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渗透是学科老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纪律、意志、团队精神的培养几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体育;纪律;意志;团队精神
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品质与精神。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与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前提是教师不能忽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强化观念 增强纪律性
纪律性是体育乃至任何课堂的必备条件,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纪律,教师要组织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迅速调动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课堂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影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钢笔、钥匙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二、增强竞争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比赛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果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如进行篮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这时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通过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还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同时,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艰苦训练 磨练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显得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一些难度与强度较大的体育项目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避免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消除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磨练出顽强的意志。
(一)加强动机教育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也只有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机。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
(二)克服畏难情绪
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在教学中,第一要有严格的要求,要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培养坚强的意志。例如: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再通过一些科学的体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生明确“耐久跑”测试一方面是对耐久跑能力的测验,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测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三)改进方法,愉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
教师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一些内容都编到游戏中去练习。例如:跑400米时,可以分两组进行比赛,获胜队伍有一定的奖励。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高,苦点累点也就顾不得了。因此经常变换训练手段,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四、注重管理 养成良好习惯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發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体育是相互相通的,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德育又能指导体育促进体育的更好发展。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参透德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纪律;意志;团队精神
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品质与精神。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与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前提是教师不能忽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强化观念 增强纪律性
纪律性是体育乃至任何课堂的必备条件,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纪律,教师要组织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迅速调动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课堂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影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钢笔、钥匙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二、增强竞争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比赛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果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如进行篮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这时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通过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还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同时,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艰苦训练 磨练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显得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一些难度与强度较大的体育项目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避免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消除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磨练出顽强的意志。
(一)加强动机教育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也只有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机。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
(二)克服畏难情绪
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在教学中,第一要有严格的要求,要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培养坚强的意志。例如: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再通过一些科学的体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生明确“耐久跑”测试一方面是对耐久跑能力的测验,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测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三)改进方法,愉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
教师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一些内容都编到游戏中去练习。例如:跑400米时,可以分两组进行比赛,获胜队伍有一定的奖励。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高,苦点累点也就顾不得了。因此经常变换训练手段,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四、注重管理 养成良好习惯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發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体育是相互相通的,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德育又能指导体育促进体育的更好发展。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参透德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