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利用好科学教材,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用好教材的过程是一个领悟、探究、生成的过程,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科学教育,关键是教师。
[关键词]用好教材 实现 三维目标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让孩子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正确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培养他们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课堂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在不断的探究式学习和总结中,我逐渐明白把教材用好才能更大程度让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学生能力、态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是科学课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为发掘学生潜在的智能而创设各种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一)实物演示情境
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学中,模拟演示乌鸦喝水的情境,引出问题: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假如不用石子,用空气可以让水上升吗?引导学生由具体的石头占据空间到思考看不见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带着疑惑进入本课探究。教学《淀粉的踪迹》一课,创设悬念:把一张白纸展示给学生看,再把碘酒抹在白纸上,过一会儿,白纸上呈现出几个紫色的大字。学生们很吃惊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变的。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课的学习,谜底学生自己解开。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学《雨天中的布料》的导课环节,我用这样一段话创设情景:“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雨中奔跑。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象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好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那些在雨中奔跑的孩子,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的衣服被雨淋透了,有的衣服湿的不厉害,有的衣服好像没被雨淋过一样。同样是衣服,在雨中的状况竟如此不同,为什么呢?这样一段优美的文段,一下就把学生带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了。学生小组讨论后纷纷举手表达观点,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探究实验去探究真相。
(三)音乐渲染情境
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用口琴吹奏一小段儿歌走进课堂,告诉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不管是小溪流水还是微风习习,周围的声音是由各种各样的物体产生的。口琴声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能力,也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
(四)活动展示情境
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一张纸发出声音并说理由,这样的活动情景创设,帮助我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的前概念,对我接下来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我出示空气谜语让孩子们猜,这种活动情境很快调动了他们的兴趣,能较快的让学生进入本课探究的主题。
(五)图画或动漫再现情境
教学《植物的叶》时,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让孩子欣赏自然界各种美丽的叶,导入本课。观察了解叶后,我再出示叶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动漫,让学生对叶也是有生命的这一概念加深理解,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不管是一个演示实验,一个小魔术还是一首小诗……让学生一下进入到研究问题上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实验、化繁为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学《了解空气》一课,由于学校教学实验器材缺乏,我重新设计实验。换用实验器材,用“去底,留瓶盖”矿泉水瓶,乒乓球、杯子、水槽等材料。先让学生猜测,如果用“去底,留瓶盖”的水瓶罩住水槽中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垂直扣在水中,乒乓球会在水槽的上部还是下部。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认为乒乓球应在水瓶的上部。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在瓶的下部。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发现水瓶上部不进水,好奇心让他们松开瓶盖,惊喜地发现乒乓球慢慢上升,拧紧瓶盖可阻止水位上升,在反复实验中发现空气占据空间后被水把它从松开的瓶口中挤出,水占据了瓶上部的空间,乒乓球才上升。教师开发挖掘重组实验,提供给孩子们有结构的材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给他们以惊喜,促使他们质疑,让学生的探究更主动和深入。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让课堂变成学生找回自我,分享合作,感受愉悦,探求知识,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
(二)变换编排,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教学《植物的叶》时,学生认识叶的结构后,我增设了“猜叶片”环节,出示几片叶,让学生从叶片形状、颜色、大小,叶柄长短、粗细,颜色及叶脉的粗细、分布、颜色等去描述一片叶,引导学生从叶片、叶柄、叶脉去找叶的特征,为下一环节按同一种叶分类降低了难度。这种变静为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产生了想解决的欲望,我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从而让学生很好地分出同一种叶,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2.变繁琐为简单,高效快捷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过于复杂,不易寻找实验材料,学生操作难度大。如《雨天中的布料》一课,教材要求模拟毛毛雨、中雨、大雨、教材所需材料:小组准备喷雾器,喷壶各一个,9种不同的布料。如果三个实验都做,一个班按十个组计算,布料就要准备270块。学生在实验中也很难控制不变量,一个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时我整合了三个实验,只做一个实验,每组只选择了四种有结构的布料,棉布、丝绸、毛料、化学合成纤维,一杯清水,一只滴管。这样,学生操作难,活动偏多,材料难找都得以解决。我在课前反复实验,为学生准备好合格的各类布料,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让学生在一个活动中去深入探究,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植物的叶》时,学生捡到落叶的种类较少,不利于观察,又从环保角度出发,避免全班学生摘新鲜叶,所以我丢掉学生拣叶统计叶的数量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更利于他们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更具针对性。这样,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合理、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科学的内涵,体会科学带来的乐趣。
三、让学生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生命世界”的科学教育观就是教孩子们学会科学地看待世界,从生物自身的身体结构、行为习性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上看待生命世界,培养学生以一颗敏感的心去认识和感知生命世界,让学生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培养孩子科学地思考与判断,去感受和关爱生命。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单元时,教材插图中出现树洞中可能有蛇、蝎子、蜘蛛,注有“危险”二字,有孩子说,他爸爸被农田里的蛇咬伤,后来把那条大蛇打死了。我忙问,你们知道蛇吃老鼠吗?接着我给孩子们讲述曾经一个村庄,由于人们过多的捕蛇,秋收时,田里的稻谷被老鼠吃光了。后来,农业专家告诉他们,这个后果是由于捕蛇太多造成的,村民们开始保护蛇,蛇的数量越来越多,老鼠也就少了,庄稼也有了好收成。马上有孩子汇报,某某同学在学校操场边的草丛中观察蚂蚁时,打死了一只小壁虎。我问,谁知道壁虎主要吃什么?一生举手说,我从书上看到一只壁虎一年要吃掉上万只蚊子。打死壁虎的孩子忙站起来解释,他不知道壁虎是吃蚊子的,他怕壁虎伤人才打死它的。在教学有关的内容时,我总是适时地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深入浅出地深植于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还包括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二)挖掘孩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提高其情商。
在课堂上,孩子们观察蚂蚁、蜗牛、蚯蚓等小动物时,小心翼翼,生怕弄疼和弄伤了它们,观察完后,还把它们平安地送回家。观察树叶时,孩子们不是去摘树叶,而是捡落叶或在树旁观察。孩子们正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学习中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如果一个孩子连一只蚂蚁或一棵树都不愿意去伤害它们,孩子们就学会了关爱生命,宽容生命,从而学会了爱。让孩子们对奇妙自然,美好生命产生感动与感恩,能促使他们怀着珍爱与谦逊的态度去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注重课内知识的拓展延伸,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探究时间毕竟有限,最明智的教法莫过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好让学生即使走出了课堂、离开了教师,仍然可以开展探究活动。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开拓他们的视野。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随时了解学生在课外的探究情况,如经常问学生:“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发现了些什么?”“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其次,教师要给予孩子们及时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实验材料、参考资料、探究指导等等。再创设一套能促进学生课后研究与提问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新问题,让它们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最后,教师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将他们在课后研究的成果和研究中形成的新问题展示出来。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探究的结束,要使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热情得以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不能把拓展、延伸仅仅当作一道“风景”来装饰和点缀课堂,而要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与提问,引导他们有选择地展开后续研究,将科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他们在课上的探究激情保持到课外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孩子们科学启蒙的任务。如何利用教材拓展创新空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新课题。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范颖.谈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用好教材 实现 三维目标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让孩子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正确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培养他们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课堂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在不断的探究式学习和总结中,我逐渐明白把教材用好才能更大程度让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学生能力、态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是科学课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为发掘学生潜在的智能而创设各种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一)实物演示情境
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学中,模拟演示乌鸦喝水的情境,引出问题: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假如不用石子,用空气可以让水上升吗?引导学生由具体的石头占据空间到思考看不见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带着疑惑进入本课探究。教学《淀粉的踪迹》一课,创设悬念:把一张白纸展示给学生看,再把碘酒抹在白纸上,过一会儿,白纸上呈现出几个紫色的大字。学生们很吃惊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变的。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课的学习,谜底学生自己解开。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学《雨天中的布料》的导课环节,我用这样一段话创设情景:“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雨中奔跑。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象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好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那些在雨中奔跑的孩子,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的衣服被雨淋透了,有的衣服湿的不厉害,有的衣服好像没被雨淋过一样。同样是衣服,在雨中的状况竟如此不同,为什么呢?这样一段优美的文段,一下就把学生带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了。学生小组讨论后纷纷举手表达观点,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探究实验去探究真相。
(三)音乐渲染情境
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用口琴吹奏一小段儿歌走进课堂,告诉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不管是小溪流水还是微风习习,周围的声音是由各种各样的物体产生的。口琴声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能力,也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
(四)活动展示情境
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一张纸发出声音并说理由,这样的活动情景创设,帮助我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的前概念,对我接下来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我出示空气谜语让孩子们猜,这种活动情境很快调动了他们的兴趣,能较快的让学生进入本课探究的主题。
(五)图画或动漫再现情境
教学《植物的叶》时,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让孩子欣赏自然界各种美丽的叶,导入本课。观察了解叶后,我再出示叶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动漫,让学生对叶也是有生命的这一概念加深理解,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不管是一个演示实验,一个小魔术还是一首小诗……让学生一下进入到研究问题上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实验、化繁为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学《了解空气》一课,由于学校教学实验器材缺乏,我重新设计实验。换用实验器材,用“去底,留瓶盖”矿泉水瓶,乒乓球、杯子、水槽等材料。先让学生猜测,如果用“去底,留瓶盖”的水瓶罩住水槽中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垂直扣在水中,乒乓球会在水槽的上部还是下部。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认为乒乓球应在水瓶的上部。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在瓶的下部。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发现水瓶上部不进水,好奇心让他们松开瓶盖,惊喜地发现乒乓球慢慢上升,拧紧瓶盖可阻止水位上升,在反复实验中发现空气占据空间后被水把它从松开的瓶口中挤出,水占据了瓶上部的空间,乒乓球才上升。教师开发挖掘重组实验,提供给孩子们有结构的材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给他们以惊喜,促使他们质疑,让学生的探究更主动和深入。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让课堂变成学生找回自我,分享合作,感受愉悦,探求知识,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
(二)变换编排,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教学《植物的叶》时,学生认识叶的结构后,我增设了“猜叶片”环节,出示几片叶,让学生从叶片形状、颜色、大小,叶柄长短、粗细,颜色及叶脉的粗细、分布、颜色等去描述一片叶,引导学生从叶片、叶柄、叶脉去找叶的特征,为下一环节按同一种叶分类降低了难度。这种变静为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产生了想解决的欲望,我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从而让学生很好地分出同一种叶,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2.变繁琐为简单,高效快捷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过于复杂,不易寻找实验材料,学生操作难度大。如《雨天中的布料》一课,教材要求模拟毛毛雨、中雨、大雨、教材所需材料:小组准备喷雾器,喷壶各一个,9种不同的布料。如果三个实验都做,一个班按十个组计算,布料就要准备270块。学生在实验中也很难控制不变量,一个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时我整合了三个实验,只做一个实验,每组只选择了四种有结构的布料,棉布、丝绸、毛料、化学合成纤维,一杯清水,一只滴管。这样,学生操作难,活动偏多,材料难找都得以解决。我在课前反复实验,为学生准备好合格的各类布料,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让学生在一个活动中去深入探究,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植物的叶》时,学生捡到落叶的种类较少,不利于观察,又从环保角度出发,避免全班学生摘新鲜叶,所以我丢掉学生拣叶统计叶的数量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更利于他们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更具针对性。这样,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合理、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科学的内涵,体会科学带来的乐趣。
三、让学生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生命世界”的科学教育观就是教孩子们学会科学地看待世界,从生物自身的身体结构、行为习性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上看待生命世界,培养学生以一颗敏感的心去认识和感知生命世界,让学生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培养孩子科学地思考与判断,去感受和关爱生命。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单元时,教材插图中出现树洞中可能有蛇、蝎子、蜘蛛,注有“危险”二字,有孩子说,他爸爸被农田里的蛇咬伤,后来把那条大蛇打死了。我忙问,你们知道蛇吃老鼠吗?接着我给孩子们讲述曾经一个村庄,由于人们过多的捕蛇,秋收时,田里的稻谷被老鼠吃光了。后来,农业专家告诉他们,这个后果是由于捕蛇太多造成的,村民们开始保护蛇,蛇的数量越来越多,老鼠也就少了,庄稼也有了好收成。马上有孩子汇报,某某同学在学校操场边的草丛中观察蚂蚁时,打死了一只小壁虎。我问,谁知道壁虎主要吃什么?一生举手说,我从书上看到一只壁虎一年要吃掉上万只蚊子。打死壁虎的孩子忙站起来解释,他不知道壁虎是吃蚊子的,他怕壁虎伤人才打死它的。在教学有关的内容时,我总是适时地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深入浅出地深植于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还包括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二)挖掘孩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提高其情商。
在课堂上,孩子们观察蚂蚁、蜗牛、蚯蚓等小动物时,小心翼翼,生怕弄疼和弄伤了它们,观察完后,还把它们平安地送回家。观察树叶时,孩子们不是去摘树叶,而是捡落叶或在树旁观察。孩子们正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学习中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如果一个孩子连一只蚂蚁或一棵树都不愿意去伤害它们,孩子们就学会了关爱生命,宽容生命,从而学会了爱。让孩子们对奇妙自然,美好生命产生感动与感恩,能促使他们怀着珍爱与谦逊的态度去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注重课内知识的拓展延伸,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探究时间毕竟有限,最明智的教法莫过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好让学生即使走出了课堂、离开了教师,仍然可以开展探究活动。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开拓他们的视野。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随时了解学生在课外的探究情况,如经常问学生:“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发现了些什么?”“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其次,教师要给予孩子们及时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实验材料、参考资料、探究指导等等。再创设一套能促进学生课后研究与提问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新问题,让它们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最后,教师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将他们在课后研究的成果和研究中形成的新问题展示出来。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探究的结束,要使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热情得以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不能把拓展、延伸仅仅当作一道“风景”来装饰和点缀课堂,而要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与提问,引导他们有选择地展开后续研究,将科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他们在课上的探究激情保持到课外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孩子们科学启蒙的任务。如何利用教材拓展创新空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新课题。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范颖.谈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