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土道儿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60563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里把通往屯子的主路修成了柏油路,平平整整,没有尘土。离主路远远近近的一些人家,狠了狠心,把剩下通往自家的一截子土道儿干脆也筑上水泥路,一直通到屋门口。
  父亲嫌通往我家的路远,中间还有几截子属于别人家的,我家在路的尾端,就把窗下连同往院门的道路统统用砖铺平,院外也就剩下一截子土道儿。屯子里的道路像一棵大树,把主干和一些枝杈硬化,剩下的土道儿就不多了。
  现在,我在屯子里闲逛,脚步明显轻快,再多转上几圈,裤腿也沾不上几粒尘土。尘土被柏油和水泥压在路的下面,怕是再过上几十、上百年也翻不起身。
  没修路前,屯子里就只有土道儿。土道儿没根,人和牲畜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这话有些夸张,却靠谱。路没修成之前,我和屯人一直走土道儿。晴天,走上几趟,裤腿挂满了土,不洗就穿不出了。雨天里,路低的地方,成了大水坑,稍有不留意,明明看見很硬的路面,一脚下去,也许整只鞋都陷入了泥里。或者,脚下一滑,一个屁股墩,哎哟一声,坐进泥坑。我们不知道平日里硬邦邦的路面被雨水泡软了,禁不住一只脚,更禁不住一个人的重量。我记不清多少次穿着一只、或一双泥鞋走回家里。我没坐进过泥坑,年少身轻让我躲过了这样的无奈。我看见别人一身泥水狼狈的走回家里,引来伙伴的阵阵嘲笑,或者即兴编上一段顺口溜,跟在后面唱,让人很久都不畅快。
  泡软的土道儿不比柏油路或水泥路。儿时雨多,时常一场接一场的,雨大概认为土道儿好玩,雨点砸进土里,柔软而沉闷,不像落在石头样儿的硬物上,只是噼噼啪啪清脆的敲打声。沉闷而绵长的雨水,让土道儿成了水的路,水在土道儿上流得畅快。松软的田地看雨水流过来,张开嘴饱饱的吸够了,才放水向别的地方流去。这样的雨水一开头,一个土坎儿,也许是一截土石混合的墙体在某一时间,“哗啦”一声,便倒在雨声里。我害怕那样的雨,母亲也害怕,尤其是夜里的雨。我家在河套边,这样的雨水,河水下来时,尤其晚间,声音异常宏大,让人整夜整夜无法入睡。于是我趴在窗口,惊恐地向雨中看去,若是没有闪电照亮大地,其实我啥都看不见,只有满耳的雨声和恐惧。
  雨后的土道儿在柔软中一天天重新坚实起来。路边的野草和野花一样不少地重新生长起来。土道儿是人的道儿,牲畜的道儿。雨天时,是人的道儿,牲畜的道儿,还是雨的道儿。土道儿被人和牲畜走得多了,中间低,两边高,雨水不像人和牲畜,抬抬腿,高些的路也照常走,水往低处流,人就只好走两边,把两边的草和野花踩平。被踩了的草和野花生长的有些懒,不打眼,比不上别处的草和野花茂盛。雨天时,我喜欢走在路的两边,脚踩上去,像踩在地毯上,绿底镶花的纯天然物件。踩就踩了,屯子里又不缺草,牲畜咬几口,人踩上几脚,都构不成一个事件。草只有默默独自承受,这是土道儿边上野草和野花的命运,就像农民种田,工人上班一样,草也有自己的生长方式,有使不完的力气和韧性在身体里,你再多踩上几脚,把草茎踩折了,它仍会换个姿势继续向上生长,让青草的气息钻进人和牲畜的鼻子。草从土道儿两侧钻出地面时,好像就这样打算的。为啥这样,草也说不清。
  剩下的土道儿都是通往庄稼地的。我们只是在春天和秋天频频地使用着通往庄稼地的土道儿。我偷偷计算过,送粪、搂石子、种地、耪地、打垄、看苗、打农药、收割、刨茬子、打茬子,再多出几次,也许我们就不需要这条道儿了。留下的土道儿也许就属于蚂蚁的乐园了,一场又一场雨水后的土道儿边,那数不清的一小堆儿一小堆儿的新土,让我看到蚂蚁王国的浩大。我们把庄稼运回院子时,加再大的小心,干透了豆荚也会崩开几个,抖落几粒豆粒;高粱、谷子也会掉落几粒,我们着急从土道儿往院子运送收成,成群结队的蚂蚁们等在土道儿上抢我们遗落的收成,也许老鼠也会半路打劫一下。我们看不见大地上另一番繁荣。我们不常用的土道儿,一只野兔,一头跑缰的驴,另一个屯子迷路的人都会踩上几脚,在生存的道路上,谁也拿不准,会不经意踩在别人的路上几脚。要是没有这些意外的交集,也许生活更加枯燥和无味。
  没修柏油路和水泥路之前,我可以轻易在路边割上几把榆树条,在开着黄色花朵的苦麻子和粉色花朵的车轱辘菜旁拧榆树绕子,上山割柴。柏油路修通了,把树连根除掉,也许把树根留下,直接压上柏油,树根一下被隔离在地下,再没力量穿透石头一样的路面,长到地面上来。我只好到坝墙根上重新寻找。在通往沟里的土道儿一侧,长满了一人多高的山枣树。在山枣熟的时候,伸手就能摘上一把,甜的、酸的都有。想吃,摘一个扔嘴里,咧一下嘴,换一棵树,再尝,直到脸上露出笑。土道儿上人少,露出啥表情也没人捡笑。
  通往沟里的土道儿,住着数户人家。算是屯子里最老的土道儿了和最后的土道儿了。下再大的雨也还原封不动的踩不坏。这条道,该有上百年了,也算古董了。
  屯子里,能保持上百年不变的大概没几样了,好在,还有一条剩下的土道儿。
其他文献
三月天,最美的天,太阳醒了,鸟也醒了,草也醒了,花也醒了,就连风筝也醒了。每到周末,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孩子放风筝,大人也放风筝。刘刚爱放风筝,妻子李梅爱放风筝,他们的女儿刘丹也爱放风筝。周末,迎着阳光迎着风,刘刚一家到城外放风筝。城外的草地上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他们跑着笑着。刘丹虽然只有八岁,但是放起风筝来,绝不比大人差。她一边跑,一边放线,她一放线,风筝就飞得更高更远了。好多大人孩子都看着她,
期刊
1  看着看着,米家庄就形销骨立了。  米家庄西倚无稽山,有愁河绕村而过,千万年河流几经改道,河床淤积的泥沙叫村里人都快挖尽了。  以前,一出村就是耕地,就是平整整绿茵茵齐刷刷的麦田。这会子,耕地全变成了十几米几十米深的沙坑,一个挨一个,一个挨一个,远远瞭去,米家庄就像孤升于地底下的荒岛。  进村的路越来越窄,且松软难行,稍不留心,就会滑到深坑里去。如果有人真滑到深坑里,想爬都爬不出来,真就成了坑
期刊
东面的远山上刚吐出鸡冠大那么一点红,谁的手机就咿呀地唱起小曲。见福林躲到了一边去接听,大兰子起身握了泥拳往腰眼上捶着,两眼向隐在满枝新绿的蓝莓树下一条条长垄望去,嘴里低声骂道:妈个蛋的,他这么一劲儿领着干,晚上咱还不得拽猫尾巴上炕呀?  福林回到自己那条垄上接着忙时,很快发觉来头不对了。在他左右一字排开的女园工们手头慢了不说,还不时地结着伴去园头他住的小石屋里喝水,或频频去屋后的茅厕里轮着蹲坑,分
期刊
目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便秘大鼠胃、回肠、横结肠粘膜和肌层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以进一步了解细
万有光  万有光是后街的一个大人物。据县志载,万有光匪首出身,做过奉军的中将师长,1928年,他突然“告老还乡”,携家眷来到后街落户,一面垦荒屯田,一面贩卖烟土。大把的银元经过整合,又潮水般地回流到万家大院。因他匪首的身份,没人敢惹。周边生活无着的穷人纷纷投奔,或为奴、或主动依附他的势力,后来,他又相继收编了几小股绺子,实力更强,称雄一方。  万家大院围一人工湖而建,把湖包裹其中,形成一个饺子型,
期刊
1  时间是最快的刀,专收人性命,时间也是医人的药,再痛的伤,也能结成欲盖弥彰的疤。  2  七月,农历荷月,雨没断过。云顶小区鹅卵石小路边的盆栽栀子,开得堆纱叠帐,雪白的花盘在雨水里蒸出一院子发酵的香。两个穿蓝工作服的男人在雨雾里快步地走着,一个回头说,这些花也疯傻了,这么个开法,像明天就死似的。另一个说,快点吧,别多嘴。  小区外停着一辆面包车,两个保安斜眼端详,清河精神病院的车可不多见。  
期刊
母亲跟我商量个事,却囁囁嚅嚅的。嗨!有事尽管吩咐儿子。你用车拉我出趟远门。母亲的表情告诉我,她不是出去旅游。不由问,要去哪?母亲说,我心里装着个愿望,好多年了,现在想了却这桩心愿。哟!心里还有个多年的秘密呀!我想去探望饥荒年救过咱全家的耿大叔。  啊!在我们家的历史上,确曾有过一段特殊的记忆。  大地不知被谁惹恼了,连草都不愿长,更不用说庄稼了。饥饿像瘟疫般在蔓延着。  家里已经断顿了。小哥仨面黄
期刊
北方多墙。  墙,有泥打的,石砌的,砖垒的,也有树枝、秸秆的篱笆墙。  有房便有院,有院便有墙。  邻里与邻里、亲戚与亲戚,便由屋舍与屋舍之间的院墙相隔。  没有院墙的人家,常被讥讽日子过的“破狼破虎”;没有院墙的日子,总是让人提心吊胆。  日子过得再紧巴,盖上房也要套上墙。  北方的农家院,是墙圈围的自留地。  儿时,奶奶唠起堡子里有钱人家,总是眉飞色舞地啧啧感叹:四合院如何如何阔,如何如何大,
期刊
1  这是一个新的古村落。新与旧,表意微妙庞杂,指向微妙庞杂。视角瞬间被缩小,不再天高地阔,狭小的湛蓝的天朝我意味深长地一剜。这个古村落在群山之间,依山而建。我要不断深入那些古村落,这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有时我会觉得,这样的深入是我无法避开的。我乐于与那些古村落产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样我便出现在了一个又一个的古村落里,真正意义上的古村落,抑或是已经异化的古村落。这样我便出现在了眼前这个村落里
期刊
大辽河入海口辽东湾畔那片丰腴肥沃的三角洲上,苇荡浩瀚连天,红海滩殷红似火。这是一个令人动容动情的地方,这是一个令思想升华,心生憧憬的地方。  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一个海韵河风交相辉映的地方,一个有丹顶鹤吉祥光照的地方。  我眷恋我第二故乡这片神奇而深情的土地,我更痴情我第二故乡头顶那片辽阔深邃的苍穹。辽河入海口涛声日夜不息,那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动。辽东湾伴随着渤海春潮的低吟浅唱,春天的大幕缓缓开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