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选择品种
我县属丘陵,各小区气候有一定差异,选择适宜本地土壤、气候特点的品种显得格外重要。从土壤泥脚的深浅来看:深脚田:选生育期长的一些品种(140d以上),增产潜力大。如两优培九、D优527、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等。浅泥脚田:宜选生育期短的一些品种(135~140d),产量较高。如国丰一号、特优559等。从水的来源看,缺水田一般选择团粒子品种。从温度的高低来看,不通风、温度高的田块也宜选用团粒子品种。
2适时播种
从近几年种植来看,中稻早播的比迟播的虫害、病害的要轻,但抽穗如遇上高温,易造成空壳,降低结实率。中稻迟播的抽穗时温度较好,有利于提高结实率,但虫害、病害较重。 一般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时间有1个月的安排,具体播种时间由自己来定。
3栽培密度
中稻一般是19.8cm×26.4cm,大约1.95×105穴/hm2,肥田可适当稀一点,瘦田稍可密一些。
4水肥管理
一定要湿润灌溉,宁可干不要淹,有利通气,发根和分蘖,成熟期不要断水过早,防止早衰,有利谷粒饱满,增加粒重。施肥要看田,视苗而定,尽量多施农家肥,特别要增施钾肥,可增强抗病,防止倒伏,提高结实,成熟时秆青籽黄。深泥田可1次性施足基肥,浅脚田、沙性田要采取“少吃多餐”施肥方法,看苗补施蘖肥,巧施穗肥和壮粒肥。
施肥一般标准为尿素总量为300kg/hm2,复合肥总量为225~375kg/hm2,钾肥总量为150kg/hm2,平衡施肥即可。
5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主攻对象是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重点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即以水稻为主体,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选用高抗品种、平衡施肥、健身栽培使各项防治措施配套,从而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5.1预防病虫发生区
合理安排茬口,减少混栽面积,减少害虫辗转危害的桥梁田,因地制宜调节播种期、插秧期等防避措施;针对当地的主要病虫害,选用抗、耐病虫性好的品种,结合水肥管理等健身栽培技术,增强稻株抗病虫能力。
5.2合理用药
根据县病虫预测预报,看准时间、选择对路农药。防治稻瘟病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灭病威;防治纹枯病用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用叶枯宁或叶青双;杂交稻穗期病害如稻曲病用40%禾枯灵(或井岗霉素);防治稻飞虱选用20%叶蝉散乳油2250ml/hm2,另加10%大功臣300g/hm2对水1125kg/hm2常规喷雾。防治瞑虫用5%锐劲特胶悬剂、90%杀虫单加18%杀虫双混合使用效果较好。稻瘟病、稻曲病,用药时间特别重要,防治稻瘟病在水稻破口期(10%的稻株破口)、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3~5d用药。在稻田中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及其混配农药,严禁在水稻后期使用甲胺磷等剧毒、高毒农药。在水稻前期要谨慎使用三唑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螟虫,以免引发水稻后期飞虱的暴发。
我县属丘陵,各小区气候有一定差异,选择适宜本地土壤、气候特点的品种显得格外重要。从土壤泥脚的深浅来看:深脚田:选生育期长的一些品种(140d以上),增产潜力大。如两优培九、D优527、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等。浅泥脚田:宜选生育期短的一些品种(135~140d),产量较高。如国丰一号、特优559等。从水的来源看,缺水田一般选择团粒子品种。从温度的高低来看,不通风、温度高的田块也宜选用团粒子品种。
2适时播种
从近几年种植来看,中稻早播的比迟播的虫害、病害的要轻,但抽穗如遇上高温,易造成空壳,降低结实率。中稻迟播的抽穗时温度较好,有利于提高结实率,但虫害、病害较重。 一般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时间有1个月的安排,具体播种时间由自己来定。
3栽培密度
中稻一般是19.8cm×26.4cm,大约1.95×105穴/hm2,肥田可适当稀一点,瘦田稍可密一些。
4水肥管理
一定要湿润灌溉,宁可干不要淹,有利通气,发根和分蘖,成熟期不要断水过早,防止早衰,有利谷粒饱满,增加粒重。施肥要看田,视苗而定,尽量多施农家肥,特别要增施钾肥,可增强抗病,防止倒伏,提高结实,成熟时秆青籽黄。深泥田可1次性施足基肥,浅脚田、沙性田要采取“少吃多餐”施肥方法,看苗补施蘖肥,巧施穗肥和壮粒肥。
施肥一般标准为尿素总量为300kg/hm2,复合肥总量为225~375kg/hm2,钾肥总量为150kg/hm2,平衡施肥即可。
5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主攻对象是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重点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即以水稻为主体,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选用高抗品种、平衡施肥、健身栽培使各项防治措施配套,从而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5.1预防病虫发生区
合理安排茬口,减少混栽面积,减少害虫辗转危害的桥梁田,因地制宜调节播种期、插秧期等防避措施;针对当地的主要病虫害,选用抗、耐病虫性好的品种,结合水肥管理等健身栽培技术,增强稻株抗病虫能力。
5.2合理用药
根据县病虫预测预报,看准时间、选择对路农药。防治稻瘟病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灭病威;防治纹枯病用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用叶枯宁或叶青双;杂交稻穗期病害如稻曲病用40%禾枯灵(或井岗霉素);防治稻飞虱选用20%叶蝉散乳油2250ml/hm2,另加10%大功臣300g/hm2对水1125kg/hm2常规喷雾。防治瞑虫用5%锐劲特胶悬剂、90%杀虫单加18%杀虫双混合使用效果较好。稻瘟病、稻曲病,用药时间特别重要,防治稻瘟病在水稻破口期(10%的稻株破口)、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3~5d用药。在稻田中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及其混配农药,严禁在水稻后期使用甲胺磷等剧毒、高毒农药。在水稻前期要谨慎使用三唑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螟虫,以免引发水稻后期飞虱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