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后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功能的对比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后的基本视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400眼术前角膜厚度相同、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相同而分别行Epi-LASIK(A组,198眼)和LASIK(B组,202眼)手术患者3个月后的视力、残余屈光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术后第3个月视力情况:A组93.94%≥0.6,89.90%≥0.8,62.12%≥1.0;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比例为45.96%,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比例为42.93%;B组:95.54%≥0.6,94.06%≥0.8,67.82%≥1.0;超过和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比例分别为35.15%和53.96%.残余屈光度:A组(-0.12±0.51)D,B组(-0.06±0.37)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敏感度:B组术后第3个月时较A组下降更明显(P<0.05).泪膜破裂时间:A组为(8.28±7.68)s,B组为(7.38±4.30)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3).结论 Epi-LASIK手术容易掌握,术后成像质量更高,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手术,其远期的稳定性和疗效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研究微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中三萜的优化工艺。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微波提取桑黄三萜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阀门在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硅油眼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进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平均眼压从术前(41.79±6.53)mmHg降到术后(15.90±4.12)mmHg(P=0).术后各时期平均眼压均低于21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13例患者手术完全成功者7例,基本成功者4例,总有效率为84.6%
目的 探索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不使用开脸器制作角膜瓣的方法.方法 在LASIK手术中,助手用双手手指将上下眼睑尽量开大的方法代替传统开睑器开睑进行角膜瓣的制作.用双手手指开睑时,力度适中,防止眼睑滑动的同时尽可能开大睑裂,保证手术者开阔的视野和操作空间.结果 32例(63眼)患者包括:小睑裂者20眼(占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