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它是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的右翼,但它远远没有科尔沁草原的风姿。“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是它遥远的过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来到此地,它会让你饱含眼泪——只因这里风大,还夹杂着大量的盐碱微尘。
与东部山区浩瀚的林海、中部平原区殷实的粮仓相比,吉林省西部虽是草原,却已大面积的盐碱化,位列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
这是吉林省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严重时甚至造成了“生态难民”,因为盐碱地的大肆扩展,世代在此生活的居民须为盐碱地“让步”!
2002年起,吉林省正式联合所有力量“向盐碱地进军”——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实行抢救性保护。过去像伤疤一样的盐碱地,慢慢开始恢复植被,甚至有了碱地生态经济产业链,一批草业龙头企业在西部治碱工程建设中逐渐成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大安市发改局贲成国局长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大安耕地、草原‘三化’程度,大安市盐碱化以中、重度盐碱地为主。12万亩良田成为废弃耕地,近百万亩草原成为不毛之地,6个自然屯上千人口被迫搬迁。”
“大安盐碱卤水硝,谁干谁‘粘包’(不好处理,惹麻烦)。”这曾是过去大安干部的心态写真。
不光大安,在吉林省西部的洮南、长岭等市县,一些村屯的农民背井离乡,沦为生态灾民,盐碱地治理成为一个广泛难题。
作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吉林省西部是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据资料显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面积96.9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白城市的洮南、洮北、镇赉、通榆、大安,松原市的长岭、乾安、扶余、前郭、宁江,四平市的双辽、梨树,长春市的农安等13个市县。其中轻度盐碱地6.07万公顷,中度盐碱地46.41万公顷,重度盐碱地面积为44.42万公顷。
原吉林省生态办主任、现任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的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长期以来,吉林省西部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采,致使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三化’现象日趋严重,该地区草原‘三化’已成为吉林省西部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压力,长期下去,对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治理草原‘三化’尤其是盐碱化已成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看,西部盐碱地治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更涉及到我省中部商品粮基地的发展。而且,西部‘三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周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向盐碱地进军
2002年4月17日,贾广和很清晰地记着这一天。
这一天,吉林省“西部治碱工程”正式启动。
而在此之前,吉林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和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在西部盐碱化土地治理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实施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储备。
“由于盐碱化加剧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西部的贫困程度,使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走入了贫困——脱贫——因灾返贫的恶性循环,西部贫困的根源是生态贫困。”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可使西部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但可以改善西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为当地的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盐碱地的改造,优化了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可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向二、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从宏观方面说西部治碱工程可以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西部治碱工程计划从2002年—2010年,分两个阶段,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管理等措施,对西部盐碱地进行全面治理。
吉林省生态办曹立克处长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002年—2005年为工程第一阶段,共治理盐碱地66.67万公顷,使得盐碱地总体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轻度盐碱地植被恢复,50%变为优质草原;中度盐碱地植被基本恢复,50%变为可利用草原;重度盐碱地植被有所恢复。这一阶段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实际进行围栏;生物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地补播各种耐盐碱草种,对重度盐碱地采取人工种碱茅、羊草、栽柽柳,以及以稻治碱,以苇治碱等。同时采取化学措施,针对不同地块和植被、土壤类型,采用石膏、石灰石、工业废弃物及生化试剂等进行探索式治理。第二期(2006年—2010年)将治理约30.23万公顷重度盐碱地,将力争使盐碱化面积基本消除,植被恢复。轻度盐碱地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变成优质资源;中度地区恢复植被,80%变成可利用资源;重度地区植被基本恢复,30%变成可利用资源。
西部治碱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生态办共投入6800多万元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西部治碱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1亿多元,带动全社会投入资金4亿元。因其公益性,政府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盐碱地生态经济开发企业支持和优惠,为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盐碱地华丽变身
“西部治碱工程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展开的。初期尽管有企业的参与,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行为,而是以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生态,间接辐射带动发展相关产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没有作为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没有进行深度产业化开发。”吉林省生态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着盐碱地治理工程的深入,吉林省开始拥有一批从事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开发的企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市场主体。
吉林省生态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吉林省华雨草业在大安市姜家甸草原15000公顷的西部治碱工程项目保护性治理初见成效,2005年产饲草7560吨,全部销售完毕并远销到韩国,企业实现净利润20多万元,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辐射带动当地农户从事到草业生长加工产业链中,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拉动周边运输业的发展,实现相关效益3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统一”。
企业的积极参与给西部治碱工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了西部治碱工程的进程。
随着盐碱地治理的有序展开,2006年,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根据规划,2006年—2010年退化盐碱地植被面积将恢复10万公顷。同时,规划中的盐碱地生态经济产值将达到30 亿元。建成草产品加工生产线和特色产品加工生产线,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加工企业10个,盐碱地生态产品20—50个;初步形成耐盐碱顶级植被草业生态经济产业链、高产优质绿色农产品生态经济产业链、安全健康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产业链等,创建盐碱地生态畜牧业、盐碱地生态渔业、盐碱地生态农业、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生产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进了洮南府,先喝二两土,早上不够晚上补”,这是当年吉林省西部洮南的民谚。在吉林省西部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洮南市市长许广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启动以后,洮南市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种植100万亩的山杏,白刺等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作物来发展碱地经济。现在,西部地区的干旱情况和湿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盐碱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风沙、沙尘暴天气也明显减少。”
大安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安市盐碱化的草场已得到了历史性的恢复,草场植被得到了恢复,随着盐碱地产业化开发力度的加大,盐碱地的生态效益日益突出。
盐碱地生态经济成热门
与当年的满目荒凉相比,如今盐碱地日渐走俏成为了“香饽饽”——吉林省西部正因为广大的盐碱地而面临着诸多商机。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牧草产品需求的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70%的需求集中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之前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苜蓿草粉和颗粒饲料,但跨海运输费用昂贵。吉林草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又与日、韩毗邻,与东南亚等地交通便捷,海运通畅。
“如果抓住商机,振兴草产业,将有巨大的创汇创利空间。”贾广和认为,吉林省目前有出口创汇能力的草业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即使有出口能力的规模也太小,企业吃不饱。
但这种状况将很快彻底改变。“大集团、大公司既可参与投资建设草场,改良盐碱地,也可在养殖业、产品的精、深加工及销售上做文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标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并通过成片治理,扩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反哺环境效益。”
吉林省西部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茂密的牧草资源、广阔的盐碱地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适宜动物生存和作物生长,为治理盐碱地、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白城、松原两个市的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项目分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实施,项目区总面积558万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增产优质大米33亿斤,为当地农村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惠及项目区20多万农民,将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由1000元左右提高到8000元左右。
“相信4年以后,西部将会成为‘鱼米之乡’。”吉林省省长韩长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治碱的“双健康”理论
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贾广和
盐碱地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际难题。国外对盐碱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目前国外治碱方式主要侧重于大型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预报防治和休养生息的保育方式等,近年来在节约用水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土壤耕作与施肥、利用土壤改良剂、高矿化水应用以及选育耐盐品种提高作物抗盐力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国内对盐碱地的治理利用经历了从单项措施到农林水综合措施,从小范围利用到大面积综合治理的阶段。上世纪50年代主要以农业生物措施改良为主,60年代为水改阶段,70年代至今开始全面治理工作。吉林省“六五”期间,曾利用筛选到的耐盐碱性强的碱茅草改良盐碱地获得成功;“七五”期间碱茅草改良盐碱地适应区域试验取得了可喜成果;“八五”、“九五”开展了更广泛的试验;“十五”期间吉林生态省建设开始启动,成功选育了耐盐碱品种,创造了羊草人工移栽新技术快速恢复顶级优势植被的新方法,这是生物改良盐碱地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这几年,吉林省治碱工作的重点一是植被恢复的问题,另一个是怎么利用盐碱地生产出的食品帮助人们解决饮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的膳食结构以酸性食物为主,酸性比例远远大于碱性比例,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可否利用盐碱地资源生产碱性功能食品来改善食品结构?这不仅能改善人们的健康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我就此提出了“双健康”理论理念。
一举两得的“双健康”
所谓的“双健康”就是通过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使盐碱地植被恢复,实现土地资源健康;通过对盐碱草地、盐碱耕地和盐碱泡沼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盐碱地农牧业,进行深加工,开发碱性动、植物食品,改变人们的酸性食品结构,增加碱性食品,实现人们的身体健康。
“双健康”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措施,恢复盐碱地植被,实现土地资源健康。
目前,吉林省在盐碱地治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工程、生物、化学和管理措施。
工程措施就是建设工程围栏、浅翻、深松、挖沟。对水资源较好的地方,采取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的办法。
生物措施则是根据盐碱地的类型,采取对轻、中度退化的盐碱地建设围栏和适当补播耐盐碱的各种草种,对重度退化的盐碱地则采取人工种植耐盐碱植被等办法。
化学措施就是针对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的退化程度,采用石膏、石灰石,以及工业废弃的酸渣、酸液及生化制剂等,进行少量探索式的试验治理。
管理措施是采取“统一管理,集约经营,权属不变,群众受益”的原则,公司化、集约化强化管理,采取围栏、禁牧等措施保护盐碱地生态。
第二,通过发展碱地农牧业和相关加工业,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实现人们的身体健康。
所谓碱性食物就是含有钙、钠、钾、镁等碱性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氧化后的最终产物呈碱性的食物。正常人碱性体质者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为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等,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英国一位病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指出:只有“体液呈弱碱性,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碱性食品对于提高智力,缓解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很好的功效。由于人体血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因而科学家建议改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碱化土壤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特征,我认为可以挖掘碱地环境上生长植物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利用盐碱地生物资源,开发具有保健、药用、日用化妆、美容、环境美化等功能的天然绿色植物产品;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包括天然碱性大米,天然碱性蔬菜,碱性畜产品(肉、蛋、奶),碱性饮料以及其他保健食品,构建产业链。
盐碱地的开发与整治,说到底就是要达到土地资源健康和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盐碱地的治理应以“双健康 ”理论为基础,围绕“双健康”任务,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开展重大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发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和碱地生物资源与机能高效利用途径,推进碱地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化,探索碱地区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碱地生态经济,充分发挥碱地生态经济产业的引领和拉动作用,紧紧依靠碱地生态科技进步,培育碱地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特色碱地生态经济发展等等。
生态经济的治碱优势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是碱地“双健康”理论的实践活动。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简单地说就是要把盐碱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治理的同时加以利用。这正符合“双健康”理论中“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的两层含义,是对“双健康”理论的具体实践。
土地盐碱化是吉林省西部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部现有草地面积2000多万亩,50%以上的草地盐碱化问题相当严重,还有相当数量的耕地,甚至林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盐碱化问题,并有发展扩大的趋势。
土地盐碱化给吉林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障碍,主要表现在:
土地盐碱化加剧了贫困程度。西部是吉林省贫困面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由于盐碱化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口重新返贫。
土地盐碱化加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土地盐碱化的加剧,使草地资源锐减,生产能力不足,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土壤中水的涵蓄量减少。
土地盐碱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吉林西部盐碱地面积加大,程度加重,土壤内生物菌群减少,土壤团粒被破坏,毛细现象增强,水分大量散失,土地板结,植被不能正常生长,导致风沙四起,干旱频繁,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因此,综合治理西部盐碱地,恢复其生态环境已成为吉林省实施生态省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应通过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开发适合盐碱地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对碱地各种饲料植物、功能植物进行加工、利用,重点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生态种植业和碱水养殖业,以及生态产品加工,构建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链,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化基地;更需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推行“政府引导 科研单位 企业”模式,依靠政府扶持、技术创新、产业拉动,使不毛的盐碱荒地变废为宝,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改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状况,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与东部山区浩瀚的林海、中部平原区殷实的粮仓相比,吉林省西部虽是草原,却已大面积的盐碱化,位列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
这是吉林省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严重时甚至造成了“生态难民”,因为盐碱地的大肆扩展,世代在此生活的居民须为盐碱地“让步”!
2002年起,吉林省正式联合所有力量“向盐碱地进军”——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实行抢救性保护。过去像伤疤一样的盐碱地,慢慢开始恢复植被,甚至有了碱地生态经济产业链,一批草业龙头企业在西部治碱工程建设中逐渐成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大安市发改局贲成国局长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大安耕地、草原‘三化’程度,大安市盐碱化以中、重度盐碱地为主。12万亩良田成为废弃耕地,近百万亩草原成为不毛之地,6个自然屯上千人口被迫搬迁。”
“大安盐碱卤水硝,谁干谁‘粘包’(不好处理,惹麻烦)。”这曾是过去大安干部的心态写真。
不光大安,在吉林省西部的洮南、长岭等市县,一些村屯的农民背井离乡,沦为生态灾民,盐碱地治理成为一个广泛难题。
作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吉林省西部是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据资料显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面积96.9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白城市的洮南、洮北、镇赉、通榆、大安,松原市的长岭、乾安、扶余、前郭、宁江,四平市的双辽、梨树,长春市的农安等13个市县。其中轻度盐碱地6.07万公顷,中度盐碱地46.41万公顷,重度盐碱地面积为44.42万公顷。
原吉林省生态办主任、现任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的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长期以来,吉林省西部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采,致使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三化’现象日趋严重,该地区草原‘三化’已成为吉林省西部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压力,长期下去,对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治理草原‘三化’尤其是盐碱化已成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看,西部盐碱地治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更涉及到我省中部商品粮基地的发展。而且,西部‘三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周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向盐碱地进军
2002年4月17日,贾广和很清晰地记着这一天。
这一天,吉林省“西部治碱工程”正式启动。
而在此之前,吉林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和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在西部盐碱化土地治理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实施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储备。
“由于盐碱化加剧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西部的贫困程度,使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走入了贫困——脱贫——因灾返贫的恶性循环,西部贫困的根源是生态贫困。”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可使西部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但可以改善西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为当地的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盐碱地的改造,优化了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可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向二、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从宏观方面说西部治碱工程可以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西部治碱工程计划从2002年—2010年,分两个阶段,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管理等措施,对西部盐碱地进行全面治理。
吉林省生态办曹立克处长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002年—2005年为工程第一阶段,共治理盐碱地66.67万公顷,使得盐碱地总体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轻度盐碱地植被恢复,50%变为优质草原;中度盐碱地植被基本恢复,50%变为可利用草原;重度盐碱地植被有所恢复。这一阶段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实际进行围栏;生物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地补播各种耐盐碱草种,对重度盐碱地采取人工种碱茅、羊草、栽柽柳,以及以稻治碱,以苇治碱等。同时采取化学措施,针对不同地块和植被、土壤类型,采用石膏、石灰石、工业废弃物及生化试剂等进行探索式治理。第二期(2006年—2010年)将治理约30.23万公顷重度盐碱地,将力争使盐碱化面积基本消除,植被恢复。轻度盐碱地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变成优质资源;中度地区恢复植被,80%变成可利用资源;重度地区植被基本恢复,30%变成可利用资源。
西部治碱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生态办共投入6800多万元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西部治碱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1亿多元,带动全社会投入资金4亿元。因其公益性,政府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盐碱地生态经济开发企业支持和优惠,为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盐碱地华丽变身
“西部治碱工程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展开的。初期尽管有企业的参与,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行为,而是以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生态,间接辐射带动发展相关产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没有作为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没有进行深度产业化开发。”吉林省生态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着盐碱地治理工程的深入,吉林省开始拥有一批从事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开发的企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市场主体。
吉林省生态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吉林省华雨草业在大安市姜家甸草原15000公顷的西部治碱工程项目保护性治理初见成效,2005年产饲草7560吨,全部销售完毕并远销到韩国,企业实现净利润20多万元,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辐射带动当地农户从事到草业生长加工产业链中,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拉动周边运输业的发展,实现相关效益3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统一”。
企业的积极参与给西部治碱工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了西部治碱工程的进程。
随着盐碱地治理的有序展开,2006年,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根据规划,2006年—2010年退化盐碱地植被面积将恢复10万公顷。同时,规划中的盐碱地生态经济产值将达到30 亿元。建成草产品加工生产线和特色产品加工生产线,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加工企业10个,盐碱地生态产品20—50个;初步形成耐盐碱顶级植被草业生态经济产业链、高产优质绿色农产品生态经济产业链、安全健康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产业链等,创建盐碱地生态畜牧业、盐碱地生态渔业、盐碱地生态农业、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生产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进了洮南府,先喝二两土,早上不够晚上补”,这是当年吉林省西部洮南的民谚。在吉林省西部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洮南市市长许广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启动以后,洮南市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种植100万亩的山杏,白刺等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作物来发展碱地经济。现在,西部地区的干旱情况和湿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盐碱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风沙、沙尘暴天气也明显减少。”
大安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安市盐碱化的草场已得到了历史性的恢复,草场植被得到了恢复,随着盐碱地产业化开发力度的加大,盐碱地的生态效益日益突出。
盐碱地生态经济成热门
与当年的满目荒凉相比,如今盐碱地日渐走俏成为了“香饽饽”——吉林省西部正因为广大的盐碱地而面临着诸多商机。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牧草产品需求的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70%的需求集中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之前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苜蓿草粉和颗粒饲料,但跨海运输费用昂贵。吉林草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又与日、韩毗邻,与东南亚等地交通便捷,海运通畅。
“如果抓住商机,振兴草产业,将有巨大的创汇创利空间。”贾广和认为,吉林省目前有出口创汇能力的草业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即使有出口能力的规模也太小,企业吃不饱。
但这种状况将很快彻底改变。“大集团、大公司既可参与投资建设草场,改良盐碱地,也可在养殖业、产品的精、深加工及销售上做文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标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并通过成片治理,扩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反哺环境效益。”
吉林省西部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茂密的牧草资源、广阔的盐碱地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适宜动物生存和作物生长,为治理盐碱地、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白城、松原两个市的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项目分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实施,项目区总面积558万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增产优质大米33亿斤,为当地农村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惠及项目区20多万农民,将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由1000元左右提高到8000元左右。
“相信4年以后,西部将会成为‘鱼米之乡’。”吉林省省长韩长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治碱的“双健康”理论
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贾广和
盐碱地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际难题。国外对盐碱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目前国外治碱方式主要侧重于大型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预报防治和休养生息的保育方式等,近年来在节约用水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土壤耕作与施肥、利用土壤改良剂、高矿化水应用以及选育耐盐品种提高作物抗盐力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国内对盐碱地的治理利用经历了从单项措施到农林水综合措施,从小范围利用到大面积综合治理的阶段。上世纪50年代主要以农业生物措施改良为主,60年代为水改阶段,70年代至今开始全面治理工作。吉林省“六五”期间,曾利用筛选到的耐盐碱性强的碱茅草改良盐碱地获得成功;“七五”期间碱茅草改良盐碱地适应区域试验取得了可喜成果;“八五”、“九五”开展了更广泛的试验;“十五”期间吉林生态省建设开始启动,成功选育了耐盐碱品种,创造了羊草人工移栽新技术快速恢复顶级优势植被的新方法,这是生物改良盐碱地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这几年,吉林省治碱工作的重点一是植被恢复的问题,另一个是怎么利用盐碱地生产出的食品帮助人们解决饮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的膳食结构以酸性食物为主,酸性比例远远大于碱性比例,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可否利用盐碱地资源生产碱性功能食品来改善食品结构?这不仅能改善人们的健康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我就此提出了“双健康”理论理念。
一举两得的“双健康”
所谓的“双健康”就是通过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使盐碱地植被恢复,实现土地资源健康;通过对盐碱草地、盐碱耕地和盐碱泡沼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盐碱地农牧业,进行深加工,开发碱性动、植物食品,改变人们的酸性食品结构,增加碱性食品,实现人们的身体健康。
“双健康”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措施,恢复盐碱地植被,实现土地资源健康。
目前,吉林省在盐碱地治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工程、生物、化学和管理措施。
工程措施就是建设工程围栏、浅翻、深松、挖沟。对水资源较好的地方,采取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的办法。
生物措施则是根据盐碱地的类型,采取对轻、中度退化的盐碱地建设围栏和适当补播耐盐碱的各种草种,对重度退化的盐碱地则采取人工种植耐盐碱植被等办法。
化学措施就是针对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的退化程度,采用石膏、石灰石,以及工业废弃的酸渣、酸液及生化制剂等,进行少量探索式的试验治理。
管理措施是采取“统一管理,集约经营,权属不变,群众受益”的原则,公司化、集约化强化管理,采取围栏、禁牧等措施保护盐碱地生态。
第二,通过发展碱地农牧业和相关加工业,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实现人们的身体健康。
所谓碱性食物就是含有钙、钠、钾、镁等碱性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氧化后的最终产物呈碱性的食物。正常人碱性体质者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为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等,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英国一位病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指出:只有“体液呈弱碱性,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碱性食品对于提高智力,缓解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很好的功效。由于人体血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因而科学家建议改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碱化土壤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特征,我认为可以挖掘碱地环境上生长植物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利用盐碱地生物资源,开发具有保健、药用、日用化妆、美容、环境美化等功能的天然绿色植物产品;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包括天然碱性大米,天然碱性蔬菜,碱性畜产品(肉、蛋、奶),碱性饮料以及其他保健食品,构建产业链。
盐碱地的开发与整治,说到底就是要达到土地资源健康和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盐碱地的治理应以“双健康 ”理论为基础,围绕“双健康”任务,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开展重大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发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和碱地生物资源与机能高效利用途径,推进碱地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化,探索碱地区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碱地生态经济,充分发挥碱地生态经济产业的引领和拉动作用,紧紧依靠碱地生态科技进步,培育碱地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特色碱地生态经济发展等等。
生态经济的治碱优势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是碱地“双健康”理论的实践活动。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简单地说就是要把盐碱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治理的同时加以利用。这正符合“双健康”理论中“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的两层含义,是对“双健康”理论的具体实践。
土地盐碱化是吉林省西部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部现有草地面积2000多万亩,50%以上的草地盐碱化问题相当严重,还有相当数量的耕地,甚至林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盐碱化问题,并有发展扩大的趋势。
土地盐碱化给吉林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障碍,主要表现在:
土地盐碱化加剧了贫困程度。西部是吉林省贫困面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由于盐碱化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口重新返贫。
土地盐碱化加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土地盐碱化的加剧,使草地资源锐减,生产能力不足,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土壤中水的涵蓄量减少。
土地盐碱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吉林西部盐碱地面积加大,程度加重,土壤内生物菌群减少,土壤团粒被破坏,毛细现象增强,水分大量散失,土地板结,植被不能正常生长,导致风沙四起,干旱频繁,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因此,综合治理西部盐碱地,恢复其生态环境已成为吉林省实施生态省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应通过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开发适合盐碱地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对碱地各种饲料植物、功能植物进行加工、利用,重点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生态种植业和碱水养殖业,以及生态产品加工,构建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链,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化基地;更需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推行“政府引导 科研单位 企业”模式,依靠政府扶持、技术创新、产业拉动,使不毛的盐碱荒地变废为宝,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改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状况,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