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巧结合 美境不胜收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
   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它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写作中,运用动静结合,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今天,我们就以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例,来学习这种写作技法。
  课文品读
   《与朱元思书》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作者用生花的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出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在写景时,作者运用了多种技法,其中动静结合的运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
  与朱元思书(节选)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思路分析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景物的动态或者是静态,往往不能把景物描写得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如果能把动态和静态巧妙地结合起来,则会使描写的景物增加灵气,产生神韵,进而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作者介绍富春江的美丽景色,先写水后写山。写水,“千丈见底”“直视无碍”,为静景,只有在平静的水面下,才会“千丈见底”;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原本沉静的水面,化为了“急湍”“猛浪”,就变成了动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就能让读者感受到富春江水的变化,写出了富春江之水的清澈和湍急的特点。山原本是静态的,然而在吴均笔下,山峰竟然“竞”,竟然“轩邈”,竟然“争”,群山争先恐后向高处、向远处伸展,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山就给人一种灵动感,也增添了神韵。
   试想一下,如果作者不出此高超的一招,而仅简单地描写山水的形态,虽然也能让读者了解富春江沿岸山水的形态,但山水的灵气何在?作者又怎能陶醉于这缺乏灵气和神韵的景致当中,更别说还要生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悟了。正是因为运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手法,文章写水、写山,才韵味无穷;富春江山水,才会抵达作者的心灵,让他忘情于山水,身居这样美妙的景色而自我陶醉。
  技法讲解
   动静结合中,“动”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静结合,是指为了营造美的意境,写出景色的神韵,在描写景物时,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设计在同一个意境中,构成一种情趣,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常见的写法是:
   一、以动衬静
   最突出的境界是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写山林的幽静,作者不直接描绘山林的幽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写“蝉噪”、写“鸟鸣”,用蝉和鸟的声音反衬环境的幽静,这样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使景色更灵动,也更美了。《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的都是声音,然而透过这些声响,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热闹,而是幽静。
   二、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就是使静态的事物、情景显示出动态,使笔下的景物富有生机活力。《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作者写山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山原本是静止的,然而吴均笔下的山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竞”“轩邈”“争”,都是具有动态的词语,用于描写山峰,就形成群峰争上,争先恐后的态势,灵动感立出,山的神韵自然也就写出来了。
   三、动静交融
   顾名思义,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与朱元思书》作者写水,先写水的静态,“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又写动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动景,有静景,动静都描绘富春江之水,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形态的水的特点,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种写景的基本技法,运用动静结合要遵循以下要求:
   1.一种意境中运用。动静结合,描写动态与静态,必须放在一种意境里,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形成形象和意境的和谐统一。
   2.要在同一画面中。动景和静景描写,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如果动静出现在不同环境(画面)中,那就不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注意动静的分寸。以动衬静,目的是突出静,静是主体。那么对于“动”的要求,必须是小的声音,细微的动态,如此才能起到衬托“静”的作用。如果声响惊天动地,再来衬托静景就不合情理了。
  佳作工坊
  身边最美的风景
  张心怡
   我们只顾追寻着远方的灯塔,却忘记了身边的港湾。
   ——题记
   诗人说:“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读这两句诗,一种共鸣不知从何而来,“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想必有不少人体会过,我们总是在追寻着某些目标,然而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向。
   诗人又说:“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是的,同樣也有很多时候,那种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感也会降临。我们追逐的东西往往很远大,很缥缈,谁也不知道它究竟在何方。我们就这样茫然地望着远方,蓦然回首,却发现身旁的事物如此美好。
   还记得乡下外婆家的后院有两株葡萄,绕着竹竿密密匝匝地生长着,肆意绽放着它们平凡的绿意。如同一个绿色的长廊,占满了园子的一角,风一来,葡萄叶微微晃动,似乎在向风儿招手。那一年的暑假作业,老师让我们去寻找一种最美的花。我素来不喜欢玫瑰、牡丹之类的,它们总是太过于妖艳。于是我去了外婆家,自以为可以在田野或山岗上找到像他人说的那种不知名却又无比美丽脱俗的花儿。村子后面的小山丘很多,我翻越了很多,却始终不见哪一株花符合我的想象。
   回家,抱着小小的希望去询问外公,我以为外公身为知识分子,总是见多识广的,然而,外公却只是淡淡地回答了我一句:“你怎么不去后院找找?”
   我迷惑了,后院除了两株葡萄藤、几垄青菜,还有什么呢?
   我慢慢踱到后院门口,还未来得及跨过院门,便有一阵清香扑鼻而至,那香,不像花店里出售的花那样浓郁,是一种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淡雅的香气,我甚至不能时刻感受到这种幽香。寻觅一圈,毫无所获,我甚至连墙根的野花也嗅了个遍。外婆拿着洗完的衣服走过来,问:“找什么呢?”“什么花那么香?”“葡萄。”
   葡萄花?葡萄也开花?
   葡萄在外婆家的后院种了这么多年,我甚至连它是否开花都不知道!
   走近,掀起那层层叠叠的葡萄叶子,我一下子就惊呆了。
   很细密的小花,一朵挨着一朵,朵朵花儿连在一起就成为一串,一串一串地肆意地开着,像是在参加什么竞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三五的蜜蜂,闻香飞来,在花间飞舞,一点也不比阳春三月的花事差。
   看着这米黄色的不起眼的小花,我陷入了沉思。
   是呀,当我们追寻着一些自以为远大的梦想,以为实现了便会很幸福的时候,其实是在一点点地掩盖了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就如同那些为了追名逐利而将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的人一般,有什么意义呢?
   发现并珍视身边的美好事物,哪怕它们再渺小,再平凡,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我终于找到了身边最美的风景。(本文摘自《作文》,有删改)
  教师点评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作者寻找身边最美的风景,找来找去,找到了后院中最不起眼的葡萄,又透过葡萄花的绽放,感悟生活哲理,立意深刻别致。在写法上,小作者描写那一架的葡萄,写葡萄叶,先写静景,再写风儿吹来时叶子晃动,动静结合;写葡萄花时,以动写静,写葡萄花开得繁盛,如同花儿在参加什么竞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同时又写了蜜蜂这一动景,与静的绿叶相映成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人生如棋,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在这一生中,我们会扮演许多角色,如“卒”“马”“士”……甚至是“将”,每一种角色都能给我们以启示。我们下棋,悟棋,实际上也是在感悟人生。   古云:“联伍守疆卒队中,孤身强渡显威风。衔枚直逼黄龙府,收治残局建世功。”谢谢你,卒。你教会了我一往无前,不惧一切,直面困难,最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棋局中,你看似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可你从不申辩,毫
期刊
这已经是我第N次提醒你认真听讲了!   你整天念叨這三句话“看书干嘛?看黑板!”“看黑板干嘛?看我!”“看我干嘛?看书!”你到底让我看哪儿?
期刊
考场真题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中考佳作  真的不容易  上海一考生   我的爸爸是个“大忙人”。他总是忙于奔波,我们时常好几天都见不着面,更别说一起好好吃个饭、谈谈心了。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爸承担着养家的重负,常年在外打拼。我闹着要爸爸陪,爸爸总说,要赚到钱了才可以给我买漂亮的芭比娃娃。那时的我不懂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益处。近年,有不少中考作文通过文化知识、古典诗词、历史故事等,让考生关注传统文化,深度思考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以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为例,来了解如何应对这一类作文命题。  中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
期刊
风吹芦苇花飘舞,午后的阳光下,随风飘动的小白花晃着脑袋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刚刚来到的新邻居——白鹭。   白鹭是涉禽,在湖泊、沼泽等潮湿环境都能见到,经常成群出现,喜食水中小鱼、泥鳅。山西汾河经过多年的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近些年,每年都有不同的水鸟飞到湿地公园栖息。今年,我有幸拍到了汾河边的白鹭。   白鹭因为水中的食物相互追逐、争夺,时常又在水邊嬉戏,看到它们无忧的生活,人们从心里
期刊
有人说:“期待,让你在遐想中,信心豪迈;期待,让你在困境中,点燃希望;期待,让你在前行中,步伐轻盈……”期待,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读读王国栋《生活总要有所期待》,你就会觉得此言非虚——   时文赏析   什么是期待?期待,就是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所产生一种憧憬、向往。小时候,期待是一枚小小的糖果,含在嘴里,甜在心头;上学了,期待是一张薄薄的试卷,付出努力,赢得高分;长大后,期待是一条漫
期刊
走近作者   徐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已出版《我会好好爱你》《我的狼妈妈》《妈妈出差我当家》等图书。长篇小说《流动的花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叶圣陶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众多奖项,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我的家”系列亲情小说版权输出海外。作品多次列入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单位联合向
期刊
真题回放   等待,内涵丰富而又深邃。等待亲人的到来,等待好友的信笺,等待欣赏的眼神,等待春雨的滋润,等待历史的转折……等待,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幸福。   请以“等待的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名师金手指   首先,审题需谨慎。面对这一看似简单的话题,关键不在于只看清话题本身,而是要认真审读所给材料的信息,从中挖掘话题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从等待的角度看,命题者为考生
期刊
记得那一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窃读记》,文中小作者热爱读书,到书店窃读的生活情趣,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一时兴起的我,周末便要去尝尝“窃读”的滋味。   走到五莲新华书店,不说人山人海,但几百人总有了。既然是窃读,总不能光明正大、大摇大摆地进去吧。看看书架上码着的一摞摞图书,本本都面带微笑,仿佛正在鼓励我步入知识的海洋。管理员正在那边给一位购买者介绍,瞅准机会,我悄悄地走进书的长廊,游弋在书籍
期刊
北风呼呼,寒风凛冽……   昨天天还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没想到今天就是大变天,谁也没料到这次寒流的降临。当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打哆嗦、跺脚的时候,窗口便接连地出现了家长的面孔,一个,两个,三个……   看着身边同学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着他们都穿上了棉袄,看着他们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我的心里还在默念着:也许,下一刻出现在窗口的就是奶奶慈祥的脸,或是妈妈漂亮的脸,至于爸爸……我心里一阵酸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