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786年、1863年Batsch和Leukart分别发现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以来,一种在寄生虫学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疾病--包虫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3].
其他文献
研究了碘化钾-抗坏血酸-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探讨了碘化钾溶液用量、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MAB)溶液用量、抗坏血酸(Vc)溶液用量和酸度等对Cu2+浮选率的
目的通过对口外力和Activator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该矫治方法对颌骨、牙齿、面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混合牙列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显示,在已婚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50%~60%,只是糜烂程度的轻重不同而已.目前治疗宫颈糜烂方法很多,我站采用单纯多功能红外光治疗仪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进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128例,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4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