,上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OM)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6例妊娠28~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潜伏期≤24小时呼吸窘迫综合征(ROS)明显高出潜伏期>24小时组(P<0.01)。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小时较潜伏期≤24小时组高(P<0.01)。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