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并努力提高“导”的水平。
关键词:数学 出题 研究
在人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出题是天经地义的,而学生只有做题的份儿。由于这种思想的束缚,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教师绞尽脑汁出题,学生费尽心思做题;教师出题越出越多,学生做题越做越快;教师出题越出越难,学生做题越做越累;久而久之,教师成了出题的圣人,学生变为做题的机器;教师越教越厌,学生越学越烦。虽然做题可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但围绕“题型”和“题海”反复进行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学生出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学生出题教学法符合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出题的实践
为了试验在巩固练习阶段运用学生出题对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效果,课题组在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对比试验。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但甲班的落后面明显要比乙班大,优秀率也明显比乙班低。教学《二项式定理》这一节课时,计划在乙班“讲授-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甲班“讲授-出题”进行教学。
课后测验(10个运用二项式定理的题)批改结果统计如下:
10个全部做对的甲班有25个,占了全班的52.1%,乙班全对的有38个,占了全班的76%,显然我们这一种让学生出题的方式对于学生巩固知识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对比实验的情况,又在另外两个班(整个班的成绩比较差)进行了类似的课堂教学实验,还在别的年级的几个层次的平行班进行相应的实验,结果也产生了类似的教学效果。
三、在复习考试中组织学生出题的实践
我们通过多层次平行班的对比实验,实验班在复习考试中很少发放试卷,主要采用学生自己出试卷,而对比班在复习考试阶段发放了大量的试卷,让学生复习应考,考试的结果实验班的优秀率和平均分明显高于对比班。我们让学生出试卷主要采取下列办法:
(1)规定内容。每个同学按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出题,大的章节可以一章出一份试卷,小的章节可以两三章合起来出一份试卷,意在复习基础知识。
(2)收集错题。让每个同学针对一个阶段或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作业或平时测验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有的作适当改动,或改变数字,或改变条件和结论等,意在引以为戒,不再重犯。
(3)拟模出卷。每个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模式,如确定各个章节的分数比例,各种题型的比例,难易度的比例或是干脆给他一份样卷让其模仿出题,意在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4)合作出题。让合作小组中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如根据成绩的好差来分别负责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等,意在各尽所能,培养合作精神。
(5)出后操作。不管是哪种形式出的题,每个人自己出的(包括小组出的)必须自己会做,每个人出的题目也必须要给其他相应层次的同学做,并且做后要给出题者批改,有错误的要及时订正,有不同意见的要在一起交流协商解决。此举意在物尽其用,充分把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落到实处。
四、评价和激励学生出题的方法
1、就学生出题行为来说,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自尊心的需要,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而学生的出题行为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学生的出题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学生出题行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可以走上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学生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这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极力提倡的“小先生”制。
2、结合多种方法、各种制度来管理、引导学生出题行为
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建立出题方法管理制度:从时间上来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出题,也可以在课外出题;从人员上来说,可以个体单独出题,也可以小组合作出题;从内容上来说,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许多知识;从数量上来说,可以出一两个,也可以出较多的题目;从考查对象来说,可以考自己,考同伴,也可以考老师;从难度上来说,可以出容易题,稍难题,也可以出较难题;从题型上来说,可以出封闭题,也可以出开放题等等。我们在教学中正是灵活地根据种种出题的方式方法,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出题行为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到这一些激励措施中去。学生单独出题出得好,马上给他个人以肯定;学生小组合作出题有创意,可以给学生学习小组以奖励;甚至当学生出了一个比较有创新的题目时,在单元测试中予以采纳,在试卷中注明谁是命题人……所有这些,无疑又更大地激励学生投入到自己学习、巩固、出题、练习、再巩固这一良性循环中去。
3、评价学生出题的几个注意点
首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有出题动机的学习好习惯。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出题行为在数学学习中的可行性,从而把教师布置的行为进行内化。
其次,要关心爱护学生,容忍学生在出题过程中所犯的各种错误。学生由于知识或能力上的原因,可能会出一些错题。由于动机的原因,也许会出一些难题来考考老师,看看老师的能力水平或以此来显示自己学习的认真。在这点上,我们教师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无论学生题目出得好坏,我们都应先给予以肯定,即使学生有错误,我们也应在先肯定的基础上,再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而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五、学生出题教学法对新课程教学影响深远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教学观念,“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并努力提高“导”的水平。改变过去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状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让学生出题,既能让学生熟悉所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数学 出题 研究
在人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出题是天经地义的,而学生只有做题的份儿。由于这种思想的束缚,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教师绞尽脑汁出题,学生费尽心思做题;教师出题越出越多,学生做题越做越快;教师出题越出越难,学生做题越做越累;久而久之,教师成了出题的圣人,学生变为做题的机器;教师越教越厌,学生越学越烦。虽然做题可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但围绕“题型”和“题海”反复进行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学生出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学生出题教学法符合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出题的实践
为了试验在巩固练习阶段运用学生出题对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效果,课题组在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对比试验。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但甲班的落后面明显要比乙班大,优秀率也明显比乙班低。教学《二项式定理》这一节课时,计划在乙班“讲授-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甲班“讲授-出题”进行教学。
课后测验(10个运用二项式定理的题)批改结果统计如下:
10个全部做对的甲班有25个,占了全班的52.1%,乙班全对的有38个,占了全班的76%,显然我们这一种让学生出题的方式对于学生巩固知识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对比实验的情况,又在另外两个班(整个班的成绩比较差)进行了类似的课堂教学实验,还在别的年级的几个层次的平行班进行相应的实验,结果也产生了类似的教学效果。
三、在复习考试中组织学生出题的实践
我们通过多层次平行班的对比实验,实验班在复习考试中很少发放试卷,主要采用学生自己出试卷,而对比班在复习考试阶段发放了大量的试卷,让学生复习应考,考试的结果实验班的优秀率和平均分明显高于对比班。我们让学生出试卷主要采取下列办法:
(1)规定内容。每个同学按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出题,大的章节可以一章出一份试卷,小的章节可以两三章合起来出一份试卷,意在复习基础知识。
(2)收集错题。让每个同学针对一个阶段或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作业或平时测验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有的作适当改动,或改变数字,或改变条件和结论等,意在引以为戒,不再重犯。
(3)拟模出卷。每个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模式,如确定各个章节的分数比例,各种题型的比例,难易度的比例或是干脆给他一份样卷让其模仿出题,意在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4)合作出题。让合作小组中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如根据成绩的好差来分别负责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等,意在各尽所能,培养合作精神。
(5)出后操作。不管是哪种形式出的题,每个人自己出的(包括小组出的)必须自己会做,每个人出的题目也必须要给其他相应层次的同学做,并且做后要给出题者批改,有错误的要及时订正,有不同意见的要在一起交流协商解决。此举意在物尽其用,充分把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落到实处。
四、评价和激励学生出题的方法
1、就学生出题行为来说,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自尊心的需要,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而学生的出题行为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学生的出题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学生出题行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可以走上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学生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这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极力提倡的“小先生”制。
2、结合多种方法、各种制度来管理、引导学生出题行为
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建立出题方法管理制度:从时间上来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出题,也可以在课外出题;从人员上来说,可以个体单独出题,也可以小组合作出题;从内容上来说,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许多知识;从数量上来说,可以出一两个,也可以出较多的题目;从考查对象来说,可以考自己,考同伴,也可以考老师;从难度上来说,可以出容易题,稍难题,也可以出较难题;从题型上来说,可以出封闭题,也可以出开放题等等。我们在教学中正是灵活地根据种种出题的方式方法,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出题行为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到这一些激励措施中去。学生单独出题出得好,马上给他个人以肯定;学生小组合作出题有创意,可以给学生学习小组以奖励;甚至当学生出了一个比较有创新的题目时,在单元测试中予以采纳,在试卷中注明谁是命题人……所有这些,无疑又更大地激励学生投入到自己学习、巩固、出题、练习、再巩固这一良性循环中去。
3、评价学生出题的几个注意点
首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有出题动机的学习好习惯。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出题行为在数学学习中的可行性,从而把教师布置的行为进行内化。
其次,要关心爱护学生,容忍学生在出题过程中所犯的各种错误。学生由于知识或能力上的原因,可能会出一些错题。由于动机的原因,也许会出一些难题来考考老师,看看老师的能力水平或以此来显示自己学习的认真。在这点上,我们教师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无论学生题目出得好坏,我们都应先给予以肯定,即使学生有错误,我们也应在先肯定的基础上,再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而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五、学生出题教学法对新课程教学影响深远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教学观念,“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并努力提高“导”的水平。改变过去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状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让学生出题,既能让学生熟悉所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