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老子思想中,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人与万物都应当服从自然法则。但是万物是对自然之道的自觉服从,而人则是对自然的背离。老子试图以应然符合自然的方式,实现向道的复归,这实质是以人的自然性统摄社会性,颠倒了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关系。被后学者曲解为“道术”或“君王南面之术”。表现在发展论上,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与变化,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和周期性,把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的自然性混同于原始的自然性,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需要我们辩证地批判和吸收,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老子;自然;应然;循环论;辨证否定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9)05-0041-06
理解老子之道的关键性概念,也是把握老子整体思想的基础。老子对道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然后通过归纳的方法把自然从经验世界超越出来,赋予以道的概念,成为万物产生的源泉和根本依据。人相对与自然而言,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会产生各种情感、欲望及智慧。这对于自然之道而言,是违反自然的。因此老子要求人类通过节欲、寡欲乃至无欲的方式,来认识道,体会道和把握道,实现生命、社会向道的复归。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老子试图使人类由应然转变为自然,虽然恢复了人的自然本性,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违背了人本质特征。同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老子看到了事物在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的一致性,但是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中的自我否定性,也就忽视了事物自身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因此老子所讲的复归自然,实际上是从自然到自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是没有变化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辩证批判和吸收,而不应当全面肯定或者全盘否定。
一、自然与四大——老子自然的基本意涵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讲:“道法自然”,学界通行解释为“道以自然为法”,把自然作为道的基本属性,并且把自然与道视为统一层次。王弼注“道法自然”:“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1]65道不违自然,实际是道即自然。因为以自然为法的道,纯任自然之性而无所干预,因此道对于万物而言,是“辅万物之自然”(1)64章)。自然从其本源意义上看,就是作为道的基本属性而存在的“如其自身的状态”[2]74。
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作为万物统一的根据,把自然作为道的根本属性。这一形上之道的根源仍然来自于现实世界,尤其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由现实层面逐步进入到超越层面。因此老子的自然之道,是通过经验归纳由自然天地上升到统一的自然之道,再由自然之道推广到人类世界的逻辑进路。
老子对现实自然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考察天地运行而得出的。天地涵盖了人以外的万物。老子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考察中得出天地的最基本特征:一是“不自生而故能长生”,二是“骤雨不终日”。不自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骤雨不终日,体现了自然的现实性。因此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无所对待的形上本体与形下自然万物的统一。
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在于不自生,反而能够长生。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7章)不自生而长生,意思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生。其原因在于天地的运行时没有自己的目的和意識,一切都是顺着万物本来的面貌来运行,万物各顺其性而生生不息,同时也使得天地成为长久的存在。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自然无为是天地最基本的特征。天地所表现出来的柔弱不争、公正无私等特征也是天地自然无为的具体表现。
天地柔弱不争,一方面表现为无限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争而莫能与之争。对于这两个方面特征,老子是通过对水的观察而揭示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水是自然界的一种物,但却是与道最为接近的东西。主要表现为:第一,水虽然处下不争却在流动中却生养和滋润了万物,因此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谦下不争而便利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就近似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8章)其次是柔弱。水虽然柔弱,却能够战胜刚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章)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一切柔弱的事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无限发展的潜能,能够战胜强大的事物。柔弱代表着生,刚强则代表着将要灭亡。所以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因此天地自然无为的特性,从老子对水的讨论中可以揭示出来。
天地的自然无为还表现出了公正无私的一面。天地本来如此,没有道德观念,也不会有私心,因此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而不会有一己之私意在里面。所以老子把天地比作风箱,把万物比作刍狗,天地没有仁德,也无所偏私,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
天地不自生而长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但是自然又有现实性的一面。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23章)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涵盖万物的天地,而是具体的自然界。涵盖万物的天地,是由于自然无为而生养万物,使自己也得以长久,是天道无为。但是自然界的万物,则是有生有灭的。这体现了老子对天地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解和把握。正是由于自然界具体事物的自然生灭才造就了天地的生生不息,从而由有限的自然进入到无限的自然。
因此,老子的自然,一方面体现了现实的自然界,包含了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现象,属于现实层面;另一方面则是从天地万物运行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了公正无私、柔弱不争等基本特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老子把自然这一特性所包含的种种内容称之为“道”,作为天地万物都应当遵循的根本法则。 道在老子思想中具有多重含义,作为本体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作为宇宙生成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产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作为规律意义上的道,则是指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上述三种含义从根本性而言,都与自然性有关系。从自然的角度看,一是万物的生成正是因任自然的结果,构成了宇宙生成之道;二是自然所表现出的无为、柔弱不争和公正无私的特征正是实现和成就万物的根据,构成了宇宙本体之道;三是自然界的往复运动过程正是道的规律。正是在这种层面上,老子把天、地、人、道列为四大,而把自然作为最高准则:“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二、天地之自然与人之自然——本然与应然之间的对立
道不仅超越于万物,而且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特征,是通过德来实现的。老子在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万物由于德的作用而分有了道的种种属性,也就具备了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品质。水是具有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特性的典型,除了水之外,老子还以山谷、树木等来证明其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特性。二是具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运动。一切事物都来自于道,最终要复归于道。对于具体事物而言,一切事物来自于自然,最终要复归于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对立面,而事物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善与恶、柔弱与刚强、公与私等。
人首先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人应当与天地万物相一致,应当顺应自然、服从自然,但是人又与天地万物不同,人有目的有意识有能动性。人不是消极顺应和服从自然,而是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马克思在指出人与动物不同的时候,以蜜蜂造蜂房为例,来说明人说具有的能动性。他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208
老子看到了人身上所包含的双重属性,是自然与应然的统一。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的人,是肉体生命的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76章)与天地万物一样,都要服从自然的法则。柔弱代表了生命的潜力,僵硬代表死亡的降临,任何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人有目的、有意识、有智慧,会产生与自然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也就会产生种种机巧和欲望。这在老子看来,是非自然的,属于人的应然状态。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应当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由应然状态向自然状态转化,从而复归于道。要实现这一转化,在认识上,通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的方式,达到对道的认识和体悟。在个人修养上,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4章),节制自己的欲望,使生命符合自然的要求。在社会关系上,做到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通过不争之德,从而达到“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自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盲从,顺自然而行。因此老子强调自然无为,而人也应当摒弃有为,通过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从而实现人与道的统一,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被众多研究者所肯定的,如徐复观说:“道家的宇宙论,实即道家的人性论。因为他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安放在宇宙根源的处所,而要求与其一致。”[4]288朱晓鹏认为老子思想的逻辑理路是“借自然以明人事、发天道以建人文”[5]242。但是老子试图限制人的欲望、人的目的和意识,从而否定人在世界中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道的复归。这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行的。
人是自然本能与情感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一方面是自然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6]167与其他生物一样,人有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需要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不断得到满足:“人们……正如人和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解决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7]405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性的形成,如人的阶级性、实践性、能动性、道德性以及精神属性等,是各种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60
既然人是现实的存在物,对于人本能的生理欲望,是不能消除掉的,只能通过理性引导的方式使之合乎人的需要。而对于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及理性等,只能是引导与发展,而不可能抑制或者消除。一旦消除了人的思想或者精神,人的生命就变成纯自然的生命,也就是纯任自然的生命了。这就背离了人的本质。张岱年先生看到了老子思想中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矛盾。他说:“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的。人的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实都是自然而然。有为本是人类生活自然之趋势。故而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以返于原始的自然,实乃违反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去人为以返于自然,却正是反自然。欲返于过去之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9]303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就在于老子把自然之道作为世界统一性的根据,在以道统合万物过程中,由于人的存在而产生了与自然之道的背离。因此老子试图使人类行为符合自然的方式来迎合统一性的道,但是却忽视了人本身的目的性、意识性。究其本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把人放到自然属性之中。因此在具体实践上,老子虽然强调人要复归自然,但是却无法脱离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如不争之争,以不争的方式达到无不争的目的;无私之私,以过无私的方式成就私的目的。这都表明了老子强调人效法自然的不彻底性,在表面的无意识、无目的性下渗透了自己的目的和意识,这也正是老子之后的一些思想家把老子之道解释为“道术”或“君人南面之术”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自然和应然之间,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和应用,使二者保持一种必要的统一和张力,避免以自然来统摄应然,而是应当做到合自然与合目的的统一。
三、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循环论与辨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包含了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也就是事物在早期阶段的自然状态和成熟阶段的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特征。这两种自然,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老子看到了事物在早期阶段和成熟阶段某些特征的一致性,但是过程性上,事物的发展却成了一个由起点回到起点的自然过程,造成了循环论与辩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肯定世界存在的现实性,把万物都看做是自然的存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相互依存。在老子二章中,提到了五种依存形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包含了自然界的五种对立统一形式。第二,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处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如福与祸不仅处于一种对立统一当中,而且相互之间处于一种转化过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公与私:“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第三,反者道之动。从事物发展的过程上来看,事物的发展都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柔弱与刚强等。其根本原因在于道作为最高的实体,是万物生成的根据,因此万物都要遵道而行,发展到最后,复归于道。而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万物来自于自然,最终复归于自然。
自然界与道是相一致的,人类与道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仍然体现在人的精神、行为及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在人类世界,老子试图以自然的方式使人类达到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与道的一致。老子崇尚婴儿状态,因为婴儿虽然弱小,但是却是生命力最为旺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55章)婴儿状态是与道体相一致的状态。因此老子要求人类要像婴儿一样,时刻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些阻碍人们质朴之性的机巧就不会产生了:“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3章)因此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才会做到自然淳朴。
反映在社会历史层面,老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因为老子崇尚的是自然之道,而仁义礼智则属于人为制定,并且是背离了道之后,人类有了种种的机巧和智慧,也就产生了种种的欲望,才会用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加以节制。因此老子主张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恢复人与社会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根据这种思路,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老子试图以原初自然取代成熟自然,使人类无论在知识上、在修养上还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上,都回到自然状态,其实质是看到了人类自身及历史发展过程的肯定方面,但是却忽视了人类认识、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我否定性,导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的矛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及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规律”[10]484。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周期性和上升性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到灭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内部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推动事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外在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多次否定。其中第一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产生,第二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第一阶段的自我异化过程,第三个阶段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成熟,事物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实现自身的成熟。其中,第三个阶段是从第一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第三个阶段包含了第一个阶段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表现出一致性,但是在第三个阶段在内容上比第一个阶段更加成熟、丰富。因此恩格斯用麦粒-麦株-麦粒的过程来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作为普遍性规律,不仅仅在自然界中起作用,而且还贯穿到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成长要经过婴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及老年等不同階段,在老年阶段会有某些童年的特征,另一方面却比童年更加成熟和深刻。表现在人类社会,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就是人类的童年阶段,经过不断自我异化最后实现人类社会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阶段,也会表现出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所有制、分配方式等,但是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上更加高级。因此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11]25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强调任何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并且看到了事物发展最后阶段与初始阶段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但是却把转化看做是消极的、违背自然的。如人类思维领域,老子试图以消解知识来达到对道的认识;在社会领域,把人类文明的出现看做是对自然的违背。所以老子向往的社会,就是一个无知无欲、自然无为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这恰恰是一种退步,是违反辩证法的结果。究其根源,就在于老子虽然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与高级阶段中的一致性,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看到了过程,却否定了过程,看到了异化,却试图以否定异化的方式来消除异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循环论和倒退论之中。因此,当代一些学者把老子的发展思想看做是“完全可以从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来理解这些表述。”[12]17是对老子思想的片面肯定。 四、结语
老子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老子毕竟是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过程中,礼仪文明制度刚刚建立的时代,其思想不可避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老子试图以道法自然的形式统一人与自然时,便出现了自然法则的绝对化和人的自觉性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中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片面性。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在辩证批判的基础上对其吸收和借鉴。
一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是我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基本原则。规律性是客观性原则,也就是与自然性相一致的原则;目的性是体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和意志,是价值性原则。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客观规律,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是在发展问题上,要正确看待发展与异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产生开始,经过不断的自我异化,最后实现自身的成熟。老子注重事物原始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一致性特征,却以事物发展的原始阶段来否定成熟阶段的丰富性,从而取消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所谓复归于道,实际上是复归原始之自然。因此我们辩证吸收老子自然思想,就要一方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在原始阶段与成熟阶段的某种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如共产主义从社会形态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在生产关系上,在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及社会地位当具有一致性,但是生产力水平在内涵和程度上,表现得更加发达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時,需要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化,通过不断地发展逐步消除各种异化现象,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
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3]具体到老子思想研究问题上,要使老子思想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一方面在同情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和客观批判,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子思想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内容,如道法自然与生态保护,无欲思想中的廉政价值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注释:
(1) 本文所引老子《道德经》内容皆出自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下文索引只标注章节。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赵妙法.老子辩证法再认识与再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0(4):14-18.
[13]习近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责任编辑:卢红学]
关键词:老子;自然;应然;循环论;辨证否定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9)05-0041-06
理解老子之道的关键性概念,也是把握老子整体思想的基础。老子对道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然后通过归纳的方法把自然从经验世界超越出来,赋予以道的概念,成为万物产生的源泉和根本依据。人相对与自然而言,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会产生各种情感、欲望及智慧。这对于自然之道而言,是违反自然的。因此老子要求人类通过节欲、寡欲乃至无欲的方式,来认识道,体会道和把握道,实现生命、社会向道的复归。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老子试图使人类由应然转变为自然,虽然恢复了人的自然本性,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违背了人本质特征。同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老子看到了事物在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的一致性,但是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中的自我否定性,也就忽视了事物自身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因此老子所讲的复归自然,实际上是从自然到自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是没有变化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辩证批判和吸收,而不应当全面肯定或者全盘否定。
一、自然与四大——老子自然的基本意涵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讲:“道法自然”,学界通行解释为“道以自然为法”,把自然作为道的基本属性,并且把自然与道视为统一层次。王弼注“道法自然”:“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1]65道不违自然,实际是道即自然。因为以自然为法的道,纯任自然之性而无所干预,因此道对于万物而言,是“辅万物之自然”(1)64章)。自然从其本源意义上看,就是作为道的基本属性而存在的“如其自身的状态”[2]74。
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作为万物统一的根据,把自然作为道的根本属性。这一形上之道的根源仍然来自于现实世界,尤其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由现实层面逐步进入到超越层面。因此老子的自然之道,是通过经验归纳由自然天地上升到统一的自然之道,再由自然之道推广到人类世界的逻辑进路。
老子对现实自然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考察天地运行而得出的。天地涵盖了人以外的万物。老子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考察中得出天地的最基本特征:一是“不自生而故能长生”,二是“骤雨不终日”。不自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骤雨不终日,体现了自然的现实性。因此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无所对待的形上本体与形下自然万物的统一。
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在于不自生,反而能够长生。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7章)不自生而长生,意思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生。其原因在于天地的运行时没有自己的目的和意識,一切都是顺着万物本来的面貌来运行,万物各顺其性而生生不息,同时也使得天地成为长久的存在。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自然无为是天地最基本的特征。天地所表现出来的柔弱不争、公正无私等特征也是天地自然无为的具体表现。
天地柔弱不争,一方面表现为无限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争而莫能与之争。对于这两个方面特征,老子是通过对水的观察而揭示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水是自然界的一种物,但却是与道最为接近的东西。主要表现为:第一,水虽然处下不争却在流动中却生养和滋润了万物,因此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谦下不争而便利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就近似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8章)其次是柔弱。水虽然柔弱,却能够战胜刚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章)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一切柔弱的事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无限发展的潜能,能够战胜强大的事物。柔弱代表着生,刚强则代表着将要灭亡。所以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因此天地自然无为的特性,从老子对水的讨论中可以揭示出来。
天地的自然无为还表现出了公正无私的一面。天地本来如此,没有道德观念,也不会有私心,因此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而不会有一己之私意在里面。所以老子把天地比作风箱,把万物比作刍狗,天地没有仁德,也无所偏私,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
天地不自生而长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但是自然又有现实性的一面。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23章)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涵盖万物的天地,而是具体的自然界。涵盖万物的天地,是由于自然无为而生养万物,使自己也得以长久,是天道无为。但是自然界的万物,则是有生有灭的。这体现了老子对天地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解和把握。正是由于自然界具体事物的自然生灭才造就了天地的生生不息,从而由有限的自然进入到无限的自然。
因此,老子的自然,一方面体现了现实的自然界,包含了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现象,属于现实层面;另一方面则是从天地万物运行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了公正无私、柔弱不争等基本特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老子把自然这一特性所包含的种种内容称之为“道”,作为天地万物都应当遵循的根本法则。 道在老子思想中具有多重含义,作为本体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作为宇宙生成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产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作为规律意义上的道,则是指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上述三种含义从根本性而言,都与自然性有关系。从自然的角度看,一是万物的生成正是因任自然的结果,构成了宇宙生成之道;二是自然所表现出的无为、柔弱不争和公正无私的特征正是实现和成就万物的根据,构成了宇宙本体之道;三是自然界的往复运动过程正是道的规律。正是在这种层面上,老子把天、地、人、道列为四大,而把自然作为最高准则:“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二、天地之自然与人之自然——本然与应然之间的对立
道不仅超越于万物,而且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特征,是通过德来实现的。老子在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万物由于德的作用而分有了道的种种属性,也就具备了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品质。水是具有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特性的典型,除了水之外,老子还以山谷、树木等来证明其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特性。二是具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运动。一切事物都来自于道,最终要复归于道。对于具体事物而言,一切事物来自于自然,最终要复归于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对立面,而事物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善与恶、柔弱与刚强、公与私等。
人首先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人应当与天地万物相一致,应当顺应自然、服从自然,但是人又与天地万物不同,人有目的有意识有能动性。人不是消极顺应和服从自然,而是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马克思在指出人与动物不同的时候,以蜜蜂造蜂房为例,来说明人说具有的能动性。他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208
老子看到了人身上所包含的双重属性,是自然与应然的统一。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的人,是肉体生命的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76章)与天地万物一样,都要服从自然的法则。柔弱代表了生命的潜力,僵硬代表死亡的降临,任何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人有目的、有意识、有智慧,会产生与自然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也就会产生种种机巧和欲望。这在老子看来,是非自然的,属于人的应然状态。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应当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由应然状态向自然状态转化,从而复归于道。要实现这一转化,在认识上,通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的方式,达到对道的认识和体悟。在个人修养上,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4章),节制自己的欲望,使生命符合自然的要求。在社会关系上,做到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通过不争之德,从而达到“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自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盲从,顺自然而行。因此老子强调自然无为,而人也应当摒弃有为,通过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从而实现人与道的统一,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被众多研究者所肯定的,如徐复观说:“道家的宇宙论,实即道家的人性论。因为他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安放在宇宙根源的处所,而要求与其一致。”[4]288朱晓鹏认为老子思想的逻辑理路是“借自然以明人事、发天道以建人文”[5]242。但是老子试图限制人的欲望、人的目的和意识,从而否定人在世界中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道的复归。这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行的。
人是自然本能与情感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一方面是自然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6]167与其他生物一样,人有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需要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不断得到满足:“人们……正如人和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解决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7]405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性的形成,如人的阶级性、实践性、能动性、道德性以及精神属性等,是各种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60
既然人是现实的存在物,对于人本能的生理欲望,是不能消除掉的,只能通过理性引导的方式使之合乎人的需要。而对于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及理性等,只能是引导与发展,而不可能抑制或者消除。一旦消除了人的思想或者精神,人的生命就变成纯自然的生命,也就是纯任自然的生命了。这就背离了人的本质。张岱年先生看到了老子思想中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矛盾。他说:“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的。人的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实都是自然而然。有为本是人类生活自然之趋势。故而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以返于原始的自然,实乃违反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去人为以返于自然,却正是反自然。欲返于过去之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9]303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就在于老子把自然之道作为世界统一性的根据,在以道统合万物过程中,由于人的存在而产生了与自然之道的背离。因此老子试图使人类行为符合自然的方式来迎合统一性的道,但是却忽视了人本身的目的性、意识性。究其本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把人放到自然属性之中。因此在具体实践上,老子虽然强调人要复归自然,但是却无法脱离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如不争之争,以不争的方式达到无不争的目的;无私之私,以过无私的方式成就私的目的。这都表明了老子强调人效法自然的不彻底性,在表面的无意识、无目的性下渗透了自己的目的和意识,这也正是老子之后的一些思想家把老子之道解释为“道术”或“君人南面之术”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自然和应然之间,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和应用,使二者保持一种必要的统一和张力,避免以自然来统摄应然,而是应当做到合自然与合目的的统一。
三、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循环论与辨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包含了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也就是事物在早期阶段的自然状态和成熟阶段的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特征。这两种自然,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老子看到了事物在早期阶段和成熟阶段某些特征的一致性,但是过程性上,事物的发展却成了一个由起点回到起点的自然过程,造成了循环论与辩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肯定世界存在的现实性,把万物都看做是自然的存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相互依存。在老子二章中,提到了五种依存形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包含了自然界的五种对立统一形式。第二,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处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如福与祸不仅处于一种对立统一当中,而且相互之间处于一种转化过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公与私:“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第三,反者道之动。从事物发展的过程上来看,事物的发展都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柔弱与刚强等。其根本原因在于道作为最高的实体,是万物生成的根据,因此万物都要遵道而行,发展到最后,复归于道。而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万物来自于自然,最终复归于自然。
自然界与道是相一致的,人类与道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仍然体现在人的精神、行为及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在人类世界,老子试图以自然的方式使人类达到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与道的一致。老子崇尚婴儿状态,因为婴儿虽然弱小,但是却是生命力最为旺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55章)婴儿状态是与道体相一致的状态。因此老子要求人类要像婴儿一样,时刻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些阻碍人们质朴之性的机巧就不会产生了:“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3章)因此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才会做到自然淳朴。
反映在社会历史层面,老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因为老子崇尚的是自然之道,而仁义礼智则属于人为制定,并且是背离了道之后,人类有了种种的机巧和智慧,也就产生了种种的欲望,才会用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加以节制。因此老子主张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恢复人与社会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根据这种思路,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老子试图以原初自然取代成熟自然,使人类无论在知识上、在修养上还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上,都回到自然状态,其实质是看到了人类自身及历史发展过程的肯定方面,但是却忽视了人类认识、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我否定性,导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的矛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及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规律”[10]484。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周期性和上升性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到灭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内部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推动事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外在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多次否定。其中第一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产生,第二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第一阶段的自我异化过程,第三个阶段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成熟,事物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实现自身的成熟。其中,第三个阶段是从第一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第三个阶段包含了第一个阶段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表现出一致性,但是在第三个阶段在内容上比第一个阶段更加成熟、丰富。因此恩格斯用麦粒-麦株-麦粒的过程来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作为普遍性规律,不仅仅在自然界中起作用,而且还贯穿到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成长要经过婴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及老年等不同階段,在老年阶段会有某些童年的特征,另一方面却比童年更加成熟和深刻。表现在人类社会,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就是人类的童年阶段,经过不断自我异化最后实现人类社会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阶段,也会表现出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所有制、分配方式等,但是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上更加高级。因此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11]25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强调任何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并且看到了事物发展最后阶段与初始阶段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但是却把转化看做是消极的、违背自然的。如人类思维领域,老子试图以消解知识来达到对道的认识;在社会领域,把人类文明的出现看做是对自然的违背。所以老子向往的社会,就是一个无知无欲、自然无为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这恰恰是一种退步,是违反辩证法的结果。究其根源,就在于老子虽然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与高级阶段中的一致性,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看到了过程,却否定了过程,看到了异化,却试图以否定异化的方式来消除异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循环论和倒退论之中。因此,当代一些学者把老子的发展思想看做是“完全可以从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来理解这些表述。”[12]17是对老子思想的片面肯定。 四、结语
老子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老子毕竟是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过程中,礼仪文明制度刚刚建立的时代,其思想不可避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老子试图以道法自然的形式统一人与自然时,便出现了自然法则的绝对化和人的自觉性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中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片面性。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在辩证批判的基础上对其吸收和借鉴。
一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是我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基本原则。规律性是客观性原则,也就是与自然性相一致的原则;目的性是体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和意志,是价值性原则。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客观规律,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是在发展问题上,要正确看待发展与异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产生开始,经过不断的自我异化,最后实现自身的成熟。老子注重事物原始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一致性特征,却以事物发展的原始阶段来否定成熟阶段的丰富性,从而取消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所谓复归于道,实际上是复归原始之自然。因此我们辩证吸收老子自然思想,就要一方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在原始阶段与成熟阶段的某种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如共产主义从社会形态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在生产关系上,在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及社会地位当具有一致性,但是生产力水平在内涵和程度上,表现得更加发达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時,需要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化,通过不断地发展逐步消除各种异化现象,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
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3]具体到老子思想研究问题上,要使老子思想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一方面在同情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和客观批判,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子思想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内容,如道法自然与生态保护,无欲思想中的廉政价值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注释:
(1) 本文所引老子《道德经》内容皆出自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下文索引只标注章节。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赵妙法.老子辩证法再认识与再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0(4):14-18.
[13]习近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责任编辑:卢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