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一段曲折传奇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者、实践者和革命者,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他的党龄长达50多年,他曾两次入党,也曾以非党员的身份对敌战斗多年,回顾并梳理他在党内外走过的曲折而艰辛的路程,可以感知到一名马克思主义忠诚战士的信仰与坚守。

郭沫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历程


  1914年,怀揣着救国理想的青年郭沫若远渡重洋到达日本留学,去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在中华民族遭遇外敌入侵,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时刻,郭沫若毅然而然地弃医从文,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敌斗争的第一线。在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实践中,郭沫若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从无神论理论信徒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拥趸的伟大转变,进而也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认知到实践参与的巨大飞跃。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全面客观揭露了蒋介石反革命集團的丑陋嘴脸,在思想和行动上彻底与军阀旧势力划清了界限。
  1927年8月,在白色恐怖阴云密布,革命力量遭遇重大打击之际,郭沫若非但没有退却彷徨,反而响应革命的号召,逆势南下毅然决然地奔赴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中,郭沫若亲历了战火的洗礼与考验后更加坚定了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念,并于8月26日经周恩来、李一氓的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早期党组织中的重要一员。
  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八一”南昌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党中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特别是像郭沫若这样具有社会声望的革命者和文化人,将会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坚实基石。党组织决定护送郭沫若等人到国外隐居避难,以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追捕,在文化战线上构建起坚强的堡垒,以待革命形势扭转后,掀起更加巨大的抗战浪潮。
  在流亡日本十年期间,由于诸多客观环境的制约,郭沫若无法从事公开的活动,不得不暂且保留中国共产党党籍以待革命高潮的再次到来。他一方面潜心于学术研究工作,撰写出著名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论作,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进行了初步尝试和理论准备;另一方面,他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进步倾向的左翼青年创办了《东流》《杂文》等文艺刊物,并发表了《国防文学集谈》《克拉凡左的骑士》等多篇作品,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投身革命事业的进步思想倾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民族战争全面爆发,身怀抗战救国热忱的郭沫若于当年7月25日,以“投笔请缨”的豪情壮志,“别妇抛雏”的决绝态度秘密归国抗战。归国后,郭沫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国民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的残酷斗争之中。这期间他一直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类文化抗战活动,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却少有人知,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秘密党员。其实在郭沫若归国抗战后便很快秘密地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组织关系,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党组织决定他以“K”为代号受周恩来同志的单线领导,并以此身份缴纳党费。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革命又掀起了第二次反共的高潮,革命形势又一次陷入了低谷,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政治氛围,从文化战线上争取革命的主动性。1941年10月,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为郭沫若组织了纪念其创作二十五周年等公开的文化活动,借此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公开发表了《我要说的话》一文,高度肯定并赞誉郭沫若在文化战线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认为“抗战需要他的热情、研究和战斗,他的前途还很远大,光明也正照耀着他”,并进一步明确了郭沫若是“革命队伍中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借此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明确了郭沫若在战时文化界的领导地位,也更进一步表明了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发起了全面内战,国内的革命形势斗转直下,民主进步人士也遭到了疯狂的迫害。在此情况下,郭沫若接受了党中央委派的新任务,那就是到香港去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人员上和文化上的储备。从1947年11月16日离开上海到达香港,到1948年11月23日郭沫若北上解放区,在为期一年有余的时间里,郭沫若参加各种集会30余次,发表演讲10多次,发表文章84篇。
  郭沫若在香港时期所参与与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无一不显示出他对共产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在香港一年有余的时间里,郭沫若不仅公开刊发思想鲜明的文章,而且还频繁参加《华商报》等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类进步文化活动,如:在1948年8月“应《华商报》副刊《茶亭》主编夏衍之约,始作回忆散文《抗战回忆录》,至十一月讫。”(龚济民、方仁念编《郭沫若年谱》上册);特别是在1948年5月8日,郭沫若参加了由《华商报》编辑部主办的“目前新形势与新政协”座谈会,并发言认为五一的号召“对于促进民主团结,促进胜利,具有历史的意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刚刚发布的“五一口号”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回应,“五一口号”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考虑到《华商报》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爱国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它主要是针对“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各国进步人士为主要宣传对象”,而郭沫若选取了《华商报》作为自己社会活动的舞台,利用陆续发表的《“三无主义”疏证》《谁领导了北伐和抗战?》《抗战回忆录》等作品,进一步传达了中国共产人团结抗战、实现民主的主张,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做了心理铺垫和舆论准备。
  1948年11月23日夜,郭沫若从香港乘船北上,到达了沈阳后连续出席了一系列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各种党内外的会议,每次会议时都是作为焦点人物出现,并做主题发言。1949年10月1日,郭沫若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这些事件无不表明,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各界民主文化人士全面参与了新中国的缔造与创立,实现了以“五一口号”为基准的政治夙愿,完成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使命。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郭沫若便成为了新中国文艺战线上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沫若不辞辛苦地投入到火热的新政权与国家的筹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1949年6月15日,他以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兴奋地高呼“新民主主义的成功万岁!”次日,在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被选为第五小组(起草宣言)组长。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式,为主席团成员,任总主席,致开幕词,并作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
  1949年10月9日,郭沫若当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各种不同政治与社会职务,在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内,殚精竭虑,辛劳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有序恢复、发展提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做出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认可,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而且还历任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届常务委员,二、三、五届副主席。
  虽然郭沫若身兼数职,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望,但能够公开的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来工作,却是他多年的夙愿。郭沫若曾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副院长、学部主任交心会上作《自我检查》中明确表示:“我能否成为一个党员,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只要我一息尚存,不断努力,即使能够在死后,为党所吸收,追认我为一个共产党员,这在我也是莫大的光荣!”(林甘泉、蔡震:《郭沫若年谱长编》第4卷)为此,中国科学院党组在1958年10月30日致函周恩来和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郭沫若同志长期以来,因党籍问题未能公开解决,青年人经常写信质问他,思想上存在苦闷。这次经周恩来、聂荣臻同志介绍沫若同志从新入党,我们意见是不要预备期,做为正式党员。”经过党组织的批准,终于在1958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郭沫若、李四光和钱学森等三百多名优秀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消息,虽然这是郭沫若第二次入党,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能够以更加庄重的形式公开自己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从而实现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强烈愿望和光荣梦想。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启示


  自1927年郭沫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虽然对外身份不断的变化,长期未能以党员示人,但是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为中国广大民众谋求解放和幸福的信念一直未曾改变。纵览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深厚的理论根基奠定了郭沫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石。郭沫若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也不是为数不多的早期党员,但是他却在中国共产党处于生死存亡的低潮期,毅然决然地加入到党的组织,而且终生不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学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1924年郭沫若翻译了日本社会学者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他的思想就此便逐渐由无神论转变到马克思主义上。《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和中篇主要论述了何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解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与个人等问题,下篇则借助于对“苏俄革命”的理论分析,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相对于下篇来讲,郭沫若更加服膺于上中篇的理论阐述,他对于“唯物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社会发展规律”等学说更是感同身受。此时正处于人生低谷期的郭沫若,恰好面临着又一次人生重要的抉择,是继续坚持“为文艺而文艺”的浪漫主义价值观,还是投身到现实的社会斗争中,争取自由解放的权力呢?《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的翻译完全符合他此时的生活情境,“这些觉悟便是我生出了‘一个维系着生命的梦想’……我一方面仍旧继续着我的学艺生活,而在另一方面从事实践活动”。正是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的指导,郭沫若的社会斗争意识更加具有目的性,同时也强化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广泛的革命斗争实践增强了郭沫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心。郭沫若从来就不是一个困守书斋的单纯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中郭沫若是参加社会斗争实践最多的革命者,从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开始,郭沫若就真正走向了广阔社会斗争的前台。天生就有叛逆精神的郭沫若,在学生时代就带领同学一起反抗滞后的封建教育体制,“五四文学”时期更是以“凤凰涅槃”的决绝姿态携同文艺青年们四面出击,搅动的文坛天翻地覆,但这些还多是属于“自我”率性而为的表现,多带有鲜明的个人抗争色彩。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后,郭沫若开始自觉地由文学革命向社会革命转变,他积极投身到社会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在南昌起义的危机时刻,郭沫若坚定地投入血雨腥风的战斗之中;在海外流亡的落魄之际,郭沫若投身到中国社会性质的思考之内,寻找历史前进的出路;在炮火连天的抗战之时,郭沫若以无畏的斗志鼓舞前线猛士抗争的决心意志;在白色恐怖的危难瞬间,郭沫若用睿智的思维团结带领着先进民主人士汇入新中国的洪流之中。
  不同战场的历练造就了郭沫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胆识和勇气。“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英雄气概和正义凌然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格。郭沫若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此种精神。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到革命战争后,郭沫若辗转于各个不同的战场,既有蛰伏期的调整提升,也有隐身期的无畏周旋,还有公开期的多元奋进。郭沫若是在中国共产党低潮期加入的组织,残酷的斗争环境,并不允许他始终公开自己的中共党员的身份,在不同战场上的存在,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自己道路选择的自信。
  回首郭沫若一生所走过的求知探索、抗战救国与新中国建设的艰辛革命之路,他用自己的战斗精神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坚定政治信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
其他文献
《马兰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作品,创作于1955年,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在上海首演,1956年初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至今已经六十多年,其间曾多次重排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6年在《马兰花》首演六十周年之际第五次重排此剧,已成为该剧院的保留剧目。中国儿童剧被外国(如日本、前苏联等)搬演,也以《马兰花》为嚆矢。它的影响之大,不仅在儿童剧创作中史无前例,即使在整个中国戏剧中也是少见的。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经常去学校听小学语文课,对课文很有兴趣,不禁仔细研读。但对两篇课文生出较多疑惑。一篇是《毛主席在花山》,另一篇是《女娲补天》(均是人教版教材)。我仔细阅读了这两篇课文,在此向相关专业人士请教。  一、《毛主席在花山》(五年级上册第28课)?  这篇课文开头交代故事发生在“1948年春夏之交”。请注意,春夏之交,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地点是花山村,花山村在河北省阜平城南庄镇。
《纽约时报》著名海外记者斯蒂芬·金泽的新书《真正的旗帜:西奥多·罗斯福,马克·吐温以及美国帝国的诞生》延续了之前作品对于战争、国家以及民族塑形的主题关注,生动再现了世纪之交那场被人遗忘的政治辩论,这场辩论成为美国自20世纪开始实行对外干涉政策的基础。1861-1865年的内战使得美国无暇他顾,此后几十年,美国人忙于战后重建和西进运动。直到1890年宣布边疆正式关闭,一些美国人才开始想象国土之外的利
1. 问:有时候,我希望插入到PowerPoint幻灯片中的剪贴画在演示文稿中能够换个角度显示,怎样才能实现呢?  答:实现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可以选定该剪贴画,然后利用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下拉菜单下的“旋转或翻转”功能来实现。但是有时候,该菜单下的“旋转或翻转”选项功能是灰色的,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如下操作:首先选定该剪贴画,然后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绘图”下拉菜单下的“取消组合”选项,并在弹出的对话框
《图绘宝鉴》是元代夏文彦编纂的一部中国古代画史专著,综录了元代以前各代画家及画学源流。原著正文五卷,卷一辑录前代画论,分六法三品、三病、六要、六长、制作楷模、古今优劣、粉本、鉴赏、装褫书画定式九个部分;卷二至卷五为历代画史人物传记资料:卷二为上古至五代,卷三为北宋,卷四为南宋(包括辽、金),卷五为元代(附外国),正文后附录补遗一卷,续补一卷,共辑入画史人物1489人,刊成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6
一、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90年代在计算机领域集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并行实时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生成的一种高技术模拟系统,具有实时交互性、多感知性、存在感和自主性等特征。  目前,虚拟现实的实现技术有纯软件模拟和软硬件结合两种,均是以模拟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
《论语·为政》篇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对自己自强不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对其中的“四十而不惑”,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朱熹认为“不惑”是“无所疑”,对事物理解透彻、没有疑惑。杨伯峻《论语译注》说:“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不惑”是知识丰富、不迷惑的意思。“四十而不惑”一
全球合作与交流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新热点。ePALS项目对全球合作学习与交流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该项目的最新情况进行引介、总结与反思,期望国内的同行们对这一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投以更多的关注。  美国教育部将电子笔友(Electronic Pen Pals,简称ePALS)作为其重点关注的研究项目。ePALS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全球性的学习网站,让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分享
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文明型崛起中的重要性格外凸显,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伴随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提升话语权的问题愈加迫切。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助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如何通过讲好学术故事在全球化舞台建构“文化中国形象”,是当代学人的责任和使命。  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对于我来讲既是一种工作
父亲的阴影  世界上有一种写作是自救的尝试,生活的痛苦像沙砾一般在作家光滑柔软的内心摩砺,为了在这种无法逃避的苦楚面前获得一点点自由,作家开始用文字一遍遍重写自己的疼痛,正如河蚌分泌出一层层珍珠质包裹住沙砾后形成珍珠。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位踩在刀尖上唱歌的作家,其歌声愈美妙,其所受的痛苦就更加鲜明。而作为卡夫卡小说这颗珍珠内核的沙砾,便是卡夫卡严厉的父亲对其造成的痛苦,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为逃离父亲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