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往“土陶之乡”之前,我对尼西土陶的了解只限于一部名为“黑陶”的纪录片,片子是一位民间高级美术师孙诺七林对自己制陶过程的记录,目的是传播和教育。让我好奇的是除了制陶工艺本身,还有尼西土陶的悠久历史和传承之道。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上路了。从香格里拉县城到尼西乡汤堆村,行程大约18公里,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沿途会经过平阔辽远的纳帕海湿地、暂时荒芜的香格里拉滑雪场。半个小时后,由山腰下到峡谷,便进入汤堆——这个藏语中意为“草坝高处”的村庄。
一如昨昔的制陶工艺
走进小村,除了犬吠声,一片宁静。我们的目的地是孙诺七林的家,传统的藏式碉房,屋檐下有一道红白两色瓷砖镶嵌的花边,以区别于别家的木雕和彩画。
爬上窄窄的木梯,宽敞的厅堂内,光线有些昏暗,一个中年男子正盘腿坐在窗下塑泥。没有水盘、没有电动马达,在三块叠在一起的锥形木盘子之上,转着转着,就捏出一个圆圆的瓶口,然后再用木片把壶口处的泥巴拍平。他在做一个小巧精致鸟型酒壶。有外人造访,却头也不抬一下,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他便是孙诺七林的大儿子洛桑恩主。 从13岁起,他便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黑陶,现在已可以带徒,像这件售价25元的小酒壶每天能做出四件。
与儿子一墙之隔,孙诺七林在里间做陶,一样的坐姿、一样的工具。只是一束从窗外射进的阳光和手边未完成的佛像,让他在专心之外更显得沉静。从11岁开始,孙诺七林已做了60多年的黑陶了。
人如其陶,初见也许不会有震撼之感,但使人觉得凝重内敛,因为黑陶的风格不是精巧,而是古拙,它的造型朴素、手工粗粝。长期与黑陶做伴,人也熏染了这种气质。
听孙诺七林介绍,制陶的原料是用两公里外一种特殊的泥土,加上其他两种泥土混合而成的,在制作中不断地对其捏、锤、敲、打,使之成型,最后架起松柴点火锻烧30分钟左右,再趁热埋在松木屑中,利用松木屑焚烧后的碳末为陶器着色,原来红褐色的陶器马上变黑了。另外还可用制作酥油剩下的奶水对陶器进行热处理,这样陶器就更加坚固了。
尼西汤堆一带的制陶传统可上溯到公元前850年左右。随历史发展,工艺日趋成熟、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制作流程,沿用至今。
顺其自然的传承之道
与许多曾经辉煌而后凋敝的民间手艺相比,尼西土陶十分幸运,经历数千年仍能完好保存下来,其中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影响。
尼西黑陶至今还沿用史前工艺,手工塑胚,尚未发展到转盘拉胚。这就决定了他的器形比较小,胎壁较厚,造型至今原始朴拙厚重。中原从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陶就已发展到了窑烧,从质地松脆的低温陶进化成了坚硬质密的高温陶。而尼西黑陶至今仍采用露天堆烧的方式,将陶艺史前最原始的技法如活标本一般保存至今。
汤堆身处偏僻之地,制陶所需的泥土只在此处才有,加之低温烧制的成品黑陶在重量和强度上的不利因素,限制了其向外扩展和流通的规模。这些年来,外来的金属,塑料等轻便廉价材质的日用品逐渐取代了当地人对土陶制品的需求。土陶的基本功能已转化为装饰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萎缩让村里的许多户人家多年前就转向了其他行业。
黑陶手艺一般在家族内部教授,到孙诺七林这里,为了土陶技艺的发展和延续,他决定将祖传手艺向外传授。现在村里多家做陶的藏民,都是孙诺七林的徒弟。但是孙诺知道,收徒的数量也不宜太多,因为学做陶艺是项艰苦枯燥的工作,既要内心宁静,不怕吃苦又要有艺术天分,这样的徒弟是不容易找到的。
现在,孙诺已被授予“民间高级美术师”的称号,但他所制作的陶器上并没有打上个人的标记,价格也与其他村民的陶器无异。他家制作的陶器销量一直很好,但家中简单到除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陈设。他的财富,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之外,多用于建造经堂白塔、为村民组织传统文艺表演等精神生活上。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让他对于物质金钱没有过分地追求,以一个近于苦修的方式每天用泥土去接近心中的极乐净土。
孙诺父子以汤堆村社区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云南社会科学院“社区影视教育”(participatory video education)实践乡土知识教育的项目,自主拍摄了许多反映本地生活的DV作品。
告别尼西汤堆,随汽车在山路上盘旋,来时因臆想而生的顾虑可以抛开了。的确,在商业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尼西土陶的传承方式、产品样式、销售渠道都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失去它本真的旨趣,也许这就是它经千年不灭的原因。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上路了。从香格里拉县城到尼西乡汤堆村,行程大约18公里,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沿途会经过平阔辽远的纳帕海湿地、暂时荒芜的香格里拉滑雪场。半个小时后,由山腰下到峡谷,便进入汤堆——这个藏语中意为“草坝高处”的村庄。
一如昨昔的制陶工艺
走进小村,除了犬吠声,一片宁静。我们的目的地是孙诺七林的家,传统的藏式碉房,屋檐下有一道红白两色瓷砖镶嵌的花边,以区别于别家的木雕和彩画。
爬上窄窄的木梯,宽敞的厅堂内,光线有些昏暗,一个中年男子正盘腿坐在窗下塑泥。没有水盘、没有电动马达,在三块叠在一起的锥形木盘子之上,转着转着,就捏出一个圆圆的瓶口,然后再用木片把壶口处的泥巴拍平。他在做一个小巧精致鸟型酒壶。有外人造访,却头也不抬一下,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他便是孙诺七林的大儿子洛桑恩主。 从13岁起,他便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黑陶,现在已可以带徒,像这件售价25元的小酒壶每天能做出四件。
与儿子一墙之隔,孙诺七林在里间做陶,一样的坐姿、一样的工具。只是一束从窗外射进的阳光和手边未完成的佛像,让他在专心之外更显得沉静。从11岁开始,孙诺七林已做了60多年的黑陶了。
人如其陶,初见也许不会有震撼之感,但使人觉得凝重内敛,因为黑陶的风格不是精巧,而是古拙,它的造型朴素、手工粗粝。长期与黑陶做伴,人也熏染了这种气质。
听孙诺七林介绍,制陶的原料是用两公里外一种特殊的泥土,加上其他两种泥土混合而成的,在制作中不断地对其捏、锤、敲、打,使之成型,最后架起松柴点火锻烧30分钟左右,再趁热埋在松木屑中,利用松木屑焚烧后的碳末为陶器着色,原来红褐色的陶器马上变黑了。另外还可用制作酥油剩下的奶水对陶器进行热处理,这样陶器就更加坚固了。
尼西汤堆一带的制陶传统可上溯到公元前850年左右。随历史发展,工艺日趋成熟、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制作流程,沿用至今。
顺其自然的传承之道
与许多曾经辉煌而后凋敝的民间手艺相比,尼西土陶十分幸运,经历数千年仍能完好保存下来,其中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影响。
尼西黑陶至今还沿用史前工艺,手工塑胚,尚未发展到转盘拉胚。这就决定了他的器形比较小,胎壁较厚,造型至今原始朴拙厚重。中原从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陶就已发展到了窑烧,从质地松脆的低温陶进化成了坚硬质密的高温陶。而尼西黑陶至今仍采用露天堆烧的方式,将陶艺史前最原始的技法如活标本一般保存至今。
汤堆身处偏僻之地,制陶所需的泥土只在此处才有,加之低温烧制的成品黑陶在重量和强度上的不利因素,限制了其向外扩展和流通的规模。这些年来,外来的金属,塑料等轻便廉价材质的日用品逐渐取代了当地人对土陶制品的需求。土陶的基本功能已转化为装饰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萎缩让村里的许多户人家多年前就转向了其他行业。
黑陶手艺一般在家族内部教授,到孙诺七林这里,为了土陶技艺的发展和延续,他决定将祖传手艺向外传授。现在村里多家做陶的藏民,都是孙诺七林的徒弟。但是孙诺知道,收徒的数量也不宜太多,因为学做陶艺是项艰苦枯燥的工作,既要内心宁静,不怕吃苦又要有艺术天分,这样的徒弟是不容易找到的。
现在,孙诺已被授予“民间高级美术师”的称号,但他所制作的陶器上并没有打上个人的标记,价格也与其他村民的陶器无异。他家制作的陶器销量一直很好,但家中简单到除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陈设。他的财富,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之外,多用于建造经堂白塔、为村民组织传统文艺表演等精神生活上。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让他对于物质金钱没有过分地追求,以一个近于苦修的方式每天用泥土去接近心中的极乐净土。
孙诺父子以汤堆村社区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云南社会科学院“社区影视教育”(participatory video education)实践乡土知识教育的项目,自主拍摄了许多反映本地生活的DV作品。
告别尼西汤堆,随汽车在山路上盘旋,来时因臆想而生的顾虑可以抛开了。的确,在商业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尼西土陶的传承方式、产品样式、销售渠道都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失去它本真的旨趣,也许这就是它经千年不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