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来文,1968年生于福建漳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等。出版有《王来文花鸟画》、《藤情荷韵—王来文水墨作品集》、《唯美新势力——王来文写意花鸟画精品集》、《王来文水墨作品集》等。
认识王来文是从品读他的一系列大写意荷花作品开始的。福建的花鸟画创作是很有传承的,从近现代的陈子奋、宋省予、郑乃珖,到当代的曾贤谋、王和平,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名家。王来文凭着他学养的积淀和开阔的视野,沿着福建已有的花鸟画文化传统,用自己长期以来对花鸟画的认识,融合不同门系的表现与对笔墨的认识,特别是着力对潘天寿一脉的学习与研发,渐行渐远,以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风貌,不仅仅成为当下福建花鸟画坛的一个高度,也为中国花鸟画坛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案例。正如何光锐先生所言:“观王来文的写意花鸟画,有清隽纯和之气,而无邪甜俗赖之习。”可谓深得其味。
如果我们要对王来文绘画艺术探索的学术背景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的话,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福建文化传统的角度;二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文脉与传承的角度;三是当代审美趋向对水墨画的影响与融合,即传统水墨绘画审美当代性的趋向探寻。可以说,这种多向度的分析,正是揭示王来文利用自己的文化体悟与生命体验,在学养的积淀中,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凭着一种勇于担当的胆识,不断地学习、吸收、融合并不断出新的路子。有论者认为,他的荷花系列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的体现,崇尚的是一种无法之法的境界,看似狂放不羁,其实蕴藏着严谨。尤其是飘逸中见沉稳,流动中见静谧,张扬中见内涵。
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作品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在赋予荷花精神性及精神高度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知道,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一种存在,画荷花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就难以把握住绘画应该表现的风神。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正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向着挖掘文化精神的向度,在状写荷花的风貌中,体现出荷花的风骨,传递出一种饱含文化意蕴的当代精神。这些探索与创作不是偶然的,与王来文长期的文化修炼与陶养积淀分不开。王来文少时即习文弄武,苦练书法与拳术,之后又广泛游学,虽仅不惑之年,但其足迹已踏遍全国各省,深入探寻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与文化遗迹。就连参与公务也成为他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一课,见识之广是常人所不及的。所有这些都化成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悟,也正是有了这些别人难以具有的阅历与体验,他的水墨荷花创作才会在众多的画荷名家中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笔墨语言有了新的探索,显现出一种新的言说气象。王来文与其他传统大写意花鸟画家所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在笔墨本身下大力气,也不仅仅强调笔墨本身应有的审美标准与独立价值,而是将过硬的笔墨与表现,很好地融合在一种营造的笔墨语境及言说的过程之中,让人从画面中,不仅仅是通过荷的状物体悟到笔墨文化之美,更多地是考虑通过观者与画面的交流产生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营造者是笔墨,是笔—线、墨—块的一种交响,在这种交响之中,人们会在心灵的深处与荷的风神对视。也就是说,将写意很好地与语言的探索融合了起来,从而使写意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而不仅仅是陈陈相因,更不是东挪西凑的整合。这是王来文水墨荷花系列作品探索极具学术价值与示范意义的一点。
三是构图奇雄浑然。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得荷花的绘画成为了一个传统的题材。在传统题材的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构图上的重复,难以出新。但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一改传统构图的格局,更多地是用不同尺寸的画幅及奇、雄、浑的手法,表现出荷花在不同形态下的卓然、清雅与独具文心的风骨、风貌,把更多的文化体验及审美经验融入到构图之中,使得绘画在奇雄中有开合,在浑然中有纵横,从而在构图层面将水墨对人心灵上的亲和力与视觉上的冲击力整合在一起,让人在审美过程之中形成一种定势,一种精心运营的正大气象的架构。如果说需要给予王来文的水墨荷花以更简练的总结的话,那就是重在画面架构,赢在精神提升与凝练。
与对其绘画本身的分析相比,我更看重王来文在绘画以外的努力与作为。与美术界大多数的领导者所不同的是,王来文在文化上更多地重视文心、修为及担当,这在当下审美文化不断走向轻薄化、离散化的过程中,他的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文心需要的是蒙养,而蒙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与体悟。王来文长期勤于游学,常年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述著,一身儒雅气质可说是其长期文心蒙养的最好注解。在高校从教多年,学术思想清晰,又长期致力于读书,浸染于传统文化,特别是能在当今喧闹繁杂与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守严格的道统规范,坚守德行修为,以善、真、美反馈社会,对待他人,严修自己。
修为是中国艺术走向艺术高点的必由之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修为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心智健全、知行统一式的修炼,并且在修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在提升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王来文正是通过一条几近苛刻的修为之路来不断提升自己对笔墨、对绘事的认识,并由此达成一种认识的高度。担当既是一种对使命的认知,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担当既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的源泉,更是一种对战略愿景的向往与践行。王来文对绘画创作的探索,正是在行进之中阐释着他自己对当下文化与审美的一种担当的理解与认识。
认识王来文是从品读他的一系列大写意荷花作品开始的。福建的花鸟画创作是很有传承的,从近现代的陈子奋、宋省予、郑乃珖,到当代的曾贤谋、王和平,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名家。王来文凭着他学养的积淀和开阔的视野,沿着福建已有的花鸟画文化传统,用自己长期以来对花鸟画的认识,融合不同门系的表现与对笔墨的认识,特别是着力对潘天寿一脉的学习与研发,渐行渐远,以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风貌,不仅仅成为当下福建花鸟画坛的一个高度,也为中国花鸟画坛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案例。正如何光锐先生所言:“观王来文的写意花鸟画,有清隽纯和之气,而无邪甜俗赖之习。”可谓深得其味。
如果我们要对王来文绘画艺术探索的学术背景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的话,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福建文化传统的角度;二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文脉与传承的角度;三是当代审美趋向对水墨画的影响与融合,即传统水墨绘画审美当代性的趋向探寻。可以说,这种多向度的分析,正是揭示王来文利用自己的文化体悟与生命体验,在学养的积淀中,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凭着一种勇于担当的胆识,不断地学习、吸收、融合并不断出新的路子。有论者认为,他的荷花系列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的体现,崇尚的是一种无法之法的境界,看似狂放不羁,其实蕴藏着严谨。尤其是飘逸中见沉稳,流动中见静谧,张扬中见内涵。
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作品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在赋予荷花精神性及精神高度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知道,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一种存在,画荷花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就难以把握住绘画应该表现的风神。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正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向着挖掘文化精神的向度,在状写荷花的风貌中,体现出荷花的风骨,传递出一种饱含文化意蕴的当代精神。这些探索与创作不是偶然的,与王来文长期的文化修炼与陶养积淀分不开。王来文少时即习文弄武,苦练书法与拳术,之后又广泛游学,虽仅不惑之年,但其足迹已踏遍全国各省,深入探寻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与文化遗迹。就连参与公务也成为他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一课,见识之广是常人所不及的。所有这些都化成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悟,也正是有了这些别人难以具有的阅历与体验,他的水墨荷花创作才会在众多的画荷名家中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笔墨语言有了新的探索,显现出一种新的言说气象。王来文与其他传统大写意花鸟画家所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在笔墨本身下大力气,也不仅仅强调笔墨本身应有的审美标准与独立价值,而是将过硬的笔墨与表现,很好地融合在一种营造的笔墨语境及言说的过程之中,让人从画面中,不仅仅是通过荷的状物体悟到笔墨文化之美,更多地是考虑通过观者与画面的交流产生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营造者是笔墨,是笔—线、墨—块的一种交响,在这种交响之中,人们会在心灵的深处与荷的风神对视。也就是说,将写意很好地与语言的探索融合了起来,从而使写意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而不仅仅是陈陈相因,更不是东挪西凑的整合。这是王来文水墨荷花系列作品探索极具学术价值与示范意义的一点。
三是构图奇雄浑然。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得荷花的绘画成为了一个传统的题材。在传统题材的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构图上的重复,难以出新。但王来文的水墨荷花系列一改传统构图的格局,更多地是用不同尺寸的画幅及奇、雄、浑的手法,表现出荷花在不同形态下的卓然、清雅与独具文心的风骨、风貌,把更多的文化体验及审美经验融入到构图之中,使得绘画在奇雄中有开合,在浑然中有纵横,从而在构图层面将水墨对人心灵上的亲和力与视觉上的冲击力整合在一起,让人在审美过程之中形成一种定势,一种精心运营的正大气象的架构。如果说需要给予王来文的水墨荷花以更简练的总结的话,那就是重在画面架构,赢在精神提升与凝练。
与对其绘画本身的分析相比,我更看重王来文在绘画以外的努力与作为。与美术界大多数的领导者所不同的是,王来文在文化上更多地重视文心、修为及担当,这在当下审美文化不断走向轻薄化、离散化的过程中,他的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文心需要的是蒙养,而蒙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与体悟。王来文长期勤于游学,常年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述著,一身儒雅气质可说是其长期文心蒙养的最好注解。在高校从教多年,学术思想清晰,又长期致力于读书,浸染于传统文化,特别是能在当今喧闹繁杂与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守严格的道统规范,坚守德行修为,以善、真、美反馈社会,对待他人,严修自己。
修为是中国艺术走向艺术高点的必由之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修为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心智健全、知行统一式的修炼,并且在修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在提升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王来文正是通过一条几近苛刻的修为之路来不断提升自己对笔墨、对绘事的认识,并由此达成一种认识的高度。担当既是一种对使命的认知,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担当既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的源泉,更是一种对战略愿景的向往与践行。王来文对绘画创作的探索,正是在行进之中阐释着他自己对当下文化与审美的一种担当的理解与认识。