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没发展,就开始下沉”
拥有名牌大学学历的李健一毕业就成功应聘到一家外企做了个“白领”,在周围同学还在为找工作焦头烂额之时,他的这种“幸运”实在是让同学们眼红。“班上现在能找到好单位的同学也就三四个吧,虽然在学校时就知道就业形势严峻,但大家心气儿还是挺足,想着好歹出去也是个‘准精英’,因为学历和专业摆在这,没想到几场招聘会回来,个个都开始垂头丧气了。”
“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生与以前封建时期的进士、举人相提并论。大学教育作为一段时期内的精英教育,大学生一直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这个曾经拥有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大学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大学生也成了“失意精英”。
“现在说到大学生就业难时就认为大学生的‘精英情结’特别重,我听了真的是很气愤,前阵子北京那么多大学生去应聘搓澡工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我们真的去当普通劳动者的时候,这个社会是怎么反应的,就是让你感觉丢人,堂堂大学生竟然去做这种工作。”老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张墨对记者说。农村的父母省吃俭用把他培养成了大学生,但现在没找到合适工作的他心急如焚。“现在觉得我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没有太多的热情了,过一天算一天吧。”
如今对人生缺少热情,对社会经常抱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不仅仅是失意的大学生,很多看上去已经似乎与 “精英”只有一步之遥的年轻白领也觉得生活艰难。李健告诉记者,他和公司里很多年轻的同事一样都梦想挤入中产阶层,能买得起房子,有辆车子,但每个月的多项开销,让他的存款一直在原地徘徊。房子买不起,女朋友也谈不成,结婚更是遥遥无期。虽然他很想往上多爬一些,但竞争太激烈了。“上升一步太难了,生活质量不往下掉我已经谢天谢地了。”现在工资没涨多少,生活成本却一升再升,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上升的机会也不多,生活压力感觉越来越大是这部分年轻人最直观的感受。
现在他业余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上网,有时一个周末都能耗在网上。“在网上的感觉特棒,去论坛灌灌水,不高兴再骂骂人,网上很多年轻人都和我一样,能聊得来。”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同时目前七成失业青年靠父母抚养,成为寄生家里的NEET啃老一族。其中,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型的NEET一族也为数不少。高校毕业生NEET族的涌现引发了许多教育界和其他众多热心人士的担忧。
网络成为“失意精英”的阵地
一本名为《下流社会》的书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名叫三浦展的日本人的焦虑:在日本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全盘人生热情低下,相比更多的成功励志模范,他们不再梦想“成功”,他们更愿意自暴自弃。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是也会遭遇到这样的困境?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一直关注着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网络草根”也可以囊括进我们“失意精英”这个概念。他对记者详细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几乎在每个地方都会见到大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阶层。他们可能是低级白领,更可能是大学生。作为分散的个体,他们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却并不为你所注意。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已经见多识广,他们其中很多人会自认为是“准精英”。这些30岁以下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许许多多现实压力的年轻人,是“中等收入者”的后备军。他们感觉上升的机会已经不多,开始堕入中流中的下流,也就是年轻人似乎已经难以像过去的中产阶级那样循序渐进地上升,从而形成了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愤懑的心态。
近年来,网络上各类“红人”轮番登场,“芙蓉姐姐”“横空出世”后,一位“芙蓉哥哥”又再现网络江湖。引起大部分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那些让人看了不想吃饭、搔手弄姿的艳照,而是他的身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高他一级的人大毕业生杨宇告诉记者,“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没见他有那么疯狂,还是挺安分的,怎么现在成了这样呢?”
也许张颐武教授的话可以作为一个解释,“他们在现实中往往沉默,但在虚拟的世界中确实是无冕之王。可能在你旁边那个老老实实办事的年轻人,就是网上一位言词激烈、倍受追捧的议论领袖,也许那个在学校里安安静静地听讲的小女生,就是耸人听闻的网络奇人。这些人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存在一向受到忽略,今天的互联网给了他们一个‘群体意识’浮现的机会。”他强调,这部分人群也许并不显眼,但到了网络上和公共舆论中,就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可能重要的事件和决策就由于他们的意见而改变。
很多有知识、有才能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失意,在虚拟世界里却豪情万丈,他们在网络中针对某个事件疯狂跟帖,尖锐评论,他们在通过网络对别人的道德批判,对社会发泄不满,他们在网络中寻找到自己被关注的价值。如果如今的社会再对他们的失意、焦虑、愤怒熟视无睹,不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机会,不给他们自由上升的空间,不从心灵上去真切的关爱他们,也许日本的“下流社会”不久真的会降临到中国头上,这些本应是中产阶层的后备军,如果不能找到相对公平相对正义的“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中产阶层真的会加速蒸发,那时牺牲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