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音乐教学;情感体验;
引情;激情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92—0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用“情”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理解之间的桥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较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引情
由于音乐表达情感的非语义性,音乐中的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并非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和体验到的。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引导非常重要。
1.创设良好情境,以境引情。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唱歌曲《歌唱祖国》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获得金牌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升国旗仪式的视频片段。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对《歌唱祖国》这首歌的学习兴趣。
2.营造感人氛围,以情引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营造感人氛围,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其情感得到升华。如,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新学期伊始的第一堂音乐课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往往成为音乐教师首选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升国旗仪式上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已成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电影,并欣赏油画《开国大典》,与学生一起回顾历史。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并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其感受我们的革命先烈为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播放纪录片《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当听到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学生的情感火花已呈燎原之势,他们满腔激情的抒发已不可抑制,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欲望强烈。由此可见,营造感人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理解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对于歌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编创舞蹈,以舞引情。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像孪生姐妹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教师遵循学科综合理念,将舞蹈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他们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创造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如,在教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而且教给他们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学生结合歌曲内容编创舞蹈。他们一边学唱歌曲,一边根据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情绪舞动起来,尽情领略了维吾尔族歌舞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激情
“情感是音乐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音乐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向其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1.运用直观教具激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辅以图片或音像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小鸟·小鸟》一课教学前,我根据歌曲内容制作了展现春季美景的幻灯片。在教学中,当学生演唱到“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时,我则播放幻灯片,演示小鸟翅膀晃动的场景。这使学生仿佛感受到了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从而很快地把握了歌曲的情绪。
2.以情激情。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伴随着如泣如诉的旋律,我饱含深情地给学生讲述了作者阿炳的悲惨身世,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了他们对作者的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
3.通过对比激情。即对不同歌曲速度、情绪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如,在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基本会唱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欣赏歌曲《童年》。学生在用心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到了主人公海霞的孤苦无助。通过这两首歌曲不同速度及音乐形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来之不易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编辑:孟 刚
引情;激情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92—0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用“情”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理解之间的桥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较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引情
由于音乐表达情感的非语义性,音乐中的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并非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和体验到的。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引导非常重要。
1.创设良好情境,以境引情。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唱歌曲《歌唱祖国》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获得金牌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升国旗仪式的视频片段。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对《歌唱祖国》这首歌的学习兴趣。
2.营造感人氛围,以情引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营造感人氛围,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其情感得到升华。如,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新学期伊始的第一堂音乐课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往往成为音乐教师首选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升国旗仪式上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已成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电影,并欣赏油画《开国大典》,与学生一起回顾历史。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并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其感受我们的革命先烈为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播放纪录片《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当听到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学生的情感火花已呈燎原之势,他们满腔激情的抒发已不可抑制,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欲望强烈。由此可见,营造感人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理解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对于歌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编创舞蹈,以舞引情。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像孪生姐妹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教师遵循学科综合理念,将舞蹈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他们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创造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如,在教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而且教给他们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学生结合歌曲内容编创舞蹈。他们一边学唱歌曲,一边根据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情绪舞动起来,尽情领略了维吾尔族歌舞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激情
“情感是音乐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音乐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向其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1.运用直观教具激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辅以图片或音像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小鸟·小鸟》一课教学前,我根据歌曲内容制作了展现春季美景的幻灯片。在教学中,当学生演唱到“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时,我则播放幻灯片,演示小鸟翅膀晃动的场景。这使学生仿佛感受到了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从而很快地把握了歌曲的情绪。
2.以情激情。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伴随着如泣如诉的旋律,我饱含深情地给学生讲述了作者阿炳的悲惨身世,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了他们对作者的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
3.通过对比激情。即对不同歌曲速度、情绪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如,在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基本会唱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欣赏歌曲《童年》。学生在用心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到了主人公海霞的孤苦无助。通过这两首歌曲不同速度及音乐形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来之不易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