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m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往“土陶之乡”之前,我对尼西土陶的了解只限于一部名为“黑陶”的纪录片,片子是一位民间高级美术师孙诺七林对自己制陶过程的记录,目的是传播和教育。让我好奇的是除了制陶工艺本身,还有尼西土陶的悠久历史和传承之道。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上路了。从香格里拉县城到尼西乡汤堆村,行程大约18公里,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沿途会经过平阔辽远的纳帕海湿地、暂时荒芜的香格里拉滑雪场。半个小时后,由山腰下到峡谷,便进入汤堆——这个藏语中意为“草坝高处”的村庄。
  一如昨昔的制陶工艺
  走进小村,除了犬吠声,一片宁静。我们的目的地是孙诺七林的家,传统的藏式碉房,屋檐下有一道红白两色瓷砖镶嵌的花边,以区别于别家的木雕和彩画。
  爬上窄窄的木梯,宽敞的厅堂内,光线有些昏暗,一个中年男子正盘腿坐在窗下塑泥。没有水盘、没有电动马达,在三块叠在一起的锥形木盘子之上,转着转着,就捏出一个圆圆的瓶口,然后再用木片把壶口处的泥巴拍平。他在做一个小巧精致鸟型酒壶。有外人造访,却头也不抬一下,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他便是孙诺七林的大儿子洛桑恩主。 从13岁起,他便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黑陶,现在已可以带徒,像这件售价25元的小酒壶每天能做出四件。
  与儿子一墙之隔,孙诺七林在里间做陶,一样的坐姿、一样的工具。只是一束从窗外射进的阳光和手边未完成的佛像,让他在专心之外更显得沉静。从11岁开始,孙诺七林已做了60多年的黑陶了。
  人如其陶,初见也许不会有震撼之感,但使人觉得凝重内敛,因为黑陶的风格不是精巧,而是古拙,它的造型朴素、手工粗粝。长期与黑陶做伴,人也熏染了这种气质。
  听孙诺七林介绍,制陶的原料是用两公里外一种特殊的泥土,加上其他两种泥土混合而成的,在制作中不断地对其捏、锤、敲、打,使之成型,最后架起松柴点火锻烧30分钟左右,再趁热埋在松木屑中,利用松木屑焚烧后的碳末为陶器着色,原来红褐色的陶器马上变黑了。另外还可用制作酥油剩下的奶水对陶器进行热处理,这样陶器就更加坚固了。


  尼西汤堆一带的制陶传统可上溯到公元前850年左右。随历史发展,工艺日趋成熟、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制作流程,沿用至今。
  顺其自然的传承之道
  与许多曾经辉煌而后凋敝的民间手艺相比,尼西土陶十分幸运,经历数千年仍能完好保存下来,其中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影响。
  尼西黑陶至今还沿用史前工艺,手工塑胚,尚未发展到转盘拉胚。这就决定了他的器形比较小,胎壁较厚,造型至今原始朴拙厚重。中原从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陶就已发展到了窑烧,从质地松脆的低温陶进化成了坚硬质密的高温陶。而尼西黑陶至今仍采用露天堆烧的方式,将陶艺史前最原始的技法如活标本一般保存至今。
  汤堆身处偏僻之地,制陶所需的泥土只在此处才有,加之低温烧制的成品黑陶在重量和强度上的不利因素,限制了其向外扩展和流通的规模。这些年来,外来的金属,塑料等轻便廉价材质的日用品逐渐取代了当地人对土陶制品的需求。土陶的基本功能已转化为装饰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萎缩让村里的许多户人家多年前就转向了其他行业。
  黑陶手艺一般在家族内部教授,到孙诺七林这里,为了土陶技艺的发展和延续,他决定将祖传手艺向外传授。现在村里多家做陶的藏民,都是孙诺七林的徒弟。但是孙诺知道,收徒的数量也不宜太多,因为学做陶艺是项艰苦枯燥的工作,既要内心宁静,不怕吃苦又要有艺术天分,这样的徒弟是不容易找到的。
  现在,孙诺已被授予“民间高级美术师”的称号,但他所制作的陶器上并没有打上个人的标记,价格也与其他村民的陶器无异。他家制作的陶器销量一直很好,但家中简单到除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陈设。他的财富,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之外,多用于建造经堂白塔、为村民组织传统文艺表演等精神生活上。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让他对于物质金钱没有过分地追求,以一个近于苦修的方式每天用泥土去接近心中的极乐净土。
  孙诺父子以汤堆村社区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云南社会科学院“社区影视教育”(participatory video education)实践乡土知识教育的项目,自主拍摄了许多反映本地生活的DV作品。
  告别尼西汤堆,随汽车在山路上盘旋,来时因臆想而生的顾虑可以抛开了。的确,在商业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尼西土陶的传承方式、产品样式、销售渠道都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失去它本真的旨趣,也许这就是它经千年不灭的原因。

其他文献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拍摄了“建水烧豆腐”,这个著名的“文献名邦”渐渐有着沦落为“吃货之都”的趋势。前往建水游玩的旅客,归途中携带着的大包小包,毫无疑问都是豆腐。  然而在几十年前,老饕们津津乐道的却是建水的汽锅。譬如汪曾祺说:“别处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有味。”季羡林则在《悼念沈从文》中谈到建水汽锅:“虽系厨房用品,然却古朴高雅,简直可以成为案头清供,与商鼎周彝斗艳争辉。”  汪
期刊
漫长的土司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它在云南省梁河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随着时代风雨的洗刷,这印迹将会慢慢消失。南甸宣抚司署这座土司制度的“活化石”,犹如一面映照历史的镜子,一本无字的史书,亦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  沿梁河县城龙潭公园前行,不远处就是南甸宣抚司署,这个饱经沧桑见证时代变迁的土司衙门,依然如梦如新,要一窥土司的隐秘生活,必须得先从南甸土司的历史讲起……南甸宣抚使,是土司中著名的边地“
期刊
土陶平易近人,不像瓷器冰冷高傲,也不会像金属一样能恣意打造,冷热无常。  就像碗窑村的历史一样,270多年前,制陶艺人辗转来到这里,他们用手摸捏了这里的泥土,指着几个小山旁的土坡说,这里就是建窑的绝佳地点了,从此在这里扎根生活。或许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质朴的民风,碗窑村的土陶既纯朴厚实,又温婉细腻。  有史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三人,靠一
期刊
曼飞龙 佛前朝拜的制陶艺人  那是在距离景洪市约70公里的一个叫曼飞龙的村寨里,寨子的后山上立着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曼飞龙佛塔。上山的步道旁是无边的橡胶林,一边上山,身旁就不断的噼噼啪啪往下掉着橡果。明黄色的非洲菊开得任性而绚烂,映衬下曼飞龙佛塔上的斑驳更显出了岁月的痕迹。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塔,傣语名为“塔糯庄龙”,塔群呈莲花瓣形,塔尖呈金色,掩映于绿树丛中,远远望去,宛如雨后春笋破土
期刊
罗江,彝族,1959年生于云南楚雄。先后毕业于湖南省工艺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现为云南画院院长、云南美术馆馆长,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罗江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博物馆等国内外美术机构及私人收藏。作品入编《全国名家作品集·人物卷》、《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人物卷》。并出版有《当代水墨10家》、《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罗江》、《红土感觉—
期刊
上个月去了师宗的黑尔,一个深藏在南盘江峡谷中的小村。秋天到了,黑尔的稻子熟了,峡谷中层层叠叠的梯田金色一片,散发出诱人的稻香。在这个根植于稻作文化的壮族乡村,到处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经历了春耕夏播,人们期盼的就是这一时刻——收获季节。  经常在乡村中旅行,我一直喜欢这个收获的季节,无外乎一种心情。对城里人也好,对乡下人也罢,人们都盼望收获,就像每个月拿到工资的时候,心情总是愉悦的。因此,选择这个时候
期刊
时间退回到2012年9月,我从昆明乘坐东航的MU713航班去往马累,途中要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经停45分钟,飞机临近斯里兰卡上空的时候正值黄昏时分,金色的余晖洒满这片土地,我俯瞰着这个神秘的岛国,金色的海岸线,被森林覆盖的满目葱绿,袅袅升起的炊烟,远处星星点点逐次点亮的灯火……一切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梦幻和生动,这一刻,我甚至产生过在这里下飞机的念头,也是这一刻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来,自从动
期刊
景谷,以26处佛迹、84座佛寺受到僧侣和海内外朝拜者的顶礼膜拜,诠释着祖国西南边陲的无量人文经典;以兽驰、鸟飞、虫鸣的森林生态和清秀、瑰丽、灵动的山水景致,绘成了一幅极具亚热带雨林气息的秀美卷轴;“茶祖之源”景谷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如今,景谷依旧是串在昆曼大通道上的一颗林海明珠。在景谷,水一般的傣族与火一样的彝族和谐相处!在这里,能够呼吸到处子般的芒玉峡谷里制造出的富氧空气;能静坐在勐卧总佛寺前
期刊
华宁地处美丽富饶的滇中腹地,位于抚仙湖东岸、南盘江西滨。因县城座落在华盖山下、宁寿寺旁而得名华宁,素有“泉乡”“陶乡”和“桔乡”之美誉。  众多的温泉、甜滋滋的柑桔、谜一样的釉陶,让这块滇中福地透着不一样的神奇魅力。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有华夏古陶“活化石”之美誉。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兴盛于明清之际,衰于清末民初,约有600多年的历史。  《新纂云南通志》记载:“陶器以建水、宁州所产者为著名,
期刊
铁锅作坊,业主张晓光、李红忠是第五代人传人,靠着祖传手艺,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注重质量,生产出的小铁锅名闻遐迩,是缅甸、老挝邻国商贩的抢手货。工人大多是本地的农民,他们上班做工,下班种地。这个作坊式的小厂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都是两个四十出头的业主用其精巧的手艺,传统的工艺,加上现代化的技术以滚雪球的方式而几番扩大。  目前,这两个以生产小铁锅为主的作坊式小厂,以过硬的产品、皆碑的信誉被推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