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期的PN氮源为水解蛋白,可称为第1代氨基酸产品。自70年代起逐被结晶氨基酸溶液所取代,水解蛋白相对于结晶氨基酸有许多缺点,这也是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如①水解蛋白溶液含有大量氨离子,增加了敏感个体发生高氨血症的潜在危险和肝脏损害。②酶水解而产生的水解蛋白是氨基酸和肽的混合溶液,其中肽在肠外途径给予时易引起过敏反应(发热等)。③水解过程中要释出不溶解于水的胱氨酸和酪氨酸而形成沉淀,这一丧失对早产儿来说是一缺点,因为这两种氨基酸对早产儿是必须的。第2代氨基酸又称为不平衡氨基酸溶液,所谓不平衡是指溶液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平衡,早期过分强调了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性。我国80年代初有类似产品问世和临床应用,如11氨基酸-912(上海),氮复命是11s(天津),日本的Sohamine等。其缺点是酸碱紊乱,主要是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因是氨基酸溶液中的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采用盐酸盐形式,氯离子特别高,如Sohmine中氯离子为162mmol/L,因此这类氨基酸易致高氯性酸中毒。第3代氨基酸,即平衡氨基酸溶液,主要适用于普通成人的营养支持,配方的特点是①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约为1:1;②溶液中去掉了氯离子,碱性氨基酸由盐酸盐改为醋酸盐形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