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概念探讨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厘清“文化创意”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推导出“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定义,从主体、目的和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内涵解读,并进行外延探讨;其后辨析其与档案馆文化休闲服务、文化惠民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异同,以厘清概念,提高学术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指导实践。
  关键词:档案馆 文化创意 概念探讨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nota? 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reativity", this paper deduces the defini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and cre? ative services", interprets its connot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ubject, purpose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s the extension. Then this paper identi? fies its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with cultural lei? sure services, cultural services benefit for people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of archiv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ncept,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 search and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practical applica? tion.
  Keywords: Archives; Cultural creativity; Con? cept exploration
  当下,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服务迅速崛起。档案作为各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文化创意服务的重要源泉。国际档案理事会2014年会即以“档案与文化产业”[1]为主题,聚焦文化和创意产业。观之国内,同样在2014年,中国档案学会也将档案与文化紧密联系,举办了题为“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档案工作者年会[2],探讨发挥档案文化价值的有效策略。从政策角度看,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3],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共同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尽管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在政策推动下,于实践中蓬勃兴起,学界对其定义却并未明确探讨并形成共识。这促使笔者关注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概念问题。
  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证明选题的必要性。笔者不限时间范围,以“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 “概念”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和人大文库进行题名检索,未命中文献。笔者扩大检索范围,以“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做题名检索,只命中5篇文献。同时,笔者以“TI=(archive*) AND TI=(cultural and creative services) AND SU=(concept) AND SU=(definition)”在Web of Science、ProQuest、Springer和EBSCO数据库检索,未命中外文文献。扩大检索范围,以“TI=(archive*) AND TI=(cultural and creative services)”进行检索,命中7篇文献。可见,国内外相关文献数量尚不充足。
  细析内容,国内外文献侧重探讨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类型、发展模式和问题对策,较少涉及概念解析;并且对“文化创意服务”也存在称谓混乱现象。由于“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文化休闲服务”“文化惠民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概念存在交叉,部分文獻并未区分,甚至混为一谈,妨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学界论述,辅之以实践案例,拟就“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概念界定和含义解读进行思考,以望厘清概念,提高研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一、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概念界定
  针对“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概念,笔者拟从权威词典、相关政策和已有文献三方面入手,首先对“文化创意”进行概念界定,追根溯源,梳理概念的发展历程,辨析不同学科的认识。
  2020年8月出版的权威工具书《辞海》(第七版)将“文化创意”解释为:利用和借助文化元素,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创造性精神心理活动以实现意义创造的精神生产过程[4]。这说明了文化创意的基本元素与实现过程。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的解释具有一定权威性,因此笔者予以采纳。
  据查证文献,笔者发现“文化创意”的提法最早源自澳大利亚。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打造“创意之国”(Creative Nation)[5]的口号。受此启发,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政策《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并凭借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产业”[6]。2002年,中国台湾依据英国政策及亚洲诸国发展计划衍生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并于2010年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将其界定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7]。这些定义虽阐明了“文化创意”的来源、目的与基本性质,但重心立足在“文化创意”的产业性质。
  国内外学者也对“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服务”进行阐释。从国外看,在教育学领域,戴维·汉森(David T. Hansen)分别针对“文化”和“创意”提出见解——“文化”表示人类群体和组织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创意”是指人们在美学、道德、政治和社会意义下所产生的新意巧思。[8]但他并未将二者结合起来下定义。在营销学领域,埃西·阿巴姆·艾略特(EsiAbbam Elliot)和谢丽尔·中田(Cheryl Nakata)认为文化创意根植于文化,借鉴了艺术和美学领域的创造力见解。[9]但他们并未明确文化创意的具体内涵。从国内看,在档案学领域,李子林和王玉珏认为,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是指以馆藏档案资源为依托,发掘档案内容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并将其作为创造性设计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创意特色档案文化信息的灵感源泉,以促进档案馆社会公共文化机构职责实现的服务。[10]这指明了文化创意服务的表现形式。但将文化创意服务局限为档案馆的创意产品,并且在概念中重复使用“文化创意”一词作为解释,不符合定义的逻辑要求。   根据现有成果对“文化创意”的认识,《辞海》侧重文化创意的构成元素与实现过程;政策强调其基本性质与基础产业建设;文献则有的局限字面含义、有的侧重文化来源、有的侧重资源重组。虽然以上成果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文化创意的见解,但由于概括不够全面,对文化创意的主体、实施范围等内容表述不够充分和严谨,具有一定局限性,故笔者在吸取上述成果合理性的同时,将“文化创意”的概念完善概述如下——借助文化元素,融合相关学科知识,通过联想、想象等创造性精神活动来实现文化创新的生产过程;是人们利用不同载体,对某种文化及传统进行重新认知、理解、诠释、转化和再创造的智力活动。
  加入“档案馆”主体与“服务”属概念,笔者认为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是档案馆依托馆藏资源,以创新管理方式、传承档案文化为目的,融合多元文化对档案进行重新认知、转化和再创造,开发档案历史文化价值,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
  (二)内涵解读
  针对上文提出的“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概念,笔者将其分解为主体、目的和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含义解读。
  1.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主体是综合档案馆。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指出,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档案。早在2016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6年版)》,將档案馆列入北京市44个鼓励类发展业态之中,优先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234个,开放各类档案17659万卷(件)。[11]
  宏大的规模体系、丰富的馆藏资源可支撑档案馆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活动,也让人们在历史的纵深中重拾往事,感受岁月变迁。2020年6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立足“记忆·广州”主题,设计了取材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设计蓝图、1945年广州市区域图两款文化创意鼠标垫[12],将档案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档案馆肩负着维护历史、传播信息和宣传教育的重任,也是文化创意服务的主体。档案馆将古今文化融于丰富活动之中,在铭刻原生历史文化印记、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同时,也向观众传递了守望、传承的精神理念,展现出其社会责任与担当。
  2.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目的是激发公众创造力和传承档案文化。档案馆提供文化创意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公众创造力,传承档案文化。当今世界,科技浪潮源源不绝,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档案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档案馆应积极开发馆藏,以新颖有趣的活动激发公众热情,满足其文化需求。2020年6月,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推出“档案里的端午”主题活动,邀请亲子家庭抢答端午小知识、画粽子、制作创意折扇[13],从档案的角度加深孩童对端午节由来和端午习俗的了解。这种文化创意服务使公众有机会以更富趣味的方式接触和利用档案馆藏,不断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具有个性化、创新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陈洁和王玉珏曾在《文化创意服务:档案利用的新趋势》一文中指出,档案馆要“贴近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面向公众,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各档案馆都有独特的品牌特色,满足公众的多样文化需求,故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一方面,各馆根据地域特点、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公众需求,推出具有一方特色的产品与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人生经历的不同,公众在参与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体悟感受。如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在线商城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不同板块,设置了男女礼物专区、女性历史专区及适合低龄儿童学习娱乐的书籍与玩具板块等,为不同用户群体选购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便利。
  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故院长秦孝仪曾提出“从传统中创新,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指导原则。同样,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对馆藏档案重新认知、理解和诠释,强调推陈出新,将档案与多领域文化融合,并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公众创造性思维。2021年3月,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时间旅行俱乐部”推出复活节七巧板活动,教授儿童制作属于自己的七巧板,并将其拼凑成各种动物[14],寓教于乐,使儿童在制作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成长。
  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具有文化性的特点。档案馆以馆藏资源为基础,注重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帮助社会公众学习历史、把握时代脉搏。云南省政府秘书长李邑飞指导档案工作时曾提出:“要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创新,促进生态文化传播。”2013年3月,云南省档案馆以馆藏普洱茶档案为基础,出版编研成果《山水茶事别样云南——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普洱茶档案画册》[15],在展示云南普洱茶生产和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外延探讨
  “外延”一词归属逻辑学范畴,意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范围对象。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突出“创意”二字,注重激发公众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外延涵盖档案馆所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活动与产业。不论是艺术展览教学课程还是DIY手工,只要以馆藏资源为依托,融入创造性精神活动,均可视为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外延。例如,2020年10月,英国国家档案馆推出创意写作大赛,鼓励学生从档案馆“工作之声”主题馆藏中汲取灵感,构思故事来描述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人生活或对《穷人法律》的体验经历。[16]法国国家档案馆则依托馆藏资源,每年围绕不同主题积极开发各式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这不仅是档案馆主动作为,将职责升华为贡献力的表现,也能够在系列活动中打造档案馆品牌,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丰富的生活知识与文化信息,把握独特历史肌理,让社会记忆不在岁月更迭中消失隐匿。

二、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相近概念辨析


  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档案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愈加丰富多彩。在现有成果中,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常与档案馆文化休闲服务、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这三个概念交叉混用,概念之间界限模糊,易造成档案馆自我定位与公众认知的混乱。事实上,上述四个概念各有不同的背景渊源,指代对象和侧重范围也有所差异。对其进行概念辨析,不仅能够进一步明确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内涵和基本性质,亦能避免档案人员混淆概念,为档案馆执行政策、开展文化创意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一)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文化休闲服务
  据查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学界并未对档案馆文化休闲服务概念形成共识。笔者选取的代表定义是王璐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档案文化休闲服务的理论基础研究》中的解读——档案馆立足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公众社会劳动之余,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各种档案文化休闲活动或产品,以满足其精神愉悦和个人素养提升需求的休闲服务方式。[17]由此可见,两个概念虽同样主张以趣味性的形式或方式提供档案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但各自的文化氛围存在区别。文化休闲服务以“休闲”为关键,强调宁静幽雅的文化氛围,帮助公众在闲暇时间通过档案馆产品或活动放松身心、获得享受和趣味;文化创意服务则更加突出“创作、创造、创新”,在文化积累中衍生出新的思维方式,在变革出新中多角度地挖掘馆藏价值,激发公众兴趣和创造力,满足不同群体的独特需求,向公众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笔者进一步举例说明档案馆文化休闲服务与文化创意服务的区别。捷克共和国重新改建的档案馆将加入先进的管弦乐表演空间,加强馆内公共与私人区域的联系,并开放门厅、学习室、排练室和餐厅,以及新的藏品储存设施[18],营造“幽雅”“舒适”的文化休闲环境,为用户留下良好印象,凸显了档案馆的文化休闲服务功能。而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游览太空”主题派对活动,用档案绘制星座[19],帮助参与者了解美国探索太空历史,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则充分体现了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文化惠民服务
  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即档案馆在坚持档案文化为民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和把握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保障公众依法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为公众提供档案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由此可见,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文化惠民服务均体现出档案的文化要素,强调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但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一,服务范围有别。文化惠民服务具有“普惠性”特点,服务范围广泛,未成年人及弱势群体均包含其中;而文化创意服务更具“针对性”,服务范围相对较小,以用户为导向,注重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其二,突出重点不同。文化惠民服务重在“惠民”,强调公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規定“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文化惠民服务正体现了这一点,帮助公众平等享受便捷、实惠的文化服务;而文化创意服务重在“创意”,主张通过馆藏启发公众思考,使公众开拓思维视野,对档案进行新的诠释创造。例如:北京市档案馆在其新馆内设置四个主题展览,多维度、全视角地反映北京近百年来新旧相衔的历史变迁、发展成就及未来愿景[20],有力地促进了馆藏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凸显了档案馆服务的文化惠民导向。而苏州市档案馆利用图文、视频、三维模型等深度交互,推出“永不闭幕”的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展[21],则赋予了原本普通的展览以别样效果,使其更具特色,亮点突出,令参观者领略到丝绸文化的灿烂辉煌,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诠释了文化创意的服务内涵。
  (三)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
  对于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笔者选取的代表性定义是黄振原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解读——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逻辑起点、以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22]由此可见,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服务目的和方式存在共通之处,都具有公共性、文化性的特征,都以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面向社会提供档案文化产品和服务。但相较而言,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更加宽泛,是文化创意服务的基石。文化创意服务则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以“创意”为目标导向,注重发掘公众个性与创造力,以公众喜爱的方式传承文化,进一步彰显了公众本位思想,为档案馆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实现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方向。
  比如爱尔兰电影档案馆推出应用软件,帮助用户在世界各地免费利用馆藏中多样的数字电影档案[23],应用成熟技术提供便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英国国家档案馆设计开发“建造防空洞”(Build a bomb shel? ter)游戏[24],用户通过回答历史问题得到相应的建筑材料,继而建造出供伦敦居民避难的防空洞。这就更加突出服务的创新性与趣味性,激发公众探索档案资源的兴趣,进而实现档案文化创意的服务功能。

三、结语


  本文对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进行概念界定,解读内涵并辨析相近概念,对于档案研究人员而言,能够明确各种服务的区别联系,更科学地开展理论研究;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能够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文化创新意识,探索文化创意服务的多种可能;对于档案馆而言,能够明确服务类型,更好地开展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文化惠民导向的档案馆公共服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GLB018)的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ICA.Annual Conference 2014 [EB/OL].[2021-03-18].http://ifgga984a9c38a8024388suv6fuv59qxnu6pff. fhaz.libproxy.ruc.edu.cn/en/annual-conference-2014.
  [2]黄霄羽,谈伟,高苏.适新联众固本:2014年国内外档案年会主题评析[J].档案学研究,2014(3):52-56.
  [3]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EB/OL].(2016- 05- 16) [2021- 03- 18].http://www.gov.cn/xin? wen/2016-05/16/content_5073762.htm.   [4]辞海.文化创意[EB/OL].[2021-03-18]. https:// www.cihai.com.cn/search/words?q=% E6% 96% 87% E5% 8C
其他文献
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一个不可忽视且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行为。教材观念、教材理解能力、教材运用能力构成教师教材素养的核心内涵。“似是而非”地认识教材,“浅尝辄止”地理解教材,“舍本逐末”地运用教材,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材素养缺失的主要表征。其原因是课程意识淡化、教育惯习固守、功利应试驱使和理论知识欠缺。可以通过自觉修炼课程意识、理论关照教材实践、丰富学校教研文化等策略逐步提升。
选取国内四大主要论文数据库作为来源数据库,检索伦理学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分析伦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前沿领域,探析研究生培养的路径;基于计量分析结果,从立足论文选题的专业性和原创性、加强论文选题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提高论文选题的特色性和世界性三个方面,提出今后伦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和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个人档案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机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个人存档实践日渐兴盛,个人存档研究也应及时跟进。文章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为视角,构建个人存档分析框架,从个人档案、存档方法和存档主体三个视角对个人存档展开分析,进而阐释个人存档的行为逻辑,提出应从技术和工具创新、方法和制度创新、观念和意识创新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旨在为个人存档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
高校英语师范专业教师发展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差距表现在教师专业成长缺乏师范专业认证引领下的发展规划、实践指导能力薄弱、服务地方实践教学类课题研究较少等方面。为了提高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建议建立实践共同体、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和加强教学学术研究。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探讨基于区块链提升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档案管理的策略.在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国有资产档案管理的技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档案管理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当前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网络人格是否健康发展直接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面对严峻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威胁,一些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出现理想信念动摇或缺失、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道德责任感淡漠等问题。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培育青年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必须加强思想武装,优化网络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人格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积极、稳定的职业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许多师范生在最初选择师范专业时是基于原生的职业情感,即个人生活体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认可。原生的职业情感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良好根基,它能驱动榜样的定向观察,接纳积极的教育暗示,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深化,激活教师的职业效能感,使教师职业情感向稳定性专业情感转化。因此,基于其中的转化机制,师范生原生职业情感积极转化需要做到:树立优秀教师榜样,增强专业定向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育积极的专业情感;引导自我调节系统构建,强化职业认同感;优化专业实践课程,增强职业效能感
活动视角rn追忆故宫游记感想rn语篇类型rn游记rnThe Spring Festival is approaching.A long-awaited moment-the 600th anniversary marking the Forbidden City's completi
期刊
二月是一个很棒的月份,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月过寒假和春节.众所周知,在中国人们在春节假期可以休息.今天,就让我们学学节假日的表达方法,谈谈怎么度过假期吧.
期刊
摘要: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第2部分:档案数字化服务》(DA/T 68.2-2020)作为一部档案行业标准,对于档案服务外包中的档案数字化服务进行了规范说明,有利于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向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也有利于档案事业在信息化时代中全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文章对其内容进行了解析,就其内容表述、安全条款、评价体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档案外包服务 档案数字化 档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