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测在现代社会中运用普遍,如环境质量监测、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医学上所运用的胎心监测、血糖监测等,分别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身体健康等领域作出贡献。监测的外延相当广阔,当它扩展到基础教育领域时,便触及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世界各国都把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教育史上几次重大的教育战略调整都源于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自然成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0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成立。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08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表明江苏在全国率先把质量监测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布局。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也在同一年成立。2011年9月16日,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另外,甘肃等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杭州市下城区、江苏省如皋市等区县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建立。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存在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划,我国正逐步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本期刊登的数篇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基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三次江苏省中小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
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国家、省及地、市、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投入与产出状况,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引导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质量监测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工作。以往那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健康,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做法,主要基于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当面对诸如“对于三年級学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学生”这样的调查结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学生们能从中引发思考,得到借鉴。
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观需要在持之以恒的科学调查研究和分析反馈、认同运用中得到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需要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她正在日益完善,监测并服务于基础教育。我们今天正在做的,就是向大家呈现最新的进展,以飨读者。
(石萍,《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世界各国都把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教育史上几次重大的教育战略调整都源于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自然成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0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成立。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08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表明江苏在全国率先把质量监测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布局。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也在同一年成立。2011年9月16日,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另外,甘肃等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杭州市下城区、江苏省如皋市等区县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建立。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存在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划,我国正逐步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本期刊登的数篇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基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三次江苏省中小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
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国家、省及地、市、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投入与产出状况,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引导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质量监测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工作。以往那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健康,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做法,主要基于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当面对诸如“对于三年級学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学生”这样的调查结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学生们能从中引发思考,得到借鉴。
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观需要在持之以恒的科学调查研究和分析反馈、认同运用中得到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需要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她正在日益完善,监测并服务于基础教育。我们今天正在做的,就是向大家呈现最新的进展,以飨读者。
(石萍,《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